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大陸?臺當局又想出新花樣.....

2021-02-06 臺海網

「不僅颱風期間不能起降,只要是機場側風太大,就會停飛;一年四季天氣狀況不同,六七月有颱風,冬天東北季風轉強也會停飛,『營建署』同仁上島後,只要飛機不飛,就會被『關島』,署內都戲稱是『關島幾日遊』!」

臺當局又想出新花樣,計劃將屬於管制區的東沙島開放旅遊。

不過,這個本打著拼觀光旗號的新政剛透出風聲,就招來輿論質疑:可能造成環保問題和國際紛爭,一再調動兩岸敏感神經。

東沙機場 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31日稱,臺當局「內政部長」徐國勇在錄製電視節目時透露,該部門對屬於管制區的東沙島有個想法,就是讓東沙島成為遊樂區,可能會在4、5月份開放東沙島觀光,供遊客遊憩。他稱,2300萬臺灣人,至少有2200萬人還沒去過,「東沙漂亮得不得了」。

東沙島為南海東沙群島主島,是一個純白珊瑚砂島,環抱一片小瀉湖,陸地面積約1.8平方公裡;早年島上有氣象觀測站,但已遭颱風摧毀。「東沙環礁公園」是在陳水扁第二任期、蘇貞昌任「行政院長」時規劃成立的。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聯合各部會及高雄市政府商討開發東沙島觀光。

徐國勇

「政府動不動就要推,只是製造事端」

31日下午,在桃園機場被記者問及相關問題時,徐國勇回應稱,東沙屬臺當局「管轄區域」,是非常漂亮的地方,觀光計劃正在規劃中,一切以生態保護最優先,在不影響生態保護的原則下,會考慮開放東沙讓民眾前往,不過也會有一定限制,包括人數等各方面。而且由於生態保護最優先,所以開放人數會有限制,發展觀光所需的餐飲需求,例如海鮮要從臺灣島內送去,電力也優先考慮使用太陽能。

他稱,東沙公園由「內政部」管理,能讓民眾了解是一件好事;一切會等規劃好了再對外說明。

據親綠媒體《自由時報》31日稱,徐國勇於1月上旬在「海巡署長」李仲威陪同下,搭機前往東沙島視察。

此外,「中時電子報」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認為,郵輪對生態保護影響大,目前考慮小型包機方式,由於有人數限制,因此班次不會太多;人數控制在100人以內,包機有可能是ATR或類似機型。

徐國勇則表示,目前東沙島航權屬立榮航空,將來有可能協調立榮包機,每隔一兩周飛一次東沙島;並預計在農曆新年後,至東沙「踩點探路」。

不過民進黨政府的這個計劃也引發各界關切。

1月30日,「國安會」致電「內政部」,提醒開放登島觀光有「國安」問題,「會引發中國大陸派人趁機混入,或島上一些設施被對岸掌握,徒增不必要的困擾」。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政府用意是什麼,東沙位處較敏感區域,要推動觀光、創造價值當然是好,但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紛爭。若要開放,應完整規劃配套設施、評估觀光效益,再對外說明,否則政府動不動就要推,只是製造事端。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曾銘宗31日也表示,東沙島開放觀光可能造成國際紛爭和環保問題,呼籲蔡政府應審慎評估後再做決定。

此外,息息相關的旅遊界也不看好。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助理教授李奇嶽稱,東沙島擁有極佳的生態觀光資源,但目前島上淡水不足,也沒有旅宿,遊客只能當天來回,且必須自帶食物與飲用水,離開後再將垃圾一併帶走,玩一天約要四五千元新臺幣,成本很高。東沙島雖然具備潛水條件,但潛完水後必須視情況休息12-24小時才可乘坐飛機,所以如果只能當天來回,就意味著不能潛水,對旅客吸引力不大。

曾有官員嘲諷「關島幾日遊」

在中國歷史上,晉朝就有關於東沙島的記載,清朝康熙年間著的《海圖聞見錄》中有東沙島之圖。1866年,英國人Pratas曾遇風浪避難於此,自以為首先發現此島,便以其名字命名;二戰時東沙島為日本軍事管制,並興建小型機場和海軍罐頭工廠。1946年9月,國民黨政權派遣海軍軍艦收回,重新豎立「國碑」,1979年劃歸高雄市代管;大陸也宣示擁有該島主權。

