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龍川:千年古邑煥發產業生機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發展之路如今,龍川這座粵東北千年古邑離「產業大縣」的目標越來越近

如果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部史詩,廣東實踐必定是其中最輝煌的篇章之一。在經濟總量上,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領跑了28年,然而漂亮的數據並不能讓人安心。

長久以來,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發展嚴重不平衡——東西兩翼交通基礎設施滯後,營商環境吸引力不足,支柱產業帶動能力不強;粵北地區綠色發展模式尚未形成,生態優勢沒有充分發揮,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廣東「全面小康」進程。

龍川,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是嶺南歷史上建制最早的一個縣,有「世界客家古邑」及「秦朝古鎮、漢唐名城」之稱,同時它也是粵東北典型的省級山區貧困縣——不沿邊、不靠海,過去很多年裡因為沒有享受到地緣優勢而發展緩慢,作為擁有100萬人口的大縣,龍川的脫貧攻堅及全面小康目標尤為艱巨。

2013年,廣東實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龍川「知恥後勇」搶佔機遇,主動融入粵港澳及深莞惠經濟圈戰略,全力推進與珠三角地區形成同等水平的錯位分工,探索出一條與珠三角產業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互利共贏的產業共建發展之路,這座粵東北千年古邑離「產業大縣」的目標越來越近。

「尋根」——高質量發展根基

行走在龍川,就是行走在山水之間。71.3%的森林覆蓋率使人置身於天然氧吧,抬頭撲面而來綠色氣息,低頭看古樸的印記映入腦海。

龍川縣擁有4.1萬人的佗城鎮統計有姓氏179個,其中僅有2000多人的佗城村包含了140個姓氏,這179個姓氏解開了「千年之謎」——2000多年前秦朝50萬南下大軍到此塵埃落定。這位領軍者就是趙佗,當年他第一次打通從中原通往百越地區的通道,把中原文化帶到兩廣地區,這位歷史上首個「南下幹部」從此名揚嶺南,這座古城因此更名「佗城」。

佗城歷史記載的古祠堂就有89座,現仍存48座,被譽為「中華古祠博物館」,有力證明了古龍川是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的聚集地。

古代龍川歷史輝煌,近代龍川也有著紅色革命傳統,1925年在佗城鎮建立了龍川縣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特別支部,2011年龍川縣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斑駁的革命舊址都隨著時光的流逝沉澱下來,成為近日紅色龍川的精髓。

珍稀的歷史文化需要傳承發展。2018年初龍川縣正式啟動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計劃用3年時間,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龍川縣成立了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龍川縣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規劃方案(2018—2020年)》。此外還特別聘請廣東省人民政府特聘參事、暨南大學教授王元林為龍川縣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總顧問,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

在龍川縣委書記黃添勝看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就是要以文化做突破口,龍川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和魂,也是龍川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

十年產業園涅槃之路

產業園區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主引擎。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產業園」)作為拉動龍川縣域經濟的強有力推手,成為龍川彎道超車的重要砝碼,然而在百舸爭流的產業發展大潮中,龍川產業園的十年發展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因為招商成效差,龍川產業園2012年被摘去省級產業轉移園的招牌,成為廣東設立省級產業轉移園以來唯一被摘掉省級「招牌」的園區。這給龍川人當頭一棒,挫敗感頓時襲來,粵東北山區究竟有沒有發展產業的基因?

痛定思痛,不服輸的龍川人從調整產業布局著手。在充分調研後,龍川人發現珠三角分布近百家空氣能企業,它們都想增資擴產,可產業鏈齊全的珠三角地少價高,於是決定把清潔能源空氣能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然而彼時的空氣能企業對人均GDP不足全省1/3的龍川並不「感冒」,龍川人再一次發揮了不服輸的精神,縣招商團隊跑完全省所有120家空氣能企業,邀請企業「抱團」轉移,這個策略讓眾多空氣能企業動了心。華南師範大學課題組調研發現,「抱團」入駐後,原本偏僻的園區成為產業內信息、人才、技術和產品交易交流中心,龍川園區產業配套能力和產業根植性明顯增強,2016年龍川縣獲評全國首個「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

黃添勝認為,龍川縣多年落後的原因關鍵在於產業發展水平低,但是傳統的梯度承接式園區發展之路有著明顯的弊端——缺乏創新環境,技術承接能力弱,協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深圳寶安區,是龍川縣的對口幫扶單位,也是其縣域發展的「導師」,龍川積極與寶安區開展產業共建,積極對接外溢產業,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高位謀劃自身產業發展新圖景。如今,龍川產業園的主導產業不斷突出,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一個以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為統領,電子電器、空氣能、鋼結構、光電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逐漸形成。

