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看完後明白了

2020-12-09 騰訊網

徐達,素有明朝第一大將軍的美譽,他同朱元璋一樣,都是農家出身,也是朱元璋正兒八經的鳳陽老鄉,都是古濠州鍾離人。

據民間傳說,徐達年少時同朱元璋、湯和、周德興一起給地主劉德家放過牛,因為實在太餓了,在朱元璋的帶領下,偷偷殺了一頭小牛犢吃掉了。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回鄉募兵,徐達應募。從此,徐達跟隨了朱元璋,幫朱元璋打下了大明的江山基業。

徐達被朱元璋親自指定為第一功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徐達因功改封魏國公。徐達在趕走了北元殘軍後,長期留守北平,戍守北方邊境。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並於洪武十八年,因病情加重去世。

徐達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並御製神道碑文。同時,朱元璋特旨徐達「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徐達的器重。

據史料記載,徐達有4子3女,孫9人。四子即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 徐增壽 。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繼承爵位,受封魏國公。因「靖難之役」忠誠而被囚致死。

燕王起事之後,徐輝祖也奉旨出徵。

徐輝祖帶兵力戰。但最終建文帝兵敗,朱棣進佔南京,徐輝祖守節不降,他呆在徐達王府裡,拒不出迎。

朱棣稱帝後想殺大舅哥徐輝祖,但朱元璋曾頒給徐家免死鐵卷。朱棣無奈,只好把徐輝祖終身監禁於此,五年後去世。

幼子徐增壽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時給姐夫朱棣通風報信,死在建文帝的劍下,後朱棣奪位後被追封為定國公。一門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達一家。

徐達的另兩個兒子隨著南京城破而四處奔逃,自此消失在民間。

徐達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嫁於燕王朱棣,次女嫁於代王 朱桂 ,三女嫁於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後,徐妃被冊立為皇后。

