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畫義大利:絲綢之路通羅馬

2020-12-15 環球遊畫楊雲平
遊畫義大利首都羅馬

背起遊畫畫具,我情緒飽滿地走出國門,沿著陸上絲路又到了義大利。

遊畫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簡圖

義大利主要由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的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所組成,裡面還包圍了聖馬利諾與梵蒂岡這兩個微型國家,整個國土就像一條正在踢足球的大長腿。

愛穿絲綢的古羅馬人

義大利國名由古時一部落名演變而來,原意「牧羊場」, 它是古羅馬帝國(中國古人稱大秦)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全盛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約略同時期的中國兩漢亦達鼎盛期,都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公元前139年西漢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後,這條道路也通到了羅馬,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和追求浪漫的古羅馬人對新鮮事物特別好奇有關,他們相信每磅值12兩黃金天價的絲綢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同時也與古羅馬人對絲綢及服裝所涉及的質地、圖案、色彩和製作等特別欣賞有關,所以不僅皇帝喜歡穿,貴婦和少女們更會身著半透明的絲衣到大街上炫耀。而對講究實際的中國人來說,對自己高貴的商品充滿信心,並且看到了商機,瞄準了市場,無疑也極為重要,因此可以說這兩個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文明及最強大的帝國,是由絲綢與絲路連接起來的。

在義大利羅馬西班牙廣場留影

絲綢之路有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之分,本篇所述的是以義大利首都羅馬為終點站的陸上絲路,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為終點站的海上絲路將在後面陳說。而遊畫陸上絲路終點站,除了羅馬,我還會畫佛羅倫斯與比薩。

遊畫羅馬城雕工藝品

這個有大理石底座的羅馬母狼鑄銅工藝品,是我在羅馬街頭售貨亭裡購買並遊畫的,它是羅馬城的城標。傳說羅馬人始祖伊尼德的後代拉丁公主西拉維姬與戰神瑪爾斯結合後生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叫羅馬路斯,弟弟叫裡穆斯。這事觸怒了國王,他害死了西拉維姬,還把兩個孩子放在筐子裡拋入洪水泛濫的臺伯河中。這時一頭母狼救起了兄弟倆,並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他們。之後母狼被獵人捕殺,兩個孩子被獵人撫養成人後為母親報了仇。羅馬路斯在母狼哺育他的地方建了一座城市,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羅馬,因此羅馬城標的圖案就是一頭母狼哺乳兩個嬰兒。

遊畫羅馬鬥獸場

羅馬因建城歷史久遠而被稱為「永恆之城」,到羅馬,我首先要遊畫的是羅馬鬥獸場。它建於公元72至80年間,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因此充滿了血腥。但從建築角度看,它非常偉大,如果說柱式結構是古希臘人所創,那麼拱券樣式則是古羅馬人的發明,這座鬥獸場的第一層為多立克柱,第二層為愛奧尼克柱,第三層為科林斯柱,柱與柱之間便是拱券,所以它不僅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也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築藝術的結晶,畫它我是又糾結又激動!

遊畫君士坦丁凱旋門

建於公元312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拱券和柱式有機結合的產物,因年代久遠,君士坦丁凱旋門已老態龍鍾,為與之相匹配,遊畫它時我嘗試了有古樸意味的水墨渲染的黑白畫法。凱旋門上的簷廊斷蝕有加,原本的雕飾殘缺不全,用侷促的短線條來畫比較合適;立面的柱子威武依舊,門樓的架構雄姿猶存,以舒展的長線條來畫比較恰當;遊畫那天陽光強烈而燦爛,幾乎直射直瀉,所以我畫了深深的陰影在門上和門下;構圖上為避免空蕩蕩的感覺,我還搬來羅馬街頭很多的「平頭多叉樹」作近景,又搬來不知名的尖頂教堂作遠景,這一「夾擊」,就有了屬於我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遊畫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義大利人大多是天主教徒,而羅馬正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市內有700多座教堂和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位於城市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岡還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

遊畫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我曾為那個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巨大穹頂而「瘋狂」!

遊畫佛羅倫斯斬妖神柏修斯雕像

佛羅倫斯是歐洲14至16世紀時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是文藝復興的巨匠但丁、伽利略、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的故鄉或居住地,舊時的譯名更好聽,叫做翡冷翠。與羅馬一樣,佛羅倫斯可以遊畫的地方太多了,在市政廳廣場旁的蘭奇長廊上,我畫了斬妖神柏修斯雕像,那是因為喜歡的張充仁。這位中國現代著名雕塑家曾為蔣介石、聶耳等各類名人塑過像,而最早見到他的作品,畫的就是有斬妖神柏修斯雕像的水彩畫。

遊畫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在「鮮花之城」佛羅倫斯,我還遊畫了宏偉壯觀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它的屋頂是「託斯卡納紅」,外牆等處裝飾的是「卡拉拉白色大理石」、「普拉託綠色大理石」和「瑪雷瑪粉色大理石」,光看這些文字就很美了;它的總設計為著名建築師布魯內列斯基,哥德式鐘塔的設計者為著名畫家喬託,洗禮堂三扇刻有《舊約》青銅浮雕的銅門有兩扇為著名雕刻家吉伯提所作,被米開朗基羅譽為「天國之門」,光看這些名人就不得了了,所以特別需要點讚。