2017年龍川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6.7億元,其中龍川產業園實現工業產值48.14億元,稅收2.87億元。截至2017年底,龍川產業園落戶企業共71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扶持2家企業上市,推動8家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完成14家工業企業上規模。

營商好 贏好商

營商環境關係到縣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對於龍川這樣一個地處粵贛交界,區位偏、環保嚴,工業基礎差,招商難度大的縣域,如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就顯得至關重要。

「龍川富不富,關鍵看服務;幹部行不行,關鍵看執行」,在黃添勝看來龍川的興旺與營商環境互為一體。為有效破解「辦事難」,特別是重點投資項目審批「辦事慢」、「辦事煩」問題,2013年,龍川在全市率先創立了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開始了創新服務方式的有益嘗試。

為此龍川成立了「代辦制」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代辦制」指導性文件,明確了「代辦制」代辦的投資項目、代辦內容和受理代辦的行政審批效率和責任,使「代辦制」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幾年的實踐證明,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在招商引資及推動產業快速發展方面卓有成效,它還以優質、高效、便捷的審批代辦服務方式,帶動機關政風行風進一步轉變。

「龍川將來還要實行包辦制,我們在缺乏技術支撐情況下,還是用比較土的辦法把服務效率提高,這只是開了一個頭,我們始終在堅持一個理念,那就是服務是最好的招商環境。」黃添勝表示。

在黃添勝的帶領下,開展「產學研建」全產業鏈條招商,積極爭取落戶龍川的龍頭企業及寶安對口幫扶龍川指揮部,共同協助挖掘並引導主導產業的上下遊企業到龍川考察落戶,促成了一批批產業鏈條項目集聚龍川,抱團發展。

為了更好打造營商環境,龍川著力引進多家大型物流企業落戶龍川,暢通企業產品物流通道。2018年初中鐵五院牽手龍川,攜手共建龍川縣鐵路綜合物流產業新區,這將極大推動龍川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為把龍川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樞紐節點發揮巨大的驅動作用。

