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傳說|棗莊以前的煤窯供奉「窯神」是什麼神

2020-12-18 你好棗莊

神靈崇拜是自然崇拜、靈魂崇拜、圖騰崇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遠古時候,人們對諸多的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對許多的自然力和社會矛盾無法克服,於是就藉助想像,造就了神這種超人間力量的形式,並經演化,流傳下來。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棗莊崇拜窯神。中國古代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燒制陶瓷和開採煤礦的窯工,希望窯神福佑禳災,便建窯神廟奉祀。

早在明代中期,棗莊附近已有很多煤窯。開採之初,多是農民合夥,工具簡陋,常發生透水、塌方等事故,只好求神保佑。至清代,官吏、富戶看到煤有利可圖,紛紛參與開掘。由於挖煤深度的增加,水深淹煤,無法開採,於是人們又到龍王廟燒香叩拜,求龍王幫其退水。又由於挖煤的艱辛和煤炭的財源,窯神廟也應運而生。

在棗莊提起窯神廟,有很多人都知道,但至於窯神廟到底有多少座,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恐怕很少有人留意。近百年前,在棗莊周邊數十裡的範圍內,窯神廟竟然密集的出現,並且擁有兩群信眾,這是其他地方所不多見的。

清嘉慶年間,在棗莊市區北5公裡的甘泉寺旁建起一座窯神廟,內奉雷土天君窯神。市內立新小學附近過去也有一處窯神廟,每年的臘月十八,各窯主便組織人抬著八仙桌,上擺豬頭、羊頭、八果供品到市內窯神廟敬窯神,以求窯神保佑煤窯多出煤炭,財源滾滾;挖煤工人也在年節到窯神廟燒香祭拜,祈求保佑平安。

「窯」字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燒制陶瓷器的專用洞穴,其字從一開始表述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正體作窯,字從穴從羔,羔亦聲。「穴」指土洞,「羔」本義為「新生羊子」,引申義為「軟體、溫暖」。「穴」與「羔」聯合起來表示「放置軟體陶胚並將之加溫烘焙的土洞」。而棗莊人把採煤的礦井也稱作「窯」好像字不達意,筆者認為之所以用「窯」來指煤井,可能與山西人有關。

棗莊的歷史其實就是近現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歷史,或者是煤炭歷史的縮影,談到棗莊的歷史就要從「煤炭」說起。在我國古籍中,最早記載煤炭始於《山海經·山經》,書中名「石涅」,凡三見;開採煤始於西漢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左右;用於冶鐵在西漢末更始三年(25年)前後;大規模開採及普遍使用煤在北宋末崇寧間(1102—1106年).而棗莊地區早在隋唐時期就有人在零星的開採煤炭,早在13世紀中葉至15世紀70年代,棗莊周圍就出現小煤窯群。這一帶地處陶棗煤田東端,煤炭礦藏相當豐富。在面積為32平方公裡的煤田上,大小煤窯星羅棋布,古礦井觸處皆是,傳說有千餘年開採歷史。

有確切記載的則是在棗莊城北的甘泉寺的大雄寶殿西偏,有一殿堂略小,即窯神殿,殿內塑窯神立像,殿前為一碑林,左前方有《創建窯神廟記》碑:碑上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熙寧東坡初到京,作石炭行。石薪、石炭即今之所謂煤也,其為用於世久矣。」

查詢一些資料才知道,徐州的煤炭開採與北宋大詩人蘇軾有關,而蘇軾知道煤炭又與棗莊有關係,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43歲的蘇東坡調離密州改任徐州。他於當年4月21日到任,7月17日黃河決口,8月21日滔滔洪水直逼徐州城下,「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餘日不退……」蘇東坡與軍民共同抗洪兩月餘,取得勝利,保住城池。寒冬來臨,雨雪交加,薪柴奇缺。

當時,徐州東北棗莊一帶已在進行煤炭開採,蘇軾受到啟發,為解決百姓無以為炊之急,派人四處找煤,終於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鎮發現煤苗,並組織人力採挖。可見棗莊地區至少在北宋的時候已經有煤炭開採。

棗莊最初的煤炭開採,是農民從自家土地裡採挖露頭煤開始的,但是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各說不一,北宋時期蘇軾的《石炭歌》就描述了蘇北及棗莊一帶就有煤炭開採的現象出現, 元代就開始較大規模的煤炭開採,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棗莊已經出現了眾多採煤群。

