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 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2020-12-21 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19.9元電影看不成了?網傳票補要取消,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大家早已習慣以「19.9元」等低價在網上買票看電影了,9月13日,一則「票補10月1日取消」的消息開始在微博和朋友圈傳開。票補的紅利不在,意味著觀眾就要全價觀影,看電影的積極性難免要受影響,電影行業也將會迎來巨變。記者隨後致電青島各大電影院線及第三方購票平臺獲悉,目前尚未接到通知,至於將如何應對,大多負責人對此避而不談,以「公司公告為準」。

取消票補?

正式文件尚未下發

2018年春節檔,我們告別了9.9元的超低價電影票;即將到來的國慶檔,我們或許將正式告別19.9元的相對低價電影票。9月13日,網傳國家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針對票補、預售、結算及購票服務費的相關新政。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如此,意味著20元以下的票價將消失,自2014年開始影響電影市場的線上票補手段成為歷史。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消息讓很多院線和第三方平臺「懵圈」,畢竟這兩方受到的衝擊最大。

記者聯繫青島萬達影城、SFC影城、大商影城及票務平臺淘票票和貓眼電影等負責人獲知,目前電商平臺、院線方都暫未收到確切通知,不過有的已經從「朋友圈」看到所傳相關信息,但條款的細節是否調整以主管單位公告為準。大商影城的張文家透露,9月12日中午突然各個群都在轉發這一消息,儘管正式文件尚未下發,經過一天的發酵,現在很多自媒體已經發了這一消息。

從網上所傳的消息獲知,按照「新政」,包括: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各方觀望

線下影院將備受考驗

「票補」是隨著網際網路行業進入電影產業而發展起來的。所謂「票補」是指片方拿錢補償給發行渠道。製片方會將票補分發給售票網站,讓他們低價銷售電影票。從《變形金剛4》開始,多家電商開始推出「票補」後的低價票。

低票價自然吸引了很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既培養了觀看電影的習慣,當然對票房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最瘋狂的是2015年中國電影的440億元電影票房中,有30億到50億元是來自票補。在青島,雖然還沒有發布過票補的所佔比例,很難拿到具體數據,但張文家透露,現在新片基本都是19.9元,只有個別小體量影片不做投入。

張文家認為,如果確定實施新規,影院方面肯定是按照新的要求來執行。影院票價一直以來都不會低於最低票價要求,一旦取消補貼,呈現出來的都是原票價,至於提價現在還沒有考慮,看市場大環境,目前大家還都處在觀望階段。「真的實行,觀眾以後在線上肯定從中不會再受益,可能更側重線下,考驗的是影院啊!」

對於貓眼和淘票票來說,之前線上購票的總服務費用約為7元(包括服務費和手續費),而現在電影局的規定只能收取2元,其中電商平臺和售票系統各得1元。服務費的大幅下降,可能會使電商平臺的這一部分收入和利潤隨之大幅下降。萬達影城、SFC影城及票務平臺淘票票和貓眼電影對於「票補取消」的消息,都表現出「不方便說」的態度,「等消息確定了再說,總公司屆時會統一發布信息。」

遏制爛片?

票補可「綁架」排片率

愈演愈烈的票補大戰同樣讓正常的電影市場競爭開始變味。「票補」說到底畢竟是一種依託於「利益刺激」的營銷方式,因為這一紅利,不少「爛片」也鑽了這一空子,質量不高也能在排片上佔盡便宜。反倒是一些質量和口碑雙高的小成本影片或者文藝片,因為無法享受「票補」,進不了重要檔期,排片上更是沒有任何優勢。

張文家承認存在這一現象,現在大多數電影在宣發費用上都預留一部分票補,主要是希望用前三天的低票價吸引觀眾,從而在未來院線的排片上佔有一定優勢。取消「票補」是否能夠遏制爛片?「所謂爛片,大部分也是跟後期口碑發酵觀影的人有關,觀眾有很多都是兩極分化,片子本身太爛,有的人就想買票看看到底有多爛。」

首當其衝

國慶檔電影或迎挑戰

不再用高額票補來綁架排片率,小成本電影能迎來「內容為王」的春天嗎?新政到底是「利好」,還是「重擊」?取消票補、擠掉泡沫後,最明顯的市場反應就是預售票房將直線下降,尤其是三大黃金檔期。即將到來的國慶檔影片,張藝謀導演的《影》、周潤發主演的《無雙》以及《古劍奇譚》《悲傷逆流成河》等成為接受挑戰的第一批影片。有業內人士預測,取消票補後,連大製作《影》票房都很難過十億。

相比較大多數電影人的「觀望」狀態,微博網友和眾多自媒體反應更大,更多觀眾曬出「票補最後一月」的網購票根。網友「先生達文西」發微博認為,「宣發將重鋪地網,影院發展會員。儲備營銷人才,票補轉向影院。對私營影城不一定是好事兒,但一定是傳統發行的春天。」也有觀眾則發微博表示,「我和電影院的緣分就到這兒了!」