相關焦點

  • 廣東農行支持龍川特色產業發展
    在河源市龍川縣,油茶種植已大規模鋪開,廣東農行積極支持龍川特色產業發展。  作為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綠譽農業是龍川油茶發展的典型代表。綠譽農業主營業務為油茶種植,種植基地位於龍川豐稔鎮的左拔村、成塘村和鄧坡頭村,共有油茶6000多畝。經過幾年的發展,綠譽農業已初步形成集綠化苗木、水果種植、油茶種植、水產養殖、蔬菜培育種植、禽畜及餐飲觀光服務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現代化農業經營格局。
  • 龍川產業園: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來源:國際在線9月13日,2018主流媒體走進龍川專題採訪活動走進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產業園」)。據介紹,龍川產業園正積極構建「以建築工業產業化為引領,電子電器、空氣能、現代建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全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進產業合作發展新模式,助力河源市龍川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 龍川產業園 助推區域產業協調發展與轉型升級
    國際在線創新頻道消息(賴群英 莫敏蘭):距離深圳中心區約300公裡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產業園」)建園10餘年來,成功探索出一條「前店後廠」產業共建,促區域協調發展的道路。5月30日,龍川產業園就吸引了光明日報、國際在線、中國網等媒體前來參觀,深入園區企業探究電子電器、空氣能、現代建築工業化三大主導產業在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區域產業協調發展與轉型升級方面的實踐。
  • 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
    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
  • 2020河源龍川金秋經貿招商推介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
    主題為「領航產業共建  擘畫美麗龍川」——2020河源龍川(深圳寶安)金秋經貿招商推介會暨產業發展論壇於前日(11月1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國家部委、省和深圳市、寶安區等政府領導和部門專家、建築工業化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建設美麗龍川等領域的行業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界精英和各龍川商會領導、外出創業取得巨大成就的龍川鄉賢企業家、廣東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員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各商會、產業協會及國內近200家企業共300多人齊聚深圳,出席此次大會並見證活動盛況。
  • 河源龍川:高質量 新發展
    9月12日-14日,「傳承千年文脈 打造人文名縣」——2018主流媒體走進河源龍川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佗城、霍山風景區、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地,從經濟、旅遊、文化等方面了解助力龍川高質量發展的條件。
  • 脫貧攻堅|推動產業共建 寶安助力龍川發展支柱產業
    脫貧攻堅|推動產業共建 寶安助力龍川發展支柱產業 2020-09-1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連續6年獲評省優秀園區
    &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04月21日訊 離深圳中心區約300公裡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產業園),90家入園企業中,與深圳產業共建的佔76%。而在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領域,龍川產業園舉足輕重。以園區內邁諾工業為龍頭,「廣東省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於兩年前成立,迄今已推動了21個相關項目集中落戶龍川,總投資達86.4億元;在建項目16個,總投資達68億元;投產項目9個,實現產值66.65億元。
  •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2016-02-08 20:49: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廣東河源龍川7萬多人鬧新春
  • 河源龍川多方位扶持工業園經濟高質量發展
    龍川縣政府黨組成員、工業園黨工委書記楊海華在介紹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工業園」)十餘年發展時表示,「知恥而後勇,工業園如今成為新興產業聚集地、成為廣東縣域工業經濟集聚發展的典範。」
  • 你好,我叫龍川,這是我的最新簡歷
    嶺南第一個封建王朝,就從龍川這座小城走向廣闊的歷史舞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嶺南基本沒有得到開發,地廣人稀。秦始皇在現在的廣東省境內,只設四個縣,分別是南海郡所在的番禺、四會、博羅,以及龍川,皆屬南海郡。也就是說,現在惠州以東的廣東境內,在秦朝只有一個龍川縣,設於公元前214年。
  • 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三年 龍川如何實現「逆襲」?
    2012年盛夏,一個會議的召開比烈日酷暑更令龍川幹部心焦——8月14日,省經信委在龍川宣布園區考核結果——會場一片安靜,偶聞幾聲嘆息。面向在座所有人,時任縣委書記段邦賢鞠了三個躬。 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因2010年和2011年招商成效差,被省政府出示「紅牌」,成為廣東設立省級產業轉移園以來唯一被摘掉省級「招牌」的園區。
  • 2020河源龍川(深圳寶安)金秋經貿招商推介會在深舉行
    國家部委、省和深圳市、寶安區等政府領導和部門專家、建築工業化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建設美麗龍川等領域的行業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界精英和各龍川商會領導、外出創業取得巨大成就的龍川鄉賢企業家、廣東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員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各商會、產業協會及國內近200家企業共300多人齊聚深圳,出席此次大會並見證活動盛況。
  • 廣東河源龍川雜技團赴巴拿馬慰僑演出廣受讚譽
    廣東河源龍川雜技團赴巴拿馬慰僑演出廣受讚譽 龍川雜技團演員為巴拿馬人民和僑胞表演滾杯.張小莉 攝龍川雜技團演員為巴拿馬人民和僑胞表演集體武術 張小莉 攝   中新網河源2月22日電(徐小瑜 張小莉)22日,記者從廣東河源市外事僑務局獲悉,由該局帶領的廣東省海外交流協會龍川雜技團前往巴拿馬舉行慰僑演出,今日演出完畢回國
  • 物華天寶,魅力龍川!一縣一品公益助農,廣東龍川特色農產品柿餅
    霍山風景區位於龍川縣內中部,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以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巖秀石而早已聞名遐邇。每值霧時,則見雲煙在下,峰露石尖,隱見天表。立於峰巔遠眺,天高地闊,茫無涯際,萬山隱隱,千山攢翠,雲低霧靄,嶺似象馳。龍川正相塔位於龍川縣佗城鎮塔西村小山丘上。此塔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高32米。塔階梯為壁內折上式。
  • 從廣東紫金、龍川去江西可省1小時!這條高速路元旦開通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粵交集宣12月23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基本完工,將於12月31日建成具備通車條件。已完成交工驗收據介紹,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項目以96.6分的成績完成交工驗收。
  • 龍川以項目為引領,深入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
    龍川以項目為引領,深入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 2020-07-14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川:工業 農業 文化 旅遊經濟全面打開
    中國首個空氣能產業基地位於龍川縣。12日,龍川縣舉行「2018主流媒體走進龍川專題採訪」活動,旨在向全國人民展示龍川「千年古邑、文化名城」的形象,更展示了近幾年經濟發展成果。  現代化工業基地 五星級低碳園區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自2012年以來連續獲得「省優秀園區」稱號,是廣東省唯一連續6年考評獲得優秀的一般園區,目前入駐企業79家,合同投資額共221億元,園區內已經形成電子電器、空氣能及現代建築工業化三大主導產業。
  • 龍川張百松: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招進來、留得住、發展好
    8月22日,第四屆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廣東建築工業化展在廣州圓滿落幕。以「全成本與全管理」為主題的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大會也在展會期間舉行,邀請了眾多行業大咖從政策、標準、技術、管理等多維度,直面行業發展問題與痛點,共探解決方案。
  • 龍川部分企業復產復工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有兩家企業已經復工,分別為中建二局建設基地有限公司、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用工總人數為681人,均為本地用工。正在準備擬復工企業4家,分別為丹尼玩具、山本光電、昆騰電子、達森汽車散熱器。園區內其他企業復工時間安排在15日以後。另外,帝聞電子、興萊鞋廠計劃15日前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