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石油公司管道互聯互通優化天然氣供應

2020-12-15 界面新聞

界面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9月14日18時38分,欽州輸氣站出站截斷閥開啟,中國石化廣西管道實現向中國石油中緬管道供氣。即日起至30日,中國石化預計在廣西欽州向中國石油供氣5500萬方。此舉有助於優化天然氣管網供應,實現南北資源串換,為冬季保供提供保障。

中國石化廣西管道與中國石油中緬管道的互聯互通工程是「南氣北供」重點項目,項目計劃在欽州、來賓兩處聯通點進行聯通,同時具備每天800萬方的雙向供氣能力。互聯互通工程能夠實現中國石化海上LNG資源對北方地區的冬季保供,為深入推進國家「南氣北供」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石化廣西管道總經理朱聖平介紹,廣西管道現已開工主幹線全長727公裡,途徑廣西、廣東2省7市。此次臨時供氣既是應中國石油需求,又是為即將開展的「南氣北供」做好準備。採暖季期間,通過資源串換,中國石油將在華北地區向中國石化方面提供資源。中國石化廣西管道將繼續組織邕寧輸氣站-柳州輸氣站管段投產和來賓聯通點建設,計劃9月底達到供氣條件。未來,中國石化華北地區管網將與川氣東送管網、中國石油中俄東線以及中國石油陝京線實現互聯互通。

此前,9月10日,天津管道LNG低壓外輸管線及南港分輸站正式進氣投產,冬季來臨前,該站將與中石油港滄線互聯互通。8月29日,川氣東送管線在南京輸氣站和中石油西一線實現互聯互通。2013年和2006年,中國石化華北管網已分別在榆濟線榆林站、安濟線安平站與中石油直接實現了互聯互通,互供能力分別為400萬方/日和300萬方/日。

中國石化北海LNG接收站是廣西管道的氣源,也是西南地區首個大型LNG接收站,自投產以來,已累計完成39艘LNG船接卸,接卸LNG 256.71萬噸,折合天然氣38億方。

除管道氣外,LNG槽車運輸也是中國石化「南氣北供」的重要措施。「我們去年LNG最遠運距超過2500公裡,從廣西北海LNG運至山東淄博保障當地天然氣供應。」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華南銷售副總經理竺彥回顧,「去年運往華北地區的槽車為100臺/日,今年我們預備了1600餘臺運輸槽車,約2600餘名司機,到時根據華北區域天然氣需求,保供車輛增至200臺/日左右,以保證有持續的LNG運到北方城市。」

