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許哲瑋(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
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面仰望的人們道別,此去一別,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了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臺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屏幕可以帶來的。
大學第一年,我像是個留守的人,駐紮在臺灣一所小小的大學,每個學期迎接剛到臺灣的交換生,一學期後,揮揮手,送走他們。
這樣的循環,讓我習慣聽見飛機飛過的聲音時,抬頭望向天空,想著每一個從我生命經過的大陸學生(陸生),如今他們在對岸是否過得安好,在繁忙的大城市裡會不會懷念在臺灣的悠閒生活?
與大陸的緣起,不是教科書裡的文字,而是一個秋意正濃的午後,點開一段偶像團體的視頻,無意間誤闖了大陸的演藝圈,開啟了我的新視野。隨著偶像們參加的節目越來越多,我慢慢涉獵大陸的綜藝節目、戲劇、實境秀,其中實境秀打開了我對大陸的好奇。
實境秀開啟新視野
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悠閒自在的鄉村;東北爺們的耿直,南方男孩的暖心;上一代人的篳路藍縷,這一代人的更上層樓,實境秀裡的每一幕,都是大陸生活的微觀。
我從中看見了大江南北養出了不同性情與視野的人,看見了大陸神速的進步,是上一輩人辛苦打拼,與這一代人珍惜並努力延續而來的。
透過網絡影片,我了解到了不同樣貌的大陸。而在這探索的過程中,想要真實擁有大陸朋友的渴望逐漸膨脹,我想要透過自己的經驗,去認識更多的大陸文化,去了解大陸人眼中的祖國是什麼樣的,於是我將大學要去大陸交換列入了我的生涯規劃,而在大學第一年裡,透過社團,我遇見了你們,一群性情不同卻相合的朋友。
我的學測、你的高考
臺灣與大陸,一起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們讀著相同的古文,考著同樣的歷史,雖然成長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回憶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我的會考,你的中考;我的學測,你的高考,在捷運(地鐵)上我們笑談著那些年備考的日子,被試卷題本追著跑的青蔥歲月,每天天亮便坐在書桌前,浮沉在書海之中,啃食書裡的字句,恨不得有記憶吐司,將書中知識全都刻在腦海裡。
準備考試的過程充實卻無聊,當談起那段時間的樂趣,最大的莫過於品嘗美食,你們談起巷子裡的串,超市裡的辣條辣片,再說起火鍋底料,牛蛙兔頭等各種奇異的食物;我說起夜市裡的雞蛋糕、米血糕、香雞排,母校旁的臭豆腐和土蝨。
在你們看來,臺灣的食物太過於甜膩,即使是鹹食依舊帶有獨特的甜味,而於我來說,大陸的食材有些口味則太鹹太辣。我們分析著兩岸食物的差異,讚揚著自己家鄉的美食,並且相約下次拜訪彼此時,要帶對方挑戰不同的銅板小吃。
曾看到節目上說,世界兩大美食之國是中國與法國,很慶幸我們生活在美食帝國,讓我們在通勤的時間裡,用各式美食填滿我們的時光。
臺北捷運、大陸火車
你們來臺的時間裡,我們一起走過許多地方,平時在我眼中平凡無奇的風景,因為你們的加入而有了不同,透過外地人的眼睛認識臺灣,會看見許多驚奇之處。
你說,臺北的捷運有許多人性化的設計,例如站名一次顯示三個,可以讓乘客清楚的知道上一站和下一站是什麼,不至於眼花撩亂,信息也夠明確。也說,捷運進站時的音樂,每每響起時對你來說都是一種樂音,像是聖誕節時響起的歡樂頌,是對每個乘客的一種祝福,甚至連捷運站中的藝術品都被你稱讚了許久。
在你的眼裡,我看見了平凡捷運的不平凡之處,爾後步行於其中,我總會想起你對於捷運的讚美,忍不住嘴角上揚。
也想起談論捷運過程中,一旁的她對於大陸硬坐、硬臥、軟臥的經驗分享,臺灣只是個小島,乘坐十幾小時的火車對於我們來說是壯舉,你們卻是日常。聽起車廂裡發生的趣事,遇見不同的人,在短短的時間裡成為幾日室友,這些新奇的事情,你們答應我,當我去交換時,要一一帶我去實現。
我帶著你們漫步傍晚的大稻埕,騎車遊過關渡淡水,當夕陽西下,我們幾人之間靜謐無聲,傾耳聆聽周圍的嘈雜,共同享受這份悠閒時光。
你們感謝我帶你們走過只有臺灣人才知道的午後景點,我卻想謝謝你們願意和我一起走在這些街道,從臺灣的日常裡找出與大陸的不同與我分享。
一個學期的時間很短暫,在離別之際,我們沒有哭泣,只是揮揮手,相約在大陸。你們等著我去大陸交換,去旅遊,所以只要有關兩岸的活動,都會告知我,希望大家再次相聚的時間,能提前一些。
偶爾走在街頭,看見我的偶像的照片,你們總會駐足,拍下來私信給我,雖然沒有在同一片土地上,但是我們都活在彼此的生活中。
渴望去大陸求學
對於大陸,我從陌生到逐漸熟悉。慢慢跳脫影視圈的不真實,進入了現實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大陸朋友,在你們的身上,我看見了大陸學生的求知慾和那份勤勤懇懇,也感受到了你們對臺灣的熱情。
因為你們的善良,讓我對於想到大陸求學和工作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希望終有一天我們能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在繁忙的城市裡忙碌著,偶得空閒,去吃吃你們口中的烤串。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