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槍怕搖頭、棍怕點」是何意?老祖宗總結的實戰經驗

2020-12-15 歷史芷天

古代俗語:「槍怕搖頭,棍怕點」是何意?老祖宗總結的實戰經驗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國在熱兵器出現之前,人們在交戰又或是比武時都是使用冷兵器,比如說刀、劍、長矛、槍、棍等,種類非常豐富。

此外,我們的先人在使用這些冷兵器的過程中不但總結了一些成熟的技戰法,如刀法、槍法、棍法等,而且還總結了許多與之相關經驗,而這些經驗很多都以俗語的形式流傳了下來,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槍怕搖頭,棍怕點」,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含義。

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與人交手的時候,如果遇到拿著槍的,就要小心它搖頭,如果遇到用棍的,那在它向前點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那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知道關於冷兵器有「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就是說兵器越長就越強,因此槍和棍都屬於很強的兵器。可是槍如果想要發揮出強大的威力,那光靠長是沒有用的,使用它的人還必須把搬、扣、刺這三個動作連貫的使出來才行,而且越快越好,越快威力就越大。

當一個人把這三個動作練習得快到極致的時候,那槍就會開始搖擺,有的人甚至會舞出一個圓圈。這個時候與之對戰的人就必須非常小心了,一旦出現圓圈,必究不容易看清槍尖,但是如果你被槍尖給刺中了,那就會非死即傷,所以古人才說「槍怕搖頭」

那麼棍為什麼怕「點」呢?因為棍是一種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武器,而且一般的人也不會使用它。那麼,一般都是什麼人會喜歡用棍做武器呢?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力氣大的人。

力氣大的人把棍子給舞動起來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威力,於是大家就很容易把關注點放在棍子本身。結果它在點出來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因為它在點出來的時候是一點聲音也沒有的,所以非常不容易察覺。

此外,因為棍子舞動起來的時候威力非常大,所以當棍子點到人身上的時候,用棍的人所發出的所有的力量就會在那一點爆發出來,它給人造成的傷害一點都不會比槍刺在人身上的時候小,所以說在實戰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用棍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在棍點向我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避開。

