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晴天不用調色,因為它就是這麼自信的美
高反這個躲不過去的問題,讓很多小夥伴,心涼了一半,不是嚇你,高反這個問題絕對影響你去青藏地區的所有計劃。
出拉薩的火車,這一路高原地區車廂都會放氧,也有單獨吸氧的接口
拉薩去40冰川的路上隨處可見冰雪覆蓋山頂
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去西藏,先去醫院體檢,醫生說身體沒問題,然後北京坐火車出發就去拉薩尋夢了,車上認識了他的董小姐,說好到拉薩照顧人家,剛下火車就高反了,嚴重到直接拉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布達拉宮就在隔壁。醫院躺7天就沒能去布達拉宮看看。7天後機票飛到重慶,又活過來了,隨行的朋友稱他們這次旅行叫「西藏人民醫院7日遊」
珠穆朗瑪峰營地外的、海拔接近5800米,挺不住的已經開始吸氧了
我去西藏的時候,同行的蘇州的小姐姐,設備準備的那麼齊全,自拍杆,直播架,她想一路做直播,第二天去珠峰大本營的路上一言不發,吃了好幾天苦,到了珠峰營地,再難邁動腿了,躺在當地民宅內,吸氧。珠峰啊,星空啊,都不管了,我給她帶去少許安慰,珠峰下面直播不了,因為根本沒信號。
去布達拉宮講解團,有個號稱千杯不倒的湖北小姐姐,從上海飛拉薩,第一天就被放倒了,還好有氧氣續命,用她的話,喝生命之水都沒那麼頭疼(生命之水-96%白jiu)
西安的小哥,話癆,突然有天在無人區不說話了,我們以為睡著了,然後他醒了給我們說剛才覺著暈,然後就高反暈過去了,我說你是不是睡著了,他說不是,因為跟睡著不一樣,腦袋空白,聽不見我們說什麼,一瞬間就暈了,聽著怪嚇人的,連忙給他一罐氧氣,讓他清醒清醒
一家三口本來定的是飛機到拉薩然後zu車出遊,結果落地孩子高反的厲害,付了7天普拉多,還有所有行程全部放棄。
家裡親人,特別熱愛旅遊,我很佩服他倆,老兩口看小孩之餘全國各地去旅行,去了一次青海湖,高反,特別想去西藏看看,但是一次高反就很難忘了。
拉薩平均海拔3600,布達拉宮是要爬的
人在多高的海拔會有高原反應?大約3000米左右,其實長期生活在平原或者含氧量高地區的小夥伴2000米左右就會有高反現象了,青海西藏平均海拔要在4000米以上了 。
3000米大概多高,泰山1524米兩座泰山疊起來的高度。你要在上面進行日常的呼吸和活動。
另外如果高海拔森林和植被茂密就不太容易高反,像九寨溝,西藏的林芝地區雖然海拔也高,但不太容易有重度的高原反應。
冬季布達拉宮免票,人不多遊覽也得3小時
一般會呼吸不通暢,大概感覺就是吸4口氣,有一口不含氧氣的感覺。俗話說「有點倒不上來氣。」會耳鳴,遊泳耳朵裡面進水,嗡嗡嗡,一直這樣。
頭痛,輕症狀就像快速電梯一路向下,然後突然停下那一瞬間的頭痛,但是一直持續。
無力:沒有力氣做事情,上個廁所都喘。
睡不著:晚上明明一天很勞累了,但是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很淺。
比較嚴重的就會:胃痛,嘔吐,走路不走直線。暈厥,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40冰川過去就是不丹了,無人區經歷車壞方圓幾十公裡就我們自己
用當地小夥伴的話,高反很調皮,你第一次來不高反,你第二次來不一定不高反,你身體好不一定不高反,你身體差也不一定會高反,喝幾個月的高反藥,到高原照樣可能高反,來高原只能做充分的準備, 做最壞的打算。
我感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高反,老年人或者小朋友,比中年人青年人容易高反,對生活質量要求高的,比對生活質量要求低的容易高反。肺活量大的比肺活量少的要容易高反。坐飛機來的比坐火車來的容易高反。
大風狂吹,感覺車都歪,我努力控制鏡頭,從這開始海拔4500以上了
首先要看症狀的輕或者重,如果重,別猶豫馬上去醫院,別經驗主義,哪怕小題大做,也不能耽誤。好了出院還是一條好漢。
1.有條件還是火車來,有個適應過程,提前可以吃一點高反藥或者體檢一下,起碼能給點心理暗示。
2.入住第一天可選擇住宿條件好點的,別一上來就挑戰自己,身體可是很誠實的。
3.不要洗澡,不要洗頭,這可是經驗之談,特別是第一天。感冒了在高原特別不容易好,更易高反。我就不知道,我每天洗澡洗頭,然後司機師傅問我,頭髮咋沒幹,我說剛洗完澡,他說你真是膽大。不高反的人就是豪橫。
4.減少體力活動,前期行程不要排太滿讓身體逐漸適應,剛上高原各個器官都在適應給他們一個過程。
5.呼吸可用嘴,這樣會幫助呼吸進更多的氧氣,更快適應高原的環境。
6不要一直依賴氧氣瓶,氧氣雖好,但是不能一直吸,會產生依賴,然後不吸的時候就會更加難受。
7.不管你高反不高反,要準備應急氧氣瓶,以拉薩為例,這想買東西,早快10點開門,晚8點就找不到買的了。如果實在急需找酒店前臺或者直接去醫院求助。
8.情緒不要波動太大,不要喝酒,當地人很熱情,你要跟他喝,他一定把你喝到高興,但咱平原百杯不倒,高原一杯歇菜。
西藏的陽光把我曬成了黑煤球
剛到高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輕症狀不要慌,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猥瑣發育,別浪。
乾貨跟大家分享完啦,希望小夥伴們,都能圓自己的夢想之旅。
我是小飛,讓我做你身邊的旅遊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