東沙島

據臺媒稱,由於東沙島一直處於軍事管制下,除駐守島上的官兵之外,普通民眾沒有機會登島旅遊。東沙島與南沙太平島從「行政區劃」上隸屬高雄市旗津區,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8月競選期間,喊出了開發太平島石油礦藏以解決高雄市近3000億元負債的構想,但被民進黨批天馬行空。

過去,臺當局為維持東沙與南沙群島管制花費不少,每年的駐軍薪資、運補成本、基礎建設等費用就需數十億元新臺幣。東沙海域也因海洋資源豐富吸引各地漁民前往捕魚、炸魚,導致珊瑚礁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海巡署」在東沙島周圍投入人力物力進行巡護,臺媒認為如果不能順勢推廣「生態旅遊」,對政府也是一項負擔。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任時,曾就開放東沙觀光一事,責成「政務委員」唐鳳召開跨部會工作小組,一度考慮開闢高雄到東沙的郵輪航線,但考慮到郵輪下錨定點可能傷害東沙群島周圍珊瑚礁生態,因此暫不考慮,初期將委託立榮航空以「包機一日遊」的方式試水溫。

內政部官員表示,如果民眾對「包機一日遊」反應熱烈,考慮進一步規劃郵輪航線。由於目前「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東沙島設又一個管理站,十幾個員工輪流工作,再加上島上駐守的「海巡署」人員,因此立榮航空有一條高雄飛東沙的定期航班。

不過,東沙島的機場跑道長度不足以提供大型民航客機起降,未來開放「包機一日遊」後,立榮飛東沙的航班一趟只能搭載六七十名旅客,每日登島的旅客人數應該會控制在100人以下。

另外,只能開闢「東沙一日遊」的原因是,當地食物與飲用水的供給仍需從島內運補;島上雖然有海水淡化設備,但還需滿足島上工作人員;過去軍事管制期間,軍方有遺留一些營舍,但要提供旅客住宿仍有困難。

「內政部」官員還稱,東沙島位於菲律賓、臺灣地區、香港地區的中心點,如果從臺灣坐船,必須要一天一夜,乘飛機時間較短,只要70分鐘。但現在東沙島機場設施無法提供夜航服務,夏季又處於颱風侵襲區域,即便是定期航班,也得視天氣狀況決定能否起降。

而且,「不僅颱風期間不能起降,只要是機場側風太大,就會停飛;一年四季天氣狀況不同,六七月有颱風,冬天東北季風轉強也會停飛,『『營建署』同仁上島後,只要飛機不飛,就會被『關島』,署內都戲稱是『關島幾日遊』!」

「內政部」官員表示,從臺灣本島飛東沙的時間,比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都要久,因此東沙「一日遊」能在島上停留多長時間,還要跟再跟立榮航空公司協調,原則上希望能做到早上去、傍晚回。

「中時電子報」31日刊發評論稱,蔡英文不久前要求「中科院」加速飛彈武器量產,優先部署東部防空飛彈;「外交部長」吳釗燮接連在推特酸大陸,現在「內政部長」徐國勇又要開放東沙群島觀光,還不忘強調「宣示主權」,這是對大陸「嗆聲」嗎?或許開放初期可以吸引嘗鮮民眾,但能否維持觀光熱度的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何況當地生態資源脆弱,在未做足準備之下開放觀光、人潮湧入,將直接破壞生態。「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臺灣地區有控制權,大陸也宣稱擁有該島主權。兩岸關係中『模糊』是維持現況最好的方式,蔡政府一再挑動敏感神經,等於逼迫對岸攤牌,有可能再陷兩岸關係於不利。」

