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之際,正是撒播希望的最好時節。近日,創新中國智庫專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旗帶領團隊在湖南城步縣播撒下高產優質的甜高粱種子。
這是繼去年9月謝旗作為創新中國智庫專家參加城步縣的精準扶貧調研並與該縣籤訂扶貧協議後的首次實地回訪。
城步縣擁有得天獨厚的草山資源,畜牧業及乳品加工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長期以來,當地因缺少優質牧草而使畜牧業及乳品加工業遭受困擾。
去年9月,謝旗作為創新中國智庫專家成員來到城步調研,為當地做了《甜高粱遺傳育種和應用》的專題講座。他培育的優質高產的甜高粱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歡迎,遂應邀與城步縣籤訂了「優質飼草甜高粱規模化種植」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謝旗一行深入羴牧公司五桂奶山羊養殖基地,實地調研飼餵車間和牧草生長情況,並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思路和辦法。
謝旗建議,城步縣農業和畜牧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加大對飼草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城步的自然和地理條件,把特色奶業作為特色產業發展好,促進生態、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協調發展,助力精準扶貧,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既要保持草場的生態功能,又要為奶牛、奶山羊提供優質飼料,甜高粱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謝旗表示。
那麼,優質甜高粱憑藉什麼本領助力當地牧業發展?
據介紹,謝旗團隊通過傳統育種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先後培育出能源型甜高粱、多次割型甜高粱和耐鹽型飼料專用甜高粱新品種,並在全國進行大面積的示範推廣。
比如,能源型甜高粱系列品系一般產量6~8 噸/畝,含糖量15%左右(與甘蔗甜度相當)。使用相同量的青貯甜高粱和玉米,餵飼甜高粱比餵飼玉米的奶牛每頭每天產奶量增加1.5Kg左右,肉牛則每頭每天增重0.4kg。同時一般甜高粱生物量是玉米產量的1.5倍左右。
再如多次割型甜高粱產量一般為10~15 噸/畝。拔節期該品系的粗蛋白含量為14.8%,可消化蛋白為9.3%,總的可消化養分達70%,這比一般牧草要高得多。一般全生育期刈割2~3次。夏季可以刈割供奶牛、肉牛或綿羊青飼,秋末也可收割製成青貯。奶牛採食後每天可增產奶1~3Kg,肉牛、肉羊採食後增產幅度很大。
此次來到城步,謝旗團隊不僅播下了甜高粱的種子,還手把手地指導羴牧公司技術人員和周邊群眾如何掌握種植規範。
據悉,城步縣委、縣政府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扶貧」與「扶智」並重,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精準扶貧戰略。通過產業這根紅線,將農民與生產、技術、市場進行精準對接,扶持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如今,隨著創新中國智庫專家帶來的優質科技成果一一落地,為城步脫貧攻堅工作再添一把力。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8-04-18 第8版 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