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關條約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能否打造當時最強大的艦隊?

2020-12-24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2億兩白銀單純的花錢是可以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只不過滿清的模式如果不改變,再強大的艦隊也沒有用。

一則野史傳說

關於這一個野史傳說極有可能是真實的,只不過對應的文件、對應的數據資料實在是找不到,也無從查閱。

我們只能說日本培養一支強大的艦隊可能總耗費額度才2000萬兩白銀。

如果我們把這個數據當作真的,並且以這樣的一個數據來看,2億兩白銀的話,基本能夠打造20個日本超強艦隊。

一個擁有著20個日本超強艦隊的超大型艦隊,究竟能不能打贏日本還是一個未知數。

為什麼是個未知數呢?因為滿清後期的發展狀態的確是謎一般的存在,而且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拐進死胡同。

光緒皇帝吃雞蛋

在無數個清朝的電視劇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就是光緒皇帝吃雞蛋。

光緒皇帝為了節省軍費,決定從自己的日常花銷開始減,於是每天早上由之前的三個雞蛋變成了一個雞蛋。

緊隨其後,光緒皇帝文旁邊的太監:一個雞蛋市場價是多少?太監說十兩銀子。

突然之間來了一個臣子,給光緒皇帝匯報任務,然後光緒皇帝問這個臣子市場上一個雞蛋多少錢啊?

然後臣子說幾文錢一大筐。

好的,鏡頭到此結束,我們發現無論皇帝想怎樣努力,無論滿清怎樣約束自己,身邊總會有一大堆蛀蟲,而這一大堆蛀蟲基本已經保證了清朝再無希望。

真實數據比對?

我們按照當時的數據來看,如果打造一艘對應的鐵甲戰隊的話,它的總需要銀兩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比如一艘鐵甲戰艦的總價格在200萬兩左右。北洋艦隊它的總價格可能超不過3000萬兩。

這裡面的3000萬還不包括某些人從中拿一些折扣,某些人在裡面撈點好處。

如果2億兩白銀的話,就相當於打造7支北洋艦隊,這已經是一個無法小覷的實力了。

可惜的是這筆錢用在滿清那邊,無論投資多少好像也不頂用。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相關焦點

