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江村》,粗茶淡飯也是生活

2020-12-13 三無小院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過上美好的生活,是我們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的目標。那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呢?是錦衣玉食,一生富貴;或是粗茶淡飯,平凡了卻此生。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無需羨慕,也無需苛求。詩人杜甫晚年也偏愛描寫農家生活景象的詩句,詩中盡顯自然,生機勃勃的氣息,透露出樸實無華的氣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裡,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靜。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隻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麼奢求呢?

注釋:

江村:江畔村莊。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稱浣花溪。自去自來:來去自由,無拘無束。畫紙為棋局:在紙上畫棋盤。米:古代官吏的俸給,這裡指錢米。「但有」句,一說為「多病所須唯藥物」。

賞析:

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詩,作者以清淳質樸的筆調,質樸無華的語言,寫出浣花溪畔幽美寧靜的自然風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閒適的情趣,將夏日江村最尋常而又最富於特色的景象,描繪得真切生動,自然可愛,頗具田園詩恬淡、幽靜的風韻。

首聯與頷聯描寫景物,無論是初夏時節的村莊,或是環繞著村子靜靜流淌的江水,亦或是新建的草堂上飛來飛去的燕子,或是江上相近的白鷗,動靜人,盡顯自由,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頸聯洋溢著歡樂的氣息,家中老伴以紙畫棋局,小兒子在埋頭認真地敲針做魚鉤,每一幀都是平凡農家生活的真實寫照。尾聯以「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作結,看似慶幸、表示滿足的兩句話,細細品讀,不知潛含著多少悲苦和酸辛。

