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

2020-12-20 寶寶進社會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

2014年起,觀眾在團購之外「驚喜」發現了全新的特惠購票模式,線上票務平臺迅速用最直接有效方式席捲了內地電影市場。

好景不長,今年春節檔總局「杯酒釋兵權」,將9.9元的票補滅掉,一周內或將「卸磨殺驢」徹底把票補解決掉。

最近兩天縈繞在很多院線和影城經營者頭腦中夢魘即將變成現實,據業內人士透露,持續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可能要消失了。一刀切掉票補,從長遠發展看是好事,但也會在電影市場內掀起一陣波濤,市場或將進行又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由於我們本身的文化習慣傳承,娛樂消費已成為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五一檔」三、四線城市的電影票房佔比不斷增加,電影消費不斷下沉。

而與三四線城市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形態更加裂變多元,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人們往往更關注精神生活的享受,電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載體。

有關部門針對電影產業發布了四條最新政策:

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第三方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網絡售票平臺數據需要同步上傳至專資辦。

換言之,從下個月開始,通過貓眼淘票票等平臺上,再也沒辦法買到9.9元、19.9元的低價票了。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先關注就是票補消失後,還能買到低價票嗎?

本次對於票補的限制,主要是針對「線上票補」,而「線下補貼」以及「其他形式的優惠」並沒有遭到禁止。未來淘票票、貓眼以及宣發方或許會將資源更多傾斜到線下,例如發放購票優惠券等。