  • 馬關條約賠償的2億白銀放在今天能值多少錢?
    因為甲午戰爭戰敗,清政府被迫籤訂了馬關條約,根據這個條例的規定,清政府不僅把臺灣以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還需要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但最終清政府賠給日本的不僅僅是2億兩白銀這麼簡單,實際賠償的金額要比2億白銀高出很多,具體如下: 1、本金2億兩白銀,清政府需要分8次還清;第1次5000萬兩於條約籤訂後6個月內交清,第二次5000萬兩於條約籤訂後12個月內交清,其餘分6次交清,自第2年起每年交一次。
  • 李鴻章籤馬關條約時說了狠話,讓日本人集體沉默,如今都實現
    原標題:李鴻章籤馬關條約時說了狠話,讓日本人集體沉默,如今都實現 晚清時期有著四大名臣,分別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還有左宗棠,在那個慈禧統治的年代,清王朝早就開始變得腐朽不堪。
  • 馬關條約後李鴻章發誓再也不去日本
    歷史很有趣,很多事情我們不能看片面,透過事務看本質會要我們看到不一樣結果,帶大家了解下馬關條約下的李鴻章。甲午戰敗,清廷戰敗,日本要求李鴻章作為全權代表大臣奔赴馬關商談和談事宜。日本提出巨額賠款,割讓土地,開放通商口岸等無理要求。面對日本無力要求,談判十分艱難,李鴻章談判桌上盡其所能為國爭利,他論內心身心都很痛苦。
  • 李鴻章:在日本遭槍擊負傷,馬關條約減了1億白銀
    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李鴻章卻畏戰了,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領銜的北洋艦隊不敢主動出擊,而是將艦隊龜縮在威海衛軍港內,導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封鎖了威海衛海面,日本陸軍步兵則登陸威海威。清廷陸軍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全線崩潰了,日陸軍將炮臺的克虜伯大口徑火炮調轉炮口,對準港口內趴窩的北洋水師的艦艇猛烈炮擊,被兩面夾擊的北洋水師高層不是吞鴉片自殺,就是拔槍自盡,昔日亞洲最強大的北洋水師就此灰飛煙滅。
  • 中日籤訂《馬關條約》,李鴻章留下2億兩白銀,帶回來一顆子彈
    中國歷史上有三大不平等條約,按先後次序來說是《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這3個條約無論對當時的清政府也好,還是對老百姓來說,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是要論到對國民造成的心理打擊,應該以《馬關條約》為最。
  • 寫進中國課本的日本城市馬關:談判所春帆樓
    日本的下關,即我們通常說的「馬關」。日本官方定義的地名沒有「馬關」。1895年4月,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在此籤訂條約,雙方分別稱為《馬關條約》和《下關條約》。由此,馬關,也成為一個寫進中國歷史課本的一座日本城市。
  • 日本人打在李鴻章臉上的那一槍,李鴻章用它換了一億兩白銀,值嗎
    所以說,當時來看,《馬關條約》的內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李鴻章此去只需要在頁腳籤上自己的名字即可,但中堂此去,挨了一槍,也贏了一億兩白銀。觀點①值得其實我本人也是非常贊同這個看法的,畢竟李鴻章此番沒有白去,能夠在《馬關條約》強抹掉一個億,這還是有功勞可以言說的。
  • 李鴻章在日本挨一槍,給大清省了一億,在此國籤一協議,丟了百億
    其中數目最大的要算《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和11國籤下這個條約,約定我們要賠償他們4.5億白銀。其次是《馬關條約》,1895年和日本籤訂,向日本賠償軍費庫平銀2億兩,可是當時一下子拿不出這筆錢,不得不算利息分期,無形中更是加重了負擔跟損失,《馬關條約》籤訂6天後,「三國幹涉還遼」,但日本要中國以白銀3000萬兩將其「贖回」,所以《馬關條約》日本一共勒索了中國2.3億兩白銀。
  • 日本軍艦闖南海?可記得70年前出雲號如何夢碎?
    導讀:有報導說,日本「出雲」號軍艦5月份將赴南海。出雲,曾是日本一艘劣跡斑斑的侵略戰艦的名字,用馬關條約的賠款購置,在入侵中國的淞滬戰役時,它曾停在上海吳淞口以彰顯日本海軍力量。如今,出雲號將再現南海,希望它不是「另有企圖」。  日本「出雲」號軍艦5月份將赴南海?
  • 日本為啥把《馬關條約》籤訂地選在春帆樓?樓旁有條「李鴻章道」
    日本九州北端的下關春帆樓,是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的地方。日本方面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下關,原名「赤間關」,亦作「赤馬關」,簡稱「馬關」,位於日本本州最南端。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南北往來的交通咽喉。在下關市,有一座背依小丘的旅店。
  • 日本將甲午戰爭的賠款用到了哪裡?沒這筆錢日本不一定敢侵略中國
    我們輸給了日本,不僅把臺灣賠了出去,還賠償了兩億三千萬兩白銀。這筆巨款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具體的概念,需要轉變成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計量單位,看看它具體值多少錢。 然而,教科書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只是條約上規定的金額,其實,具體賠償的金額並不止這些。
  • 僅馬關條約就要賠4.5億
    自1842年,英國人當了個領頭羊,強迫清政府籤訂《南京條約》,之後便引發了一場浩大的蝴蝶效應,進入蒸汽時代的國家紛紛登陸,在這遼闊多金的清朝土地上,攝取一部分利益。在鴉片戰爭至宣統帝退位的七十年間,清王朝籤署了340份的不平等條約,前前後後需要賠償白銀13億兩。
  • 日本艦隊為何能後來居上?原來竟是「長崎恐嚇事件」惹的禍!
    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大力發展海軍」成為日本國內的共識,「一定要打敗『定遠』」也成為了日本海軍的目標和口號。就連日本的小孩子,他們當時最流行的遊戲,就是分成兩組,一組扮成中國艦隊,另一組扮成日本艦隊,進行捕捉「定遠」、「鎮遠」的戰鬥遊戲。日本的反華情緒在日本政府的鼓動下,很快變成了趕超北洋艦隊的動力。
  • 從馬關條約背後的細節中,體現出李鴻章的愛國之心,真是用心良苦
    並且通過種種書信向清政府表示琉球群島和臺灣是他們日本的領土,當時軟弱的朝廷沒有做出什麼明顯的態度,所以日本的士氣也就進一步擴張,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過分,開始挑釁我國當時的附屬國朝鮮,蓄意想要挑起戰爭,朝鮮的軍隊打不過,就像清政府請求援助,於是就爆發了非常著名的中日甲午戰爭。
  • 日本河豚料理店 春帆樓
    日本最著名的河豚料理是春帆樓,本店在下關,下關春帆樓也是全日本第一家河豚料理店。據說豐臣秀吉的河豚禁食令持續了200多年,直到春帆樓在明治21年(1888年)的營業。而且春帆樓還是一處被寫進中國課本的地點:日本馬關談判所春帆樓。 日本的下關,即我們通常說的「馬關」。日本官方定義的地名沒有「馬關」。
  • 清朝在《辛丑條約》中賠了4.5億白銀 為何沒有割讓一寸國土
    最重要的一件則是:李鴻章與慶親王奕劻作為大清王朝的全權代表,與英、美、俄、德、日、奧、法、意、西、荷、比11國代表在北京正式籤訂了《辛丑條約》。協議的主要內容有四點:1、中國賠償11國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成立或參加反帝組織和運動;4、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設防的所有沿海炮臺;5、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重要城鎮...
  • 《不歸路》中日「馬關條約」籤訂120周年啟示錄
    原標題:《不歸路》中日「馬關條約」籤訂120周年啟示錄   由中央電視臺軍事節目中心拍攝的5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不歸路——中日「馬關條約」籤訂120周年啟示錄》(以下簡稱《不歸路》)即將在中央電視臺軍事農業頻道8月17日至21日20:00播出。
  • 如果在甲午戰爭中大清打敗了日本,接下來的歷史會如何發展?
    大清被迫與日本籤定喪權辱國的《馬關 條約》,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賠償白銀2億兩及3000萬兩贖遼費。大清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用以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也因這場戰爭的失利,徹底宣告失敗。日本則因此戰勝利,而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及領土的擴充,國家實力大增,成為東亞的主導國家,也成功躋身世界主要列強行列。
  • 李鴻章去日本籤馬關條約,經歷了什麼,為何遇刺?
    可歷史上就有這麼一顆子彈,意義幾乎等同一億兩白銀。 圖-馬關條約籤訂地,關門海峽的馬關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緊急派遣李鴻章赴日本馬關進行停戰談判。
  • 馬關條約中,日本人為什麼要臺灣?他們到底為了什麼?
    馬關條約中,日本人為什麼要臺灣?他們到底為了什麼?說到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恩怨,其實從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最早的時候,我們叫日本人還是叫倭寇呢。1895年是一個讓中華民族感到恥辱的一個日子,因為這一年正是清朝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不得不說甲午戰爭的失敗真的讓清朝付出了非常重的代價。根據條約裡面的規定,清朝不僅是賠了大量的錢財,還割讓了自己本國的領土。而割讓的領土裡面就包括了遼東半島還有臺灣及其邊上的一些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