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家長問我有關多音字以及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導圖畫法,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對於單頁的知識歸納沒有什麼優勢,畢竟一頁上面的那點知識點,用思維導圖去畫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思維導圖對於小學生最大的作用是進行知識體系解析,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很多知識點進行串聯,從而讓知識形成網絡,這樣就方便複習以及記憶,也能快速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鍛鍊孩子的思維力。
我們來看下劉豔畫的幾張思維導圖。
下圖是一張小學語文4年級下冊的知識體系導圖,語文學習無外乎字、詞、句、段,最後是成文。
字:就要注意音和形,找出書本站容易讀錯以及多音字,進行綜合歸納。當然還要注意一些字容易寫錯,也就是形。
詞:有近義詞、反義詞、成語、詞語搭配,進行羅列。
句:一些好詞好句,以及句子的寫法,不要出病句。
文:找到書裡面重點文字,進行分析。
對於句子和段落,最重要的是不要有病句,有病句如何去修改。下面這張導圖給出了答案。
首先我們要查清楚原因,如果修改的地方比較少,就按照增、刪、調、換的方法進行,如果修改的地方比較大,就需要重寫了,
此外修改病句的一些特定符號最好使用規範,不要隨手塗改。
再者就是要了解病句的類型,是成分殘缺、用詞不當、指代不明、前後矛盾、重複囉嗦還是別的原因。
對於一篇文章如何歸納中心思想,有這麼6種方法,從內容、段落、中心句、重點人物、主要事件、還有文題去總結。
閱讀理解是很多小學生非常頭疼的事情,考試的時候也是失分重災區,當然在平時看書的時候也要學會採用些閱讀技巧。不同題材的文章或者書籍要用不同的方法。下面這個導圖詳細介紹了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說明文、古詩文這幾種題材文章的閱讀技巧。
語文方面的知識體系導圖還有很多,孩子關鍵是要學會這種思維,這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