來源:綜合觀察者網、環球時報、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宣稱領大陸護照將被註銷臺灣戶籍 臺媒批:製造恐慌
    臺當局宣稱領大陸護照將被註銷臺灣戶籍 臺媒批:製造恐慌 2019年11月11日 08:38:00來源:廈門廣電網   針對大陸近日推出的惠臺"26條措施",民進黨當局繼續操弄意識形態,肆意抹黑,出言恐嚇臺灣民眾若領大陸一次性護照,將會被註銷臺灣戶籍。
  • 川普接連對臺示好,臺當局為何不敢接招?大陸軍事震懾的結果?
    川普的做法很明顯,一是想要在對臺問題上激怒中國大陸,若中國大陸選擇在此時軍事出擊臺灣,川普就有了戰時協防臺灣的藉口,可以繼續做他的總統夢。二是如若中國大陸按兵不動,他也要給拜登政府挖個坑,使拜登在上任初期與中國大陸陷入對峙狀態,以讓拜登難以扭轉政策變化。據說,川普還把對中國持懷疑態度的官員安插在改朝換代後仍可續任的職位上。
  • 臺當局計劃開放東沙島旅遊 被批挑釁大陸
    對屬於管制區的東沙島,臺當局目前正規劃開放旅遊。
  • 臺當局「單方面」宣示主權,挑釁大陸
    點擊上方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啦:zmczsh分享精彩與美麗對屬於管制區的東沙島,臺當局目前正規劃開放旅遊臺灣島內則反應各異,「國安」部門擔心大陸人「趁機混入」,有輿論稱,民進黨當局頻頻刺激大陸,升高兩岸對抗情勢。東沙島是南海東沙群島的主島,面積1.8平方公裡,「東沙環礁公園」是陳水扁第二任期、蘇貞昌任「行政院長」時規劃成立的。據臺灣《自由時報》1月31日報導,「內政部長」徐國勇1月上旬在「海巡署長」李仲威的陪同下,搭機前往東沙島視察。
  • 花樣炒作緊張氣氛 臺當局對島內民眾下猛藥
    這顯然是大陸方面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訪臺的清晰回應,也是對臺當局近來配合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明確警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臺軍此次反應有了「新亮點」,除了以往的「狗吠火車」式的喊話驅離外,臺軍地面防空飛彈也首次全程監控解放軍戰機。    用飛彈瞄準戰機,乍聽起來,似乎情勢緊張嚴峻。但臺軍真的敢把飛彈打出去嗎?
  • 美臺勾結是在嚴重挑釁大陸,更是在傷害臺灣民眾
    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倚美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惡果。」1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過美國務院網站發表聲明,惡毒攻擊中國,還宣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對此作出如上回應。美國當局和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狼狽為奸,既是在嚴重挑釁中國大陸的底線,更是在對臺灣及臺灣民眾進行巨大的傷害。
  • 臺媒稱大陸外交官打傷臺人員,臺網友質疑:臺代表處挑釁、買新聞
    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0月19日報導,臺灣「駐斐濟代表處」8日在當地旅館舉辦「雙十國慶酒會」,有大陸外交人員「闖入」,不僅不願意離去,並且「動手打人」,而且把一名臺代表處人員「打成腦震蕩」。針對這則報導,有島內網民說,「搞不好臺灣自己做了什麼」,也有人質疑,「臺灣和斐濟有「邦交」嗎?
  • 馬英九戳破臺當局氣球!蘇貞昌氣急敗壞,又叫囂用掃把和大陸拼命
    近來,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灣民進黨當局對大陸的挑釁可以說是一刻沒停過。除了叫囂「臺獨」,臺軍舉行軍演之外,臺灣當局還不斷跟美國進行各種「互動」。就在8月23日,蔡英文還與美國官員一起出席了所謂的「8.23炮戰」紀念活動。
  • 臺當局炒作「大陸抽砂船圍島」 叫囂「修法」加重處罰
    馬祖網友拍攝的照片(聯合新聞網)海外網10月29日電臺灣民進黨當局頻頻藉口「越界」對大陸漁船等船隻採取野蠻驅離行動,引發輿論鞭撻。而有臺灣網友25日稱,看到大批大陸船隻幾乎將馬祖島包圍,臺行政機構為此不滿,叫囂「修法」加重處罰。
  • 打「臺灣牌」挑釁大陸?美又要送臺「催命符」,臺灣民眾:呵呵呵
    美政客又在統一大業前扔路障 臺媒報導稱,這名美國議員將提案文件稱作所謂的"防止臺灣遭入侵法案",還裝模作樣地列出允許美國出兵臺灣的三種具體情況,連該"法案"的有效期都設計得清清楚楚,這些行為的挑釁意味相當明顯。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島內網友對此嘲諷,什麼風這麼厲害?臺媒報導截圖臺灣綠媒《自由時報》10日報導稱,接獲島內民眾爆料,上周六(8日)在苗慄縣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外觀疑似在大陸造成農業危害、但臺灣從未出現過的秋行軍蟲。臺「防檢局」對此聲稱,經過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確認就是秋行軍蟲,比較有可能是因為氣候關係,因為風向從大陸而來。
