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老司城遺址
中國園林網10月15日消息:老司城遺址是土遺址,其保護技術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保護好遺址遺存遺蹟、文物及其周邊環境,永順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指示,加強科學保護和管理,讓老司城遺址綻放光彩。堅持專業引領,穿上「保護衣」。
-
永順老司城: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老司城遺址「後來居上」,在陳遠平看來,兩封信起了重要作用。2010年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周強、2012年時任湖南省省長徐守盛都曾致信國家文物局,請求支持老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和湖南省就老司城遺址申遺達成共識。 2012年7月13日,省政府成立老司城遺址申遺領導小組,標誌著申遺從藍圖設想轉入付諸實踐階段。
-
西安:阿房宮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拉開帷幕
來自國內外的7家規劃設計團隊,分別提出了一套關於阿房宮遺址公園的概念性規劃,並最終選出得分最高的3套方案,這標誌著阿房宮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方案首要條件:保護遺址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於今年9月通過國家文物總局審批。
-
老司城遺址
9月14日,永順縣靈溪鎮靈溪河畔老司城村三面環水,一面傍山,我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老土司王朝就曾坐落於此。 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 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永順縣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湖南實現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
中國「土司遺址」的申遺之路
據《湖南日報》報導,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太激動了!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湖南實現了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這是湖南文化發展的大事件,也是湖南從文化遺產大省向文化遺產強省突進的標誌性事件。」
-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2013-2014) 2017年08月14日 13:38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本書是對老司城遺址2013
-
逮好了!永順老司城成世界文化遺產!往事知多少!
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表決,直到北京時間今天下午3點才進行。16點02分,當萊茵河畔的好消息傳到靈溪河畔時,風住了!雨停了!空氣凝固了!吶喊聲!鞭炮聲!喇叭聲!聲聲入耳!人們緊緊相擁,盡情高呼!奔走相告!成功了!逮好了!山城沸騰了!
-
老司城,講述古老的故事
多次發掘後,2001年老司城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9月老司城遺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錄。2015年7月4日,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5月1日,老司城遺址作為風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
湘西永順老司城:土司旺族的江南「紫禁城」
有「江南紫禁城」和「中國馬丘比丘」美譽的老司城,近日列入國家第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名單,考古發掘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湘西邊城逍遙自在 「五溪之巨鎮」、「鬱郁乎百裡之邊城」,歷史上的湘西邊城說的不是鳳凰,而是老司城(又稱福石城)。
-
世界文化遺址永順老司城舉行中國土家年活動
紅網時刻湘西1月19日訊(記者 李豔華 通訊員 楊峰)1月19日,農曆臘月二十五,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朋友來到世界文化遺址——永順老司城,跟土家人一起過中國土家年。中國土家年是土家族一個古老而隆重的傳統節日,用土家語叫「畢茲卡儂咔」,內容十分豐富,土家族的信仰禮儀、生產生活、民俗風情都融入其中,傳承至今,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老司城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土司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司城博物館是展示中國西南土司制度歷史、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館專家帶隊的文物鑑定專家組對該館館藏石器、鐵器、青銅器、骨器、雜件等512件(套)文物進行了鑑定,鑑定出國家一級文物3件、國家二級文物5件(套)、國家三級文物100件(套)及一般文物404件(套)。
-
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原標題: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了!」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永順50多萬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這是湖南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零的突破,也是中國第48處世界文化遺產。
-
30位文物考古愛好者來到老司城「淘寶」
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通訊員 劉文化)12月1日,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老司城核心遺址區內,來自河南、湖北、黑龍江、福建等各地30位文物考古愛好者參與遺址發掘的考古活動。11月26日上午,老司城遺址首屆公眾考古活動開幕式在老司城博物館舉行。
-
湖南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湘西發燒友跟蹤拍攝長達28年
如今的德政碑,早已移至氣派的老司城遺址博物館,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再也不會出現像《大家合個影》這樣令人擔心的場面了。一天,時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吉首軍分區司令員的彭楚政將軍來到永順視察,他要去老司城看看。我有機會全程陪同,拍攝了一組珍貴的照片,將之命名為《將軍到老司城》。其中有一幅還發表在當年的湘西自治州委機關報《團結報》頭版上。
-
靈溪河上唱幽遠,溪州故都老司城
彭氏村落,老司城的土家故居地,香火相傳已經久遠好多年。由村落高高的戲臺處開闊地始,一條丈餘寬闊的卵石路順坡勢而下,直接老司城遺址地方向,此應該是當時老司城直達村落的「官道」了。石道的卵石被精心擺砌了線紋,兩旁的山壁、土坡也被卵石所覆蓋,修葺得整整齊齊,顯得異常的精緻和清爽。
-
永順老司城遺址被評為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本報訊(記者 石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一直備受注目,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考古學論壇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被評為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除此之外,五大新發現分別是:浙江東苕溪中遊商代原始瓷窯址群、山西翼城縣西周「霸伯」墓地、蘇州市木瀆春秋城址、新疆鄯善縣吐峪溝石窟寺遺址、廣東「南澳Ⅰ號」明代沉船。 2010年5月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老司城進行了考古發掘,獲得許多重要收穫。考古發掘清理出宮殿區西城門、卵石路面、臺階及紅石條路面。
-
老司城「初錄」
老司城——鐘鼓樓(攝於1992年10月)。 文圖 白 果 時光似水。自1992年10月至今,我拍攝老司城已經快三十個年頭了。 想當年,一個意氣風發的毛頭小子,胸前懷揣著一臺國產海鷗牌相機,裝上柯達、富士和樂凱膠捲,滿世界地捕風捉影…… 初見老司城,是在1992年的國慶節。當時我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從湘西永順縣連洞鄉(如今已併入永順縣靈溪鎮)出發,踩著單車,沿著坑坑窪窪的簡易鄉村公路,騎行20公裡,踏上一睹老司城風採的歷程。
-
侵蝕秦鹹陽宮保護遺址轄區,27項違法建設項目被叫停
此前公布的一份秦鹹陽宮遺址博物館文件顯示,其中附有一份轄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匯總表,多達27個項目。其中包括秦漢新城管委會大樓在內的建築和道路,都屬於違法建設,均未履行文物審批手續——有的乾脆蓋在了秦鹹陽城遺址之上,有的直接橫穿遺址保護核心區。
-
張文兵調研唐崖土司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時強調保護第一 合理利用...
恩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胡軍)12月10日,副省長張文兵調研鹹豐縣唐崖土司城遺址保護與利用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新地標。張文兵深入唐崖土司城遺址核心區,了解遺址及周邊的規劃布局、保護工程、景觀設計及配套建設情況,充分肯定遺址保護利用取得的成效。在聽取唐崖土司城遺址總體規劃、保護、利用等相關情況介紹後,張文兵指出,唐崖土司城遺址是恩施州唯一、湖北省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
【湘西州】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記者5月30日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