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撐網絡支付行業合規健康長遠發展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

2020-12-23 中國金融新聞網

  

  受益於新興技術與支付業務的結合,近年來,非銀行支付機構在零售支付市場異軍突起,客戶體驗不斷改善,業務規模急劇擴大。2013年至2017年,支付機構處理的業務量從371億筆增加到3193億筆,金額從18萬億元增加到169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71%和75%。不過,網絡支付業務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資金流向不透明、資金挪用、違規資金清算等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網聯應運而生。作為國家級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平臺通過連接支付機構和銀行,主要集中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從而實現網絡支付資金清算的集中化、規範化、透明化。

  作為最年輕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在建設過程中有哪些創新做法?網聯的出現對支付行業未來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期專訪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

  《金融時報》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支付方式迭代更新。您如何看待行動支付、網際網路支付在中國的爆發式發展?網聯又在其中承擔著怎樣的職責和使命?「斷直連」方面,目前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及業務遷移、切量進展如何?

  董俊峰:近年來,我國金融創新成效顯著,網絡支付業務飛速發展,支付方式、應用場景及技術手段持續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便利生活、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18年第三季度,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395.43億筆,金額52.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29%和33.42%,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興金融領域。可以說,網絡支付行業是中國新金融的基礎設施,網絡支付行業的高速發展是金融科技10年發展的真實寫照。

  同時,網絡支付行業也出現亂象,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直連,自行開展跨行資金清算問題突出,造成信息系統重複建設,資源浪費,連接成本大幅抬升;缺乏行業統一的規則標準,市場機構協調成本巨大,業務運行效率低;信息碎片化,海量資金難以監管,滋生資金挪用與洗錢等違法違規行為。這些問題最終拉高了社會總成本和人民群眾的資金風險。

  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網絡支付行業是與人民群眾聯繫高度緊密的行業,網絡支付行業的健康發展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為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網絡支付市場規範健康發展,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非銀行支付機構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建設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主要負責處理非銀行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為行業提供集中統一、規範透明、安全高效的轉接清算服務,降低連接成本,提升業務運行效率,助力監管部門準確定位、及時封堵違法違規行為,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截至目前,網聯平臺日間處理交易突破10億筆,成員機構包括商業銀行400餘家和全部持網絡支付牌照支付機構115家,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合作開展的網絡支付業務中,已有超過90%的跨機構業務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平臺作為一家成立僅一年多的新機構,已經成為中國多層次清算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起支撐網絡支付行業乃至新金融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促進小額、便民支付業務繁榮的重任與使命。

  《金融時報》記者: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網聯平臺處理跨機構交易共計11. 7億筆,相應跨機構交易處理峰值超過9.2萬筆/秒,被稱為「全球最大的清算體」。消費者支付體驗順暢的背後,網聯平臺都做了哪些技術保障工作?

  董俊峰:此次「雙十一」重點保障工作的圓滿完成,首先得益於監管部門的支持和推動。歷年「雙十一」大促屢創跨機構交易處理峰值紀錄,據網聯平臺掌握的數據,今年「雙十一」峰值比往年更高,全面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與消費動能的提升。人民銀行高度重視「雙十一」重點保障工作,指導網聯平臺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加強行業統籌,確保各方策略協同。牽頭組建與重點市場機構的聯合工作小組,共同制定並配合執行應急保障策略;強化聯合運維,建立聯合應急響應機制,保證鏈路各方在所有環節策略對齊;推動市場機構完善保障策略,實現全鏈路通、快、穩。二是做足方案預案,完善風險防範機制。詳盡制定重點保障期間各時段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全流程無縫銜接;按照「一行一策」原則,針對各銀行情況,制定精細化、差異化的臨場保障方案,全面覆蓋各類場景;針對各銀行清算對帳和日切跑批安排,防範清算風險。三是狠抓基礎能力,完善應急響應機制。人與事方面,反覆開展場景和預案演練,突出抓好「一行一策」及現場指揮演練;軟硬體方面,提高巡檢頻次,實時維持機房、線路、容量等,保證高安全、高可用,保證參數配置的一致性和合理性,確保業務連續性。四是牽頭壓力驗證,確保網絡系統協同。在人民銀行組織下,牽頭實施聯合壓力驗證和單一銀行壓力驗證,模擬「雙十一」真實場景,穿插極端故障應急演練,並根據壓力驗證復盤結果,開展全鏈路問題診斷,推動相關方調優網絡系統,提升穩定性。

