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補取消怎麼回事?爛片高票房時代會結束嗎?

2020-12-21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網傳持續了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即將被取消。也就意味著,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電影票補取消,以後觀眾將花更多的錢看電影,同時,電影行業或產生不小的變局。

文化部和電影局發文取消電影票補

電影票補文件主要內容:

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

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電商平臺和片方競相賠本掙吆喝

票補即相關方面為電影票(實際上是觀眾)提供的票價補貼。「票補」興起於O2O時代的百團大戰。2014年,還屬美團平臺下一員的貓眼,為搶佔市場份額,率先投入上億元,在平臺上推出了遠低於最低票價的3.8元、9.9元等超低價票,此後多家電商平臺為了爭奪消費用戶佔有市場,擴展新夥伴,便大肆燒錢補貼,市場上便出現大量低價電影票。同時,電影發行方也參與了電影票補活動,利用低票房提前鎖定一定的票房,吸引部分觀眾,保證排片上座率,然後利用口碑效應帶動話題,擴大聲勢,從而獲得高票房。

票補創造票房神話

票補直接拉低了電影票價。此前,普通票要60-80,IMAX或3D票價就得跳到100朝上。通過票房補貼,電影票則為19.9元,甚至9.9元。電商平臺和電影發行方發放票房補貼後,直接拉低了電影平均票價。2011年電影平均票價50.2元,2016年則跌至33.13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票補吸引了大量觀眾,2012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僅4.67億次,2015年突破10億,達到12.6億次。2017年突破15億,達到16.2億次。2018上半年電影觀影人次9.0億次,同比增加15%。

數據來源:廣電總局 中商產業研究院

票補也讓中國電影票房也是屢創新高。國內電影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7年599.1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6.78%。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累計達3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8%。按照上半年電影票房趨勢來看,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億元基本是毫無壓力。

數據來源:廣電總局 中商產業研究院

票補曾創造不少票房神話,中國票房超億的電影大量湧現。其中影片《戰狼2》以56.79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2015年《捉妖記》票房超24億。周星馳新作《美人魚》在春節檔上映,獲得33.92億元電影票房佳績。今年,引發國人熱議的《我不是藥神》,票房超30億元。

數據來源:藝恩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票補成為惡性競爭的工具,哪部電影票補多,影院考慮給予多排片,因此導致高爛片高票房的事情屢屢發生。其中綜藝電影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拍攝時間短,卻分別獲得4.29億元、6.97億元的高票房,豆瓣評分卻與電影票房不成正比,尤其是奔跑吧兄弟,豆瓣評分僅3.3分。

更為誇張的是,《小時代》和《前任》系列電影。2012年的時候,郭敬明自編自導了《小時代》第一部,楊冪、郭採潔、郭碧婷、謝依霖擔任女主角。此後郭敬明推出《小時代》系列電影,4部電影累計票房近20億。當時有網友曾作出影評:《小時代》統計出了全國傻X的數量。此外,愛情片《前任》系列也是飽受詬病,《前任3》成本3千萬,豆瓣口碑5.9分,票房共計19.42億。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票補導致電影發行方惡性競爭,爛片橫行。此前,馮小剛曾炮轟:中國垃圾觀眾多,因此垃圾電影也多。人民日報曾批:爛片高票房錢太好賺,作品就容易平庸。近幾年,中國觀眾素質提高,並不滿足流量明星觀感,開始追求高品質電影。

目前國家取消票補取消,預售票房勢必會直線下降,重要檔期的大盤或許大幅縮水。長遠來看,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電影的時代或來臨,這無疑利於中國電影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此外,貓眼、淘票票等線上平臺或將失去優勢,不過線上購票已經成為消費習慣,未來對電商平臺影響或不大。

