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
2014年起,觀眾在團購之外「驚喜」發現了全新的特惠購票模式,線上票務平臺迅速用最直接有效方式席捲了內地電影市場。
好景不長,今年春節檔總局「杯酒釋兵權」,將9.9元的票補滅掉,一周內或將「卸磨殺驢」徹底把票補解決掉。
最近兩天縈繞在很多院線和影城經營者頭腦中夢魘即將變成現實,據業內人士透露,持續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可能要消失了。一刀切掉票補,從長遠發展看是好事,但也會在電影市場內掀起一陣波濤,市場或將進行又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由於我們本身的文化習慣傳承,娛樂消費已成為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五一檔」三、四線城市的電影票房佔比不斷增加,電影消費不斷下沉。
而與三四線城市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形態更加裂變多元,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人們往往更關注精神生活的享受,電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載體。
有關部門針對電影產業發布了四條最新政策:
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第三方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網絡售票平臺數據需要同步上傳至專資辦。
換言之,從下個月開始,通過貓眼淘票票等平臺上,再也沒辦法買到9.9元、19.9元的低價票了。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先關注就是票補消失後,還能買到低價票嗎?
本次對於票補的限制,主要是針對「線上票補」,而「線下補貼」以及「其他形式的優惠」並沒有遭到禁止。未來淘票票、貓眼以及宣發方或許會將資源更多傾斜到線下,例如發放購票優惠券等。
理論上來說低價票依然會存在,只不過將由線上轉向線下,影院卡、優惠券等有可能再度回歸主流市場。
不過也有網友評論:也是好事,最起碼國產爛片,要花100來塊去看電影我估計也沒幾個人會看了。別說外國月亮圓啊!最起碼漫威的片花100多還是接受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