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金字招牌+大學城人才資源,番禺探索推動優秀文創產品走向...

2021-01-11 騰訊網

左手高舉全市唯一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金字招牌,右手緊握粵港澳大灣區稀缺的智力源泉廣州大學城,坐擁全域旅遊和大學城人才兩大核心資源,廣州番禺將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近日,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州番禺大嶺村永思堂裡,番禺區委宣傳部與廣州大學美術設計學院聯合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大嶺村文脈與文創」的品鑑研討會,向公眾展示了番禺在這個歷史古村開展的非遺文化與活態化傳承的研究工作成果。

番禺在歷史古村大嶺村開展了非遺文化與活態化傳承的研究。

番禺區委宣傳部負責人還介紹,番禺近期還將出臺相關文件,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出七大措施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

古園林裡,齊論大嶺村文脈與文創

永思堂坐落在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為大嶺村陳氏23代傳人陳仲良於清朝道光年間建成的私宅庭園。2011年1月,永思堂被登記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完成了修繕工作,被譽「第二個餘蔭山房」。

番禺大嶺村永思堂被譽「第二個餘蔭山房」。

番禺區充分利用廣州大學城人才資源,於今年年初聯合廣州大學美術設計學院賀景衛教授團隊籌辦第34屆全國荷花展蓮花山文創作品展,成為本屆荷花展的新亮點。賀景衛教授在籌備蓮花山文創作品展的同時,在大嶺村建立「嶺南文化和大嶺村文創研究基地」,開展了非遺文化與活態化傳承的研究工作,實現了對大嶺村的歷史文化與淵源、建築結構與裝飾、民俗文化與物產等方面的初期研究,在古村落保護、地域經濟發展、嶺南文化推廣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研討會現場展示了「開門大吉」「鰲遊大嶺」「財祿雙全」「黃大仙」「大嶺村龍舟飯」「嶺龍」「魚躍龍門」等七大系列文創產品。同時,現場的領導嘉賓、文化名人及村民代表進行了交流探討,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為下一步深入古村落研究及文創轉化開發提供思路。

研討會現場展示了「開門大吉」「鰲遊大嶺」「財祿雙全」「黃大仙」「大嶺村龍舟飯」「嶺龍」「魚躍龍門」等七大系列文創產品。

本次召開的研討會由番禺區委宣傳部、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指導,番禺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品鑑研討會是繼上個月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啟動儀式後在大嶺村舉辦的又一項重要活動。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社科院、廣州大學等單位以及番禺區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和番禺區文化名人參加活動。

番禺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今年番禺區把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七大舉措助推番禺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

該負責人還表示,番禺區還將在近期出臺相關實施意見,重點包括七大具體舉措,促進番禺區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的發展。

一是加強旅遊景區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實施番禺旅遊商品創意設計提升工程,鼓勵旅遊景點景區、文化文物單位、創意設計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創新開發生產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創產品,對優秀文創產品開發項目給予支持。改造提升現有旅遊購物場所,在各旅遊景區建立經營誠信、服務優質的文創產品銷售中心。

二是利用廣州大學城智力資源。加強與廣州大學城高校的合作,藉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引進高水平學術團隊和設計人才,建立以高校、景區、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聯盟。鼓勵支持高校師生在各鎮街建立文創研究開發機構和工作室,完善高校與市場的對接轉化機制和聯合攻關的利益分配機制,共同提升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能力。

三是壯大文創設計產業市場主體。加強各類文創研發設計中心、時尚智庫、創意諮詢機構建設,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文創設計機構落戶番禺,促進文創設計產業能級提升。鼓勵支持文創設計企業來番禺設立區域總部、分支機構或共建設計中心,提高番禺文創設計水平。支持一批中小型文創設計服務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和特色化方向發展。

四是促進文創設計成果轉化。發動多方力量建設文創設計服務交易市場,鼓勵文創設計成果通過市場渠道合法轉讓。鼓勵企業將可外包的設計業務發包給文創設計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和品牌建設。政府購買服務優先選擇在番禺區內註冊的專業文創設計機構,為番禺文創企業提供更好更多的發展空間。

五是搭建文創設計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區域性、專業性文創設計服務平臺,支持信息、技術、智慧財產權、設計成果交易等平臺建設,建立覆蓋全區的文創設計服務網絡。建設文創設計圖書館(室)、創意設計博物館,為文創設計提供圖書、資料庫、資料庫、模型等基礎參考資料,滿足文創設計企業、設計師對基礎資源的需求。

