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新型傾斜式列車普悠瑪號出軌翻覆事故已經造成22人死亡,193人傷,暫無陸客傷亡消息。普悠瑪共8節車廂,其中5節翻覆,車廂翻覆呈現90度。事故列車普悠瑪號是臺鐵所向日本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

根據臺媒21日晚間報導稱,事故疑因鐵軌移位插入車廂,導致火車大出軌。不過現場消防局人員表示,列車司機稱一度輾過不明物體,疑似是導致列車翻覆的原因,但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臺鐵局長鹿潔身晚間對外說明稱,出事的列車才剛運轉6年、進行大保養中,還是狀況不錯的列車。由於目前翻車原因不明,22日起普悠瑪號將降速行駛。

普悠瑪號列車採購自日本
據悉,臺鐵列車主要分為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等多種類型的列車。事故列車「普悠瑪」屬於自強號的一種。普悠瑪列車(Puyuma Express)為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12年引進的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急列車,是臺鐵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由日本車輛製造,因其設計可讓它在彎道上較非傾斜式列車以較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因停靠站及時速皆相當接近臺灣高鐵,又被譽為「高鐵二軍」。
據臺媒報導,2014年,為響應臺灣鐵路激增的運量需求,臺鐵局向日本購買了2組太魯閣號及2組普悠瑪號,總計70億日元(約合4.3億元人民幣)。2015年,普悠瑪號正式投入運營。
據相關報導稱,普悠瑪號是可以過彎不需減速的斜傾式列車。普悠瑪號的投入,使得臺北到臺東最快只要3.5小時, 平均發車間距從120分鐘縮短為65分鐘,運量也幾乎倍增。
斜傾式列車也叫做擺式列車
擺式列車(或稱傾斜式列車、擺錘式列車、搖擺式列車、振子式列車)是一種車體轉彎時可以側向擺動的列車。相較於普通列車,傾斜式列車通過一般彎道時會以較快速度行駛,可以節省行駛時間。而原有鐵路線路由於受彎道限制,火車無論在直線跑多快,通過彎道時都需減速,限速運行,影響全程速度,因而火車提速的瓶頸在於提高火車通過彎道時的速度。不過,傾斜式列車對軌道的磨損較嚴重,故障率高的缺點。
第一列傾斜式列車於1972年在美國投入運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傾斜式列車技術日趨成熟,逐漸成為一種標準的鐵路技術,而其應用也擴大到了十幾個國家,包括10個歐洲國家(德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瑞典等),所有大型車輛製造商現在都供應行駛在地方鐵路和高速鐵路上的傾斜式列車。日本的新幹線動車組採用傾斜式列車技術——液壓簧間擺,其中N700作為最快的擺式列車載入吉尼斯紀錄,可實現2500半徑從250提速至275的要求。

傾斜式列車供乘客乘坐的車體在轉彎時可以側向擺動。當車輛向左轉時,車體向左傾擺,讓重力提供足夠的向心力讓車產生向左之加速度。列車可以是靠慣性自行擺動的被動擺式,亦可以是由電腦控制,動力輔助的主動擺式。
中國不用傾斜式列車
雖然傾斜式列車在很多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技術也已經比較成熟,但其無法在我國得到發展,主要歸結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國內擺式列車技術不成熟
國內技術工藝不成熟,特別是傾斜式機件可靠性差,列車故障率高,實際運用效果大打折扣。
2、我國的鐵路軌道建設已經成熟
傾斜式列車之所以能有效提高運行均速是因為它能以車體自主傾斜彌補線路欠超高,從而以較高速度通過小曲線半徑彎道,因此特別適合既有老線路的提速。但國內已經選擇走新建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道路,在最小曲線半徑和線路超高已經很寬裕的高速鐵路上,擺式列車無用武之地。
3、維護成本太高
傾斜式列車對軌道的磨損較嚴重,國內工務維護又不及國外先進水平,加大了運營成本。
4、我國已經有代替技術
在已經有了技術日益成熟、國產化程度穩步提高的CRH系列動車組的情況下,鐵總的確沒有意願再為了研製傾斜式列車而不辭辛苦專門去引進國外技術再慢慢「消化吸收」。
為臺灣同胞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