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接入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製圖:蔡華偉

  接入網聯後,網絡支付機構間行業生態更趨平衡,支付場景愈加豐富,客戶也會有新的體驗——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葛孟超

  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均需通過網聯清算,資金通路更透明,但支付體驗不受影響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劉曼寧今年「雙11」在淘寶下了14單,通過支付寶綁定的招商銀行信用卡付款,消費1萬多元。「我買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預售的,所以剛過零點就趕緊下單付款。那個時候肯定是搶購高峰期,但付款流程非常流暢,支付時也沒有卡頓。」劉曼寧說。

  央行規定,凡涉及銀行帳戶的第三方網絡支付業務,均通過網聯清算。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消費者無論是從儲蓄卡轉帳到微信發紅包,還是將支付寶餘額轉入銀行卡提現,或者通過京東錢包綁定的信用卡付款,網聯都在幕後的清算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已接入400餘家銀行,以及包括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在內的全部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網聯設立前,網絡支付機構直接連接銀行進行清算,容易造成多頭清算、資金流向不清等問題。比如,在天貓購買一雙300元的鞋子,簡要來說,網聯的清算模式是:消費者選擇支付寶綁定的建設銀行儲蓄卡付款;支付寶收到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資料庫,再將請求轉發給建行;建行在消費者帳戶扣掉300元後,告知網聯已扣款成功;網聯再告知支付寶支付成功,交易完成。

  從央行公布的今年三季度支付數據,可以一窺網聯業務量增長之快。數據顯示,網聯三季度處理業務336.55億筆,金額達12.68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3.66億筆,較二季度增長3.09倍;日均處理金額1378.22億元,環比提升3.65倍。

  不過,消費者購買商品進行支付時,不一定能意識到網聯帶來的變化,這主要是由於後端清算體系的優化,對前端操作行為和使用習慣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接入網聯,對支付機構會帶來什麼影響?服務某電商平臺的支付機構負責人說:「今年5月初,我們將部分電商業務切至網聯進行清算,短時間內就提升了用戶支付體驗。通過分析切量前後40天的數據,我們發現,用戶綁卡成功率提升了2.34個百分點,PC端快捷支付成功率提升了2.39個百分點。」

  「雙11」是對網聯的一場大考。網聯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以來,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合作開展的網絡支付業務中,已有超過90%的跨機構業務通過網聯處理。「雙11」當日,網聯處理跨機構支付交易11.7億筆,相應跨機構交易處理峰值超過9.2萬筆/秒,這一峰值數據也創造了國內外清算機構的最高紀錄。

  「雙11」是歷年網絡支付的高峰,高峰時點屢次創下全球並發峰值紀錄,給參與方系統容量、線路帶寬等帶來極大挑戰,是對參與方科技能力的集中檢驗。對於網聯的交易處理峰值,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從今年「雙11」情況看,網聯的處理性能和峰值承載能力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和認可。

  「斷直連」讓交易處處留痕,支付帳戶更安全,支付機構運營和維護成本更低

  近年網絡支付業務的迅猛擴張,一方面對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的便利起到了積極支撐作用,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問題。

  某中小支付機構負責人對此很有感觸:「網聯設立前,我們公司主要通過代理模式進行清算,也就是所謂的『直連』,我們當時總共和8家銀行建立了8條清算渠道。然而,在這種模式下,由於這些清算系統間的接口標準和安全規範都不相同,我們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就被推得特別高。」

  傳統「直連」模式下,客戶備付金的管理也是一個難點。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後,確認收貨前支付的貨款,一直存放於網絡支付機構開設在銀行的帳戶中,這部分貨款就是客戶備付金。支付機構從收到貨款直至將款項打給商家,客戶備付金在其帳戶中會停留一段時間,備付金被挪用的情況也有發生,危及支付帳戶安全。

