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了162年的小吃店,光是茶湯就有十幾種,幾代人從小吃到大

2020-12-19 天堂美食

說起北京這座城市,相信不少的朋友都是非常了解的了,畢竟北京作為我們中國的首都,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更是在全世界都能排得上號的知名一線城市,很多人都非常想要去北京闖一闖,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地方掙大錢,擁有更好的名聲。因此很多人都把自己家鄉的文化和美食帶到了這座城市中來,北京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美食大城了,不少的老北京人對於各種美食或者是小吃都是毫無抵抗力,而且本身北京就有種類不少的知名美食,像是最有名的北京烤鴨,那可真的算得上是我們中國的初代網紅美食,和天津狗不理包子一樣,算得上是這個城市的名片。

但是除了這些個美食之外,老北京的豆汁兒、炒肝等等,也都是非常好吃的特色美食小吃,而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這麼一家小吃老店,他們家的美食是北京這邊獨有的小吃——茶湯。可能很多人對於這個茶湯都沒有什麼概念,只是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完全不知道茶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美食,茶湯的主料是高粱米麵和糜子面,調料就很豐富了,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等,用滾開水把秫米麵衝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算是完成了。

而這家店的名字叫做「茶湯李」,成立於1858年,迄今已經有162年歷史,相信很多北京的本地人對於這個名字都是非常耳熟的了,畢竟茶湯李算是北京這邊最有名氣的幾家小吃店了,他們家的店面很大,相比起一般的普通小吃店而言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而且裝修也是逼格滿滿,一看就知道和那種網紅店都是相差無幾,而且裡面的環境也很不錯,那種古色古香的感覺是撲面而來,讓不少食客都相當驚豔。

他們家的這個茶湯的確是味道非常美味,口味有十幾種,能滿足各種客人,首先這個茶湯的賣相很好,那些配料全部都撒在最上面,再加上一些芝麻,看起來真是讓人胃口大開,吃起來的味道更是不錯,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在寒冷的冬天能夠來上這麼一碗熱騰騰的茶湯,那滋味真是比吃一碗肉湯還要香啊。