  • 臺當局今公布申領大陸居住證人數,臺網友反應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今天(1日),臺「國安局長」彭勝竹稱,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然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亮」了。臺「國安局長」彭勝竹(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1日報導,今天(1日),在臺「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質詢時問,臺胞居住證已經核發了多少?對此,臺「國安局長」彭勝竹回應,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臺媒說臺當局「駐外人員」被大陸外交官「打成腦震蕩」,島內網友質疑
    【環球網報導】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0月19日報導,臺灣「駐斐濟代表處」8日在當地旅館舉辦「雙十國慶酒會」,有大陸外交人員「闖入」,不僅不願意離去,並且「動手打人」,而且把一名臺代表處人員「打成腦震蕩」。針對這則報導,有島內網民說,「搞不好臺灣自己做了什麼」,也有人質疑,「臺灣和斐濟有「邦交」嗎?
  • 臺當局被美國當傻子還要說「謝謝」
    香港大公報近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些年美臺經貿關係毫無進展,雙方關於籤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商談停滯不前,倒是在「政治民主」方面的合作「突飛猛進」。民進黨當局對此頗為得意,宣稱「美臺關係取得突破」。這種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令人嘆為觀止。其實,所謂「民主對話」只是華府給予蔡當局廉價的小恩小惠,在涉及美國實質利益的經貿協議方面則是寸步不讓。
  • 臺當局今天公布了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胞人數,臺網友的反應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1日),臺「國安局長」彭勝竹稱,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然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亮」了。有人諷刺,臺當局又放假新聞。也有人認為,臺當局是「隨便說個數字,就想騙出中國大陸的真數字?」
  • 臺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多種因素使臺當局改弦更張    1987年9月,臺灣記者首次大陸行固然對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有著催化劑的作用,但只是其中之一個因素而已,還有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和島內老兵要求返鄉的強大民意的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後,又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友善措施。
  • 大陸發布對臺「26條措施」,臺灣當局慌什麼?
    他們因此增加了選擇,在大陸發展勢不可擋的時代,這一新增的選擇對很多企業和人具有現實意義。臺灣當局在第一時間指責大陸的「26條措施」是「名為惠臺,實則利中」,是意圖分化臺灣內部,企圖介入影響臺灣選舉。大陸國臺辦回應說,臺當局的反應顯示了一種「陰暗心理」,不能不說,「陰暗」這個詞用得蠻準確的。
  • 臺當局又扣大陸漁船!這次還拔槍對著大陸漁民……
    「越界」一直是臺當局扣押大陸船隻的慣用藉口。繼11日以「越界」為由扣留一艘大陸漁船後,臺灣澎湖海巡隊12日上午又以同樣的藉口再次扣押了一艘大陸漁船,香港「東網」報導稱,臺海巡隊在追趕大陸漁船過程中,還跳上漁船,拔槍要求漁民停船。
  • 炒作「將領秘密訪臺」,美臺勾連瘋狂挑釁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得意洋洋地聲稱,臺美目前不公開來訪官員,是要讓大陸陷入一個「兩難處境」:一來美國專機確實抵臺,確實有官員訪問臺灣;二來卻不知道是誰,也無法做出回應,「此時中國若有任何挑釁的舉動,都會被認為師出無名、破壞現狀,可以說是啞巴吃黃連」。  路透社援引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的話稱,這次訪問可能激怒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