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歲到一百零八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2020-12-16 繆帝說史

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直接說出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一些特定的年齡稱謂來作介紹,所以衍生出了很多用於形容年齡的詞語。而現代人則相對古人而言,沒有那麼講究,沒有那麼細緻(一般情況下,現代人僅僅劃分了以下幾個年齡階段:嬰兒(0-0.6歲)、幼兒(0.6-2歲)、兒童(3-6歲)、少年(7-14歲)、青年(15-35歲)、中年(36-60歲)、老年(61歲以上))。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古人那些別開生面的年齡稱謂。

嬰、幼兒時期:赤子、湯餅之期、襁褓、初度、孩提

赤子:剛出生的孩子。唐朝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在《孔穎達疏》中有這麼一句話: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後來文人就將剛出生的孩子稱之為赤子;湯餅之期:出生三天的孩子。古代曾經有過這麼一種習俗,在孩子出生三天時,會設宴席(謂之「湯餅宴」)來招待親朋好友,以此來慶祝家中添丁之喜,後來「湯餅之期」就成了出生三天孩子的年齡代稱。

襁褓:一般指未滿周歲的孩子。襁褓的原本意思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來經過演變就成了未滿周歲孩子的年齡稱謂;初度:一般也用來指代小兒出生之時,最早出自楚國詩人屈原的《離騷》:皇攬揆餘初度兮,肇賜餘以嘉名。不過後來「初度」一詞常常被用來代指人的生日;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寫過這麼一句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兒童、少年時期:齠齔、黃口、幼學、總角、金釵之年、豆蔻年華、舞勺之年

齠齔(本意是小孩換牙):指七八歲的兒童。一般來說,女孩七歲(男孩八歲)左右會脫去乳齒,長出恆牙,所以古人就用「齠齔」來代指七八歲的兒童。《史記·帝王紀》云:(帝俈)齠齔有聖德,年十五而佐顓頊。黃口:指十歲以下。黃口本來是用來形容雛鳥的嘴巴,後來被文人騷客引用衍生出了這一層意思;幼學:十歲。《禮記》上記載:人生十年曰幼,學。(小孩十歲除了「幼學」這個詞指代之外,古人也經常用「外傅之年」來形容,出自《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

總角:一般來說指的是八歲以上,十三歲以下的少年稱謂。古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然後在頭頂各自紮成結,形狀如同羊角,稱之為「總角」;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古時女子到了十二歲就要開始帶釵梳妝打扮,所以用「金釵之年」形容女孩十二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在初夏時分開花的植物,而植物開花說明未成熟,所以就用來比喻人還未成年;舞勺之年:一般指男子十三,四歲。據《禮記》記載,古時未成童者(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唐大詔令集》載:比者,成童之歲,即掛輕徭)要學習一種名為「勺」的樂舞。

青年時期:及笄之年、志學之年、破瓜之年、弱冠之年、桃李(花信)之年,而立之年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歲。古時候女子在十五歲時,就會將頭髮盤起來,然後用簪子(「笄」本意是指古代束髮所使用的簪子)綰住,寓意自己已經成年了。志學之年:泛指十五歲,無男女之分,不過一般用來形容男子。《論語·為政》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後就用「志學之年」代指十五歲。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古代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不過其實「破瓜之年」也可以指六十四歲,不過這個一般用來形容男子)。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左右。在古代,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會行加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表示此子已經成年,但是由於這個時候男子的體魄還未到達巔峰,體猶未壯,所以又稱之為「弱」,故稱之為「弱冠之年」;桃李(花信)年華:分別指女子二十歲,二十四歲,都是形容女子處在年輕貌美的年紀;而立之年:三十歲。古人講究三十而立,即人一旦到了三十歲,就應該擁有自立的人格,學識,事業等,所以後人將三十歲稱之為「而立之年」(「始室」也代指三十歲,《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

中年時期: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順之年、花甲之年

不惑之年:四十歲。出自孔子說的「四十而不惑」,講的是活到四十歲這個年紀的人應該遇到事情能夠明辨不疑;知天命之年:五十歲。出自孔子所言「五十歲而知天命」,大體意思就是,活到五十歲的時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再去過分地追求某件事一定要成功,思想覺悟得到升華;耳順之年:六十歲。同樣出自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到了這個年紀,聽別人說的話,自己能夠判斷出他講的究竟是對還是錯。花甲之年:六十歲。中國古代的曆法,是以天幹地支來計算的,以六十年為一個循環,一個循環被人們稱為一個甲子,又由於天幹地支的名號過於繁瑣,各種花裡胡哨,合在一起便誕生了「花甲之年」。

老年時期: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喜壽、耄耋之年、米壽、白壽、期頤之年、茶壽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都是指七十歲。「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將七十歲稱之為「從心之年」;杜甫《曲江》一詩中有這麼一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故後人將「古稀」用作七十歲的代稱;古人一般到七十歲辭官歸隱故裡,平日裡用於上朝搭乘的馬車就基本上不用了,是為「懸車」,所以用「懸車之年」來指代七十歲。耄耋之年:八九十歲。三國魏曹操《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期頤之年:一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喜壽:七十七歲的雅稱。草書書法當中的喜字形似七十七,故用「喜壽」代指七十七歲;米壽:八十八歲的雅稱。「米」字上下各有兩個八,再加上中間有個十,可讀作八十八,因此用「米壽」特指八十八歲;白壽:九十九歲。因為「白」字上面加一橫就是「百」字,換句話說就相當於百去一,為九十九,故用「白壽」稱呼九十九歲。茶壽:一百零八歲。茶字的草頭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歲。