由於魯南一代特殊的地理條件,這裡發生過多次戰爭和自然災害,明初的大移民,許多山西人遷入棗莊定居,從明萬曆年間開始,到19世紀末,這300多年的時間裡,當地有實力的鄉紳開採礦井,充當採煤工人的多是沒有土地農民,採煤工人被稱為「窯工」而礦井的主人被稱為「窯主」。

山西人傳統的民居就是窯洞,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們自夏商時期就開始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而傳統的煤井,也是在土地上打洞挖煤,其形制上多與「窯洞」有相似之處,因此挖煤的煤井就被賦予「窯」,這種通俗易懂的名字。久而久之,「窯」就成了煤礦煤井的代名詞,當時的中心街就是因為煤礦工人的需求而建,因而十裡八鄉的人們把到這裡去稱之為「上窯」。

立新小區窯神廟:此立新小區的前身是窯神廟村,上世紀六十年代原屬於棗莊鎮窯神廟大隊,由廟前村和廟後村兩個自然村組成,其範圍相當於現在的立新小區,土地則向外擴展百餘畝。直到今天,一些上了年紀的當地老人還習慣於將立新小區喚作窯神廟。

據了解,窯神廟的舊址大約在解放北路的時代超市南,正殿約在市公路勘察設計院院內,南面有戲臺,再向南還有竹林一片,約在市衛生防疫站院內,其廟產周邊有土地百餘畝。據窯神廟80歲的老村民田培春回憶說,大殿裡的金身神像很高大,殿前兩邊還有十幾通石碑,逢年過節都有人前來上香,當然其中還是以煤窯人居多。特別是到了春節,窯神廟祭奠神靈的場景更是壯大。整豬整羊三牲大禮,放炮掛紅,戲臺上唱大戲,廟裡廟外到處擠滿了人,就像趕會一樣。到了解放前,廟產大多被僧人賣光,一馬姓僧人後來在本村還了俗。

1946年棗莊第一次解放,為了破除迷信,駐隊幹部老江(音)帶領三十多名民兵拆廟扒神,後來又經過多次戰役,廟宇損毀,破壞嚴重,廟裡的一些石碑從此也就沒了蹤影。70多歲的老村民潘序生說,聽老年人講,廟裡供奉的也許是燒窯的窯神,但到底是何路神仙,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相關焦點