相關焦點

  • 青寧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 全面提升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應急保供能力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5日)上午10時10分,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青寧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這也標誌我國東部地區新增一條聯通南北的天然氣通道,有力提升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天然氣資源互保互供能力。
  • 兩大成品油管道項目助力泰國能源供應及區域聯通
    在泰國能源部會議室的一面大屏幕上,一綠一藍兩條彩線格外醒目。綠色實線代表建設中的泰國東北部成品油管道項目,藍色虛線則代表即將全部完工的北部成品油管道項目,這兩條中企參與建設的管道是泰國政府近20年來規劃的成品油主幹線,不僅對於提升泰國能源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利於加強泰國和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能源互聯互通。
  • 「三桶油」加緊備戰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
    中石化稱,將重點加大京津冀周邊等北方7省市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量,籌措資源88.1億方,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8億方,增幅15%。  在加大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的同時,「三桶油」加強進口資源統籌。中石油稱,公司密切跟蹤中亞天然氣資源的供應能力,按最大能力安排中緬天然氣管道運行,入冬前將現貨LNG(液化天然氣)資源採購到位,確保進口資源供應穩定可靠。
  • 中亞管道日進口氣量出現壓減,局地天然氣供應緊張
    宏遠天然氣有限公司表示,將聯繫中國石油天然氣陝西省銷售分公司,協調增加供氣量,減小用氣缺口;並大力外購LNG、CNG等補充氣源,提高管網輸氣量,緩解供氣壓力。 此外,將停止對各工業用戶的燃氣供應,以便更好地保障民生用氣;調整集中供熱企業大型用氣設備錯峰用氣,保障居民正常供暖工作等。
  • ...天然氣產量、LNG單日氣化量、儲氣庫單日採氣量均破歷史極值
    管道系統上下聯動,互聯互通力度前所未有2018年互聯互通工程建設過程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資源互串力度前所未有。去年12月10日,北京油氣調控中心數據顯示,中國石油天然氣管網單日銷量超過5億立方米,突破歷史極值,同時給管網保障能力帶來新挑戰。為確保天然氣管網安全運行,中油管道所屬5家管道公司提前部署。從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5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累計供氣318.6億立方米。
  • 兩大成品油管道項目助力泰國能源供應及區域聯通——「為中國企業...
    近日,泰國東北部成品油管道項目工程人員在進行管道焊接作業。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在泰國能源部會議室的一面大屏幕上,一綠一藍兩條彩線格外醒目。綠色實線代表建設中的泰國東北部成品油管道項目,藍色虛線則代表即將全部完工的北部成品油管道項目,這兩條中企參與建設的管道是泰國政府近20年來規劃的成品油主幹線,不僅對於提升泰國能源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利於加強泰國和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能源互聯互通。
  • 埋伏冷冬:天然氣兩個月內漲1000元/噸,供應穩定價格無虞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中國LNG出廠價格為3688元/噸,相比9月初上漲超過1000元/噸。不過,和去年10月末接近4200元/噸的價格相比,同比下降接近12%。「今年的天然氣特別是LNG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 第十二屆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國際會議召開
    北京石油學會、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協會、NACE國際、NACE國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生分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國際會議暨第十二屆天然氣管道技術研討會於
  • 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量高於往年
    作為我國天然氣冬季供應的主力軍,中國石油把做好2019~2020年冬季天然氣供應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多舉措提高冬供能力,落實資源量901億立方米,足額保障民生及合同用氣。中國石油生產經營管理部副總經濟師鍾偉榮說。  2019年,中國石油不斷加強天然氣資源評價,優化產能建設部署,加強老氣田精細管理,有序推進非常規氣開發,氣田增儲上產成效顯著。一批重點氣區、重點層系以及頁巖氣示範區通過加大產能投入,確保日產能力達到3.5億立方米以上。
  • 河北多措並舉提升天然氣儲氣能力
    陳昭娟告訴記者,目前華北地區主要依靠陝京一、二、三線和榆濟線的管道氣、東部沿海地區接收站的海氣,輔以地區氣田來保障天然氣供應,但天然氣季節性差異導致地區需求峰谷差明顯,由此天然氣儲氣設施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作為京畿重地,河北的儲氣能力建設舉足輕重。
  • 西氣東輸三線正式入閩 福建即將用上新疆天然氣
    「西氣」正式入閩,改變了我省此前單一依靠海運進口LNG的天然氣供應格局,將逐步實現全省用戶的雙氣源供應,通過合理競爭,降低供應價格,讓老百姓享受實惠,也將為我省「綠色生態」建設增添新動力。而此次投試工作分兩階段進行,吉安至龍巖段今年10月15日已建成投產;現龍巖至福州段正式通氣調試,等通過審批後,可正式投產。閩天然氣消費佔比暫低於全國平均線記者了解到,2009年我省才開始大規模使用管道氣,主要氣源來自印尼東固氣田。而在此次西三線入閩之前,全國未與國家天然氣主管網連接的省份僅福建省和西藏自治區。
  • 2020年西氣東輸管道已向河南供氣50.25億立方米 同期增加5.43%
    據大河網記者了解,截至10月31日,2020年西氣東輸管道已向河南供氣50.25億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的47.66億增加5.43%,西氣東輸已累計向河南供應天然氣607.23億立方米。目前西氣東輸河南地區已形成60億立方米的市場規模,規劃中的西氣東輸三線建成後,西氣東輸在河南省的天然氣管道布局會更加完善,供應保障優勢更為突出。
  • 亞得裡亞海天然氣管道將為義大利提供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
    據報導,獨立能源研究和諮詢公司Rystad高級分析師表示,跨亞得裡亞海天然氣管道(TAP)將為義大利提供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義大利目前主要從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卡達、挪威進口天然氣以實現能源來源多樣化,從而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 國家管網公司成立 領導班子全部來自「三桶油」
    這種安排與我國油氣管道的布局情況是相符合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共有油氣主幹管道9.6萬公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別佔63%、31%、6%。二是將促進管網的互聯互通,構建「全國一張網」,有利於更好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油氣資源調配,提高油氣資源的配置效率,保障油氣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三是將統籌規劃建設運營全國油氣幹線管網,有利於減少重複投資和管道資源浪費,加快管網建設,提升油氣運輸能力。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成功跨越兩國界河,美國能源優先或將中道衰落
    以俄羅斯天然氣為例,據俄媒報導,中俄雙方在2014年5月籤署了總價值超過4000億美元、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長達30年的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而俄供應天然氣的一個重要通道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目前來看,這一基礎設施或將在一年之後投入使用,這樣一來,源源不斷的俄羅斯天然氣或將供應至中國市場。
  • 能源內參|石油天然氣上遊市場準入全面放開;財政出資地質勘查項目...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楊宏介紹,入冬以來,武漢用電需求較往年明顯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市化率不斷提高,居民用電穩步增長;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傳統工業和光電子等高新產業持續發力;三是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等新能源用電量不斷增長。
  • 最新,加拿大493億天然氣項目遭撤資!此前呼籲中企投資油氣管道
    等待中企救場據加拿大當地媒體報導,日前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退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個液化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計劃投資。據了解,2009年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17.4億加元入股泰克資源,持股比例為17%。而中國企業的入股,給泰克資源帶來的不僅是中國資本,還有龐大的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約佔全球石油消費總量的14%,和石油消費增長的57%,但如今加拿大顯然已經錯失良機,不過加拿大從未放棄尋求和中國市場合作的機會,仍在等待中國企業的投資。
  • 中俄擱置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 俄被指要價過高
    經濟疲軟,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面臨著無限期擱置的命運。  由於中國對燃料需求下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已無限期推遲籤署「西伯利亞力量-2」(原稱「阿爾泰線」)天然氣管道合同。
  • 中國石油中亞核心油氣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20載合作鑄就互聯互通  中亞油氣合作以1997年6月中國石油收購阿克糾賓項目為起點,歷經20多年艱苦創業,從中哈合作一個項目發展到在7 個國家運行24個油氣投資項目,建成直通中國內地的油氣供應動脈,形成集油氣勘探開發、管道建設與運營、工程技術服務、煉油和銷售於一體的完整上中下遊業務鏈,並建立了一套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公司製法人治理結構及管控體系
  • ...開放40年·國企軌跡②】有破有立 中國石油進入全新「改革時間」
    「天然氣互聯互通計劃」作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舉措,是實現天然氣管道「全國一張網」格局、加大管道輸送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天然氣調峰水平、保障民生用氣的基礎性工程 當春風再度吹綠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