相信大家看了我們對這句俗語做出的解釋後,一定會感慨我國武術的博大精深,而其中所蘊藏的智慧更是值得我們花時間去認真研究,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從中學到不少東西,這些東西一定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幫助。此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也有義務將先人總結的這些有用的經驗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為何老祖宗說「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古人的智慧,最好聽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能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都蘊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因而,這種家禽也伴隨著人度過了較長的時光,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了許多有關雞和狗的民間俗語,例如:「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到底是啥意思?接下來就一同來了解一下吧。民間俗語:「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
  • 俗語「惡狗怕蠻棍,好女怕纏郎」,是何意?古人的忠告句句在理
    我們常常能夠聽到一句俗語,叫「惡狗怕蠻棍,好女怕纏郎」,實際上這是用人與狗的關係來說明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什麼樣的交往態度。我們都知道,狗是這個世界上最溫順的動物,狗能幫農民看家護院,甚至可以幫主人帶孩子、買東西。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每一段俗語都有著它從前在世人面前閃耀的風採,等待著好奇之人,去揭曉探索它那無窮無盡的魅力。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別出心裁的一位主角,它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於啟迪後世子孫,就好似今天文章我們要介紹的兩大俗語。其中首當其衝的是:男怕孤,女怕寡。這句話從不同的角度品味,會有截然不同的兩層韻味,一者即為古義,可以注釋為男怕孤辰,女怕寡宿。
  • 古代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是何意?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古代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是何意?老祖宗的話有理嗎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不斷地走入職場,社會上的各個崗位也都迸發出了無限的活力,因為年輕人們有朝氣,有幹勁,無論在什麼職位上都能調動起整個團隊工作的積極性。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老祖宗的話,真的懂嗎?
    而中國作為擁有上下五千年的國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除了流傳很多詩詞篇幅,名著篇章,也流傳下來了許多諺語,而其中這些諺語很多都不乏蘊含老祖宗的經驗。比如老祖宗留下的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到底是什麼,想讓我們後人從中汲取什麼經驗呢?又是否真有道理呢?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何意?古人兩句經驗之談
    猶記得席間有這樣一句俗語,說的是「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當時桌上後生停杯下筷翹首以盼仿佛故事會即將開場一般。 俗語中跟月份相關的最為繁多,這和民間百姓的生活與不分晝夜的農耕密不可分,這些俗語生動地體現了不同時節的農民百姓的生活風貌。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老祖宗的話真有道理嗎
    而中國作為擁有上下五千年的國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除了流傳很多詩詞篇幅,名著篇章,也流傳下來了許多諺語,而其中這些諺語很多都不乏蘊含老祖宗的經驗。 比如老祖宗留下的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到底是什麼,想讓我們後人從中汲取什麼經驗呢?又是否真有道理呢?具體如何,且看下文。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生活中很多智慧都是可以通過短短一句話體現出來農村中,很多老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能聽見他們討論一些俗語,在他們看來,這些老話在不同的年紀有不一樣的看法,越是到老理解越是深刻。正是在他們的總結以及口口相傳中 ,我們得以知曉古人智慧最簡潔明了的方式。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啥意思?有何道理?都是老祖宗的經驗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裡有很多的老話,往往通俗易懂,並且是話糙理不糙,往往給人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古人們用他們一生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的這些俗語,只是為了告誡我們這些後人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農村俗語裡有很多關於男女婚姻情感的俗語,看著是誇張迷信,但是真正了解到俗語背後的道理了之後,你才會發現之前對於農村俗語文化太片面了,就如農村老人經常會說到的「男怕磨,女怕泡」,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不是想到了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老祖宗智慧:「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是哪三點?需注意
    比如老祖宗經常說的,「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男怕三點頭」,不是說男人有三件事不能隨意點頭。「三」是許多事物的通用術語,是指很多東西,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不能隨隨便便點頭,必須仔細考慮要點,並且該要點是可行的或準確的。
  • 農村俗語「惡狗怕蠻棍,好女怕纏郎」,是何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惡狗怕蠻棍,好女怕纏郎」,是何意思?有道理嗎?一直覺得俗語這個東西很神奇,雖然有很多拿到當今社會來看,可能會有一些落後和封建,但有不少也是因為現代人的偏見,其實這些老話都是老一輩人在實際的生產生活工作中總結出來的,都富含一定的哲理與實際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樣的一句俗語——惡狗怕蠻棍,好女怕纏郎。前半句是說人和狗的關係。
  • 人一生,最怕遇上「三點頭」男人和「闊步走」女人,老祖宗經驗
    在很多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經典詩詞句子中,其實很多故事都道盡了人世間的真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故事和典故,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一提起中華的文化中,我們就不得不提起老祖宗口口相傳留下來的俗語。
  • 老話說的「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
    其中,就有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俗語,俗語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得出來的,所以語言凝練,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給大家說一說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男生怕三搖頭,女生怕大步走。那麼古人為什麼要怕這兩樣呢?
  • 為什麼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你是什麼時辰生的呢?
    而在傳統文化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便是那些一直以來在民間流傳的俗語,這些俗語往往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雖然僅僅只有寥寥數字,但確是經歷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歲月!他們其實都是中華文明中最燦爛的一顆星!在俗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為啥這麼說
    在我國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老一輩人講究生辰八字和陰陽風水。所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講的便是婦女在生孩子時的時辰。那為啥要這麼說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看老祖宗說的有理沒?老一輩人講究「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有何講究,道理在哪?
    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總結的生活經驗,老祖宗的這些老話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飽含豐富的生活哲理,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來解讀一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第一眼會看上去感覺很懵,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內涵!
  • 俗語說: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何意?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說: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何意?老祖宗經驗之談相信大家聽過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代代流傳下來的智慧,雖然言語上很通俗,但細細品味後卻又很有道理,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個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一起來看看其中的道理吧。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老祖宗經驗之談,要表達什麼?
    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組成的一部分,起源,一般都是在古代的農村之中,因為俗語不像詩詞歌賦之類的藝術形式,門檻較高,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較為理解,這也就使得俗語能夠在農村之中快速的流傳,俗語其實就是自己對生活的總結,這些常被人說是農村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