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不是寫春天的詩

2020-12-21 老張侃詩詞

對比唐詩的發展,宋朝的詩歌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時常在其中蘊含著說理的韻味。後人把這種詩歌的追求,認定為理趣之美。就是探討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情感都是表面的,在其深層還有著更為深刻的哲學意義,發人深思,令人感慨。

比如《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樣一來的話,詩歌的韻味必然會受到衝擊,但是在唐詩已經發展那麼成熟的情況下,宋詩能夠摸索出來這麼一條出路也已經很不容易了。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一首古詩,看上去似乎就是一首簡單的描寫春天的詩作,但是沒想到字裡行間還有那麼多的花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歌就是朱熹的《春日》。詩歌的最後兩句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就是說,春天來到這個世界當中,處處都有春的氣息,誰都可以輕易看出來春天的面貌。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春天的景致。

詩歌的一開始,像是詩人在河邊探踏青,風和日麗的時候,到了泗水的河邊踏青。所看到的都是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春風一吹,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都很漂亮,丟棄了秋冬季節的蕭瑟,而代之以生機勃勃的春天。

所以才引出來後面的詩句「萬紫千紅總是春」。

但是南宋時期的朱熹是沒有到過山東濟寧的,也就是說他的第一句「尋芳泗水濱」的踏青是不存在的。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其實這首古詩並不是寫的描繪春天,而是寫的他所追求的儒家學問,這也是詩歌當中潛藏在其中的理趣之美。

詩歌當中的泗水其實指的是孔子的學問,也就是儒家學說。孔子老家在濟寧曲阜,但是也曾經在泗水之地講學教授弟子。所以這裡的「尋芳」當然也不是尋找春天的景色,而是變成了尋求聖人之道。

無邊光景」就是說孔子的聖人之道所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廣泛了,天地之間處處都是。而他所教授的弟子更是從各個方面繼續發揚光大,此所謂萬紫千紅。

作為南宋時期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朱熹是當時繼承孔子哲學,並且將其發揚光大,獨創程朱理學的關鍵人物。在這樣的一首詩歌當中,借詠嘆春天來表達對儒家思想學說的讚嘆,是充滿理趣之美的,也是蘊含著詩人特有的追求的。

要知道南宋的朱熹世稱朱文公。他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史稱朱子,是孔孟以來最傑出的儒家學說大師級的人物。