六是參加各類文創設計活動。鼓勵支持企業參加知名文創設計大賽。鼓勵文創設計企業、文創設計機構和文創設計人才參與文創設計評獎、展覽、競賽等活動,展示番禺文創設計成果。對獲得獎項的企業(設計師),視獲獎項目的專業化、產業化和影響力等情況給予獎勵。

七是加強文創設計產業交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舉辦粵港澳文創設計交流活動,開展專業性學術交流和主題性高層論壇。推動粵港澳文創設計機構和文創設計人才資質互認,為番禺文創設計產業搭建國際、國內雙向交流平臺。

【南方+記者】劉懷宇

【攝影】吳偉洪

【作者】 劉懷宇;吳偉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嶺文化衍生出100多件文創產品!大咖齊聚永思堂論文脈、品文創
    ,為後續創作出更多更優質文創產品提供思路,共同推動番禺區全域旅遊出新出彩。今年,番禺區把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番禺區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 2019番禺全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展
    2019番禺全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11-27 近百件文旅創意作品亮相,令市民既能享受
  • 文創產品如何找到「文脈」?廣州番禺區將這樣做
    據了解,番禺區充分利用廣州大學城人才資源,於今年年初聯合廣州大學美術設計學院賀景衛教授團隊籌辦第34屆全國荷花展蓮花山文創作品展,成為本屆荷花展的新亮點。番禺區將出臺舉措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今年,番禺區把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番禺區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 推進全域旅遊,番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番禺區著力推進旅遊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不斷深化鞏固全域旅遊創建成果,探索出一條具有番禺特色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之路。當下,番禺旅遊呈現良好態勢,不斷優化全域環境、提升公共服務、創新「粵菜師傅+旅遊」模式,正在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番禺的全域旅遊方向在哪裡?
  • 長安大學城高校文創聯盟揭牌 推動校企融合發展
    長安大學城高校文創聯盟揭牌儀式暨首屆「美人魚杯」創新創業大賽—新媒體創意大賽總決賽舉行。長安大學城高校文創聯盟揭牌。為進一步加強政府、高校、企業之間的聯動,促進高校文創資源轉化,深入推動「文創賦能、服務產業」實踐,實現文化興區和校企融合發展,12月3日,長安大學城高校文創聯盟揭牌儀式暨首屆「美人魚杯」創新創業大賽—新媒體創意大賽總決賽在西京學院京華大禮堂舉行。
  • 文創賦能,東陽旅遊全域皆景
    近年來,東陽市編制了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了全國首個文創型全域旅遊示範城市的發展定位,實施「文創統領、影視全域、區域協作、田園城市」戰略,通過大力挖掘、整合文化資源,不斷開創文旅產業大融合、全域化的發展新局面,實現了全景打造、主客共享的美麗蝶變。從今日起,本報旅遊版將陸續刊發一組報導,從「四個戰略」介紹東陽市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做法和成果。敬請關注。
  • 解讀番禺「美食經濟」: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晴雨表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深挖廣府飲食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創新「粵菜師傅+旅遊」模式。 2019年9月, 番禺區成功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番禺區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文商旅深度融合,旅遊產業往縱深發展,「旅遊+」的形式正成為番禺旅遊發展的新增長點。據統計,今年國慶中秋八天長假期間,全區旅遊接待總人數287.7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9億元。
  • 激活大灣區「人才智谷」驅動番禺高質量發展
    這一系列舉動正推動人才服務品質資源向萬博商務區及網際網路新興產業延伸的重要舉措,也助推大學城人才與萬博產業的連接,「通過人才引領產業,不斷完善萬博發展生態,為推動番禺加快創新創業創造提供智力支撐。」從番禺區產業發展布局來看,一條科創產業軸正在凸顯。
  • 「大嶺村文脈與文創」品鑑研討會:文創產品如何找到「文脈」?
    ,又如何為文創產品注入「文脈」?記者還從研討會上獲悉,近期番禺區將出臺「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化的實施意見」,包括加強旅遊景區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壯大文創設計產業市場主體、促進文創設計成果轉化、搭建文創設計產業發展平臺等等內容。
  • 焦作:旅遊金融擦亮全域旅遊「金字招牌」