新麗電影總裁李寧接受採訪時表示支持取消票補,他認為,電影宣發費用近幾年直線上升,「動不動一個電影的宣傳費用就要上億元,有時做個動畫預演的費用也達到千萬級別」,而網際網路平臺早已不再幫助製片方分攤宣發成本,反而把所有成本都轉嫁給了製片方,宣發成本跟影片的製作成本一樣,全由製片方承擔。

淘票票總裁李捷則認為,新規短期對第三方票務平臺確實不利,但長遠來看是好事。他認為,政策會讓行業「回歸內容質量和平臺產品競爭。」

相關焦點

  •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沒了19.9元特價電影票,你還去電影院嗎?
    據相關渠道傳來消息,國家電影局將出臺包括暫停線上票補,第三方銷售平臺收取服務費用不超過2元等措施。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暫停票補了。這直接意味著,以後我們將不可能買到9.9、19.9的特價電影票了。所謂線上票補,補貼的出資方不是國家,而是諸如貓眼、淘票票等這樣的線上銷售平臺以及電影的出品方先與院線商定一個票價,比如30。但是在線上銷售平臺上電影票只賣9.9與19.9元。其中的差價則由這些購票平臺與片方付給院線。一句話,所謂票補,就是售票平臺或者院線為你支付一定的票價。
  •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
    電影票補即將取消?9.9,19.9或成過去式?別慌,你還能買到低價票2014年起,觀眾在團購之外「驚喜」發現了全新的特惠購票模式,線上票務平臺迅速用最直接有效方式席捲了內地電影市場。好景不長,今年春節檔總局「杯酒釋兵權」,將9.9元的票補滅掉,一周內或將「卸磨殺驢」徹底把票補解決掉。最近兩天縈繞在很多院線和影城經營者頭腦中夢魘即將變成現實,據業內人士透露,持續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可能要消失了。一刀切掉票補,從長遠發展看是好事,但也會在電影市場內掀起一陣波濤,市場或將進行又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 電影票補取消 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
    電影票補取消,電影票補取消咋回事?今天,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新規包括如下: 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
  • 線上票補將取消,9.9、19.9等特價電影票將取消……
    可能很多人對票補有些疑惑,那我們先說一說什麼是票補呢?票補就是觀眾購買電影票時所獲得的補貼。專業來講,就是觀眾實際支付價格和影院結算價格差價。這部分價格差額就是票補,一般都是由網絡售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來支付。一般來說,2D電影根據城市不同,最低限價一般在25元——35元之間,觀眾在網絡購票平臺,能買到6.6、8.8、9.9等價格的電影票。這個價格和最低限價的差額,由網絡購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作為票補來支付給電影院。
  • 電影票補取消 網友:9.9元網絡購票將成歷史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站長之家(ChinaZ.com)9 月 14 日消息 據重慶晨報援引電影局相關人士消息,官方計劃下周起取消一切線上電影票的補貼這意味著,以後在網上買到低於 10 元電影票的情況將不復存在。此外,新規也限制第三方售票服務費不得超過 2 元。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而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 10 月 1 日開始變成 8 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如果消息屬實,這一新規勢必會對票務平臺和片方造成一定的影響,畢竟此前,票務平臺都是通過補貼用戶來搶佔市場的。
  •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
    新政策出臺,即將限制票補9.9元買電影票的時代結束了嗎?提起現在的年輕人,十分喜歡的一項消遣,就是去影院看電影了。小編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關於去影院看電影的年輕人的購票渠道,年輕人手裡的電影票都是從哪裡買的呢?
  • 沒有「票補」了,你還會進影院看電影嗎?
    記者向有關部門、院線、售票平臺等多方求證,最近的確會有相關規範出臺,電影局也曾舉行了部分院線人士參與的相關討論,業內人士透露,「新的規範政策中,對票補即將實現約束。」雖然並未獲得最終披露的細節,該指導意見在票補、結算、分配多方面都進行了規定,目前最重磅的消息是:今年10月1日開始,國慶檔在線票務市場可能連19.9元的低價票補都不能有了。
  • 告別19.9元 低價電影票哪去了?
    記者登錄美團貓眼電影頻道、格瓦拉生活等電影票銷售平臺發現,雖然部分影院仍標註有19.9元起的售價,但進入購買頁面後,售價19.9元的卻是影院的「爆米花+可樂套餐」,電影票價卻至少都要在30元以上。揭秘   票價上漲緣於票補取消 對於如今電影票的高價格,UME華星影城副總劉暉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對影院來說,電影票是有最低限價的,大概是在25~35元之間,根據放映成本而定。而電影票理論上就應該高於最低限價,所以現在花40元或者更多的錢買到一張票,是正常的票價。
