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許哲瑋(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

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面仰望的人們道別,此去一別,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了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臺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屏幕可以帶來的。

大學第一年,我像是個留守的人,駐紮在臺灣一所小小的大學,每個學期迎接剛到臺灣的交換生,一學期後,揮揮手,送走他們。

這樣的循環,讓我習慣聽見飛機飛過的聲音時,抬頭望向天空,想著每一個從我生命經過的大陸學生(陸生),如今他們在對岸是否過得安好,在繁忙的大城市裡會不會懷念在臺灣的悠閒生活?

與大陸的緣起,不是教科書裡的文字,而是一個秋意正濃的午後,點開一段偶像團體的視頻,無意間誤闖了大陸的演藝圈,開啟了我的新視野。隨著偶像們參加的節目越來越多,我慢慢涉獵大陸的綜藝節目、戲劇、實境秀,其中實境秀打開了我對大陸的好奇。

實境秀開啟新視野

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悠閒自在的鄉村;東北爺們的耿直,南方男孩的暖心;上一代人的篳路藍縷,這一代人的更上層樓,實境秀裡的每一幕,都是大陸生活的微觀。

我從中看見了大江南北養出了不同性情與視野的人,看見了大陸神速的進步,是上一輩人辛苦打拼,與這一代人珍惜並努力延續而來的。

透過網絡影片,我了解到了不同樣貌的大陸。而在這探索的過程中,想要真實擁有大陸朋友的渴望逐漸膨脹,我想要透過自己的經驗,去認識更多的大陸文化,去了解大陸人眼中的祖國是什麼樣的,於是我將大學要去大陸交換列入了我的生涯規劃,而在大學第一年裡,透過社團,我遇見了你們,一群性情不同卻相合的朋友。

我的學測、你的高考

臺灣與大陸,一起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們讀著相同的古文,考著同樣的歷史,雖然成長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回憶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我的會考,你的中考;我的學測,你的高考,在捷運(地鐵)上我們笑談著那些年備考的日子,被試卷題本追著跑的青蔥歲月,每天天亮便坐在書桌前,浮沉在書海之中,啃食書裡的字句,恨不得有記憶吐司,將書中知識全都刻在腦海裡。

準備考試的過程充實卻無聊,當談起那段時間的樂趣,最大的莫過於品嘗美食,你們談起巷子裡的串,超市裡的辣條辣片,再說起火鍋底料,牛蛙兔頭等各種奇異的食物;我說起夜市裡的雞蛋糕、米血糕、香雞排,母校旁的臭豆腐和土蝨。

在你們看來,臺灣的食物太過於甜膩,即使是鹹食依舊帶有獨特的甜味,而於我來說,大陸的食材有些口味則太鹹太辣。我們分析著兩岸食物的差異,讚揚著自己家鄉的美食,並且相約下次拜訪彼此時,要帶對方挑戰不同的銅板小吃。

曾看到節目上說,世界兩大美食之國是中國與法國,很慶幸我們生活在美食帝國,讓我們在通勤的時間裡,用各式美食填滿我們的時光。

臺北捷運、大陸火車

你們來臺的時間裡,我們一起走過許多地方,平時在我眼中平凡無奇的風景,因為你們的加入而有了不同,透過外地人的眼睛認識臺灣,會看見許多驚奇之處。

你說,臺北的捷運有許多人性化的設計,例如站名一次顯示三個,可以讓乘客清楚的知道上一站和下一站是什麼,不至於眼花撩亂,信息也夠明確。也說,捷運進站時的音樂,每每響起時對你來說都是一種樂音,像是聖誕節時響起的歡樂頌,是對每個乘客的一種祝福,甚至連捷運站中的藝術品都被你稱讚了許久。

在你的眼裡,我看見了平凡捷運的不平凡之處,爾後步行於其中,我總會想起你對於捷運的讚美,忍不住嘴角上揚。

也想起談論捷運過程中,一旁的她對於大陸硬坐、硬臥、軟臥的經驗分享,臺灣只是個小島,乘坐十幾小時的火車對於我們來說是壯舉,你們卻是日常。聽起車廂裡發生的趣事,遇見不同的人,在短短的時間裡成為幾日室友,這些新奇的事情,你們答應我,當我去交換時,要一一帶我去實現。

我帶著你們漫步傍晚的大稻埕,騎車遊過關渡淡水,當夕陽西下,我們幾人之間靜謐無聲,傾耳聆聽周圍的嘈雜,共同享受這份悠閒時光。

你們感謝我帶你們走過只有臺灣人才知道的午後景點,我卻想謝謝你們願意和我一起走在這些街道,從臺灣的日常裡找出與大陸的不同與我分享。

一個學期的時間很短暫,在離別之際,我們沒有哭泣,只是揮揮手,相約在大陸。你們等著我去大陸交換,去旅遊,所以只要有關兩岸的活動,都會告知我,希望大家再次相聚的時間,能提前一些。

