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抗抑鬱藥物確實有效 不同種類藥物藥效差異大

2020-12-21 閩南網

­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抗抑鬱藥究竟有沒有效?研究者說,一項最新研究的結果,平息了醫學界其中一個最大的爭議。

­  抗抑鬱藥物確實有效

­  這項發表於醫學期刊《柳葉刀》的研究分析了522項臨床試驗的數據,涉及116,477人,證實21種抗常見抑鬱藥,在緩解抑鬱發作症狀上較糖丸(dummy pill)更有效,但亦同時顯示出不同種類的藥物之間,藥效有極大差異。

­  2016年,全英共有6470萬次抗抑鬱藥處方,較2006年上升逾一倍,但坊間一直質疑抗抑鬱藥的效用,一些測試更稱它們不比安慰劑有效。

­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指,這項研究「終於為圍繞抗抑鬱藥的爭論劃上句號」。

­  此次研究為綜合分析(meta-analysis),使用一些非公開數據,以及522次針對成人抑鬱發作的臨床測試數據,證實這21種抗抑鬱藥全部比糖丸有效;不同抗抑鬱藥與糖丸相比有效的程度,由三成至超過兩倍不等。

­  領導是次研究的學者、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副教授安德瑞•奇普裡亞尼(Andrea Cipriani)表示:「究竟抗抑鬱藥對治療抑鬱是否有效,是長久以來的爭議,今次研究是最後答案。」

­  「研究發現,最常見的處方抗抑鬱藥,對輕微至嚴重的抑鬱症狀有效,這對病患與醫生而言都是好消息。」

­  抗抑鬱藥是「不能說的秘密」?

­  英國著名脫口秀藝人基斯頓•塔爾博特(Christian Talbot)也有患上抑鬱症的經歷。三年半前,他發現言語治療不再有效,開始服用抗抑鬱藥物。

­  塔爾博特說自己一開始對服用抗抑鬱藥很抗拒,因為他害怕服用後會令自己變得神智不清、敏感度降低,但開始服用後,他很快就感受到其良性效用。

­  「不是說會感覺到極大的變化,但我確實覺得肩上有什麼重擔卸了下來。我沒那麼不安了,感覺更加平和。」

­  塔爾博特認為,服用抗抑鬱藥似乎是大家有意迴避的話題。

­  「我不知道大家是害怕談論,還是覺得羞恥,但抗抑鬱藥跟一般的藥物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它治的是心理疾病而非生理疾病。」

­  「有力證據」

­  研究的參與者指,這項研究成果有助於醫生選擇最適合的抗抑鬱藥,但不代表所有病患均要轉用其他藥物。他們強調,研究成果得出的,是不同藥物的平均藥效,而不是藥物對特定性別、年齡層、症狀嚴重程度不同的病患的藥效如何。

­  研究者說,今次研究的數據大部份是用藥八星期的效果,因此這些數據未必適宜用作評估不同藥物長期服用的效果。

­  他們還補充指,這項研究的發現,不等於說抗抑鬱藥必然是治療抑鬱的第一選項:「除了藥物以外,醫生亦應同時考慮其他可行選項,如心理治療等。」奇普裡亞尼解釋。

­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教授卡米尼••柏裡安蒂(Carmine Pariante)則說:「是次綜合分析,清晰顯示這些抗抑鬱藥能有效改善心情、協助人們抵抗抑鬱,終於為圍繞抗抑鬱藥的爭論劃上句號。」

­  「較為重要的是,這份報告分析了製藥企業的非公開數據,顯示這些企業對研究的資助,並不影響結果,證實抗抑鬱藥的臨床實效,並不受藥業資助的宣傳影響。」

­  然而柏裡安蒂教授亦指出,這份研究對於如何治理難治性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以及抑鬱病症無法以上述21種藥物治療的病患,沒有新的發現。

