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洲際飛彈與戰略轟炸機進行比較,許多人肯定會支持前者,他們認為飛彈更強大,戰略轟炸機就稍遜一籌。飯是這樣的結論並不準確,洲際飛彈之所以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可以配備核彈頭以引起核打擊,並且具有強大的突防能力。
比如說我國的東風41,這種類型的洲際飛彈可以配備多個子彈頭。即使派遣了美國愛國者,也很難攔截東風41。只有俄羅斯的白楊級和美國的民兵3洲際飛彈可以與之相媲美,它們都具有1000公裡以上的射程。這種飛彈的水平可以完全覆蓋美國整個國境。因此,很多人認為選擇使用轟炸機攜帶飛彈進行轟炸現在有點麻煩,可以說根本沒有必要。不過洲際飛彈的存在真的會弱化轟炸機的作用嗎?
洲際飛彈和轟炸機本質上還是完全不同的,戰略轟炸機則更為先進。幾十年前,我們已經研製出了洲際飛彈,但戰略轟炸機才是代化武器的最典型象徵,而且它的突防能力是其它武器所不能比擬的。想像一下,已經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轟炸機具有自己的速度和外部巡航飛彈會有多麼強大的突防能力?
轟炸機不是一般普通國家可以有能力研製的,沒有系統的技術和生產線,幾乎很難研製成功同時,更何況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此外,洲際飛彈不是可重複使用的武器,但戰略轟炸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如果它可以平穩地返回飛行並及時加油,它仍然可以執行其他任務。從性價比的角度考慮洲際飛彈不如戰略轟炸機。洲際飛彈給人大國武器的印象和其龐大的身軀密不可分。
但我們不能通過其外觀來判斷它的性能。如今,許多小國也有實力開發洲際飛彈,這並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武器。洲際飛彈的研發門檻是很低的,同時它的戰略意義也沒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