偶爾走在街頭,看見我的偶像的照片,你們總會駐足,拍下來私信給我,雖然沒有在同一片土地上,但是我們都活在彼此的生活中。

渴望去大陸求學

對於大陸,我從陌生到逐漸熟悉。慢慢跳脫影視圈的不真實,進入了現實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大陸朋友,在你們的身上,我看見了大陸學生的求知慾和那份勤勤懇懇,也感受到了你們對臺灣的熱情。

因為你們的善良,讓我對於想到大陸求學和工作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希望終有一天我們能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在繁忙的城市裡忙碌著,偶得空閒,去吃吃你們口中的烤串。

央視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我從中看見了大江南北養出了不同性情與視野的人,看見了大陸神速的進步,是上一輩人辛苦打拼,與這一代人珍惜並努力延續而來的。透過網絡影片,我了解到了不同樣貌的大陸。我的學測、你的高考臺灣與大陸,一起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們讀著相同的古文,考著同樣的歷史,雖然成長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回憶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 臺灣人看大陸:堂哥來臺消費驚人 兩小時兩萬
    中新網1月4日電 臺灣《旺報》今日在《兩岸徵文》欄目刊發署名李振吉的文章《河南堂哥來臺旅遊 消費力驚人》,講述了大陸堂哥赴臺旅遊的趣事,驚人的消費力讓作者感嘆不已。  原文摘編如下:  就在1年多前,我堂哥帶他剛考上大學的兒子隨團來臺灣旅遊,當時他們搭的是河南鄭州直航臺北的首航航班,因此頗受當地媒體的重視採訪。
  • 臺灣連鎖業與大陸消費能級同步「成長」
    直到置身於「2012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現場,鄭詠琪才忽然意識到,她所熟悉的這些連鎖店大多來自臺灣。大多數的上海市民或許都有著相似的感覺,臺灣連鎖品牌已經悄然滲透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而這正是多年來臺灣連鎖業深耕大陸消費市場的一個縮影。根據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統計,目前臺灣已經有超過100個連鎖品牌進入大陸各地發展。
  • 「精品」臺版書在大陸備受好評 電商銷量成長驚人
    「精品」臺版書在大陸備受好評 電商銷量成長驚人 2015-07-11 10:02:24(圖:臺灣《旺報》)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近年臺版書在大陸被視同「精品」而備受好評,從過去的學校、圖書館採購,到現在一線城市的實體書店、電商,均開始熱銷臺版書,據貞德圖書的統計,尤以電商部分的臺版書銷量成長驚人,幅度高達5倍。
  • 不同年齡段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海峽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大陸人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不同年齡段的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差異,小熊喵訪問了身邊不同年齡的大陸人,聽他們講述他們心中的臺灣。
  • 大陸人看臺灣:從紀念品看臺灣人的賺錢藝術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福建讀者投稿《從紀念品看臺灣人賺錢藝術》。與大陸截然不容的是,臺灣各處景點所銷售的紀念商品都獨樹一格。對於臺灣人如此細緻與用心地經營,作者不禁感嘆:大陸若能學習,相信旅遊業不會僅靠賣「高價門票」來創收。
  • 青春綻放海峽間——臺灣三姐妹大陸成長記
    2004年,跟隨在大陸經商的父母,周思廷和大姐、小妹離開臺灣老家,分赴大陸幾所學校學習,三姐妹在不同的成長環境中收穫了各自精彩的青春經歷。  初到廈門時,周思廷只有11歲,鼓浪嶼、環島路、美麗的鳳凰花、溼漉漉的海風……廈門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2010年,她考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大陸人看臺灣:生活沒有那麼的匆忙 漫活在臺灣
    中新網3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9日刊載文章《從前慢 漫活在臺灣》一文,講述了作者在臺灣學習生活的經歷,文章感慨,臺灣就是一個有著小確幸的地方,生活沒有那麼的匆忙,剛好可以感受慢慢的風景。  文章摘編如下:  周末又一次去了趟臺北,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好像已經不陌生了,連多年來的暈車都感覺不再糾纏。
  • 不同年齡段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00後真相了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海峽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大陸人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不同年齡段的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差異,小熊喵訪問了身邊不同年齡的大陸人,聽他們講述他們心中的臺灣。
