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建裝行業正從粗放型發展向精細化轉型,高質、節能、環保的裝配式建築以其工期短、標準化、高效率等優勢備受市場關注,國家政策一路向好,裝配式建築市場前景可觀。
8月22日,第四屆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廣東建築工業化展在廣州圓滿落幕。以「全成本與全管理」為主題的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大會也在展會期間舉行,邀請了眾多行業大咖從政策、標準、技術、管理等多維度,直面行業發展問題與痛點,共探解決方案。
裝配式市場與企業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東風與優良的孵化環境。據悉,早在2016年,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就已謀劃將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的發展戰略,致力打造集產、學、研、建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新浪家居在展會現場特別邀請了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縣委常委、深圳寶安對口幫扶河源龍川指揮部總指揮張百松先生,共探現代建築工業化為龍川帶來的機遇與發展。
龍川縣委常委、深圳寶安對口幫扶河源龍川指揮部總指揮張百松
以下為精彩採訪實錄:
新浪家居:您認為在我們現代建築工業化的大背景下,龍川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張百松:龍川響應國家推動的現代建築工業化發展戰略,也就是裝配式建築產業,將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商機。我們通過產業招商去推動產業發展,提升龍川縣的產業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例如引進落戶龍川的中建二局、廣東邁諾工業等,其產品與建設項目都是世界頂尖水平。我們還通過出臺一系列圍繞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助力現代建築工業化做大做強。同時引進了高校合作辦學,以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去推動現代建築工業化的發展。
新浪家居:您提到現代建築工業化產、學、研聯合發展,龍川縣在一領域的人才是否有缺口?
張百松:是的,但我們2018年成立現代工業化產業園以後,就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也相信這樣的策略下,對於現代建築工業化人才的引進會有很大促進作用。怎麼吸引這方面人才來龍川?第一,我們通過優質的高校、科研院所引進辦學。第二,設立研發機構,同時,推進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高水平研發檢測機構的建設。在這樣的架構下完善配套設施,例如人才供應、人才驛站等吸引這部分人才來龍川就業,形成產業完整的人才供應鏈體系,助力產業發展。第三,政府大力扶持企業做強做優,通過企業的優質崗位吸引人才。第四,政府出臺系列引才引智政策,加強宣傳推廣,多措並舉招引專業人才。
新浪家居:龍川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及了建築工業化產業的發展方向,與其他地區比較優勢在哪裡?
張百松:龍川目前積極的搶抓融入粵港灣大灣區建設,其交通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龍川擁有「一航道,一機場,兩高鐵,四普鐵,五高速」的縱橫交錯交通樞紐優勢,特別是2021年贛深高鐵的通車。這樣的交通網絡構成,讓龍川成為華南地區一小時經濟圈,為我們現代建築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我們現在招商引進的企業,非常看重這一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其次,因為龍川受深圳寶安區對口幫扶,推動產業共建,所以深圳市委市政府及寶安區也積極開展產業對接,助力龍川的企業能夠參與到深圳的一些建築工業化項目,這也是一大優勢。第三,龍川打造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通過系列產業招商,很多知名的品牌企業及鏈條企業相繼落戶、抱團發展,將大幅降低該產業的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新浪家居:今年的疫情對龍川核心發展的建築工業化產業來說影響大嗎?
張百松:1-3月份停工停產的情況下是有一定影響的,但在國家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以後,我們積極的推動復工復產,深入企業,加強服務。製造業開展復工復產以後,訂單恢復與增長速度較理想,疫情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小,甚至還看到了一定的發展。
新浪家居:龍川在發展建築工業化產業過程中,是否有遇到過一些瓶頸問題?
張百松:建築工業化產業的前景非常好,但目前對於我們招商引資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特別是徵地拆遷,土地使用的指標是我們在目前所遇到的最大的一個瓶頸。很多優質企業我們招進來籤訂協議,但我們在土地的供應上無法滿足其需求。去年深圳一家企業計劃投資6-10個億,但其辦廠比較急,土地無法供應上,最後沒有留下來。現在省裡面也提出要加強加大產業轉移的力度,所以我希望在土地的指標分配上也能夠適當的傾斜去發展產業。
第二,就是要加大營商環境的服務及推進,好的營商環境是讓企業「招進來,留得住,發展好」,前段時間的營商環境推進會,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要想經濟發展,營商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更好地服務建築工業化領域的企業,讓他們有發展,這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