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行業的圈內,人們叫小罐茶的創始人杜國楹「老杜」,其實杜國楹並不老,出生於1973年的杜國楹滿打滿算今年也就46歲,但他在創業界的名頭確實夠「老」,在創立小罐茶之前,他已經有過四次成功的創業經驗,但到了小罐茶這裡,他打住了,杜國楹說了:未來三十年,他將致力於做好中國茶,做中國好茶。
杜國楹這麼說,也許有人不信,會不會小罐茶還是跟以前的創業一樣,最終轉手他人?但這次杜國楹是認真的。2017年,杜國楹投資15億元建設黃山中央智能工廠,小罐茶黃山中央工廠佔地321畝,是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全自動化於一體,按工業4.0標準打造的智能工廠,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茶葉智能化工廠,也是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先進、配套最完善的名優茶產品創新基地,是集產業技術研發、標準化服務、保鮮包裝、質量安全檢測及倉儲物流為-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如果杜國楹相繼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有必要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與財力來建這個引領中國茶產業走向工業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工廠嗎?
當小罐茶取得巨大成功之後 ,又有人認為小罐茶的成功靠的是營銷,因此,送給杜國楹一個「營銷大師」的頭銜。對此,杜國楹表示:「產品是道,營銷是術」。今天新商業文明下,市場趨向於飽和,尋求創新的時代,產品變得越來越重要,光靠營銷能出來的時代已經沒有了。所以,今天一個產品賣得好,賣得爆,還是產品好,小罐茶這樣一個年收入20億的公司,在這個時代還是只靠營銷嗎?在做好中國茶,做中國好茶的路上,杜國楹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幹家,這也是給老杜重新定義的一個標籤。在小罐茶之前,茶行業存在著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茶為國飲,卻有品類、無品牌,同時市場散亂,基於中國整體茶行業成長起來的傳統品牌,都受到茶產區、茶源、產能、從業人員限制無法突破自我。
事實上,小罐茶的成功,除了擁有優秀的產品品質,還在於杜國楹為打造現代派中國茶,走上了化繁為簡的標準化、品質化之路。養在深閨無人識,好酒也怕巷子深。小罐茶的品質再好,如果沒有杜國楹對營銷的洞察,同樣也不能實現其巨大的價值。和很多人認為的「投央視廣告就是效果難測的燒錢」不同,杜國楹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在精品定位下,新生的小罐茶要建立起鮮明的形象,獲得市場關注,必須高舉高打,迅速在目標人群中建立起高端認知,這才有了權威媒體央視的宣傳。值得關注的是,杜國楹正在試圖建立的是「小罐茶對古老茶產業的創新形象」!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永恆主題,杜國楹在茶行業的創新有目共睹,而這一創新也迎來了屬於他的成功,但杜國楹面對成功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繼續著他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的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