相關焦點

  • 徐達的後人在哪裡?安徽肥東發現了1000多戶徐姓人,有族譜作證
    徐達,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被朱元璋列為第一開國功臣。他和朱元璋是老鄉,很早就跟隨朱元璋起義,南徵北戰,戰功卓著。在鄱陽湖大戰中,徐達率軍大敗陳友諒,拿下淮東,攻陷平江,消滅了張士誠。他與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共同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 探訪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後人隱居村莊
    近日,人們發現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後人隱居在一個村莊,並擁有證明其身世的族譜和一些傳世文物,引起社會關注。 走進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竹塘社區山徐村,就會發現這裡1000多戶居民都姓徐。經肥東縣博物館副館長彭餘江解讀其家譜得知,這個村莊大有來歷,村民都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後人。
  • 明朝記憶之——一王兩國公,徐達這一家子
    徐達,字天德,漢族,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民族英雄,濠州鍾離人。徐達農民出身,後來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後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
  • 朱元璋稱帝後,孔子後人稱病不願前往朝拜,老朱如何教育孔家?
    但是從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開始,吳王朱元璋手下大將軍徐達率領的北伐大軍如摧枯拉朽一般攻入山東,元朝軍隊在徐達面前顯得那樣的不堪一擊。在一個冉冉升起的新興王朝和日薄西山的元朝皇帝之間,孔家在位於曲阜的衍聖公府內該如何做出抉擇?現今位於孔府二大門裡楷書白話碑,告訴了我們當時圍繞這個議題所產生的激烈政治鬥爭。有趣的是,把這塊碑文的內容和史書中的記載相對應,還能發現明初白話文和書面語之間的區別。
  • 明朝故事之名人篇:智勇雙全的徐達
    魏國公徐達徐達,老家今安徽鳳陽人,出生於1332年,和朱元璋是從小一起長到大的朋友。這裡舉個例子元順帝敗走大都後不甘心,一直企圖東山再起,於是派大將王保保常常在周邊騷擾大明邊界,朱元璋甚是頭痛。於是決定派徐達和常遇春帶兵不把他們打得一個不剩,也要讓他們搬家搬遠點。
  • 朱元璋真的給徐達吃鵝了嗎?
    關於徐達死亡的原因民間流傳了很多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有兩種版本。其一是得病很重,最終病死;而第二種則是因為一直燒鵝,因為徐達得了背疽,不能吃雞鴨鵝等肉類,而朱元璋賜給徐達一直燒鵝,徐達看到之後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含淚將燒鵝吃掉,然後病發而亡。徐達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流涕食之,遂卒。
  • 朱元璋身邊人才濟濟,徵虜大將軍出徵納哈出
    導讀:朱元璋身邊人才濟濟,徵虜大將軍出徵納哈出朱元璋自從嶄露頭角開始,身邊就聚集了各種賢能人才為他出謀劃策,通過這些智者的一些計謀,他如虎添翼並且取得節節勝利,直到成為一國之尊。在人類漫長的爭鬥中,只有尊重人才並得到他們支持的人,才可能在最後贏得勝利。
  • 歷史上的徐達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麼死的?
    第一:能力出眾、勤奮好學、毅力過人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徐達的一路扶持,因受過底層苦難,朱元璋對來之不易的權利視若珍寶。勤於朝政、日理萬機的朱元璋過得是宵衣旰食、兢兢業業,典型的工作狂人。控制欲極強的他在基業穩定之後便大開殺戒,對一些肆意妄為、功高震主臣子痛下殺手。
  • 從共吃一頭牛到賞賜一隻鵝,關於朱元璋和徐達的謬傳到底有多少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徐達是一時名將,卻對徐達的戰功不甚明了,而僅僅記得徐達小時候是朱元璋放牛的同伴、曾一起偷牛、吃牛;還有大明開國後,徐達被朱元璋送的一隻「蒸公鵝」毒死。畢竟,這兩個情節太富於戲劇性,太讓人過耳不忘了。但是,這兩個情節都是假的。
  • 讀明代白話小說——《大明英烈傳》
    一天下午,在市區的書店閒逛,不經意間的眼前一亮,便購下了明代佚名所著的歷史演義白話小說《大明英烈傳》,拿回家細細讀,閱讀越陶醉。小說的作者佚名,即無名氏,翻開小說的扉頁,編者的話告知,書的作者可能是明代開國將軍郭英的孫子郭勳,另一種說法是徐渭,徐渭,字文長,自號青藤山人,詩歌戲曲無不精通,後人推斷是郭勳應是本書的作者,徐渭是本書的編者,但都無法確定。
  • 朱元璋賜燒鵝害死徐達是真的嗎?別再被電視劇裡的劇情騙了!
    徐達自幼習武,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後,奉命回鄉募兵,徐達報名,從此跟隨朱元璋左右,馳騁疆場,捨生忘死。他作戰英勇,行事謹慎,善用謀略,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攻打和州後,郭子興與孫德崖之間發生矛盾,郭子興一怒之下就把孫德崖抓了起來。
  • 朱元璋臨死囑託要善待此功臣後人,建文帝朱棣:將此人兒子殺掉
    那時候陳友諒最得力的幹將叫趙普,也就是徐達認為最難對付的對手。所以他利用陳友諒多疑的特點,設計讓陳友諒以為趙普勝與朱元璋有私交,讓陳友諒一怒之下將趙普勝冤殺。徐達遂率領大軍長驅直入,取得連勝。這位好戰的將軍,後來又和陳友諒進行了幾次正面交鋒,都勝過了他。到了1363年,徐達率領二十萬大軍迎戰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以少勝多,盡殲敵軍。
  • 徐達得了背疽,朱元璋送來一盤燒鵝,徐達含淚咽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輪功排名,開國第一功臣並不是劉伯溫而是李善長,而武將中功勞最大的是徐達,其次便是常遇春,朱元璋能得到徐達、常遇春這兩位戰場猛將,也是其能建功立業的重要原因,然而常遇春在明朝建立不久後,便病死在徵討元朝餘孽的路上,
  • 看完他冊封的公、侯就明白了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登基稱帝,年號「洪武」,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稱帝前,他已經派出徐達、常遇春率領北伐大軍收復中原。洪武元年八月,北伐大軍攻克元大都,元順帝在城破前倉皇逃出大都,往漠北逃竄,元朝滅亡。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公元1372年,徐達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修建了今天的大同古城牆,這一處城牆的牆體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城牆表面包磚。大同古城的城牆,高14米,比西安古城牆還要高兩米,周長7.24公裡,大體呈正方形。在600多年的歷史中,城牆也屢遭破壞,現在的城牆經過近些年的修復,恢復了明朝古城牆的風採。
  • 莫愁湖華嚴庵:昔日徐達私家廟宇 如今只剩一門頭
    近日,記者前往探訪了解到,如今只剩下一個門樓的華嚴庵,原來是明代開國大將徐達的私家廟宇。探訪名為庵,其實更像私家園林日前,記者從水西門大街的公園南門進入莫愁湖公園,往前走不遠,在假山石後可見一個明清風格、花格門窗掛落的庭院大門,掩映於綠蔭叢中,上面寫著「華嚴庵」三個字,兩側置花崗石獅一對。
  • 徐達的主要戰績,徐達的下場難道真是和民間傳說那樣嗎
    徐達劇照這邊先簡單介紹一下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主要戰績。徐達劇照朱元璋晚年對大臣大開殺戒。關於,徐達的下場民間一直有這麼一個講法。說徐達,晚年背上長了一顆毒瘡,朱元璋送了一隻鵝。後來,徐達吃了之後,吐血而亡。但是,這個說法正確嗎?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公元1372年,徐達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修建了今天的大同古城牆,這一處城牆的牆體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城牆表面包磚。不過在清初順治年間,大同古城遭到嚴重破壞,多爾袞率軍攻打大同,入城後下令「屠城」,並把城牆削掉五尺。
  • 朱元璋賜燒鵝,徐達吃完後淚流滿面,第二天竟然身亡,是何原因?
    在八個國公裡面,只有三個人是勉強得了善終的,唯一有爭議的人,便是排名第一的國公徐達,有人說因朱元璋猜忌之心殺了徐達,也有人說徐達最終因病而死。驍勇將領徐達徐達是明朝時期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將領,他也曾於朱元璋有過換命之交,在朱元璋面臨危險的時候不顧自己的安危用自己的性命來保證皇帝朱元璋的安全。
  • 偷偷地殺掉徐達老婆後,朱元璋跟徐達說:你家不會被誅九族了
    朱元璋能夠在元末起義中最終勝利,開創明朝,除去朱元璋本人的本事以外,還有兩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徐達和常遇春,這兩個人對明朝的建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徐達,可以算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了。不過今天不說徐達,我們來說說徐達妻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