遊畫比薩斜塔

在比薩城,我遊畫了其歷經千年斜而不倒的斜塔,那塔還因伽利略在上面做過轟動一時的實驗,並得出「自由落體運動定律」而聞名於世。聽說之前有兩個義大利青年想了個辦法,將斜塔扳直了幾公分,但當年的遊客卻較以往減少了好幾成。這件事表明,人們要看的是比薩斜塔而不是比薩直塔,只有與眾不同並富有個性的東西才吸引人!

遊畫夢回羅馬與弗洛倫薩

在比薩由於迷路,明明離開了,繞了一大圈後又回到了斜塔下,想起在羅馬許願池時要許個重回羅馬的願,需背朝那池扔個小錢下去,可我稀裡糊塗地將口袋裡兩個歐元硬幣中大的一個(值人民幣100元)扔了下去,當時有驢友就笑我許的願好貴,而且未重回羅馬卻重回了比薩,確實有點搞笑。也許白天太累太興奮,那晚睡得很香,夢中竟將羅馬和佛羅倫斯的景色混到了一起,第二天便有了《夢回羅馬和佛羅倫斯》的遊畫。由此我感慨,感慨這些偉大的城市絕對值得一去再去,不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夢境裡;我還動情,動情那是當年絲路商人們穿越河西走廊後,經西域、過中亞、跨西亞、走南歐,跋山涉水餐風露宿千辛萬苦歷盡艱難才到達的地方啊,我能多待一會兒就多待一會兒吧,就為了能充分感受先人們的壯舉和體驗前輩們的不易。在此還要說上一句的是,陸上絲路到頭了,但是還有海上絲路呢,現代還演變出了「一帶一路」,所以絲綢之路並沒有結束!