對於影迷來說,電影票補取消,未來電影消費支出增加,錢包很受傷。其實,隨著中國電影的高歌猛進,票補支出逐漸吃力,開始拖部分上市公司的後腿,實際性票補支出有所收緊,票務平臺、片方開始變著花樣玩票補,紅包補貼、拼團、砍價等票補因形式改變使得參與難度提升,觀眾參與票補活動時間與精力成本增加,購票支出實際獲得優惠逐漸減少,因此,影迷也無需緊張。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電影行業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電影票補取消,消費者被誤傷,問題卻沒有解決
    幾年的美好時光,讓大家已經忘了2014年之前,網絡沒有這麼發達之前,電影票是多麼的貴!那時的電影市場與現在相比那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可以說,是線上的大量票補行為,拉低了電影票的單價,才吸引了那麼多的觀眾成為消費者。那時電影票真的是貴,約個會,兩張票就要破百了,買的肉疼。過去的辛酸當人們已經遺忘的差不多的時候,現在告訴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沒了19.9元特價電影票,你還去電影院嗎?
    據相關渠道傳來消息,國家電影局將出臺包括暫停線上票補,第三方銷售平臺收取服務費用不超過2元等措施。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暫停票補了。這直接意味著,以後我們將不可能買到9.9、19.9的特價電影票了。所謂線上票補,補貼的出資方不是國家,而是諸如貓眼、淘票票等這樣的線上銷售平臺以及電影的出品方先與院線商定一個票價,比如30。但是在線上銷售平臺上電影票只賣9.9與19.9元。其中的差價則由這些購票平臺與片方付給院線。一句話,所謂票補,就是售票平臺或者院線為你支付一定的票價。
  •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提起現在的年輕人,十分喜歡的一項消遣,就是去影院看電影了。小編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關於去影院看電影的年輕人的購票渠道,年輕人手裡的電影票都是從哪裡買的呢?
  • 電影票補取消 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
    電影票補取消,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今天,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新規包括如下: 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
  • 電影票補取消?低於10元的電影票不復存在 貓眼、淘票票利潤或受影響
    電影票補取消?、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電影票補取消
  • 電影票支持退改籤!但是那些已經看了一半的「爛片」能退錢嗎?
    買了電影票不想看了,能退嗎?又或者臨時有事,時間不合適,能改籤嗎?再比如被營銷坑了買了爛片預售,沒注意到不能退票,只好硬著頭皮看完?來源:微博截圖另外,因為目前不少電影都在第三方購票平臺上開展預售,可以提前購買未來10天的電影票。有網友表示,如果方便退改籤的話,會在看過首日的口碑後,再考慮是否要去看。這樣一來,爛片將「壓力山大」。
  •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2014年起,觀眾在團購之外「驚喜」發現了全新的特惠購票模式,線上票務平臺迅速用最直接有效方式席捲了內地電影市場。好景不長,今年春節檔總局「杯酒釋兵權」,將9.9元的票補滅掉,一周內或將「卸磨殺驢」徹底把票補解決掉。最近兩天縈繞在很多院線和影城經營者頭腦中夢魘即將變成現實,據業內人士透露,持續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可能要消失了。一刀切掉票補,從長遠發展看是好事,但也會在電影市場內掀起一陣波濤,市場或將進行又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 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 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各方觀望線下影院將備受考驗「票補」是隨著網際網路行業進入電影產業而發展起來的。所謂「票補」是指片方拿錢補償給發行渠道。製片方會將票補分發給售票網站,讓他們低價銷售電影票。從《變形金剛4》開始,多家電商開始推出「票補」後的低價票。
  • 線上票補將取消,9.9、19.9等特價電影票將取消……
    可能很多人對票補有些疑惑,那我們先說一說什麼是票補呢?票補就是觀眾購買電影票時所獲得的補貼。專業來講,就是觀眾實際支付價格和影院結算價格差價。這部分價格差額就是票補,一般都是由網絡售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來支付。一般來說,2D電影根據城市不同,最低限價一般在25元——35元之間,觀眾在網絡購票平臺,能買到6.6、8.8、9.9等價格的電影票。這個價格和最低限價的差額,由網絡購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作為票補來支付給電影院。