­  倫敦大學學院精神流行病學教授格林•劉易斯(Glyn Lewis)形容今次研究「非常好」,是抗抑鬱藥藥效的「有力證據」。

­  「抗抑鬱藥經常被傳媒質疑,但這項研究顯示,它們有助於控制抑鬱症患者的病況。」

原標題:新研究指抗抑鬱藥有效 為醫學界一大爭議劃句號

責任編輯:紀瑋維

相關焦點

  • 外媒:新研究指抗抑鬱藥有效 為醫學界一大爭議劃句號
    研究者說,一項最新研究的結果,平息了醫學界其中一個最大的爭議。 抗抑鬱藥物確實有效 這項發表於醫學期刊《柳葉刀》的研究分析了522項臨床試驗的數據,涉及116,477人,證實21種抗常見抑鬱藥,在緩解抑鬱發作症狀上較糖丸(dummy pill)更有效,但亦同時顯示出不同種類的藥物之間,藥效有極大差異。
  • 潮科技 | 抗抑鬱藥物的百年縱覽
    然而,2018年2月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包含超過10萬人的500項研究的回顧研究,支持了許多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幾十年來一直在說的話——抗抑鬱藥確實有效。 Cipriani和colleagues等人採用網絡meta分析的方法,將在522個雙盲試驗中對21種抗抑鬱藥和安慰劑對照進行了評估,共有116477例受試者。
  • 抑鬱症:抗抑鬱藥物的發胖怎麼辦?
    抗抑鬱藥物有哪幾類精神類藥物(psychotropic medication)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s),這類藥物大部分是以解決抑鬱時情緒低落為主的。抗抑鬱藥物真的容易讓人發胖?首先想告訴大家,大量文獻和臨床實踐發現,抗抑鬱藥物的確會導致人發胖。不過情緒穩定藥(mood stabilizers)和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會導致快速、過度的體重增加。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已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藥物幹預治療,是抑鬱症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歷經60年已有數十個藥物獲批上市,但即便如此,至今仍未滿足當前的臨床需求!通常,這被認為是重新開發「新藥-新理論」的周期過程,並可將其大致分為3個階段,即「緩慢起效/副作用大」、「緩慢起效/副作用小」、「快速起效/副作用小」。
  • 漏服藥物怎麼辦 4大方法有效補服
    降糖藥:如果錯過吃藥的時間,就不要盲目補上了,必須根據服藥種類和血糖監測結果決定。抗抑鬱藥:有些抗抑鬱藥如帕羅西丁、氟西汀容易引起失眠,故一般在早上服用,如果漏服藥物請勿在睡前服用。三環類抗抑鬱藥如米氮平則相反,易引起嗜睡,建議睡前服用。
  • 科倫藥物研究院快速推進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 誠邀具備研製能力的...
    原標題:科倫藥物研究院快速推進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 誠邀具備研製能力的團隊合作   1月30日,記者從中國醫藥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已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藥物幹預治療,是抑鬱症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歷經60年已有數十個藥物獲批上市,但即便如此,至今仍未滿足當前的臨床需求!通常,這被認為是重新開發「新藥-新理論」的周期過程,並可將其大致分為3個階段,即「緩慢起效/副作用大」、「緩慢起效/副作用小」、「快速起效/副作用小」。
  • 同樣是抗過敏藥物,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有什麼區別?
    氯雷他定的代謝過程需經肝藥酶分解,所以對肝藥酶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抗真菌藥(克黴唑、酮康唑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西咪替丁、環孢素、茶鹼、氟西汀等藥物會減少氯雷他定的代謝,導致不良反應增加。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如異煙肼、呋喃唑酮、灰黃黴素、左旋多巴等),可致嚴重不良反應,應避免合用。
  • 同樣是抗過敏藥物,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有什麼區別?
    氯雷他定的代謝過程需經肝藥酶分解,所以對肝藥酶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抗真菌藥(克黴唑、酮康唑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西咪替丁、環孢素、茶鹼、氟西汀等藥物會減少氯雷他定的代謝,導致不良反應增加。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如異煙肼、呋喃唑酮、灰黃黴素、左旋多巴等),可致嚴重不良反應,應避免合用。
  • 【研究】解析中國抗抑鬱藥物研發進展