  資金流向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中國供應鏈金融服務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顏立冬說,過去,在多家銀行設立帳戶後,網絡支付機構就能完成所有的支付交易,實質上行使了跨行清算的職能。由於資金流和信息流只在支付機構自身中循環,監管方僅能看到支付機構銀行帳戶上的資金變動,卻無法有效監管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

  網聯成立後,這些亂象有望逐步得到改觀。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趙鷂說,網聯成立的初衷就是「斷直連」。「斷直連」可以讓交易處處留痕,有助於監控資金流向,維護支付體系穩健,保障金融穩定。專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服務的大型清算平臺,在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趙鷂認為,一方面,網聯採用統一的接入平臺、技術標準和報文規範,既節約了網絡支付機構與銀行的重複建設成本,也減少了標準不統一帶來的後期維護費用。另一方面,接入網聯後,中小支付機構的運維成本和渠道壁壘將降低,能獲得與大機構在清算層面上平等競爭的機會,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客戶服務上。各類支付機構間的競爭,今後將在豐富支付場景、便利金融服務和提升客戶體驗中展開。

  「網聯集中清算,所有的暗箱操作都將暴露在陽光下,用戶資金安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趙鷂說,按照計劃,客戶備付金將上存到央行專用存款帳戶進行集中存管,支付機構一心只為做大備付金規模、危及消費者資金安全的現象有望得以遏制。

  「央行出臺的集中存管制度,既是出於保護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資金安全的需要,也是基於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將支付機構基於客戶備付金開展的各類『創新』納入更加審慎的監管範疇。」趙鷂說。

  「小錢包」背後有大平臺,未來資金或可在各個「錢包」間互轉

  「前段時間,颱風『山竹』襲擊深圳。那個時候我躲在家裡,只能靠網購打發時間。」在深圳工作的劉曉蕙說,「我用手機下了幾單,本來以為颱風來了,支付會受影響,沒想到和平時一樣順利。」

  「容災」能力大大增強是網聯的特點之一。採用分布式雲架構體系,網聯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建立了6個數據中心。相比於傳統的「兩地三中心」架構,網聯的6個數據中心同時對外提供服務且互為備份,這意味著其中任何一個機房發生重大故障,其他機房仍可以平穩提供服務。「『山竹』颱風侵襲深圳時,我們就把深圳數據中心的業務提前切換到其他城市處理,所以客戶交易未受絲毫影響。」網聯有關負責人介紹。

  「我們家樓下的超市網絡信號不好,每次買完東西要支付的時候,我就特別頭疼,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支付成功。」在上海工作的吳麗芳說。由於支付清算涉及不同市場參與方系統間的信息傳輸,難免有異常情況發生,比如支付機構給消費者提示交易失敗,但銀行其實已經扣款。

  「我們邀請支付機構和銀行人員共同設計自動衝正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所有全國性商業銀行全覆蓋。以工商銀行為例,一筆協議支付的交易,如果網聯沒能在約定的關單時間內得到工行返回的結果,交易的最終狀態確定為『推定失敗』,網聯會把終態通知發給工行;如果發現已經扣款,工行系統就依據這個通知直接衝正,被扣款項會立即退回到消費者帳戶裡,消費者可以再次支付。」網聯有關負責人說。

  「如果清算技術跟不上,支付機構就難以在客戶端進行業務創新,網聯的出現對第三方支付商業模式變革有決定性影響。」趙鷂說,現在網聯的首要任務是繼續推進「斷直連」,防範和化解「直連」模式帶來的各種風險。在做好輔助監管工作的同時,未來網聯可以考慮利用自身優勢,成為支撐支付行業創新發展的平臺,讓人們的電子錢包更安全、更好用。

  趙鷂介紹,一款名為「轉數快」的快速支付系統今年9月在香港上線,亮點是實現了八達通、支付寶和財付通之間的相互轉帳。「網聯的成立有助於促進跨支付平臺的互操作性,引導非銀行與銀行支付體系的協同發展。接入網聯後,支付機構間帳戶互轉在技術層面就不存在障礙了,具體能否落地、何時落地,還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推動。」趙鷂說。

  ■連結

  怎麼防範行動支付帳戶信息洩露?