  其次得益於支付行業的集體智慧。根據人民銀行的設計理念,網聯平臺按照成員機構「共建、共有、共享」原則搭建,極大提高了支付機構參與積極性。平臺建設過程中,主要支付機構先後派出200餘名業務和技術骨幹參與設計建設,貢獻20多個成熟系統組件,確保了網聯平臺在轉接清算系統的技術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可以說,網聯平臺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是支付清算行業集體智慧的結晶。

  最後得益於網聯平臺技術的先進性。在人民銀行指導和安排下,網聯平臺建設採用了先進的分布式雲架構服務體系,通過組件化、模塊化、一體化以及敏捷迭代、灰度升級的前沿開發模式,為保持技術先進性提供了保障。有了堅實的技術保障,面對「雙十一」大促,網聯平臺準備充分。

  《金融時報》記者:作為最年輕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有哪些創新做法?網聯平臺的出現對支付行業未來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

   董俊峰:網聯平臺作為最年輕的基礎設施,切實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擺在首要位置。一是理念新。網聯平臺採用全新的共建理念,充分倚重支付機構現有成熟業務、技術、人才優勢,先後有超過30家支付機構派專家參與平臺建設,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的積極創新實踐。二是治理新。網聯公司作為平臺運營機構,由45家機構出資建設,63%以上的股份由市場核心的民營支付機構持有,這種模式既可以集中行業力量辦大事,體現行業基礎服務設施的優勢,又不會限制其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活力,合理平衡有效監管和市場化運營管理。三是標準新。按照標準先行理念,由行業機構共研共商共議,構建統一、公正、可行的標準規範體系,解決了前期行業標準不一等問題。

  網聯平臺試運行一年多來,受到廣泛認可。市場機構肯定了網聯平臺在實管理、強風控、降成本、促發展、優渠道等方面的作用。某種意義上講,隨著網聯平臺的出現,我國網絡支付行業完成了一次升級換代,必將對新時代金融創新的進一步發展產生強大推力。

  一方面,網聯平臺推高了支付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節約了大量成本。網聯平臺提供了公共、安全、高效、經濟的轉接清算服務,消除了支付機構與銀行的多頭連接,統一了規則、標準和報文,顯著降低了市場機構的專線成本、開發成本、維護成本、協調成本。二是提高了業務效率。網聯平臺7×24小時的業務處理,提升了資金調撥效率,簡化了資金歸集流程,以往只能於次日返回處理結果的業務(如付款等)在網聯模式下可實時返回結果,減少了客戶等待時間,網聯平臺建立的聯合運維、差錯處理等機制提升了故障、差錯處理時效。三是增強了客戶體驗。網聯模式下的全鏈路交易處理速度較直連模式提高了20%左右。市場機構可基於平臺終態的權威性,對扣款成功但交易失敗的用戶在一分鐘內實現資金退回,目前已有超過300家銀行上線了該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支付體驗。四是營造了良好市場環境。網聯平臺使合法合規的中小支付機構獲得平等競爭機會,降低了渠道壁壘,避免了「劣幣驅逐良幣」,中小支付機構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客戶服務上,回歸支付業務本源。

  另一方面,網聯平臺全面改善了銀行支付業務發展條件。一是夯實了銀行的業務管理基礎。網聯模式改變了以往銀行不同部門、分行分別對接支付機構的狀況,使銀行實現了對支付業務的集中統一管理,有效提升了銀行的業務管理水平。二是提高了銀行對操作風險的防範能力。網聯平臺對報文的統一規範,解決了交易不透明、資金流向不清晰問題,有利於銀行加強支付機構和二級商戶管理,防範欺詐,遏制支付機構和商戶套用銀行渠道違法違規開展業務行為。三是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網聯平臺對業務規則進行統一規範,避免了銀行與支付機構多頭對接,銀行無需再根據不同支付機構特殊需求開發特定接口,節約了銀行的系統對接、改造、運維成本。四是為銀行提供了優質渠道。網聯平臺的網絡冗餘度、軟硬體資源和性能優勢明顯,監控級別和故障分類細化程度更高,網聯平臺的系統架構有助於銀行提升業務穩定性和業務處理效率。

  《金融時報》記者:網聯平臺是新支付鏈條清算環節的基礎設施,這樣一個金融基礎設施在全球來看都是獨一無二的。未來網聯平臺可能將在服務監管、服務行業發展以及技術輸出等方面發揮怎樣的作用?