  • 「票補」退出歷史舞臺,是時候和9.9、19.9元電影票說再見
    每逢周末休息,打開票務軟體,挑選一部可以和家人分享電影,似乎已經成為大眾休閒娛樂的普遍操作。在這些可供選擇的電影中,9.9元、19.9元的票價琳琅滿目,那麼選擇一部既實惠又喜歡的影片再好不過了。從10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如此,意味著9.9元、19.9元的票價將會消失。
  • 電影票補取消?低於10元的電影票不復存在 貓眼、淘票票利潤或受影響
    電影票補取消?昨日晚間,一則有關票補的消息迅速引起電影市場「千層浪」——電影票補或將取消。消息稱,從下周起停止一切線上票補,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二是,第三方線上售票平臺服務費不高於2元。三是,未獲得供應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是,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為T+7,明年十一開始變為T+0。目前電商平臺、院線方都暫未收到確切通知。電影票補取消,直接意味著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
  • 線上票補停止低價電影票將消失 新政策影響如何?
    原標題:9.9元、19.9元低價電影票將消失   昨晚,國家電影局相關人士表示,官方將出臺針對線上票務市場的新規,從下周起停止一切線上票補,這也意味著19.9元等片方與平臺合作的低價票,將不會在線上購票渠道中出現。同時,新規也限制第三方售票服務費不得超過2元。大地影院、博納影業、保利院線、淘票票等稱,已經獲知相關信息。那麼,這些新政策對觀眾、院線、票房,將產生什麼影響?
  • 最遲預售、最低票補 2020年電影春節檔 誰是大贏家?
    此前,市場傳出風聲,1月17日上午10點,春節檔電影將統一開始預售。而在2019年1月10日,距離2019年2月5日春節檔還有26天,春節檔9部影片就在同一天公布了發行通知與排次號(《情聖2》後續撤檔),拉開了大檔期統一預售的先河。
  • 春節檔票補受限,你能買到的最便宜電影票是 19.9 元
    據《中國電影報》報導,這一監管措施由春節檔各大片方聯合提出,具體為 2 月 15 日 到 3 月 2 日期間,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 19.9 元;補貼票數方面也有限制,單部影片不得超過 50 萬張。
  • 2018年度中國十大電影院線產業排行榜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上年559.11億元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比上年16.2億增長5.93%。儘管年度紀錄再次被刷新,但耀眼的數據下仍隱藏著危機:票房增速開始進一步放緩;票房前6位影片貢獻了30%票房,1000萬以下票房的電影超過311部,頭部效應顯現。
  • 電影票補取消怎麼回事?爛片高票房時代會結束嗎?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網傳持續了四五年之久的電影票補即將被取消。也就意味著,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電影票補取消,以後觀眾將花更多的錢看電影,同時,電影行業或產生不小的變局。
  • 電影開場前取消放映稱「院線規定」 這到底是誰的規定?
    近日,記者接到讀者投訴:未到公布的場次時間,影院就以無人買票為由提前取消場次並拒絕售票,並稱這是「院線規定」。這到底是誰的規定?影院售票規定為何不公開?很多觀眾呼籲有公開透明的標準。法律界人士表示:影院有違約之嫌,觀眾可向消保委投訴。
  • 春節檔將至,各家電影票App還在為票補發愁
    春節檔將至,各家電影票App還在為票補發愁(圖片來自於谷歌)上周就有消息傳出,春節檔的各大片方聯合提出,希望能夠限制電影票補的力度。具體來說,之前9塊9的電影票不見蹤影,每張電影票的票價至少要19塊9。同時,單部影片的補貼票數不得超過50萬張。
  • 薇婭直播11萬張票秒光開拓票補玩法,誰是《受益人》的「受益人」
    其玩法如下:觀影資格券定價1毛錢,每個用戶最多限購兩張,拍下之後就有資格以19.9元優惠價在淘票票上購買單張電影票,兌現時間截止至11月9日,可兌換最高票價不超過45元。一場直播帶貨開拓票補新玩法,400萬票房「穩了」,並以新型宣發手段為定於11月8日上映的《受益人》造勢,可謂多贏局面。
  • 青島旅遊景區:暫未接到景區封閉相關通知
    中新經緯記者以遊客身份致電青島景區時,一位青島市嶗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表示,「暫時沒有接到景區封閉相關通知,疫情期間出行可提前關注景區動態。」另一位青島方特夢幻王國樂園的工作人員也稱,「暫未接到閉園通知或限流通知,無論是本地遊客還是外地遊客,只要健康碼和體溫均正常即可入園。」中新經緯記者又以遊客身份致電多家旅行在線平臺了解到,多家旅行社不建議近期前往青島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