  • 今年的電影票為什麼這麼貴?
    如圖可以很直觀看出,由於電影票貴了,看電影的人數同比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下降。自然了總體票房也不見增長。二、票補政策的取消。鑑於市場的混亂,去年有關部門曾召集會議,向中影、華夏、萬達、博納等幾大院線負責人傳達相關信息:全面取消在線票補;第三方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縮短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
  • 電影票「退改籤」規定落地,不過9塊9看電影也沒戲了……
    界動報導:你知道嗎?電影票將無條件支持「退改籤」, 網友:爛片末日到了定了!電影票「退改籤」規定落地,不過9塊9看電影也沒戲了……你是否出現過買了電影票,沒時間去看或者是不想去看的情況?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的電影票該怎麼辦?
  • 沒有「票補」了,你還會進影院看電影嗎?
    取消票補可能會造成影院短期內上座率下降,但從長期看,會促進出品方提高影片質量來吸引觀眾。電影市場專家蔣勇認為,「片方依賴資本,通過拉動高票房贏得眼球,影響大盤,其中會產生許多不正常的現象,例如流量明星片酬極高,依賴票補拉升排片、上座率,誤導觀眾進入影院。」隨著一種消費行為逐漸成為用戶習慣,影市進入穩定發展期後,非理性、大促銷的市場行為隨之減少,新用戶市場空間相對飽和,吸納新用戶的邊際成本也明顯增加。
  • 企鵝智酷:觀眾為什麼會走進電影院,看一部爛片?
    當我們審視那些高票房與低口碑齊飛的電影產品,你可能會陷入一種「失望的驚奇」——這是怎麼回事?企鵝智酷·真象欄目嘗試通過對用戶心理和行為的真實探究,去解開反常商業現象中的必然規律。你也許也至少看過那麼幾部爛片。
  • 薇婭半小時賣出400萬電影票房,解析直播賣電影票新玩法
    在直播中,薇婭反覆強調了電影票的搶購規則和使用方法。總結起來就是觀眾花0.1元購買連結的商品,購買成功後到淘票票只需花19.9元就可兌換電影票,每人限購兩張,票碼9號之前生效,過期的話觀眾僅損失0.1-0.2元。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票價還是有誘惑力的,畢竟隨著去年票補的大幅減少,市面上已經比較少看到19.9的電影票了。
  • 線上票補停止低價電影票將消失 新政策影響如何?
    你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票補,有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內地影市票補大概會佔到全面票房的8%到10%,2017年度票房559億元中,大約就有30億元是票補加入的「水分」。   網絡購票平臺無疑是票補的主力軍。今年2月阿里影業發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阿里影業去年虧損9.5億元,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的銷售及市場費用高達20.87億元。」
  • 「太好了」電影票終於能退了!不怕買錯了~
    消息出來後,很多網友表示支持,買了票不想看或沒時間看的電影,終於可以退票了:還有人表示,受益的其實不僅僅是消費者,對於電影市場來說是個很好的促進,最慌的大概那些會引發觀眾紛紛退票的「爛片」吧?低價票也沒了除了電影票「退改籤」外,上周電影行業的另一條消息也引起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多方核實得知,儘管正式文件尚未下發,但從10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
  • 直播賣電影票怎麼玩
    要說的 時代瞬息萬變電影市場變幻莫測 從前幾年頗為盛行的票補 到被人詬病的大規模點映 再到短視頻成為影視宣發主陣地 如今,網紅帶貨式售票
  • 把這種爛片捧上票房冠軍,國產片怎麼了
    一句話概括:這就是一部打著抑鬱症幌子,行狗血愛情之實的爛片。本以為,這樣的題材會走寫實路線。但實際上,它是一部奇情科幻片!真正討論抑鬱症的內容,加起來連正片一半都不到(這還多說了)。特別是,當劇情進展到70%的時候,導演才突然想起來,還有抑鬱症這回事。
  • 電影票能退改籤了!但還有一個壞消息…
    導讀針對電影票「退改籤」亂象,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於電影票「退改籤」規定的通知》,明確規定:電影票支持「退改籤」。據報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昨天下發《關於電影票「退改籤」規定的通知》,明確提出電影票支持「退改籤」。
  • 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 貓眼淘票票退電影票幾十萬張是怎麼回事
    (來源:北京商報)貓眼淘票票退電影票幾十萬張是怎麼回事  「左手進右手出,零成本做高排片率。」這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一種分析。高預售成績,是一部電影的天然營銷點,如果一部電影的發行方提前投入成本做高預售成績,後退票收回成本,則效果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