  • 棗莊,一座被忽視的城市
    在曾經的山東,擁有魯D稱號的棗莊在當時,可謂是風光無限 排面滿滿。「棗莊何時才能合併?」「什麼都倒數,廢柴!」「拖後腿,無用!」.........這些話其實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棗莊這座擁有歷史底蘊的一座老資源工業城市就真的就如此不堪嗎?
  • 流傳在京西古道的窯神傳說
    這裡的「窯」指北京西部山區開採煤炭的洞穴,特指小規模土法採煤的煤窯。窯神是窯主、窯工及家眷創造出來的精神支柱和保護神,窯主祈求窯神保佑多出煤,窮苦的窯工及家人祈求窯神保佑下窯採煤平安順利。窯神是礦工們的精神慰藉在漫長的採煤活動中,窯工勞作常遇到各種不可預測的危險,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精神上需求一個神靈保佑自己,於是就產生了窯神。窯工們建廟供神,又稱魏老爺,視其為門頭溝煤業的鼻祖。
  • 棗莊這個百餘年的白骨塔,藏著幾代人的回憶
    棗莊中興公司建礦初期,除了幾架抽水機器外,依舊沿用幾百年前開採煤礦的落後方法,勞動條件十分惡劣。因此,它和地方小窯一樣,經常不斷地發生傷亡事故。在各種災害中、尤以水災次數頻繁,且造成的死亡事故特別嚴重。1911年3月,中興公司在建造棗莊南大井過程中,挖出1893年在半筒子地方煤窯發生透水事故中死難的百餘具礦工骨骸。
  • 幸福棗莊,魅力棗莊!
    沒來棗莊之前,聽著名字,覺得就是一個小地方,肯定好不到哪兒去。來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特別有魅力,幸福指數特別高的城市。棗莊的老城區跟很多地級市一樣,普通,平凡,但是新區建設的相當漂亮,規劃的相當有水平,馬路特別寬敞,綠化很是優雅,夜景工程相當給力,一到晚上,燈光璀璨,分外妖嬈!棗莊人說了「沒有一隻雞,一隻羊可以活著走出棗莊」,沒錯,辣子雞和羊湯是棗莊的招牌菜。
  • 魯菜源頭在棗莊
    歷史無法改變,也不會另起爐灶或推翻重來,棗莊有早於泰安"大汶口文化″1300多年的"北辛文化″,較早地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始祖文化遺存被列入國家教科書,不是之一,是考古界常識。棗莊地處蘇北魯南,屬黃河中下遊的中心地帶,境內已發現68處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遺址和145處漢、秦以前遺址及18處古城址證明,棗莊地區具有亙古數千年未曾中斷過的人類歷史,具有典型的中華文明源頭的文化特徵。"
  • 到了棗莊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到了棗莊第一站當然是先吃了,那麼到了棗莊吃什麼呢?首推棗莊辣子雞,棗莊辣子雞是當地的一道特色菜,也是極具表現魯南風情和生活習性的菜。吃著棗莊辣子雞,實在是過癮。辣的額頭冒汗但是也停不住嘴,這個時候就需要拿起棗莊的煎餅來幫忙了。
  • 山東棗莊煎餅裹大蔥-蘸大醬-好吃!香辣脆!
    用大蔥蘸大醬包裹山東棗莊餅好吃!香辣酥!吃煎餅、大蔥味道的棗莊臺兒莊那叫一個美!山東棗莊原來叫蘭陵,後來改為棗莊,這個名字起得,這裡產棗子麼,好像是產煤。靠近微山湖的棗莊,從前有鐵路遊擊隊,這也是有名的小說影視劇,在過去也是神劇,相當於一部關於一些社會、江湖人物,如何成為抗日英雄、革命戰士的神劇,也有點水滸傳的意思。棗莊裡還有臺兒莊,這是一座水城,以前棗莊或者屬於徐州、淮海地區、淮海省,與蘇南的風貌不一樣。緊靠運河,南北要衝,因此抗日戰爭時期,也是爭奪前線的前哨陣地,這裡也爆發了著名的臺兒莊之戰。
  • 山東棗莊之旅
    好不容易到了淄博站,結果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火車晚點25分鐘,雖然有點想吐槽,但是並沒有因此影響心情,一邊聽著歌,一邊等列車發車。好不容易登上列車,但是在濟南,因為下雨的緣故,又耽誤了25分鐘,真的算得上是一波三折啊,哈哈。      在列車上呆了2個半小時,終於到站了,然後坐brt去市中區找斌哥。
  • 棗莊白粥——來到山東棗莊不得不品嘗的美味
    提到粥大家一定會想到小米粥、大米粥等,但是在山東棗莊地區說起「粥」一定是特指棗莊的一種白粥,像小米、大米煮成的粥只能被稱為稀飯。白粥是棗莊早餐攤的主角,早晨喝粥已成為棗莊人的習慣。有趣的是,在當地如果一個早餐店不會做白粥,一定被認為不是好的早餐店。
  • 棗莊烹飪古今談
    境內"北辛文化″早於"大汶口文化″1300多年,而且已發現68處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和145處漢、秦以前遺址及18處古城址證明,棗莊地區具有亙古數千年未曾中斷過的人類歷史。山東人吃煎餅世人皆知,而目前惟棗莊人一日三餐以煎餅為主食,並且仍保持古法糊子以水磨磨製,且花樣繁多。外地多改用麵粉兌水調糊子烙煎餅。做煎餅必須具備兩個器物,一要有石磨(水磨),二要有鐵鏊子。現存棗莊博物館,在棗莊齊村鎮釣魚臺下出土的東漢墓葬中的陶磨,上下兩棋,下棋連著磨盤,並有磨嘴,其型制完全印證了在《嶧縣誌》(即現嶧城區)中記載的"在墓山(棗莊鄒塢鎮)南數裡,圓而四垂狀如覆釜。
  • 棗莊要想發展的更好,併入臨沂還是濟寧?
    這幾年臺兒莊古城的遊客,有一半是來自臨沂,剩下的來自省內外其他城市,而且以前臺兒莊針對臨沂的遊客也有特殊的政策,只要持臨沂身份證就可以享受減免。這一方面說明臨沂消費人群非常的龐大,另一方面說明棗莊和臨沂經濟交流非常的密切。