  行動支付工具的蓬勃發展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買遍天下」,但在使用時,消費者應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警惕可能存在的信息洩露風險。

  首先,不要在校園、咖啡館等公共區域隨意連接未知網絡;其次,應適當設置開機密碼、各類應用程式解鎖密碼,確保重要密碼不完全一致,防止手機遺失後,一個密碼被破解,所有密碼均被破解;第三,在收到要求轉帳的信息時,應該仔細確認對方身份後再轉帳。

  最後,萬一發現帳號被盜刷,消費者應快速修改密碼,聯繫經營者及行動支付公司,防止盜刷金額進一步擴大;同時及時報警,保存電子證據,以便將來可以進行有效維權。

  (本報記者 葛孟超整理)

相關焦點

  • 網聯接入115家持牌網絡支付機構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製圖:蔡華偉  接入網聯後,網絡支付機構間行業生態更趨平衡,支付場景愈加豐富,客戶也會有新的體驗——  讓電子錢包更安全(熱點聚焦那個時候肯定是搶購高峰期,但付款流程非常流暢,支付時也沒有卡頓。」劉曼寧說。  央行規定,凡涉及銀行帳戶的第三方網絡支付業務,均通過網聯清算。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消費者無論是從儲蓄卡轉帳到微信發紅包,還是將支付寶餘額轉入銀行卡提現,或者通過京東錢包綁定的信用卡付款,網聯都在幕後的清算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 交易處處留痕 「斷直連」讓電子錢包更安全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接入網聯後,網絡支付機構間行業生態更趨平衡,支付場景愈加豐富,客戶也會有新的體驗——讓電子錢包更安全(熱點聚焦)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製圖:蔡華偉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
  • 上半年網聯平臺促成46家支付機構聯手農村商業銀行開展業務合作
    最新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網聯平臺新促成46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同農村地區的各商業銀行開展業務合作;通過網聯平臺,828條新渠道通路建立了起來,體現出網聯作為市場居間樞紐的價值。「我們目前共有127家法人行、158家鄉鎮支行,其中中西部地區佔比65%,列入全國『832個貧困縣』統計的共計35家。行動支付工作開展起來並非易事,如今通過網聯接入了財付通,我們的用戶無論是日常掃碼支付,還是在電商購物節等特殊時刻購物,都變得更方便了。」中銀富登支付業務負責人說。青隆村鎮銀行也是這次合作的受益者。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支付寶微信損失慘重
    央行近日下發文件,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談網聯,首先要解釋下在我們日常的「無現金(卡)支付」背後發生了什麼。你在超市,買了把傘,現在你拿出手機要付帳。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損失慘重
    央行近日下發文件,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談網聯,首先要解釋下在我們日常的「無現金(卡)支付」背後發生了什麼。你在超市,買了把傘,現在你拿出手機要付帳。
  • 今起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必須統統經過網聯!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 網聯服務成員機構需求,拓展支持銀行間支付業務
    第一,網聯及時高效開通疫情防控綠色通道,為成員單位及其商戶提供7*24小時應急受理服務,確保各方業務順利高效開展,織密織牢網絡支付交易基礎保護網。網聯第一時間制定了金融服務手續費優惠實施方案,對防疫及重點疫情地區的金融業務實施手續費優惠舉措。「一般來說,清算機構雙休日、節假日休息,網聯此舉打破了原有慣例。」
  • 支付寶條碼支付接入網聯 兩大行動支付巨頭「各有歸屬」
    今天,支付寶確定接入網聯。而就在一個月前,微信條碼支付接入銀聯。隨著「6·30」網絡支付斷直連大限將至,行動支付的兩大巨頭似乎均有「歸屬」。
  • 第三方支付基本接入網聯 後者「尚未參與利潤分配」
    《投資者報》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以及中信銀行6家銀行宣布「斷直連」,全面對接網聯支付渠道。所謂「斷直連」,指的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
  • 不接微信支付 深圳47家奶蓋貢茶接入QQ錢包支付
    近日,騰訊QQ錢包與臺灣茶飲連鎖品牌奶蓋貢茶(即漾漾好貢茶)正式達成合作,奶蓋貢茶在深圳的47家直營門店率先開始支持QQ錢包付款,後續其在中國大陸超過400家門店也將陸續接入QQ錢包支付。除此以外,奶蓋貢茶與QQ錢包還將在大數據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