相關焦點

  •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 今天,詩詞君和大家一起回味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吧!
  • 古代對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稱謂,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見
    現代社會通常把人的一生分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可你知道在古代,人的一生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稱謂詞語,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由這麼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來喲。詩句中形容這位柔弱美麗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嫩芽……(七)及笄 [jí jī]、束髮在古代,「及笄」指滿十五周歲的女子,因為滿十五周歲了要結髮,就用笄(一種簪子)貫之;而此時的女子也已到了可出嫁的年齡。
  • 公共基礎知識:聊聊古代的年齡稱謂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璀璨的文明長河也催生了我們中國最優(fu)秀(za)的國學文化,比如說我們小時候怎麼也搞不清楚的年齡稱謂,一度給我們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多問號。那麼我們今天就談一談古代的年齡稱謂有哪些。(一)什麼是年齡稱謂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因為古人要比我們今人禮貌的多,所以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所以往往相應的稱謂一出來,就直接可以判斷人年齡的大小啦。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 史上最全人物年齡對應稱謂,快來看看你是什麼稱謂
    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含蓄的文化,古人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不是直接的去說對方的年齡而是有獨屬於自己的專門稱謂文化,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具體形象,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古人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的稱謂吧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布,後來引申為對不滿周歲的孩童的稱謂
  • 古代女子各年齡稱謂,花信、豆蔻、桃李好美啊
    古代人將男女不同年齡,命名了非常文雅甚至極具美感的稱謂。比如我們所熟識的花信、豆蔻、桃李,但是這些稱謂分別代表多少歲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科普下。如有錯誤請大家指正!不滿周歲稱為「襁褓」;1歲稱為「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如牙牙學語,因亦指小孩過程子開始學話。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對老人的其他稱呼還有哪些
    我國古代對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60歲是花甲,70古稀,那麼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呢?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最新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8日答案。「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對老人的其他稱呼: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還歷壽:61歲的壽辰。
  • 下列哪種稱謂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螞蟻莊園11月28日
    下列哪種稱謂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這是11月28日螞蟻莊園的問題。今天的問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很多同學應該不太清楚。那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一起看看關於今天問題的答案和解析吧,希望大家會喜歡。下列哪種稱謂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耄耋古稀答案是耄耋哦!
  • 60歲是花甲之年嗎 花甲之年多少歲
    60歲是花甲之年。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第一種說法是,在古代,沒有日曆的時候,就以天幹地支來計算曆法。以10天幹和12地支來組合,進行曆法和時間的計算。天幹和地支兩兩組合之後,輪完一次,正好是六十年。其中,天幹中排在最先的是「甲」,地支中排第一的是「子」,以「甲子」為第一個單位,所以也稱為一個甲子。
  • 古人關於不同年齡的別稱可真多,10至20歲間的叫法還有這差別
    現代人的年齡已經採用數字進行表示,古人的年齡除了用數字表示外,還會用一些詞語指代年齡,似乎這才是主流。畢竟古人用來指代不同年齡的別稱也是非常多的,小至嬰兒,上至老人都有,分得很是仔細,尤其是十歲至二十歲間的年齡稱呼差別比較大呢。
  • 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
    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時間:2020-11-28 19: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 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
    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時間:2020-11-12 09:18   來源:遊戲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 螞蟻莊園耳順之年代表了年齡,主要是說什麼年齡段的人?
  • 義大利將逐年遞增法定退休年齡 直至70歲或71歲
    中新網5月2日電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國家社會勞動保障局日前發布通知稱,根據義大利第三次延遲調整退休年齡法案,從2019年1月1日開始,義大利法定平均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6歲零7個月,或66歲零11個月。 並以此幅度逐年遞增。
  • 防癌險投保年齡放寬到60歲以上
    防癌險投保年齡放寬到
  • 知天命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解析
    古代年齡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那麼對於知天命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的了解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吧。
  • 你了解古代人關於年齡的稱謂嗎?可不要鬧笑話了!
    古代人關於稱謂可是很嚴格的,分什麼敬稱啊、謙稱。對於年齡,不同的年齡,不同性別,也有不同的稱謂。見過那種想要賣弄,最後還賣弄錯的人,這樣就很尷尬了。13歲:豆蔻:豆蔻是一種初夏盛開的植物,初夏就比喻未成年人。有「豆蔻年華」這個詞語。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
  •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日答案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日答案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時間:2020-11-28 0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今日答案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小雞寶寶考考你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 32歲大齡剩男的無奈:原來男人年齡大了,也會被嫌棄的
    02,遺憾的是很多普通男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自始至終所關注的只是年齡,以至於他們產生了女人擇偶不在乎對方年齡的錯覺,甚至有些男人把年齡當成一種優勢。不少男人還自稱四十一枝花,其實這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 英國退休年齡推至69歲 創發達國家最高紀錄
    推遲退休計劃提前10年  英國人目前領取退休金的年齡是男性65歲、女性60歲,但在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上臺後,聯合政府決定將女性的退休年齡逐步推遲到65歲與男性持平,並從2020年起男女的法定退休年齡將進一步推遲至66歲、2028年開始退休年齡推至67歲。
  • 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最新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最新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2020年11月28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是關於古代歷史知識的
  • 她53歲學英語88歲獨自旅行,91歲出書:人最好的年齡是現在
    88歲這年,她參加江戶文化歷史檢定考,成為當年度年齡最長考生。 而如今她已是97歲高齡,卻仍堅持為親友寫信,備課講授古典文學,書寫連載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