相關焦點

  • 春光明媚: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是充滿朝氣的季節。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過一樣,湛藍得令人心怡。春天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自古文人就有大量歌詠春天的詩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如何拍攝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唯美意境?
    和春天有關係的詩句有很多,我泱泱大中華有著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最不缺的就是文人騷客。當中不乏有託物言志的,不過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只關注詩詞字面上的意思,照樣還原出詩詞所描寫的景色就可以了。歷史背景啊,詩人的心情啊,詩詞的寓意什麼的……那是文史領域應該深挖的內容。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然而,朱子的好幾首哲理詩則影響力極大,如《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在今天可謂廣為人知,想來這也是朱子所始料未及的。    朱子早年對佛教禪宗甚為著迷,他年僅19歲就中了進士,據說進京趕考時,他隨身帶的只有一部大慧宗杲禪師的語錄。朱子22歲任泉州同安主簿,其間與父親的朋友李侗往來甚密。
  • 【光明論壇·溫故】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
  • 國學經典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賞析:把村花村樹描繪成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農村百花火熱的迎春之情,寫得極其真切,創造了一種「神似美」。並通過將薺菜這個可愛的小生靈和梅花、桃花等相提並論,說明了春天是無私的。對花而言,春風過處,不管是園中名卉還是村頭野花,都不會錯過春風帶給自己的花信,而春風也從不厚此薄彼,使它們呈現一派欣然的景象。
  • 春日讀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當春姑娘衣袂飄飄的把溫暖的春風灑向田野大地,用她輕盈的腳步在千山萬水間踏出一片桃紅柳綠之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不油然地為這春天的光景而沉醉喝彩,這時,南宋朱熹的《春日》映入眼帘,恰好詮釋了我們對春天最真切的感悟。
  • 《春日》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隱藏的哲理詩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這裡指晴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就這首詩而言,表面上是寫春遊的,但實際是哲理詩。泗水,在如今的山東境內。南宋時,宋金以淮河為界,泗水其實在金國境內,朱熹遊春不會到泗水邊上去。從這點看,作者已經告訴人們這不是首尋芳之作了,就看讀者是不是細心了。泗水所在地,在春秋戰國時屬於魯國,孔子曾居於洙水、泗水之間講學授徒。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嘉賓王立群點評:朱熹是中國著名的理學家。理學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性理和哲理,所以理學家寫詩往往多是寫理。但朱熹非常巧妙地把哲理的內容和感性的方式結合起來。朱熹寫的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他還有一首詩《觀書有感》同樣如此。其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亂花漸欲迷人眼,萬紫千紅總是春,7首春天之詩,總有一首觸動你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陽春三月,風暖花開。今天,就為大家介紹7首寫春天的經典古詩,它們或旖旎、或閒靜、或喜悅、或傷感,有七律、有七絕、有五律、也有五絕。
  • 萬紫千紅總是春!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只要心有所往,所見皆為美景 重逢之際,《經典詠流傳》迎來了新的希望 傳唱人韓庚以一曲充滿生機和力量的《春光人間》 讓大家看到「萬紫千紅總是春
  • 三月的春光,草長鶯飛,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河邊、公園、校園、山村,都城春意如約而至,還有什麼,比明媚的春光更讓人有奔跑的欲望掌賞聘小編帶你選選你的花語,在都城的路上一起追逐!天津春天的氣息已悄然而至,河南農業大學校園裡更是生機勃勃。校園晴日,遇見春光 長沙湖南大學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明光中學的校園也是美不勝收,帶孩子徜徉在這裡,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激勵著孩子們,好好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春光明媚、櫻花怒放,今天是大理大學第四屆校園開放日。
  • 十首春日詩,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風和日麗的日子,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看得出來春天的面貌,百花開放、萬紫千紅不就是春天的景致。《城東早春》【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 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些古詩把春天的美寫到了極致
    春天來了試想這樣美好的春天,在詩人的妙筆之下,又會是怎樣的詩情畫意呢?我們不妨帶著這個疑問,在那些妙趣橫生的古詩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看一看古人眼中的春天的風景是什麼樣子。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宋 ·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五年級作文輔導《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文要求:以《萬紫千紅總是春》為題寫作,(1)一頁半(2)有看到實實在在的部分,有因此展開聯想部分(3)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我們還是採用六步成文法去完成這篇作文,今天著重講講第四步:搭框架。「有看到的實實在在的部分」,要求我們用寫實的手法去描寫景物,比如春天在體感上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花開了草綠了,在視覺上給人以五顏六色的感覺,小鳥在鳴叫,在聽覺上給人以悅耳的感覺。「有因此展開聯想部分」,要求我們面對這些情景有所聯想,同學們不妨從體感、視覺、聽覺上出發,寫出對春天的聯想。這就是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可以寫一段實景,緊接著寫一段相關的聯想,也可以集中寫完實景,再集中寫出對應的聯想。
  • 萬紫千紅總是春—讀朱熹《春日》有感(圖)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指孔門,「尋芳」指求聖人之道,「東風」指教化。  朱熹,是宋代的大理學家。他從小就狂熱地信奉孔學,五歲開始讀《孝經》,接著就苦鑽《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等。
  • 朱熹的春情《無邊春景,一時新》萬紫千紅總是春,必學詩詞13
    【詩曰】《無邊春景,一時新》朱熹詩中的春情,萬紫千紅總是春,必學詩詞13文/大俠範兒【引詩】經年早有親春意,也是工作佔先棋;但當周末家無趣,攜童田野餵小雞。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現代文譯】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 萬紫千紅總是春 津城水上公園花開迷人眼
    央廣網天津4月2日消息(記者褚夫晴)「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詩人朱熹的一首詠春詩道出了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近來,天津天氣晴好,氣候宜人,眾多市民輕裝外出,享受初春愜意時光。
  • 「萬紫千紅總是春」上一句是什麼?別以為只是寫景,其實充滿哲理
    其實雖然宋代詞大行其道,但是詩也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陸遊、楊萬裡都是以詩成名的宋代文人,而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這些詞壇大家雖然是以詞成名,但是寫起詩來也是頗有造詣。而我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來自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首高水平詩作,其中「萬紫千紅總是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上一句,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春 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人間四月盡芬芳,詩中自有花香來,這些寫花的詩句快來看看吧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詩歌敘述了詩人在找到了春天的足跡,乍一看,他感覺煥然一新。為什麼呢?因為人間和人間的風吹開了溫暖的東風,東風勾起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百花給了人們一個五彩繽紛的春天。詩人稱讚春天的美麗景象,並說「東風」是五彩繽紛的春天的源頭。「當你知道風,紫色總是春天「一直被傳承為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