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紫千紅總是春」上一句是什麼?別以為只是寫景,其實充滿哲理

2020-12-10 書中清風

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在這兩個年代他們分別將詩和詞這種題材發展到了極致。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這兩個朝代相互毗鄰,詩在唐代發展至巔峰,那麼在緊接著的宋代詩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其實雖然宋代詞大行其道,但是詩也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陸遊、楊萬裡都是以詩成名的宋代文人,而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這些詞壇大家雖然是以詞成名,但是寫起詩來也是頗有造詣。

雖然宋詩傳承於唐詩,但是比起唐詩,宋詩也有自己的特別之處,相信讀過比較多唐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唐詩主要是以寫景抒情為主,而宋詩更多的則是論理,通過詩作將某些道理或者哲理傳遞給讀者。所以比起唐詩,宋詩也有著其別樣的理趣。而我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來自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首高水平詩作,其中「萬紫千紅總是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上一句,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

《春 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從表面上看是一首簡單的春遊詩,寫出了詩人春遊時所見及所思。天氣晴朗惠風和暢之際在泗水之濱踏春,無邊盛景讓人感覺到耳目一新,哪怕是等閒之人也能領略到春的面貌,在這一片奼紫嫣紅中處處都是春的氣息。如果簡單從寫景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雖然寫得也確實不錯,但還當不得高水平之作。但是宋詩的特點就是論理,所以這首詩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朱熹一生其實從未去過泗水之地,而這首詩寫得踏春之地正是泗水之濱,所以這首詩其實並不是寫景詩。朱熹是我國歷史上繼孔子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著極大的影響,而當時的朱熹對於孔子也是心有敬仰,而泗水之濱曾是孔子的居處,當時孔子在此講經釋文傳道授業。

有了這個大背景之後我們再去回看這首詩,所謂的尋芳泗水之濱其實是尋找聖人大道,而學海浩瀚總是新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哪怕是等閒之人也能有幸沐浴在聖人的教化大道之下,畢竟孔子的學說豐富多彩,人人都能夠領略其中的教化。

不得不說朱熹這首詩確實高明,倘若沒有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了解去賞析這首詩,這就是一首簡單的春遊詩,但是當了解到那段歷史背景以後,那這首詩便是一首高明的哲理詩,但是又絲毫不露說理的痕跡,可謂是以理服人的典範。