這家店在北京已經是開業很多年的老資格店鋪了,是幾代北京人的美好回憶,如果說大家也想試試這種正宗的老北京茶湯,那麼這家店絕對值得大家前來一試。

相關焦點

  • 茶汤滷煮豆汁炸糕門釘肉餅……京味兒小吃哪家最地道?
    市民張女士告訴我,只有到了牛街,看著牛羊肉店、燒餅店、小吃店排著的大長隊,才能感受到老百姓踏踏實實過日子的節慶味兒和人情味,「我兒子也愛吃甜食,隨我。咱娘倆以後一塊兒來這裡吃,記憶裡的老味道總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 北京開了20年的四川小吃店,5種小吃2杯飲品84元,擔擔麵最好吃
    北京開了20年的四川小吃店,5種小吃2杯飲品84元,擔擔麵最好吃前不久去日本玩的時候,吃了當地的會席料理,吐槽了一下過於清淡和低熱量,然後就有朋友說這種說法是極其不客觀,明明因為常年吃高辣高鹽的食物已經把味蕾毀掉了,所以嘗不出食物最本真的好味道
  • 【北京小吃店全攻略】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此處離雍和宮、國子監、孔廟(首都博物館)、地壇南門很近。  白魁老號飯莊:寬街十字路口東北角。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橋以南十二條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乾淨。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鐘鼓樓。
  • 夫妻倆商場擺攤,小吃車成小吃店,一次性十幾種小吃排著隊買
    一般情況下,小吃店或者快餐店因為面積和人員的原因,經營的小吃和快餐種類不會特別多。因為菜品種類太多一是庫存麻煩,一是人手少忙不過來,都會導致服務質量下降。但是公司附近有一對夫妻倆經營著一輛一路飄香的小吃車,車上足足賣十幾種小吃。
  • 北京比較有名的國營小吃店
    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橋以南十二條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乾淨。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鐘鼓樓。 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門內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臨近景點:國子監、孔廟。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 九門小吃,北京胡同深處的四合院,匯集京城12家老字號300種小吃
    下面就為您一一介紹九門小吃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小吃1、茶湯李在北京小吃五花八門的品種裡,北京的茶湯算得上是綿遠流長的一支。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 北京的茶湯裡最出名的莫過於茶湯李。
  • 老北京文化:豆汁和茶湯的由來
    北京城裡從哪年開始有了賣兒的呢?據說有好多種說法。愛新覺恆蓋在其所著的《豆計兒與腳膳房》中,曾這樣寫道:乾隆十八年也就是1753年的夏天,民間一個作偶然發現用綠豆磨成的粉集發酵變酸,嘗起來酸碰可口、然熟後味道更濃。於是,在民間開始飲用,逐漸在北京流行起來。
  • 北京人氣小吃店,終於集齊全了!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兒」,以品種豐富、風味獨特著稱,小吃鋪由專門的手藝人傳承,各店都有各店的絕活,在此僅列舉一些名店的招牌美味,希望您能喜歡。大興胡同麵茶北京最好吃的麵茶!20年了,一直這樣賣。價格3元一大碗,也可以半碗買,可外帶~吸溜一大口,一股暖流直抵胃中,口腔中留下了小米麵的清香、麻醬的醇香、芝麻的焦香。太讓人驚喜!
  • 活在北京之小吃篇
    ·護國寺小吃店  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過改良得精細起來,沒了過去的「個兒大、經吃、一個就飽」的粗糙;墩兒餑餑、棗卷果都小巧可愛;薑汁排叉、糖耳朵可謂是百般玲瓏。  ·錦芳小吃  從民國創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為有名,有山楂、青梅、桂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十幾種陷兒。  ·九門小吃  九門是在過去前門門框胡同的幾家著名老字號的倡議下,由北京小吃協會出面組織的。
  • 帶娃去護國寺小吃店嘗嘗老北京小吃,在京18年,第一次到這家店!
    想著大閨女小的時候我還經常帶她和小朋友一起去二環裡逛逛,後來上了幼兒園,又有了妹妹,就很少再去了,她都沒什麼印象了,長居北京,不能讓她不知道北京真正的樣子啊,於是帶她來了平安裡附近的護國寺街,這條街不是特別熱鬧,但也有很多胡同可逛,而且裡面有不少小吃,護國寺小吃店也在這裡面,帶娃來嘗嘗也不錯。
  • 護國寺小吃店,正宗的京味美食,幾十種的特色小吃,物美價廉
    隨著疫情緩解,關閉了兩個多月的護國寺小吃店終於開門營業了,早起7點30分,護國寺小吃馬甸店就已人頭攢動,人們有秩序的排隊點餐。護國寺的早點很豐富,幾乎包羅了北京早點的所有品種,一碗豆泡湯,兩個糖油餅,一碟炒鹹菜,8.5元吃得飽飽的。護國寺小吃不僅有地道的京味兒小吃,還有很多北京人的美好記憶。
  • 尋找地道北京味:北京小吃完全攻略
    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肉餅很好吃。店面不大。臨近景點: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 清真瑞珍厚飯莊: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 這38種北京小吃,北京人都不一定吃過!
    ❤去哪吃: 徐記燒餅鋪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據說奶油炸糕是1900年庚子年以後,學洋人的玩意兒❤去哪吃:護國寺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
  • 北京多家老字號小吃店關門停業
    本報記者孫純霞 攝去年10月,小腸陳、爆肚馮、年糕錢、豆腐腦白、奶酪魏、茶湯李、羊頭馬、瑞賓樓褡褳火燒……這些令老北京人備感親切的老字號小吃高調回到大柵欄;大半年後,他們各奔東西。日前,由於老字號小吃陸續撤出,前門大街尚存的兩家經營傳統老字號小吃的美食城,一家改弦更張,一家20多個檔口還剩一個老字號在苦苦支撐。
  • 回憶民國系列北京小吃《茶湯》
    《水滸傳》中寫王婆子賣茶,有點茶、和合湯還有什麼七寶茶、八寶茶諸名色,茶和湯是常常連在一起的。聯想到北京的茶湯、油茶等,感覺這似乎是一脈相承的東西。而陸羽《茶經》所說的「雨前」、「明前」、「一旗一槍」等等,則是另一個流派。明人講茶、講水,等等,如《陶庵夢憶》所記閔老子茶,這又是一脈相承的。
  • 冬日裡的北京「茶湯李」:銅壺衝出甜香醇 喝一碗就能暖胃
    不少北京老居民肯定會脫口而出:茶湯。不少看過電視劇《四世同堂》的人,都會記得齊老太爺到地攤上買兔兒爺的場面,其中有一個鏡頭,就是賣北京小吃衝茶湯的在吆喝。鏡頭裡,一把大茶湯壺冒著熱氣,大銅壺金光鋥亮,壺身鑄有遊龍,壺嘴是一個龍頭的造型,龍頭上面繫著兩朵絲絨花球,顯示它的古雅。銅壺肚膛內點煤炭,沿著肚膛盛水——茶湯就用燒得滾開的水直接衝入放有茶湯原料的碗內。
  • 細數北京那些最特色的小吃街(二)
    來到北京怎麼能不去那些京城最有特色的小吃街呢?下面呢,小編為你盤點北京各個角落那些有特色的小吃街。再到裡面,空間突然大了,是個正經的飯莊大廳,只開了幾盞橘色的燈,光線幽暗。右側另有一過道,與剛才的過道平行,排了長長的隊,這便是匯集了月盛齋、爆肚馮、茶湯李、年糕錢、奶酪魏、羊頭馬、豆腐腦白等十幾種老字號的小吃街了。特別有意思的是許多包間的名稱是以「前門」、「崇文門」等北京地名來命名的,盡顯老北京風味。到「九門小吃」吃飯,可得有時間觀念。
  • 北京小吃(三)——回食篇
    茶湯相傳茶湯源於明代,因用熱水衝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湯。茶湯主要有山東茶湯和北京茶湯,茶湯因用龍嘴大銅壺衝制,水燒開後,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衝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衝碗內,水滿茶湯熟。
  • 老北京美食——護國寺小吃
    北京人喝豆汁兒,始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前後。有種說法:「北京豆汁兒,旗人的命根兒」不無道理。豆汁兒最初是清宮御膳的一種飲料。雖「味兒」個別,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熱溫陽,四季喝它,益於開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兒有講究,得配上焦圈、鹹菜絲兒。人們說,豆汁兒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護國寺小吃店堅持經營不斷檔。
  • 北京,到底有什麼小吃?體驗北京風味,感受北京小吃風流
    北京小吃?北京竟然有小吃?相比西安的肉夾饃、東北的烤冷麵、雲南的米線、柳州的螺螄粉……北京王府井小吃街北京,到底有什麼小吃呢?冰糖葫蘆,是很有北京特色的一種食品,清朝的《燕京歲時記》中寫到將大個的楂果用竹籤穿了,楂果和冰糖一起半炒半煮而後收汁。某種程度上冰糖葫蘆代表了,樸素安祥而又不乏歷史感的市井生活。豆汁,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