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之後,很多人對這一個信息發布的內容並不認可,並且在網上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在發布文中,將三文魚定義為鮭科魚種類的總稱,也就是三文魚包括了大西洋鮭、虹鱒、紅鮭等。這一信息發布就將虹鱒魚名正言順的歸類到三文魚的種類之中,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的是,三文魚通常的吃法都是生吃,品嘗其鮮美,而虹鱒魚因為是淡水魚,並且魚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如果生吃這樣的淡水魚,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嚴重者會威脅到生命。
一說起三文魚,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聞名於日本的美食,然後想到的就是來自挪威、紐西蘭、加拿大的三文魚。而養殖的淡水三文魚虹鱒則被很多人嫌棄,不僅影響了三文魚的價值,而且大量的寄生蟲,讓生食也變得心驚膽戰。雖然將鮭魚劃分到了三文魚的名下,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文魚並不等於鮭魚,即便包含鮭魚,那也是正經八經的大西洋鮭,這種深海鮭魚是常年生活在8000米以下的深海冷水之中,所以生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然而淡水鮭魚和深海大西洋鮭完全是天壤之別,不僅蟲蟲多,而且肉感並不怎麼樣。
吃貨們都知道三文魚是高消費的沒事,肉質細嫩、顏色豔麗,看看著爽,吃起來更爽。然而在淡水三文魚開始在市場上泛濫後,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區分真假三文魚了,那麼我們就來簡單的從品種、模樣、肉質、口感等方面來進行辨別一下,以供各位熱愛三文魚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吃貨們可以小炫耀一下。
我們通常吃到的三文魚有的是紅白相間的,有的是橙白相間的。橙白相間的魚肉,通常就是大西洋鮭魚。大西洋鮭最常見的是表面有黑色的斑點,這也是他們最常見的樣子。在三文魚進入產卵期的時候,雄魚則呈現黃綠色或者是紅色,在洄遊其則會呈現橙色和灰白色。還有一種三文魚是比橙白相間肉質偏紅的太平洋鮭魚,它有個俗名叫做大馬哈,也有人成它為駝背魚。這兩種是海洋中我們最常見的兩種三文魚。認識了正經的三文魚,我們就來看一下不正經的冒牌三文魚——虹鱒。虹鱒的身形比三文魚小,可以說整體和三文魚相近,但口感不夠細膩,而且肉質不夠Q彈,在價格上,虹鱒三文魚通常也就30元左右/斤。
那麼回過正題,淡水三文魚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都說,其實口感來說也差不太多,如果不細細品嘗,也不會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小編要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你喜歡吃刺身,那麼一定要清晰的辨別那種是正品三文魚,那種是淡水三文魚。因為虹鱒魚這類淡水魚,生吃的話寄生蟲較多,長期飲用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雖然它被譽為「水中人參」,營養價值也較高,但是還是煮湯或者煎食。如果不能夠用肉眼進行辨別,最好在大型、正規的酒店中點餐刺身,這樣更放心。如果自己去超市購買的話,也要選擇冷凍5天以上的商業冷凍魚肉,因為寄生蟲是可以被-18℃的溫度給凍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