雖然下午的氣溫高達30多度,好像一點吃點心的胃口都沒有。但是在咬下榨菜肉包子的第一口開始,就徹底淪陷了,一口氣吃了倆,還意猶未盡。
許師傅一直在天元十甲村(十甲路288號)賣包子,三十多年了。一個人守著一間小平房,早上賣焦餅、小籠包、餛飩,下午2點半左右開始忙活,3點不到,第一籠榨菜肉包就可以出爐了。對,上午來了也吃不到的。
上午走之前,把下午要用的麵團準備好,是許師傅30多年來的習慣。「我用的還是最傳統的方法,麵團要發酵兩三個小時,時間要足。」做包子的老手藝,一絲一毫,都不能差。
揉面還是力氣活,雙手揉出的麵團筋道好吃;掐成大小相仿的麵團。做包子的過程大抵相同,值得一提的餡料。
榨菜肉餡,榨菜丁和鮮豬肉,加點小蔥,調味攪拌。豬肉肥瘦得當,榨菜鮮香爽脆。許師傅也說不出怎麼就開始做這個餡兒的包子了,反正大家都很喜歡吃就對了。許師傅說,他們那一片兒做榨菜肉餡包子的,可能就他了。
許師傅包包子的手速很快,餡料也給的足。鏡頭還來得及跟上,一個包子就好了。來買包子的都是老主顧,偷工減料要不得。
一籠包子,從揉面到上蒸籠,也要不了半個小時。蒸包子的時間,許師傅也掐的很準,12分鐘。等待的時間,許師傅會跟老主顧聊聊天。笑說叔叔你很戀舊吧,跟妻子結婚時候作為嫁妝的杯子,他一用就用了29年。
「好了,快趁熱嘗嘗!」蒸熟以後的包子白胖飽滿了許多。熱騰騰的蒸氣裡,挾裹著濃香。
乍一看沒什麼特別,掰開來看,包子皮一點也不厚,餡料把整個包子撐得滿滿當當。榨菜的味道很突出,脆爽的口感依然在,豬肉不膩,兩者結合在一起,竟憑添了幾分清爽。
想來喜歡跟手藝人打交道,大概是能在他們臉上看到平靜和滿足。許師傅笑說,自己做了那麼多年包子,沒有賺到大錢,生意也沒有以前好了,但是他還是會繼續做下去的。「街坊鄰居就吃不到榨菜肉包了,有人喜歡,我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