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監管科技有助於把控金融安全性與便利...

2020-12-23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 金微 北京報導

5月19日,「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辦。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分享了有關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監管科技的幾點思考。

董俊峰認為,發展監管科技主要有三方面意義和價值。首先,監管科技有助於應對金融創新帶來的挑戰。董俊峰提出,金融科技的發展使信息的交互越來越便捷和實時,跨機構、跨種類的業務創新越來越豐富。從行業規範發展角度,搭上信息技術發展的快車,運用監管科技,實現遠程智能化、準實時化的市場分析監控,才能更及時地監測和發現創新業務的風險點和違規點,更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

同時,董俊峰表示,監管科技有助於覆蓋市場多層次主體的風險識別。具體而言,實施監管科技和監管智能化,除系統性風險識別外,還可以有效降低監控眾多長尾機構的工作量,提高風險識別的效率。

舉例而言,通過大數據平臺合法合規收集市場主體在公開渠道的宣傳材料,可以初步識別機構開展的業務範圍是否超出許可範圍;採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方法發現潛在風險特徵,可以有效向監管提示預警風險,從而引起監管的及時關注。

此外,監管科技有助於把控安全性與便利性的平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的金融監管要求趨於嚴格。對於部分創新業務,無論是監管方、市場業務主體還是行業用戶都存在兩難困惑,難以基於現有監管模式在風險防控的安全性與創新應用的便利性中找到平衡點。監管科技的實施,能夠顯著提升風險識別的量化性,從而更容易把控每個細分場景下安全性與便利性的平衡。

評估監管科技對於行業各方的價值,董俊峰具體從監管、市場和公眾三方面進行解析。

第一,監管科技將顯著助力監管部門。從直觀概念上,監管科技的首先服務對象即是監管部門,基於國際金融危機教訓和一國金融系統運行實際,金融監管要牢牢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維護國家經濟金融體系健康發展。但同時,隨著剛才提及的技術業態變革,業務領域交叉融合,規避監管進行違規操作的手段也在不斷演進。監管科技將在技術手段層面,幫助監管部門實現穿透式監管,提升監管效率、防止監管死角。

第二,監管科技將有效服務市場主體。從延展效用來看,在監管要求日趨嚴格的情況下,監管政策的體系完善帶來了更加細緻、規範的要求,並結合各類數據報送、多模式檢查等監管手段,也切實加大了市場機構的合規成本。

而通過監管科技向市場提供專業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合規服務,例如增加報送數據的可信程度並確保符合要求,以切實降低機構合規成本是市場客觀訴求。這一發展趨勢已經在國際市場得到客觀印證。可以預見在國內,市場機構也將是監管科技的重點受益對象。

第三,監管科技最終實質上服務為民。追本溯源,監管科技通過服務監管部門和市場參與者,從規範經營行為到實現有效的行業體系監控,再到更具體的反詐騙、反洗錢等,最終目標都是為了防控核心風險,促進行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這些行業服務的最終受眾都是普通用戶和經濟行為個體,在一個無序混亂的環境中,每個個體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每個個體也都會缺乏安全感。