理論上來說低價票依然會存在,只不過將由線上轉向線下,影院卡、優惠券等有可能再度回歸主流市場。

不過也有網友評論:也是好事,最起碼國產爛片,要花100來塊去看電影我估計也沒幾個人會看了。別說外國月亮圓啊!最起碼漫威的片花100多還是接受的!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線上票補將取消,9.9、19.9等特價電影票將取消……
    可能很多人對票補有些疑惑,那我們先說一說什麼是票補呢?票補就是觀眾購買電影票時所獲得的補貼。專業來講,就是觀眾實際支付價格和影院結算價格差價。這部分價格差額就是票補,一般都是由網絡售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來支付。一般來說,2D電影根據城市不同,最低限價一般在25元——35元之間,觀眾在網絡購票平臺,能買到6.6、8.8、9.9等價格的電影票。這個價格和最低限價的差額,由網絡購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作為票補來支付給電影院。
  • 「票補」退出歷史舞臺,是時候和9.9、19.9元電影票說再見
    在這些可供選擇的電影中,9.9元、19.9元的票價琳琅滿目,那麼選擇一部既實惠又喜歡的影片再好不過了。但是,最近多方途徑得知,電影局即將下達「新規」。從10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如此,意味著9.9元、19.9元的票價將會消失。
  •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提起現在的年輕人,十分喜歡的一項消遣,就是去影院看電影了。小編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關於去影院看電影的年輕人的購票渠道,年輕人手裡的電影票都是從哪裡買的呢?
  •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沒了19.9元特價電影票,你還去電影院嗎?
    據相關渠道傳來消息,國家電影局將出臺包括暫停線上票補,第三方銷售平臺收取服務費用不超過2元等措施。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暫停票補了。這直接意味著,以後我們將不可能買到9.9、19.9的特價電影票了。所謂線上票補,補貼的出資方不是國家,而是諸如貓眼、淘票票等這樣的線上銷售平臺以及電影的出品方先與院線商定一個票價,比如30。但是在線上銷售平臺上電影票只賣9.9與19.9元。其中的差價則由這些購票平臺與片方付給院線。一句話,所謂票補,就是售票平臺或者院線為你支付一定的票價。
  • 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 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原標題:19.9元電影看不成了?網傳票補要取消,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大家早已習慣以「19.9元」等低價在網上買票看電影了,9月13日,一則「票補10月1日取消」的消息開始在微博和朋友圈傳開。票補的紅利不在,意味著觀眾就要全價觀影,看電影的積極性難免要受影響,電影行業也將會迎來巨變。
  • 春節檔票補受限,你能買到的最便宜電影票是 19.9 元
    近日,「春節檔票補受限」的消息得到多方證實,今年春節應該很難買到 9.9 元的電影票了。據《中國電影報》報導,這一監管措施由春節檔各大片方聯合提出,具體為 2 月 15 日 到 3 月 2 日期間,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 19.9 元;補貼票數方面也有限制,單部影片不得超過 50 萬張。
  • 春節檔買不到9.9元的便宜電影票了
    不過今年的春節檔,觀眾恐怕會覺得票價貴了,因為再也買不到8.8元、9.9元這樣的超低價電影票了。據悉,由春節檔公映影片的片方聯合推出舉措,今年春節檔的「票補」行為將受限,屆時全國影院票價將不低於19.9元。換句話說,今年春節期間,觀眾看電影的花費會比往年貴。溫州影業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看,對電影市場和觀眾都是有利的行為。
  • 線上票補停止低價電影票將消失 新政策影響如何?
    原標題:9.9元、19.9元低價電影票將消失   一般來說,2D電影根據城市不同,最低限價一般在25元到35元,而觀眾在網絡購票平臺經常能買到6.6元、8.8元、9.9元等價格的電影票,這個價格和最低限價的差額,就會由網絡購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作為票補來支付給影院。   2014年的暑期檔被認為是票補開始的時候,當時貓眼以《變形金剛4》打響票補大戰。
  • 電影票補取消 網友:9.9元網絡購票將成歷史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站長之家(ChinaZ.com)9 月 14 日消息 據重慶晨報援引電影局相關人士消息,官方計劃下周起取消一切線上電影票的補貼這意味著,以後在網上買到低於 10 元電影票的情況將不復存在。此外,新規也限制第三方售票服務費不得超過 2 元。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而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 10 月 1 日開始變成 8 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如果消息屬實,這一新規勢必會對票務平臺和片方造成一定的影響,畢竟此前,票務平臺都是通過補貼用戶來搶佔市場的。
  • 電影票補取消 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
    電影票補取消,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今天,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新規包括如下: 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
  • 2015年7成電影票網上賣出 9.9低價電商怎麼賺錢?
    根據易觀智庫和國資辦發布的數據,預估2015年電影票的在線銷售比例佔據總銷售量的7成以上,其中今年3月的比例是50%,7月份的比例就達到75%。而去年的銷售比例為4成,前年的銷售比例僅為25%。  除了把盤子做大,過去的2015年也是電商摸索新方向,向電影產業鏈中上遊(製片,發行,營銷)擴張的一年。
  • 告別19.9元 低價電影票哪去了?
    有網友稱,「2016年我在美團上19塊可以看一場電影,2017年一般也是33元左右,2018年春節期間都是46—55之間,電影院數量增加了一倍,電影票卻更貴了。」而市民張先生也向記者表示,現在的電影票沒有以前便宜了,自己經常購票的微信和糯米上的電影票都貴了,以前35元左右一張票,現在都要45元以上。
  • 9.9 元特價電影票怎麼買?我免費教你
    回想一下,去年我還能買到 9.9 、19.9 元的低價票,這樣下去小雷的錢包哪裡頂得住啊。 你說,電影票怎麼突然變這麼貴了? 那是因為取消了票補。票補其實就是一種補貼福利,像我們之前買的 9 塊 9 電影票,其實是按原價算的,只不過平臺 or 片方幫我們墊了剩下的錢。
  • 電影票補取消?低於10元的電影票不復存在 貓眼、淘票票利潤或受影響
    電影票補取消?昨日晚間,一則有關票補的消息迅速引起電影市場「千層浪」——電影票補或將取消。消息稱,從下周起停止一切線上票補,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電影票補取消,直接意味著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更近一步看,最直接的市場反應就是預售票房勢必會直線下降,重要檔期的大盤或許有大幅縮水。有分析稱,這樣一來,貓眼、淘票票等線上平臺或將失去優勢,院線格局將被改寫。第三方,影院不能收取服務費,經營業績中將損失一塊淨利潤來源。
  • 電影票補取消怎麼回事?爛片高票房時代會結束嗎?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網傳持續了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即將被取消。也就意味著,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電影票補取消,以後觀眾將花更多的錢看電影,同時,電影行業或產生不小的變局。
  • 9.9元電影票能賣多久 業內擔憂低價為製片業掘墳
    原標題:9.9元電影票能賣多久   能隨時查詢排場而不用打電話到影院詢問,手機就能訂座而不用到現場排隊,最重要的是,價格還是原來的十分之一!這樣的好事,觀眾怎會不心動?所以,在剛剛過去的賀歲檔,中國觀眾親身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電商大戰。
  • 海口9成團購電影要補差價
    團購票需補5至10元差價  市民張先生在美團網上購買了兩張電影票,售價19.9元。到電影院張先生被工作人員要求補10元差價。對此張先生表示,低價團購電影票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記者登錄美團、糯米等海口電影院團購頁面,在頁面小圖標上,多數沒有標明需要補差價,只有個別圖標有明顯說明。
  • 電影票團購網掀低價大戰 現場補差價惹消費者不滿
    原標題:電影票團購網掀低價大戰 現場補差價惹消費者不滿   春季多部新電影來襲,電影票團購網開展新一輪「低價戰」,部分低至9.9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但多名消費者反映,踏入電影院取票時,被告知要補差價,或者自備3D眼鏡,令人措手不及。業內質疑電影票低價戰究竟能維持多久。
  • 電影票補取消,消費者被誤傷,問題卻沒有解決
    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廉價票。19.9元、9.9元就可以看一場電影,消磨幾個小時的閒暇時光,這對於那些囊中羞澀的普通人來說,是多麼幸福一件事啊!幾年的美好時光,讓大家已經忘了2014年之前,網絡沒有這麼發達之前,電影票是多麼的貴!那時的電影市場與現在相比那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 你在網上買9.9元電影票 羊毛黨靠它年入百萬
    消費降級在小雷身上最明顯的體現是:電影票都要到閒魚買了。 2017 年我幾乎每周都去影院,每場電影9.9-19.9元不等,毫無壓力。現在打開購票 App ,用上各種影城卡,還是要 30 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