  • 神秘地方,跟亞特蘭蒂斯驚人相似,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
    撒哈拉之眼的位置撒哈拉之眼是1965年因為繞地太空人拍的照片才被被人類所發現的,然後眾多的地質學家去現場做勘查,看了上面的照片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這應該是個隕石坑因為地球上除了「撒哈拉之眼」是這種結構,再也沒有其他地方是這種結構了,所以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也沒搞清楚「撒哈拉之眼」這種地質結構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單單從外表上看「撒哈拉之眼」的結構確實和傳說中描繪的亞特蘭蒂斯城特別的像,都是一圈一圈的。
  • 2021成長的機會,臺灣比大陸有優勢?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太空工程師趙爾樂撰寫的文章說,展望2021,臺灣地區的成長機會特好。 但對臺灣與大陸等眾亞洲和非洲經濟體而言,這卻是追趕經濟和民生的新機會。臺灣和大陸的抗疫超前,都經歷疫情考驗而更強,疫情對臺、陸2021成長的機會,相對相等,無分優劣。
  • 看到美國大選造勢場,臺媒體人:竟和臺灣2020「大選」驚人相似
    臺灣資深媒體人韋安話中有話表示,看到美國大選的造勢場合,和臺灣2020「大選」有驚人相似之處。 臺灣2020年「大選」,當時國民黨的候選人韓國瑜每場造勢晚會,都吸引大批韓粉參加人,氣勢旺盛,都有數萬人參加,攤商人車潮搶卡位,比當時蔡英文的造勢場熱烈許多。
  •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年輕人會固執爭論 也會包容
    中新網2月22日電 臺灣《旺報》22日刊載臺灣新北市張妤慎的投稿文章指出,由於某些原因,作者曾厭惡大陸。但是作者透過一些文章了解了大陸人的想法,以及與兩個大陸人的相處中,發現兩岸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彼此會爭論、會固執,但也會慢慢包容。
  • 你知道臺灣的廁所浴室和大陸有什麼不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的廁所和浴室,和大陸的有相同,也有不同。  我第一個想到的不同,是臺灣的浴室絕對沒有「浴霸」。我當年第一次看到浴霸,都驚呆了,因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浴室放那麼亮那麼熱的燈,是要看書嗎?後來才知道,如果沒有浴霸,冬天洗澡會很痛苦的。  還有,臺灣的熱水器也完全和大陸的「圓桶懸吊式」的完全不同。
  • 大陸人看臺灣:九份民宿,一日緣足夠美好!
    曾幾何時,也是這樣在寂靜的深夜坐在地板上靜靜地看一部電影;又已經有多少年沒有去聽一張唱片。當我們已經習慣隨時點開網頁以後,一切由於唾手可得而變得失去了彼時的期待。  這是棟靠山面海的一棟小屋。夜裡,起風了,我聽到了大海最真實的聲音,完全不同於白天遊客喧囂的海岸,不同於自認為再熟悉不過的海濤。
  • 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臺灣的生活節奏全然不似「北上廣」的快節奏,臺灣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步調,每天辛苦工作之餘會想著安排自己的度假休閒時間。師大周邊有一家店面很簡單卻頗有名氣的早餐店,老闆是一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一次偶然的閒聊中,我驚訝的發現,這對夫婦已經走過了世界上很多個美麗的角落,很多地方並不知名,卻留下了他們歡樂而美好的回憶。
  • 大陸交換生的寶島印象: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一次偶然的閒聊中,我驚訝的發現,這對夫婦已經走過了世界上很多個美麗的角落,很多地方並不知名,卻留下了他們歡樂而美好的回憶。  交談中,我得知他們每四個月就會計劃一次大概半個月的旅行,最近一次準備去蘇梅島轉轉。我笑著問老闆娘:「總是出去玩要花費很多的吧,不存些錢嗎?」在我的印象中,我身邊的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在想著存些錢給兒女買房、車或者是給自己養老之類的。
  • 臺灣人看大陸:天寒地凍的大陸別有風情
    中新網1月25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刊文署名徐偉銘的文章《臺灣人看大陸天寒地凍的大陸 別有風情》,文章作者來自臺北,在多次赴大陸的冬季旅行中,體會到了長時間生活在亞熱帶地區所沒有樂趣,作者不禁感嘆「就在這同一片天空下,真真切切地上演過那麼多的故事」。
  • 這些地方,臺灣與大陸同名
    泉州、潮州、海豐、陸豐、泰山、三峽、長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由於歷史文化的淵源,臺灣有許多地方與大陸同名,因此,當你走進鄉野村鎮,深入臺灣腹地,你會發現兩岸原來有這麼多的歷史和文化連接,讓你由衷地感到親切和溫情。
  • 在大陸成長的臺灣人 陳懋陞:我心中的兩岸印象
    因為父母離異,4歲的陳愗陞跟隨父親來到大陸福州,在一個新組建的家庭裡長大,生於臺灣,長於大陸的特殊性,讓他心中的兩岸印象顯得不同。  4歲就來到大陸的陳懋陞,先是隨做紡織生意的父親來到福州生活學習直到小學3年級,後因父親生意轉行,一家人又搬到廣東,現在就讀廈門大學。大一結束後,又休學一年回臺灣服兵役——這種外人看起來似乎「精彩」的生活,在一段時期裡卻困擾著陳愗陞:自己到底是哪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