董俊峰表示,個體利益的嚴重侵害在新金融亂象中並不罕見,如果說金融科技是乘坐的高速飛車的強勁發動機,那監管科技就是保險槓、安全帽,乃至穩定器。讓市場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加速和保障規範化進程,回歸為用戶創造核心價值的正確方向,這是監管科技的初衷和使命。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守望美好支付 保障金融安全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_高端...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聯將堅持金融基礎設施中立定位,發揮中樞優勢,遵循「守正、安全、普惠、開放」原則,秉持「共建、共有、共享」理念,立足民生,服務大局,保障支付體系平穩運行,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發揮清算機構的行業組織協調和資源整合作用,激發多層面的創新驅動潛能,強化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賦能,助力深化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攜手支付行業實現持續健康共贏發展,增強人民生活幸福感
  • 全力支撐網絡支付行業合規健康長遠發展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
    網聯的出現對支付行業未來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期專訪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  《金融時報》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支付方式迭代更新。您如何看待行動支付、網際網路支付在中國的爆發式發展?網聯又在其中承擔著怎樣的職責和使命?「斷直連」方面,目前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及業務遷移、切量進展如何?
  •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原借調人員有望優先安排進入網聯
    中國支付網獨家獲悉,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已經在上周二即8月29日正式被工商局核准,董事長為蔡洪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秘書長),總經理為董俊峰(原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知情人士透露,網聯可能將在本月舉行揭牌儀式。
  • 董俊峰:若水澤魚 金融科技的向善之道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董俊峰:若水澤魚,金融科技的向善之道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核心是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同時有助於激活行業沉睡資源,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促進金融機構間的互聯、互惠合作。由金融基礎設施為新業態、新生態下的多機構聯合服務創造條件,依託普遍連接的優勢,為行業各方提供連接渠道和信息網絡。當前,我國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支付清算領域金融基礎設施的作用日益凸顯。
  • 萬事達卡攜手網聯或將拿下中國銀行卡清算牌照
    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事網聯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上述公告稱,「萬事網聯公司是萬事達卡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萬事達卡品牌。」證券時報記者從萬事達卡方面人士確認,萬事網聯公司,全稱為「萬事網聯科技信息(北京)有限公司」,由萬事達卡和網聯共同合資成立。
  • 銀聯、網聯和信聯,從「三聯」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
    銀聯是合法的清算機構,然而作為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支付大都不走銀聯轉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聯銀行,如支付寶,或通過接入銀行或合法清算機構,實現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成立以來,各家支付機構都進入了斷直聯的過程,但從進度上來講,並未達到預期。
  • 銀聯、網聯和信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在哪裡?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網聯全稱「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29日,有45家股東,大部分為第三方支付機構,股東中雖也有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等機構,但排除了銀行和銀聯。董事長為蔡洪波,他的另一身份是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 【公告】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選聘高管副職的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現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誠聘高管職位人才。  02  報名資格條件  一、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政治立場堅定,熱愛社會主義中國和國家金融事業;  2.高度認可公司文化、價值觀、願景;  3.熟悉國家支付清算政策法規和監管制度要求,熟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了解金融科技和支付清算服務市場發展,市場競爭和改革創新意識強;  4.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萬事網聯籌備申請獲通過 萬事達卡獲中國銀行卡清算牌照
    萬事網聯公司是萬事達卡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萬事達卡品牌。這也是繼2018年11月「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連通公司「)籌備申請獲批之後,我國第二家合資的銀行卡清算機構。連通公司由美國運通公司和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國設立的合資企業。
  • 萬事達卡兩子公司聯手網聯清算成立萬事網聯 前者持股達51%
    圖片來源:攝圖網近日,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其中,網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MASTERCARD ASIA/PACIFIC PTE.萬事達卡多番尋求進入中國市場啟信寶顯示,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共有3家股東,分別為MASTERCARD ASIA/PACIFIC PTE. LTD、網聯科技有限公司和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持股比例分別為50%、49%和1%。其中,網聯科技有限公司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美國運通後,萬事達「牽手」網聯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獲準
    (文/觀察者網 朱紫薇)2月1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宣布,會同中國銀行保監會審查通過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萬事網聯)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圖片來源:央行官網央行表示,萬事網聯公司是萬事達卡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萬事達卡品牌。觀察者網查詢天眼查獲悉,萬事網聯成立於2019年3月6日,註冊資本為10億元。
  • 深度:一文看透網聯與監管的利弊得失!
    導讀: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董事及監事成員人選已全部確定。
  • 業界熱議:金融科技如何用於法律監管? - 金融科技 - CIO時代—新...
    2、從制度建設方面,怎麼有助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呢?第一,在監管上,要根本改變監管傳統產業的監管理念和邏輯,有利於市場發展創新,減少政府管制和幹預的任意性。不可預期性;第二,網際網路行業自身要加強協調和自律,共同制定規則,公平競爭,加強公共產品供給;第三,司法機關可以提供司法政策。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制度供給,為金融科技。
  • 美國運通後,萬事達「牽手」網聯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獲準
    (文/觀察者網 朱紫薇)2月1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宣布,會同中國銀行保監會審查通過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萬事網聯)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圖片來源:央行官網央行表示,萬事網聯公司是萬事達卡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萬事達卡品牌。觀察者網查詢天眼查獲悉,萬事網聯成立於2019年3月6日,註冊資本為10億元。
  • 網聯接入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已接入400餘家銀行,以及包括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在內的全部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網聯設立前,網絡支付機構直接連接銀行進行清算,容易造成多頭清算、資金流向不清等問題。
  • 網聯接入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已接入400餘家銀行,以及包括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在內的全部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網聯設立前,網絡支付機構直接連接銀行進行清算,容易造成多頭清算、資金流向不清等問題。
  • 匯中總裁曹偉:監管和風控是金融永恆的主題
    自2016年以來,國家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政策和監管環境日益趨緊,先後下發了多份文件對互金行業實施嚴格監管,同時在國家級會議中也多次提及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和監管。政策密集出臺表明了國家和監管層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重視,大大堅定了市場對互金的信心。「從目前的行業發展狀況來看,前期出現的野蠻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運營更趨健康穩定。
  • 金融科技「爭霸賽」正在上演
    就在前一日,北京首批6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也正式對外揭開面紗,涉及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科技公司等,主要聚焦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API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除了北京、上海外,還有多省市正進行FinTech(金融科技)應用試點。
  • 切割P2P,折戟金控夢:地產涉足金融遇冷
    地生錢,錢生錢,地產公司和金融平臺,因「錢」字攜手並肩,地產公司不僅參控股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還將觸角伸向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業務牌照。隨著監管嚴控地產金融化,地產巨頭不得不作別金控大夢。P2P小夥伴出事了將時間回溯至2015年6月28日,一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周日,深圳沙河高爾夫球場正在舉行比賽。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