  • 棗莊發出「匠心棗莊文旅嘉年華」邀請函
    相信很多人都來過或者網上了解過美麗棗莊的很多景點,但是由局長親自當導遊帶你遊景區體驗民俗肯定是第一次。原來這是昨日「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棗莊之旅啟動儀式後的局長當導遊現場推介活動。9月12日,「好客山東·匠心棗莊文旅嘉年華」暨「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棗莊之旅啟動儀式在翼雲石頭部落景區隆重舉行,並現場為「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旅遊團代表授旗。
  • 棗莊GDP排名落至山東倒數第一,棗莊經濟怎麼了?
    調整後棗莊2019年GDP僅1693億,全省倒數第一,棗莊全市人口392.73萬人,人均GDP僅為4.89萬元,低於全省人均7.07萬元的省平均線,全省排名12位。並且從目前各地市的增長率上看,排名倒數第二的日照市的增長率顯著高於棗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只會把差距拉得越來越大,棗莊這個全省倒數第一的位置只會越來越穩固。
  • 時隔一年,棗莊房地產風雲再起!刷新棗莊地王
    為什麼叫群主呢,因為我們有一個棗莊樓市說同名微信群,我是群主,我們有一群可愛的群成員,他們來自棗莊各大房地產企業或者來自各大品牌房企,他們都在為棗莊的房地產事業而奮鬥!入群門檻高。1、非業內人士不可進入,2、職位低也不可進入。
  • 棗莊又一「國家級」,7.8億建造棗莊「名片」,今免票遊人如織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棗莊又一「國家級」,斥資7.8億的棗莊「名片」,如今免票且遊人如織。這究竟是棗莊的哪一個景區?,魯南水城·棗莊老街,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當地的一個老街。說到棗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棗莊就被冠上了「山東最窮」的頭銜,認為棗莊是山東發展最落後的城市,但其實,棗莊雖然比不過山東的濟南,青島等城市,但卻比起其他省份的同等級城市,還是非常有其發展的潛力的。所以棗莊的這個魯南水城·棗莊老街,也是棗莊發展的非常重要一環。
  • 棗莊發出「匠心棗莊文旅嘉年華」邀請函
    相信很多人都來過或者網上了解過美麗棗莊的很多景點,但是由局長親自當導遊帶你遊景區體驗民俗肯定是第一次。原來這是昨日「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棗莊之旅啟動儀式後的局長當導遊現場推介活動。9月12日,「好客山東·匠心棗莊文旅嘉年華」暨「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棗莊之旅啟動儀式在翼雲石頭部落景區隆重舉行,並現場為「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旅遊團代表授旗。
  • 新建濟南至至棗莊鐵路——方案比選三
    、線路走向、城市規劃等因素,本段研究了沿京滬高鐵棗莊並站和新設棗莊南站兩大系列方案。現場調查區內還分布有眾多的小煤窯,開採年代久遠,最遠可追溯至解放前抗日戰爭時期,多為私採亂採,但規模較小,開採深度30~80m不等,物探亦揭示埋深20~60m以內普遍分布有採空區或採空塌陷區的低阻帶,現場調查訪問線路附近的田屯村、小灣村及天齊廟村均有地表沉降及房屋開裂現象,局部地表已塌陷成為水塘,因此,市中區東側設站方案安全風險大,方案可行性極低,經研究後予以放棄。
  • 棗莊哪裡最好玩?今天就帶你「玩轉」棗莊!
    棗莊哪裡最好玩?棗莊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呢?初次來棗莊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不知所措呢?簡單說棗莊位於山東省的南部地區,主要是因為鐵道遊擊隊和臺兒莊戰役而聞名中外的,小編今天就帶著你一起玩轉棗莊,快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棗莊這些好玩的地方吧!
  • 棗莊擬發布菜煎餅製作「棗莊標準」
    從棗莊辣子雞、米線再到菜煎餅如今棗莊的美食也走出莊裡出現在外地的一些小吃攤上當地特色小吃
  • 棗莊水泥不簡單!北京西站、虹橋機場都是「棗莊水泥造」!
    棗莊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境內豐富的石灰石、煤炭、石膏資源和便捷的「公、鐵、水」疊加交通優勢,為水泥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過去,棗莊曾有山東乃至全國「水泥第一市」的名號。發展到今天,棗莊水泥在整個淮海經濟區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今天,棗莊洞見就和大家聊聊,棗莊的水泥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