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文物考古愛好者來到老司城「淘寶」

2020-12-11 華聲在線

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通訊員 劉文化)12月1日,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老司城核心遺址區內,來自河南、湖北、黑龍江、福建等各地30位文物考古愛好者參與遺址發掘的考古活動。

11月26日上午,老司城遺址首屆公眾考古活動開幕式在老司城博物館舉行。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順老司城遺址管理處聯合舉行,是湖南省首次,也是老司城遺址首次舉辦的向公眾開放參與遺址發掘的考古活動。

考古是神奇的,考古教人看懂有形有色、有聲有味的歷史,教人由從前理解當下,前瞻未來。老司城遺址成功申遺,主要依靠20餘年考古工作的積累,將其主要價值載體清晰、有序地揭示出來,為遺址價值的提煉和闡釋提供了翔實、可靠、多樣的基礎材料和豐碩的研究成果。

舉辦這次公眾考古活動,就是著力於以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方式向社會大眾解釋考古學基本原理,展示考古工作流程和方法,傳達考古學研究成果,增加公眾在考古活動中的參與感,提升公眾的遺產保護意識。

通過公眾考古活動的開展和宣傳,有望以其開創性的活動設置和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吸引公眾的關注,進一步凸顯遺址的特色,提升老司城遺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為建立老司城遺址公眾考古基地奠定基礎。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劉亞群]

相關焦點

  •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2013-2014) 2017年08月14日 13:38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本書是對老司城遺址2013
  • 【湘西州】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記者5月30日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湘西州】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記者5月30日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永順老司城: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老者指點迷津,專家找到土司秘道    199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對老司城遺址進行了第一次考古發掘,將老司城的基本情況、一些重要的遺蹟摸了一個底。    深居老司城土王祠長達6年的考古專家、自治州文物局原副局長龍京沙,差一點在老司城失明。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永順老司城遺址被評為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本報訊(記者 石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一直備受注目,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考古學論壇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被評為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10年5月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老司城進行了考古發掘,獲得許多重要收穫。考古發掘清理出宮殿區西城門、卵石路面、臺階及紅石條路面。宮殿區建築、道路排水溝、城牆等布局清晰,紫金山墓地分布有明代土司及眷屬墓三十餘座。通過對老司城周邊的區域調查,發現土司時期各類遺址達60多處,包括烽火臺、軍事關卡、土司莊園、古墓群、宗教遺址、石刻題銘等。
  • 湘西永順老司城:土司旺族的江南「紫禁城」
    湘西永順老司城全景本版供圖/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有「江南紫禁城」和「中國馬丘比丘」美譽的老司城,近日列入國家第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名單,考古發掘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湘西邊城逍遙自在  「五溪之巨鎮」、「鬱郁乎百裡之邊城」,歷史上的湘西邊城說的不是鳳凰,而是老司城(又稱福石城)。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徐守盛:要把老司城遺址保護管理好 規劃建設好
    他來到永順縣老司城遺址現場考察,指出老司城是珍貴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瑰寶,一定要把老司城遺址保護管理好,規劃建設好。    永順老司城遺址位於永順縣城以東19.5公裡的靈溪河畔,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情況最好的土司城址。1995年至2010年,相關部門先後4次對老司城及外圍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已出土、採集、徵集各種文物6600多件。
  • 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原標題: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了!」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永順50多萬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這是湖南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零的突破,也是中國第48處世界文化遺產。
  • 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老司城遺址
    中國園林網10月15日消息:老司城遺址是土遺址,其保護技術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保護好遺址遺存遺蹟、文物及其周邊環境,永順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指示,加強科學保護和管理,讓老司城遺址綻放光彩。堅持專業引領,穿上「保護衣」。
  • 靈溪河上唱幽遠,溪州故都老司城
    11月17日,我們一行來到靈溪河畔,遠望到對岸的老司城遺址其貌不揚。就一處梯田似的山坡土堆。或許僅僅從考古的層面才能體驗他價值的珍貴?沒有可觸摸和感受的實物,再深厚的歷史也略單薄,難以支撐起受眾對其文化厚重的感受。
  • 靈溪河上唱幽遠,溪州故都老司城
    11月17日,我們一行來到靈溪河畔,遠望到對岸的老司城遺址其貌不揚。就一處梯田似的山坡土堆。或許僅僅從考古的層面才能體驗他價值的珍貴?沒有可觸摸和感受的實物,再深厚的歷史也略單薄,難以支撐起受眾對其文化厚重的感受。
  • 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調查:中國南方的「故宮」
    不過,最近在這裡進行的老司城考古挖掘將永順推到全國媒體的聚光燈下。2010年5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永順縣政府委託,並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第三次對老司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新發現土司時期遺址20多處。10月29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等對考古現場進行了考察。一個神秘的土司王朝也正在浮出水面。一時間,100多家媒體湧向永順。
  • 湖南永順老司城:靜止的文物,活著的文化
    「老司城」本名福石城,由於清雍正二年 (1724年)永順土司彭肇槐將司城遷至顆砂鄉,為了區別新、老兩座司城,福石城又名「老司城」。之所以要將司城建立在偏遠的山區,主要是由於其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永順老司城
  • 老司城,講述古老的故事
    老司城一角。譚建湘 攝 文/圖 田 華 野花、蝴蝶、歡快的溪流,還有背著背包的遊人,沉睡的老司城醒了。 直至上世紀90年代,老司城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展開,曾經的土司王城,以遺址的形式,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從保坎、牆基、牆體、臺級、散水、排水溝,可以想像這個大山裡的山坡曾是何等的繁華,宮殿、衙署、街巷林立。還有烽火臺、軍事關卡、土司莊園、宗教遺址、石刻題銘,都一一被發現。
  • 南方的「故宮」來啦,解讀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
    遊玩景點:萬馬歸朝、祖師殿、老司城博物館、楚南雄鎮牌坊、泛舟司河、周家灣、擺手堂、墓葬區、「子孫永享」牌坊、老司城左街、土王祠老司城,坐落於湖南湘西永順縣,三面環水、一面銜山,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老司城申遺中的吉首大學
    向外推介:充分利用學術優勢在助推老司城申遺的過程中,吉首大學不僅承擔了繁重的基礎研究任務,還不遺餘力地利用學術優勢向外界大力推薦老司城。早在2011年8月,吉首大學就積極牽線搭橋,由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吉首大學和永順縣聯合主辦了第一屆「中國土司制度與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吸引了海峽兩岸15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迅速提升了永順老司城在海內外土司學界的影響,為宣傳永順老司城打開了窗口。
  • 湖南首個「世遺」有多美 帶好奇的你玩轉老司城
    「五溪之巨鎮,萬裡之邊城」,老司城的斷壁殘垣間,是嘆為觀止的數十年考古現場,與引人入勝的八百年神秘歷史。    「憑山作障,即水為池」,老司城不僅藏有厚重的歷史,其文化內涵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城內古樸滄桑,城外山水環繞。毛古斯舞、擺手舞、土家年、打溜子,老司城裡的人世代傳承的原味土家民俗,也令這座城別具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