    從一花獨放的雲臺山景點美,到由民宿美、服務美等一個個美學元素構成的全域美,修武縣近年來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總抓手,在全國率先走出了一條以美學經濟領航景城融合的全域旅遊探索之路。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專注於旅遊金融的特色銀行——焦作中旅銀行的鼎力相助。為此,修武縣委、縣政府特邀該行行長遊翔參加了「永不落幕的漢服節」開幕式。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三大問題束縛文創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儘管故宮博物院等優秀文創案例珠玉在前,但目前掌握大量傳統文化資源的文化文物單位難以複製效仿,當前國內文創發展仍受諸多限制,活力亟待持續釋放。文創開發機制不順。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陳邵峰表示,目前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的體制機制上有所突破,但尚未完全理順,實施細則尚不明確。
  • 番禺這個地方建成25公裡碧道,中心湖人才公園將開放!
    位於大學城華工生活區旁的赤坎湧,曾是兩所高校生活區之間的荒廢地,如今,經過治理已變成環境優美的濱水碧道和小公園。中心湖是大學城內的運動休憩熱門地,通過生態補水、提升水體生態自淨功能,水質已經基本穩定在IV類,中心湖人才公園將在國慶前對外開放。
  • 平湖新埭以文創產品助力全域旅遊
    新埭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美麗鄉村的建設、全域旅遊的推進,新埭的旅遊事業迎來了發展高峰期,國際遊購小鎮、渡口毛家圩、陸稼書祠堂等知名度不斷提高。如何做好「好上加好」的文章,讓新埭全域旅遊更具知曉度和影響力,文創產品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載體。
  • 成都七大舉措推動西部文創中心建設
    建立傳統文化資源資料庫,編纂出版《成都歷史文化大辭典》,大力實施歷史名人傳承創新工程。抓好古蜀文化遺址、工業文明遺址、歷史文化街區、川西林盤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及活化。促進成都文物資源向文創產品轉變、非遺資源向非遺產品轉變。提升公共文化。
  • 新機遇下都江堰全域旅遊的創新之變
    近年來,都江堰著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國際生態旅遊名城」,強力突出發展全域旅遊,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努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成功探索出一條將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開放與合作相結合的全域旅遊都江堰模式。
  • 全力擦亮「廣東旅遊看碉樓」的金字招牌 推動全域旅遊向高質量發展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易航A爭創5A整合資源融入全域旅遊「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處於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最後衝刺階段,將在9月25日前提交驗收申請,力爭年底前順利通過國家文旅部及省文旅廳的驗收。」開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鄺積康在2020年全域旅遊工作現場會上表態。
  • 貴安新區 一座城市的文化旅遊探索
    整合貴安新區境內的屯堡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對貴安文化進行挖掘創新,豐富城市內涵,推動文化旅遊轉型升級。民博會是全世界民族民間工藝集中展示的盛會,活動的成功舉辦,可以為貴安新區聚集大量的人氣,也有利於推進當地民族民間工藝品的保護、傳承及科學合理的產業化開發,進一步深入挖掘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和資源,推動貴安民族民間工藝產業的培育和成長。
  • 【全域旅遊】平山: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平山縣是石家莊市唯一一個進入名單的縣。巍巍太行逶迤綿延,孕育出豐饒的生態資源;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平山縣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近年來,該縣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依託優勢資源稟賦,打造多業態支撐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 【全域旅遊示範區】延慶區全域旅遊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開發夜遊長城、夜跑世園、漢服打卡、低空飛行等新業態產品,以延慶長城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為支撐,豐富產品供給,優化公共服務,發力供需兩側,旅遊+文化、+體育、+商業、+農業走向深入。來自人民大學、第二外國語大學等知名學者教授,圍繞「文化賦能」「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冬奧與冰雪體育旅遊」等話題深入探討。
  • 聚焦文創旅遊和感知物聯,周莊鎮開展全域產業招商引智
    近年來,在崑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周莊鎮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精緻古鎮 最美水鄉」發展目標,以文創旅遊和感知物聯為主導產業,堅持項目為王,突出智能製造、文旅融合產業招引方向,大力引進國際化品牌和總部經濟。今年以來,已落地項目55個,立項省雙創人才1人、姑蘇天使計劃2人、崑山雙創人才3人;成功引進潘健生院士高性能工模具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實現周莊院士項目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