   董俊峰:未來,網聯平臺將繼續在人民銀行指導下,與行業各方緊密協作、攜手共進,堅持按照「以人民為中心,讓支付更美好」的發展理念,全力支撐網絡支付行業合規、健康、長遠發展,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和範圍,致力於成為美好支付的架構師,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在配合監管方面,一是配合推進「斷直連」百分百落地,發揮好網聯平臺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和行業中樞的協調能力,構建以清算組織為核心的多層次支付體系,維護好金融安全穩定和市場繁榮。二是配合備付金集中存管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系統,與「斷直連」工作形成合力,切實保障政策有效執行。三是進一步配合監管需求,立足行業合規發展需要,助力監管和相關部門提高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有效監測支付業務風險點和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資金安全。

  在服務行業方面,網聯平臺將加快完善平臺功能和產品業務鏈。一是進一步優化渠道質量,發揮行業中樞職能,不斷提升全網全鏈路業務運行效率,持續改善客戶體驗,助力網絡支付行業發展和消費升級。二是儘快實現新興業務場景下的機構接入,拓展服務領域和範圍,在監管指導下支持互聯互通,改善網絡支付行業整體發展面貌。三是幫助縣域、村鎮商業銀行快速、低成本建立先進的網際網路服務能力,提升農村地區支付服務可獲得性,促進普惠金融事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守望美好支付 保障金融安全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_高端...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聯將堅持金融基礎設施中立定位,發揮中樞優勢,遵循「守正、安全、普惠、開放」原則,秉持「共建、共有、共享」理念,立足民生,服務大局,保障支付體系平穩運行,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發揮清算機構的行業組織協調和資源整合作用,激發多層面的創新驅動潛能,強化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賦能,助力深化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攜手支付行業實現持續健康共贏發展,增強人民生活幸福感
  • 網聯服務成員機構需求,拓展支持銀行間支付業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7月20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況,網聯表示,2020年上半年,網聯公司持續在工在產,支付清算保障與抗擊疫情工作齊抓並重,有序推進,全力保障網絡支付業務平穩運行。在行業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網聯聚焦市場需求,各項業務統籌推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 【公告】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選聘高管副職的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現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誠聘高管職位人才。,具有良好的品行、聲譽和守法合規記錄;  5.勤勉敬業,團結協作,任職記錄良好,工作業績突出;  6.身體健康,心理素質良好。
  •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監管科技有助於把控金融安全性與便利...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 金微 北京報導5月19日,「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辦。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分享了有關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監管科技的幾點思考。董俊峰認為,發展監管科技主要有三方面意義和價值。首先,監管科技有助於應對金融創新帶來的挑戰。董俊峰提出,金融科技的發展使信息的交互越來越便捷和實時,跨機構、跨種類的業務創新越來越豐富。從行業規範發展角度,搭上信息技術發展的快車,運用監管科技,實現遠程智能化、準實時化的市場分析監控,才能更及時地監測和發現創新業務的風險點和違規點,更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
  • 央行公布「雙十一」成績單: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金額同比...
    每經記者:邊萬莉 每經編輯:易啟江11月12日晚,人民銀行公布了「雙十一」當日網聯、銀聯處理網絡支付業務的數據。數據顯示,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9%、162.60%。
  • 網聯支付清算「雙十二」:共處理跨機構網絡支付交易56.33億筆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冰「雙十二」大促期間,網聯平臺組織支付行業各方順利完成網絡支付交易峰值保障,支付清算系統平穩運行。12月10日0時至12月12日24時,網聯平臺共處理資金類跨機構網絡支付交易56.33億筆,金額3.78萬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34.16%和27.65%。其中,12月10日單日交易規模最高,交易量19.19億筆,交易金額1.44萬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31.81%和32.59%。
  •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原借調人員有望優先安排進入網聯
    中國支付網獨家獲悉,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已經在上周二即8月29日正式被工商局核准,董事長為蔡洪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秘書長),總經理為董俊峰(原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知情人士透露,網聯可能將在本月舉行揭牌儀式。
