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的地標是聖瑪利亞百花大教堂

2020-12-11 世界故事協會

佛羅倫斯的地標是聖瑪利亞百花大教堂 ,它的中文名稱很多,如百花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這座教堂造了150多年,從12世紀直造到14世紀,大教堂的粉紅、白色及綠色的大理石貼面則完成於19世紀,教堂圓狀穹頂高91米,僅這一圓頂就建造了 14 年。

米開朗基羅在設計梵蒂岡彼得大教堂的圓形穹頂時,曾這樣盛讚說,他設計的彼得大教堂可以比百花大教堂的圓頂結實,但不可能比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更漂亮。與眾不同的是百花大教堂內是一個空曠的149米深的大空間,它沒有一般哥德式教堂的船狀的堂,也沒有排凳。

歐洲教堂一般都是開放的,進去是不可能收費的,因為它是「上帝的居所」,是人的精神去得到安寧的場所,但教堂的有些特殊地方卻是要憑票參觀的,比如化6歐元攀登400多個臺階,可以登上百花大教堂圓頂。

在百花大教堂圓頂不僅可以鳥瞰整個佛羅倫斯市,還可遠眺佛羅倫斯周圍亞平寧山脈連綿起伏的丘陵景色。大教堂的鐘樓矗立在大教堂之側,近看似乎拔地而起,高聳入雲,由於它是由大畫家喬託所設計,所以一般遊人或書本上都稱它為喬託鐘樓。

喬託鐘樓四四方方,用的是和大教堂同樣的三種顏色的大理石貼面,因此與大教堂構成極為和諧的一體。正對著百花大教堂入口大門的是一個八角形建築,它有拜佔庭式橫型線條,這就是著名的建於11世紀的洗禮堂,當年但丁出世後便是在這裡洗禮的。

這個洗禮堂以它東西北三扇青銅大門 (建於14—15世紀) 而著稱於世,特別是東面的那扇大門被米開朗基羅稱讚「像天堂一樣的美」,因此後人便稱它叫「天堂之門」。

此門由10幅聖經故事組成。這扇「天堂之門」因年代久遠,必須用雷射修復。我們1999年來時,此門還是原件,如今所見的金光燦燦的大門卻是一件複製品了,但慕名而來的遊客人頭濟濟,依舊紛紛在那裡拍照留念。

傳說摸過這扇大門會帶來好運,難怪10年前看到這扇大門的中間部分亮亮閃閃,那都是幾百年來的遊客摸出來的。

但丁的出生故居離老城區的廣場很近。這是一間很樸素的用小石塊砌成牆面的小屋,很不起眼,如不留心,很可能一走而過。因此在但丁故居所在小巷出口處一側的牆上。築有一座但丁的半身雕象,其旁再掛著紅色綢布,上書「但丁故居」字樣,以引起遊人的注目。

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為什麼在佛羅倫斯,不在別的城市呢?原來文藝復興運動和梅迪齊家族關係太密切了!自15世紀以來,佛羅倫斯的行政首腦便是梅迪齊家族。

這個家族又是佛羅倫斯的巨富———當時全歐聞名的大銀行家,富可敵國的新興市民階級———早期資產階級的頭面代表,16世紀統一法國的法王亨利四世的妻子 (法國王后) 也是這個家族的女兒。

梅迪齊家族酷愛文學藝術,大力扶持新興市民階級的文化藝術 (連佛羅倫斯13世紀建造的恢弘的百花大教堂都是梅迪齊家族出資的) ,梅迪齊家族不像中國暴發戶那樣缺乏文化素質,他們代表了歐洲「富人」們的文化氣質,梅迪齊家族的全部家族財產如今都已成為義大利的國家財產!

13世紀時,七個手工業行會 (早期市民階級組織) 已控制了佛羅倫斯的政府,他們通過法律,不準貴族在政府行政機構擔任要職,致使佛羅倫斯在16世紀前就是分裂的義大利行政上最具獨立性、最強大、市民色彩濃厚的共和國之一。