相關焦點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    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我們今天常說要「講理」「有理走遍天下」等,應該說這些話語都是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
  • 【光明論壇·溫故】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光明論壇·溫故】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
  • 春光明媚: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是充滿朝氣的季節。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過一樣,湛藍得令人心怡。春天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自古文人就有大量歌詠春天的詩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萬紫千紅總是春—讀朱熹《春日》有感(圖)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指孔門,「尋芳」指求聖人之道,「東風」指教化。  朱熹,是宋代的大理學家。他從小就狂熱地信奉孔學,五歲開始讀《孝經》,接著就苦鑽《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等。
  • 《春日》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隱藏的哲理詩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這裡指晴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就這首詩而言,表面上是寫春遊的,但實際是哲理詩。泗水,在如今的山東境內。南宋時,宋金以淮河為界,泗水其實在金國境內,朱熹遊春不會到泗水邊上去。從這點看,作者已經告訴人們這不是首尋芳之作了,就看讀者是不是細心了。泗水所在地,在春秋戰國時屬於魯國,孔子曾居於洙水、泗水之間講學授徒。
  • 萬紫千紅總是春!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只要心有所往,所見皆為美景 重逢之際,《經典詠流傳》迎來了新的希望 傳唱人韓庚以一曲充滿生機和力量的
  • 五年級作文輔導《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文要求:以《萬紫千紅總是春》為題寫作,(1)一頁半(2)有看到實實在在的部分,有因此展開聯想部分(3)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我們還是採用六步成文法去完成這篇作文,今天著重講講第四步:搭框架。首先確定這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其次要找到春天景象的素材,第三確定立意,通過描寫春天,寓情於景,抒發作者熱愛春天的感情或者春天帶給人以希望的感悟。
  • 萬紫千紅總是春:點開推送,收穫春天的詩意
    萬紫千紅總是春:點開推送,收穫春天的詩意 2020-04-26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嘉賓王立群點評:朱熹是中國著名的理學家。理學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性理和哲理,所以理學家寫詩往往多是寫理。但朱熹非常巧妙地把哲理的內容和感性的方式結合起來。朱熹寫的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他還有一首詩《觀書有感》同樣如此。其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些古詩把春天的美寫到了極致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宋 ·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總是春在朱熹的眼中,春天就是一片萬紫千紅,百花爭豔的如畫美景。春天來了,每個人都身在其中,不用刻意去尋找,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到它的氣息。
  • 國學經典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賞析: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全詩寓理趣於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 十首春日詩,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風和日麗的日子,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看得出來春天的面貌,百花開放、萬紫千紅不就是春天的景致。《城東早春》【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 如何拍攝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唯美意境?
    當中不乏有託物言志的,不過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只關注詩詞字面上的意思,照樣還原出詩詞所描寫的景色就可以了。歷史背景啊,詩人的心情啊,詩詞的寓意什麼的……那是文史領域應該深挖的內容。攝影領域的創作者,照著詩詞拍攝出來畫面原本的內容就行了。畫面構思「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 漲知識:「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不是寫春天的詩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歌就是朱熹的《春日》。詩歌的最後兩句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就是說,春天來到這個世界當中,處處都有春的氣息,誰都可以輕易看出來春天的面貌。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春天的景致。
  • 人有「四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有「四德」,萬紫千紅總是春
    琴師停下彈奏,低聲說:「先生是我的知音,只是我現在落難,身上不名一文,不得不這樣做。」讀書人同情地說:「我也是窮愁潦倒!」然後思索了一下,從附近店鋪借來筆墨,在琴師身後的牆壁上寫了一首打油詩,然後在琴師身邊靜靜地傾聽彈奏。奇怪的是,很多行人在這裡停下匆忙的腳步,給琴師扔下錢,半天工夫,就在琴師的面前堆滿了。
  • 《那年花開月正圓》千紅: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就有「萬紫千紅總是春」之語。春天,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不但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還有著萬千的妖嬈。一如千紅,美豔妖嬈,觀念前衛,為了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終於收穫了人生的圓滿。周瑩放浪形骸,卻不及千紅灑脫自在。千紅雖然出生風塵,卻從沒有放棄過自己。她看遍人世滄桑,閱盡人情冷暖,懂得什麼是最可貴的,什麼是自己最渴望的。
  • 春日讀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當春姑娘衣袂飄飄的把溫暖的春風灑向田野大地,用她輕盈的腳步在千山萬水間踏出一片桃紅柳綠之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不油然地為這春天的光景而沉醉喝彩,這時,南宋朱熹的《春日》映入眼帘,恰好詮釋了我們對春天最真切的感悟。
  •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一路繁華雨鶯啼,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個耐人尋味的季節,不同於夏天的悶熱,不同於冬天的刺骨,更別於秋天的蕭瑟,它總是那樣充滿生機,充滿綠意。憶裡的春天,是孩童時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讓我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潤 ;是學生時代老師一句句關心的話語,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 ;是朋友的一份份慰藉,讓我感受到了陽光的撫慰;是工作時同事的一聲聲鼓勵,讓我感受到了春風的柔和。如果說春天是一首歡快的四季曲,那麼陽光便是靈動跳躍的音符。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一句是什麼?也是8個字,一樣充滿哲理
    首先不得不說的自然是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靜,「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禪意,在詩佛的經典詩作中我們感受到至簡的力量。其次是白居易,無論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詩魔筆下極簡似乎就等於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