    據最新研究,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12月患病率及終生患病率,分別為3.6%和6.8%。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多維度、異質性疾病,也是一種全球範圍內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累計患病人數超3.5億。抑鬱症患者常常飽受疾病帶來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工作能力下降、難以處理人際關係還給患者及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 對話藥理學博士: 破解抑鬱藥物治療背後的迷思
    比如說目前基本上大多數治療抑鬱障礙的藥物都是作用於中樞神經的單胺(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的再吸收通道的抑制劑。但是這個假說並不能很好解釋為何抗抑鬱藥物必須連續服用2-4周才會漸漸有效果產生。有研究稱可能受體蛋白的脫敏和變化有關。
  • 新冠肺炎16種療法追蹤:哪些藥物有效?
    抗病毒藥物篇3. 症狀緩解治療4. 中藥篇在與新冠鬥爭的數月中,全球已有超過2400萬感染者。雖然醫生們努力救治患者,但仍有80多萬人離世。在等待有效疫苗誕生之前,人們想知道:新冠肺炎有特效藥了嗎?現有的臨床試驗都找到了哪些可用的藥物?
  • 科倫藥業披露4個抗新型病毒藥物研發情況 已仿製開發瑞德西韋
    一次性披露4個抗新型病毒藥物研發 2月17日早間,科倫藥業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自1月21日成立抗新型病毒藥物研究攻關小組以來,全力推進涵蓋預防及治療作用的1個創新多肽藥物和3個仿製藥物的研究。
  • 一旦吃上抗抑鬱藥,就必須吃一輩子?誤會大了,聽聽醫生的答案!
    審閱者: 楊雪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有人擔心,一旦吃上抗抑鬱藥,就必須吃一輩子,而且這個藥很貴,自己的家庭無法承受。 如果是抑鬱首次發作,多數患者需要連續用藥 6-9 個月,沒必要終生用藥。
  • 乾貨:別說你真的會用抗抑鬱藥物
    有時候也推薦做一個心電圖,因為一些抗抑鬱藥可導致患者 QT 間期延長,或合用其他藥物導致血藥濃度升高而致 QT 間期延長。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抗抑鬱藥物常常分為以下 4 類:SSRI、SNRI、TCA、MAOI,研究表明,對於機制相同的不同種藥物,其療效差異較小。1.
  • 用抗愛滋病藥物抗新型冠狀肺炎?泰國醫生發現有效
    來源:新聞晨報 記者:徐惠芬(綜合報導)據法新社2日報導,泰國在治療新型冠狀肺炎感染者時發現了一種明顯有效的方法,即將抗愛滋病和抗流感藥物組合使用。據報導,治癒的患者為一名70歲中國女性,在其就診的曼谷Rachaviti醫院,醫生使用了包括治療流感的藥物「奧司他韋」和抗愛滋病的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用藥48小時後,實驗室對冠狀病毒的檢測結果為陰性。據報導,目前,泰國衛生部正在等待更多的研究結果,以證實獲得的數據有效。
  • 慢性胃炎常用藥物選擇與應用,不同類型慢性胃炎的藥物治療方案
    慢性胃炎常用藥物選擇與應用表1 慢性胃炎常用治療藥物選擇與應用二不同類型慢性胃炎的藥物治療方案熊去氧膽酸能與胃黏膜中的黏蛋白絡合形成一層保護膜, 並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的移行與修復, 從而有效減輕反流的膽汁與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另外,可選擇抑酸治療。抑酸藥物可以提高胃內的pH值,使反流到胃內的膽汁不能被完全激活,從而減少膽汁對胃黏膜的損傷。
  • 科倫:藥物研究院快速推進抗2019-nCoV藥物研究
    原標題:科倫:藥物研究院快速推進抗2019-nCoV藥物研究    據悉,1月21日晚,在獲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後,
  • 乾貨:別說你真的會用抗抑鬱藥物
    有時候也推薦做一個心電圖,因為一些抗抑鬱藥可導致患者 QT 間期延長,或合用其他藥物導致血藥濃度升高而致 QT 間期延長。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抗抑鬱藥物常常分為以下 4 類:SSRI、SNRI、TCA、MAOI,研究表明,對於機制相同的不同種藥物,其療效差異較小。1.
  • 如何理解板藍根抗新冠的體外藥效
    原標題:如何理解板藍根抗新冠的體外藥效   10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關於複方板藍根顆粒的研討會上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抗新冠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實驗,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隨後,網上出現了板藍根斷貨的消息。那麼,什麼是體外藥效篩選實驗?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上,板藍根究竟適合哪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