相關焦點

  • 杜甫一生窮困漂泊,但《江村》卻為我們描繪了一段平靜溫馨的歲月
    在安史之亂之後,漂泊和窮困變成了他生活中的常態,儘管他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但是面對戰爭帶來的災難,也只得帶著一家老小四處漂泊。杜甫的一生去過很多地方,但四川成都,無疑是他人生中最溫暖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地方。
  • 杜甫的這首《客至》,雖與朋友吃的是粗茶淡飯,卻充滿真誠的情誼
    安史之亂後,杜甫一家從長安逃到四川成都避難。在朋友的資助下,他蓋起了杜甫草堂,並當上了劍南節度參謀和檢校工部員外郎一職,雖是小官,卻有了俸祿,可以支撐起這個大家庭,杜甫一家算是暫時安頓了下來。杜甫草堂靠近江邊,可以說是舍前舍後都被青山綠水環繞,江邊的鷗鳥也不怕當地人,反而很喜歡親近人類,這是多麼和諧的人與自然場景。杜甫寫鷗鳥還有另外一個寓意,在古代,鷗鳥想著這淡泊寡慾,與世無爭。這正符合此時杜甫的心境。此時的杜甫,沒有那麼多的雄心壯志,唯有希望在這亂世中,一家人能吃飽穿暖,這便足矣了。
  • 學詩計劃 |《客至》:鐵哥們來了,詩聖卻給粗茶淡飯?
    詩聖杜甫,卻不是這樣。他不糾結,也不著急,用粗茶淡飯和幾壺老酒接待客人,與客人相飲甚歡,還想把隔壁老王叫來共飲。這來的究竟是什麼客人,杜甫為什麼這麼輕鬆自如?線索就在詩中。客至杜  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杜甫的這首《江梅》,也是不應該被忽略,寫出了最深情的梅花!
    以上那那都是詠梅裡難以超越的經典,而我們偉大的詩聖杜甫也是寫過了很多的詠梅詩,譬如他的這首《江梅》,同樣也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很一般,可是卻寫出了最深情的梅花。杜甫作為盛唐時期的一代詩聖,他的很多作品可謂是深入人心,有一些作品還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等,這些經典的詩集裡之外,那我們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所以只要一提起杜甫相信對 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而且他的作品也是別具一格,往往看似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
  • 杜甫在草堂寫的一首詩,充滿生活情趣,最後兩句卻引起了千年爭議
    很多人不太喜歡杜甫的詩歌,因為他的詩風太深沉了,令人不忍卒讀。杜甫少年的時候因為家境優渥,曾漫遊天下,過了一段很瀟灑的日子。那時的他意氣風發,登上泰山,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可惜的是後來家道中落,又屢次在仕途上受挫,種種磨難,幾乎磨平了杜甫的少年意氣。
  • 杜甫《春水》詩詞賞析: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杜甫《春水》詩詞賞析: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文:枯木《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詞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細膩感人,形象鮮明。被後人譽為「詩聖」,和「詩仙」李白合成「李杜」。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近代多以其歷史題材反映民間疾苦而廣為推崇,比如「三吏」和「三別」等。
  • 曬曬林宥嘉住的房子,老婆丁文琪也是明星,兩人卻粗茶淡飯過日子
    帶你看看林宥嘉的家,老婆丁文琪也是大明星,兩人卻粗茶淡飯過日子林宥嘉對於90後來說非常熟悉,他是一個特別有個性的歌手。林宥嘉的嗓音特別鮮明,辨識度很高,而且他在音樂路上不斷的轉型,也把更好的一面帶給了觀眾。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快樂就是在家有親人,在外有朋友相伴,生活舒適愜意、無憂無慮。但是人這一輩子往往經歷很多很多,難勉有不如意。人的一生充滿了酸甜苦辣,世間百態這一切都留我們去細細品嘗。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
  • 杜甫在他一生最幸福的時光裡寫下的一首詩,原來幸福如此簡單
    大浪淘沙,是金子總會閃光的,杜甫的名聲越來越大,甚至遠播海外,對我國文學以及日本文學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現存詩歌約1500首多首。在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中,最難得的安居時光,就是居住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的那幾年,也可以說是杜甫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如今的「杜甫草堂」差不多就是建於此處。今天要說的就是杜甫安居於浣花溪畔寫的一首充滿鄉土氣息和天倫之樂的詩。——《江村》。
  • 詩詞|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
    只願放下煩憂,放下勞作,閒來竹籬信步,倦看雲捲雲舒,讓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與具氏子書中》宋·陳著柴門任風開閉,茅屋盡日虛閒。站揍粗茶淡飯,報答流水青山。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三兩好友,閒敲棋子,最幸福的生活,也最簡單。
  • 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杜甫草堂,一幅風景如畫的旅遊景點,也是舒暢身心的好地方
    杜甫草堂,一幅風景如畫的旅遊景點,也是舒暢身心的好地方。生活中,每個人心中都會裝有一片只是屬於自己的淨土吧。尤其是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這片淨土可能也會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在古代有位詩人為了守候這片自己的這片淨土,就隱居於此。
  • 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遊覽詩韻濃厚的杜甫草堂
    浣花溪邊,竹林茂盛幽靜,而恰恰就在這麼一處地方,確實當年詩聖杜甫前來四川四年裡的居住之地,此時,很多人會好奇這一處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時,不妨,我們一起深入這浣花溪公園裡,去尋找那僻靜之處——杜甫草堂!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經四年顛沛流離,終於在成都浣花溪旁建立了一座草堂,在此生活了將近四年。他用詩歌描繪了在此生活的喜樂哀愁。
  • 幾何美學大師杜甫
    一個「┴」形幾何體,有些像王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去了戈壁灘你就知道了,王維這句子寫得非常形象,平展無邊的戈壁大漠,一縷上升的煙,跟它垂直,也是「┴」形幾何體,好看。「月湧大江流」,月亮的影子,落到江水中,江水奔湧不息,月亮的影子被它拉扯奔湧。月湧,大江流,動感十足,這種動感,近乎翻天覆地。「月湧大江流」,也是一個「┴」形,月亮,掛在天上;大江,橫在地上,形成「┴」形。
  • 參觀張衛健在香港的家,每天都是粗茶淡飯,生活像個小老頭
    參觀張衛健在香港的家,每天都是粗茶淡飯,生活像個小老頭張衛健是中國香港演員,同時也是歌手,出道已經很多年了,演過許多經典的影視劇,80後和90後很多人都是看他的戲長大的,尤其是粵語地區的朋友對他應該更加熟悉。
  • 農曆中國|六月十四 · 粗茶淡飯
    知足常樂的日子從粗茶淡飯開始天氣炎熱的日子,很多人會食慾不佳,但此時人體的消耗較大,古人常說:粗茶淡飯度一夏。這裡的粗茶,就是指春茶採完後留下的老枝,那些粗老的茶葉,雖然粗茶又苦又澀,卻富含茶多酚和茶丹寧等物質。
  • 參觀林宥嘉和丁文琪的家,夫妻倆喜歡簡約生活,在家都是粗茶淡飯
    參觀林宥嘉和丁文琪的家,夫妻倆喜歡簡約生活,在家都是粗茶淡飯林宥嘉是一個特別出色的歌手,在音樂道路上他發展的越來越順利了。他專門會挑自己喜歡的一些歌來唱,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生活裡的他更是一個大暖男,丁文琪嫁給他也太幸福了。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甫草堂就是在「安史之亂」的,杜甫為了躲避戰亂就帶著家眷到了成都,他成都的一位朋友就資助了他所居住的這間茅屋。剛開始的時候叫「成都草堂」,後來他的朋友去世之後,杜甫就失去了資助,離開了這裡。他走了之後這裡就衰敗了幾百年時間。幸虧在宋朝的時候,宋朝大家都知道是很重視文化的朝代,所以就把這裡重建了一下,並且在裡面的壁上繪製了杜甫的像,形成了一個祠宇。
  • 浣花溪,詩人杜甫別來無恙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詩人杜甫,從北方戰亂之地,來到這裡,生活得如何?在他的《泛溪》中,是這樣描述的。夕陽西下,陽光從房屋頂上慢慢滑落。詩人走出茅屋,來到溪邊,踏上一葉小舟,準備到浣花溪裡,看看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過一葉小舟,詩人站立船頭,迎著餘暉,緩緩而去……誰說自己的茅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