  • 微信支付寶的網聯支付協議什麼意思 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央行將成立網聯支付,微信支付等第三方平臺不能直接對接銀行。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微信支付寶的網聯支付協議什麼意思?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網聯是什麼?   「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被稱為網絡版銀聯,受央行指導監管。
  • 香港本地錢包首次破冰「出境遊」 網聯同支付寶開展跨境支付合作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魏晞)記者26日獲悉,3月起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同支付寶將正式開展跨境條碼支付業務合作。支付寶香港本地錢包(AlipayHK)的線下跨境支付新功能正式上線,交易資金將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成跨境結算。
  • 守望美好支付 保障金融安全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_高端...
    2017年8月底,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近40家支付市場機構參股出資,立足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積極發揮市場力量,充分倚重行業共治,以創新模式運營管理重要金融基礎設施。  平臺性能充分檢驗。網聯平臺會同全行業建立聯合運維及應急機制,保障春節、「雙十一」等特殊時段支付高峰交易。
  • 非銀行安全電子支付新模式新方法
    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非銀行支付暴露出日益嚴峻的安全隱患及安全問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網絡空間安全」專項2017年度項目《安全支付及其運行監管的關鍵技術》(項目編號:2017YFB0802600)對電子支付安全與安全電子支付進行了研究。
  • 全力支撐網絡支付行業合規健康長遠發展訪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
    作為國家級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平臺通過連接支付機構和銀行,主要集中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從而實現網絡支付資金清算的集中化、規範化、透明化。  作為最年輕的金融基礎設施,網聯在建設過程中有哪些創新做法?網聯的出現對支付行業未來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期專訪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
  • 揭秘易票聯支付的無卡錢包海豚號
    海豚號代理政策顯示,海豚號代理共分為用戶代理和代理商。其中用戶代理由普通店主、白銀店主、黃金店主、鑽石店主組成,代理商分為市代、省代和國代,用戶和代理商都可以得到下級所有交易量的差價分潤,推薦用戶越多權益越高。
  • 支付寶們被網聯收編!網聯支付平臺是什麼?
    據報導,8月4日央行下發文件,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給出了最終時間,2018年6月30日,屆時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央行對網聯已經下了死命令,必須完成接入,技術達到要求。
  • 香港再發8張支付牌照 內地又一機構入選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宣布,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三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快易通有限公司、PayPal香港有限公司、易票聯支付等8家儲值支付工具(SVF)的發行人發放第二批SVF牌照。今年8月,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5家機構獲得了首批SVF牌照。
  • 花旗中國開通網聯平臺對公帳戶收款 為企業提供安全與高效的交易與...
    3月8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宣布開通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網聯」)平臺的對公帳戶收款,支持在電商平臺銷售的企業客戶,從支付帳戶回提資金至花旗銀行的對公帳戶,是支持通過該清算平臺為企業客戶進行資金回提與結算的外資銀行之一。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28期:1.78萬億!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
    20家網貸平臺對接央行徵信系統近日,P2P網貸平臺洋錢罐宣布正式完成中國人民銀行徵信數據上傳,全面接入央行徵信系統。此前,已有包括人人貸、恆易融、道口貸、首金網、PPmoney網貸、乾貸網等20家平臺正式接入/正在對接央行徵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