相關焦點

  • 大C遊世界 佛羅倫斯地標聖母百花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斯」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
  • 佛羅倫斯人的自豪,聖瑪利亞鮮花大教堂,具有深刻的含義
    聖瑪利亞鮮花大教堂又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人的自豪,它是一座汲取了人類最珍貴的才智和熱情而矗立在天空與土壤之間的建築。曾是9世紀之前文藝復興之城的心臟,也是今日被交通擁擠和汙染籠罩著的城市的心臟。面前一片暖色調的紅瓦,勁風拂著你的面頰,你覺得藍天近地舉手可觸。
  •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也叫佛羅倫斯大教堂、花之聖母大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城中,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標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是佛羅倫斯的標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1982年大教堂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毗鄰聖喬萬尼洗禮堂,建築風格與聖母百花教堂極為相似。
  • 佛羅倫斯——聖百母百花大教堂
    匆匆把行李放在酒店後(酒店就在火車站旁邊)便開始了我的 佛羅倫斯 之行。我的第一站為聖百母百花大教堂,也是世界第四大的教堂。教堂的裝修有另外的一種寧靜與莊嚴,還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聖母百花大教堂大教堂的外觀, 和平 時見到的教堂很不一樣,建築風格很獨特,充滿文藝復興的色彩。
  • 爬上聖母百花大教堂,俯瞰佛羅倫斯
    作者:粉糰子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外觀以白、紅、綠義大利國旗三色花崗巖砌成,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被稱為「花之聖母」。與羅馬帝國的萬神殿,文藝復興盛期的聖彼得大教堂,並稱古代歐洲的三大穹頂。
  • 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穹頂
    3600平方米的《末日審判》全圖2019年4月中下旬,在義大利自駕旅行過程中曾兩度遊覽託斯卡納大區的核心城市佛羅倫斯,停留了3天,重點參觀了市中心的百花聖母大教堂等景點。名列世界四大教堂之一的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始建於1296年。教堂穹頂不單建築結構巧妙,內部的超大壁畫《末日審判》更聞名於世。
  •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毗鄰聖喬萬尼洗禮堂,建築風格與聖母百花教堂極為相似。高聳的喬託鐘樓、氣質優雅的聖母百花教堂、擁有「天堂之門」的聖喬萬尼洗禮堂這組建築群,已經成為佛羅倫斯的地標之一。
  • 探尋義大利教堂: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而這座城裡,不管你身處哪個方位,抬頭都可以望見城市中央的磚紅色大穹頂,這個穹頂曾讓米開朗琪羅曾感概:「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而穹頂之下,便是聖母百花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外觀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位於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喬託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聖母百花大教堂以聖母和代表了耶穌的鮮花為名,其中,盛開於花莖上的百合花代表了聖母瑪利亞,同時「百花」就是城市的市花——百合花,代表了這座城市。
  •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斯」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偉大的神跡——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將佛羅倫斯翻譯成「翡冷翠」,這個譯名不但發音更接近義大利語原音(Firenze),意義上也更加貼切,佛羅倫斯就是鑲嵌在義大利中部的一顆無比珍貴的翡翠,若沒有佛羅倫斯,就沒有伏爾泰稱之為「世界史上最偉大的紀元之一」的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可以開列出包含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但丁、喬託、馬薩喬、多納泰羅等偉大名字的無以倫比的清單。
  •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又名花之聖母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代表著兩個奇蹟:修造巨大穹頂而不用梯架,通過一座教堂就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是建築史上偉大的奇蹟,布魯涅內斯基在建造聖瑪麗百花大教堂的時候,沒有畫一張草圖,也沒有寫下一組計算數據,仿佛整座圓頂已經在心裡建好了,這是人的奇蹟。
  • 花之聖母大教堂——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斯"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花之聖母大教堂也叫:佛羅倫斯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Salvatore Ferragamo Aldo Gucci的老家都在這裡。
  •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美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美1925年徐志摩暫居佛羅倫斯,寫下翡冷翠的那一夜,大概那才是對這座城市最貼切的音譯翻譯,後來,翡冷翠更多成為文化與文藝的代名詞,開始由佛羅倫斯接替它的位置。
  • 世界知名教堂---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文字及圖片轉自李辛海的博客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則把佛羅倫斯譯作「翡冷翠」,所以花之聖母大教堂似乎更貼一些。
  • 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佛羅倫斯的標誌
    當年遊歷佛羅倫斯,最顯眼的當屬映入眼帘的作品聖母百花大教堂那高聳入雲的穹頂。聖母百花大教堂遠景除了莊嚴,還有那讓人嘆為觀止的嫵媚,因為這座使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巖。這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傑出的作品。據說當時作品完成的時候,連羅馬教皇都在驚嘆這如同神話一般,據說後來的大師米開朗基羅模仿它設計了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但總歸還是自嘆不如。他稱:人們可以製造出更多的穹頂,但不可能會比聖母百花大教堂美。它的不可超越,體現在它幾乎摒棄了所有在日耳曼地區流行的飛拱。
  • 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朝聖地,世界最美教堂!
    來到文藝復興之城佛羅倫斯後,最不可忽視的就是聖母百花大教堂,這是佛羅倫斯市內最高的建築,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教堂。磚紅色的巨大穹頂,遠遠就能看到,尤其是在米開朗基羅廣場看日落時,遠遠眺望,大教堂的輪廓融於佛羅倫斯的天際線中,別有韻味。
  • 佛羅倫斯遊記,從聖母百花大教堂看建築藝術的偉大奇蹟
    「花之都」是義大利語佛羅倫斯的語意,我記住它主要是因為城中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大教堂的建築風格與前些天參觀的科隆大教堂及途經城市看見的一些教堂不同,我稱它為「百花之都,萬花之母」。將孩子畫畫練習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放在本文的第一頁。
  •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及其博物館
    又覺得半天的時間對不起雲集了無數傑作的烏菲茲美術館,索性就在聖母百花大教堂附近晃來晃去。聖母百花大教堂瞟了一眼資料,這座教堂始建於1296年,1436年才最終完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磚紅色大穹頂部分,但等到外立面的竣工,時間又走到了1887年。
  • 佛羅倫斯在託斯卡納的豔陽下,聖母百花大教堂亭亭玉立,令人嚮往
    在託斯卡納的豔陽下,聖母百花大教堂亭亭玉立。這是佛羅倫斯,文藝復興之母,徐志摩翻譯為「翡冷翠」,義大利語原意為「花之都」。她擁有眾多聲名顯赫的兒子:達·文西,但丁,馬基雅弗利,米開朗基羅,這些名字足以讓她永遠不會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