相關焦點

  • 羅馬與漢朝的絲綢之路外交
    在此之後的700多年間羅馬始終保持著不被外族攻克的紀錄。從公元前343年開始羅馬與薩莫奈人進行了先後3次戰爭,終於得以將義大利中部完全徵服。公元前272年羅馬攻入義大利南部,至此除北方的波河流域外羅馬已統一義大利半島。當羅馬崛起成為義大利半島的霸主之際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正處於全盛時期:公元前9世紀末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城,這裡很快就發展成為地中海貿易的中心。
  • 條條大路通羅馬 六月起杭州可直飛羅馬度假了
    2019-04-18 16: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尉國陽 朱建美 記者 張帆條條大路通羅馬,馬上就會有一條天路從杭州直達羅馬——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今天(18日)宣布,該公司聯手浙江省機場集團響應
  • 條條大路通羅馬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著名的英語諺語。古羅馬原只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三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
  • 遊畫吉爾吉斯斯坦:絲綢之路上東進的詩仙李白與西遷的東幹人
    中亞由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五個斯坦國所組成,它們作為中國開啟的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一個環節,又作為前往西亞與歐洲的必經通道,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還與中國一起積極努力,2014年時成功地將絲綢之路申請成了世界文化遺產,關鍵性更顯而易見。
  • 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從中國出口到羅馬,需要多久?
    ,即「絲綢之路」,將我國新疆塔裡木盆地的綠洲,與羅馬黎凡特(地中海東岸)或其他城市相連。絲綢製品幾乎很難找到材料,真正描述從中國到羅馬要花多長時間。但是設想一下,大概要花幾乎一年的時間才能走完「絲綢之路」。
  • 《絲綢之路——從蓬萊到羅馬》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高紅雷 推薦書店:興義市辭林書店 山東蓬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
  • 條條大路通羅馬,下一句是什麼
    條條大路通羅馬,下一句是什麼?神回復:有人出生在羅馬。羅馬原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據說,當時從義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
  • 義大利城市介紹:羅馬(Rome)
    義大利首都羅馬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由於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有悠久的歷史,故被稱為「七丘城」和「永恆之城」。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總面積為1507.6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208平方公裡。羅馬市現由55個居民區組成,人口約264萬多。   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
  • 「盛世公主號」郵輪義大利羅馬正式啟航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宋承傑、張瑾):2017年5月21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世界最大的郵輪運營商嘉年華集團共同舉辦的「沿海上絲路,講中國故事」活動啟動儀式在義大利羅馬舉行。全國友協會長李小林出席並宣布活動啟動。
  • 6月起,中國杭州—義大利羅馬直飛,13小時可達
    今天下午,浙江省機場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中國杭州—義大利羅馬直達航線6月起航有關情況進行通報。   目前,義大利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義大利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 羅馬簡史:義大利羅馬的歷史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梵蒂岡和教皇的所在地,曾經是一個廣闊的古老帝國的中心。這仍然是歐洲文化和歷史的焦點。這種缺席,隨之而來的是大分裂派的宗教分裂,這意味著羅馬教皇對羅馬的控制只能在1420年重新獲得。羅馬派別的鬥爭,羅馬的衰落,十五世紀的教皇回歸之後,一個有意識的宏偉的重建計劃,在此期間,羅馬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前列。教皇的目的是創造一個反映他們的力量的城市,以及對付朝聖者。
  • 義大利羅馬旅遊必去地方
    現在歐洲旅遊越來越熱門,義大利和法國是兩個最熱門的國家,像羅馬和巴黎是熱門的城市。去歐洲通常大家會先去羅馬或者巴黎,然後再去其他地方,但是有一種說法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去歐洲,要先去德國,感受一下歐洲的現代文明,再去法國的巴黎,最後去最古老的城市義大利羅馬,順序應該是這樣才對的。
  • 義大利見聞錄-1 永恆之城—-羅馬
    小時候老師為了啟發我們變得更聰明,總不停的提醒大家,解決問題要「條條大路通羅馬」。我以為羅馬不就是羅家養的一頭高頭大馬,可以帶你夢遊似的滿大街的溜達,不負昭華。長大後我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一句出自《羅馬典故》的諺語,指一件事的解決方法不只一種,人生的道路也不止一條,自己去找,自己去走。
  • 你原來是這樣的義大利,從威尼斯到羅馬,全方位感受義大利的美景
    義大利獨特風味的美食,美麗的鄉村,美妙的葡萄酒和悠久的歷史使它變成了一個極佳的國家,每次一個人來到義大利旅行,我都會捨不得離開這個國家。託斯卡納的葡萄園,佛羅倫斯的歷史,羅馬古老的街道,義大利南部的悠閒自然,以及威尼斯的浪漫運河,都讓我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國家。
  • 為什麼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雖名符其實也不足為奇!
    我們平時常用「條條大路通羅馬」(All Roads Lead to Rome),這句話當然有其出處及典故,它自然與古羅馬時期的道路的確存在著淵源關係。這句諺語本來用於表示,事情如願不只有一條路可走,而是具備多種可能性。然而,在世界古代歷史上,的確存在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史實。
  • 條條大路通羅馬,看看古羅馬人的高速公路
    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常用來比喻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近似殊途同歸。但是你以為它只是一句諺語嗎?它其實還準確的描述了古羅馬發達的道路系統。羅馬人修大道始於公元前4世紀末年。它由羅馬南下,通往重鎮卡普亞,全長200多公裡。其後又修了兩條北上的弗拉米尼大道,通往北部義大利重鎮阿里米昂。
  • 國家旅遊局將赴土耳其義大利等推介陸上絲綢之路
    而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布之後,大手筆繪就的絲路旅遊藍圖如何實施?對沿線國家旅遊業產生何種影響?這成為沿線國家旅遊業界關注的焦點,也成為擺在中國國家旅遊局領導案頭的重要議題。
  • 彪悍的羅馬,對比現在的義大利,義大利人真的是羅馬人的後裔嗎?
    義大利人喜歡自稱自己是羅馬人的後裔,二戰時的墨索裡尼也雄心勃勃的意圖恢復「羅馬的榮光」,可是對比一下兩者之間的戰績,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毫無可比性,義大利人真的是羅馬人的後裔嗎?如果不看義大利那些眾多古羅馬時代遺蹟的話,根本無法聯想到義大利人就是羅馬人的後裔。但是,義大利人真的是羅馬人的後裔可能有的人說:羅馬人不是黑髮黑眼嗎?現在的義大利人都金髮碧眼了,肯定被「換種」了。
  • 《義大利羅馬遊記》
    義大利是歐洲的藍寶石,它既有歐洲起源的古埃及文化,「敬神尊王,注重來世」,又有古希臘文明「傳承埃及,以人為本」,更有古羅馬雄壯巔峰,及黎明前黑暗的中世紀,和人類曙光的文藝復興!       古埃及是地下文明,而古羅馬是地上的文明,羅馬被譽為「永恆、不朽之城」,從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直至近現代,而宗教始終伴隨其中,各個時期的傑作匯聚一堂,羅馬是名符其實的露天歷史博物館。         2017年6月,三口之家自由行,羅馬,佛羅倫斯,錫耶那,比薩斜塔,威尼斯。
  • 義大利羅馬:高貴典雅
    羅馬羅馬 ,一直給我的印象,是融合了 羅馬 假日中高貴典雅的浪漫以及愛在 羅馬 中的市井與喧囂,如果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羅馬 ,乃至整個 義大利 真的是個天堂。義大利 人性格比較懶散,但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質,正如 羅馬 ,典雅的外表下,是人們隔著兩個街區高聲呼喊的場景。從Spagna到Barberini,這裡是 羅馬 的市中心,萬神殿、特 萊維 噴泉、納沃那廣場、 西班牙 階梯,都離得很近,畢竟, 羅馬 的整體面積就很小。萬神殿廣場外,每天都有不同的街頭藝人。因為 歐洲 街頭賣藝需要相關執照,所以藝人的水平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