  • 網聯接入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製圖:蔡華偉  接入網聯後,網絡支付機構間行業生態更趨平衡,支付場景愈加豐富,客戶也會有新的體驗——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熱點聚焦那個時候肯定是搶購高峰期,但付款流程非常流暢,支付時也沒有卡頓。」劉曼寧說。  央行規定,凡涉及銀行帳戶的第三方網絡支付業務,均通過網聯清算。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消費者無論是從儲蓄卡轉帳到微信發紅包,還是將支付寶餘額轉入銀行卡提現,或者通過京東錢包綁定的信用卡付款,網聯都在幕後的清算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 聯合聯通支付等未果後,萬事達牽手網聯獲中國銀行卡清算牌照,VISA...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2月11日,央行披露萬事達卡與網聯合資的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獲準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此前萬事達卡、美國運通、VISA等都試圖通過申請清算牌照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截至目前VISA仍未獲準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
  • 「雙12」網聯處理網絡支付56.33億筆 系統平穩運行_中國經濟網...
    「雙12」網聯處理網絡支付56.33億筆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葛孟超)記者14日從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獲悉:「雙12」大促期間,網聯平臺組織支付行業各方順利完成網絡支付交易峰值保障,支付清算系統平穩運行。
  • 第三方支付基本接入網聯 後者「尚未參與利潤分配」
    所謂「斷直連」,指的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 今起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必須統統經過網聯!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 萬事達卡兩子公司聯手網聯清算成立萬事網聯 前者持股達51%
    萬事達卡多番尋求進入中國市場啟信寶顯示,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共有3家股東,分別為MASTERCARD ASIA/PACIFIC PTE. LTD、網聯科技有限公司和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持股比例分別為50%、49%和1%。其中,網聯科技有限公司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上半年網聯平臺促成46家支付機構聯手農村商業銀行開展業務合作
    數據顯示,騰訊財付通攜手網聯,已接入49家村鎮銀行,服務農村人口近400萬。財付通基礎支付平臺產品負責人陳起儒表示,財付通將積極深化與網聯公司、農村地區商業銀行的各項合作,不斷優化農村地區的行動支付服務能力和體驗,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美國運通後,萬事達「牽手」網聯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獲準
    (文/觀察者網 朱紫薇)2月1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宣布,會同中國銀行保監會審查通過萬事網聯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萬事網聯)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圖片來源:央行官網央行表示,萬事網聯公司是萬事達卡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萬事達卡品牌。觀察者網查詢天眼查獲悉,萬事網聯成立於2019年3月6日,註冊資本為10億元。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支付寶微信損失慘重
    央行近日下發文件,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談網聯,首先要解釋下在我們日常的「無現金(卡)支付」背後發生了什麼。你在超市,買了把傘,現在你拿出手機要付帳。
  • 香港本地錢包首次破冰「出境遊」 網聯同支付寶開展跨境支付合作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魏晞)記者26日獲悉,3月起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同支付寶將正式開展跨境條碼支付業務合作。支付寶香港本地錢包(AlipayHK)的線下跨境支付新功能正式上線,交易資金將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成跨境結算。
  • 助力網絡行業健康發展 東陽市網聯會換屆
    東陽市網聯會成立於2005年,是具有知識性、聯誼性、非營利性的統一戰線性質的社團組織。會員單位和個人由實體企業、新媒體傳播公司和社會網絡人士組成。 東陽市網聯會作為新時代網絡界具有影響力的中堅力量,不斷在這些群體中發展新成員,圍繞網絡行業的健康發展和網絡界人士的健康成長,開展聯誼、宣傳、培訓和服務等活動。王雨瀟當選市網聯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損失慘重
    央行近日下發文件,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談網聯,首先要解釋下在我們日常的「無現金(卡)支付」背後發生了什麼。你在超市,買了把傘,現在你拿出手機要付帳。
  • 銀聯、網聯和信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在哪裡?
    銀聯是合法的清算機構,然而作為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支付大都不走銀聯轉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聯銀行,如支付寶,或通過接入銀行或合法清算機構,實現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