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我常去,很熟,不過一個叫「光明橋」的地處卻不知在哪裡,於是檢索了一下,開始「催熟」的過程。扯到這個有點心酸的「光明橋」,得從我的功夫茶說起。
網上瀏覽,發現泉州萬冬青郵友有一篇文章曰《在福州喝鄭啟五的功夫茶》,我估計他是在福州讀《集郵報》吧,因為該報我每月一期的言論專欄就取名「功夫茶」?或者不久前的省集郵學術會上,我負責點評了他的論文,我的「黑白講」很有可能被他戲稱「功夫茶」?不料點開一看,只有照片,原來是他老兄在福州光明橋的地攤上發現了我的《到閩南喝功夫茶》一書,於是攝入鏡頭,通風報信……
這本書是2006年由海風出版社出版的,取我的閩南散文和李世雄的閩南攝影,分為漳、泉、廈三部分,圖文並茂,看來早早就有濃鬱的同城化意識。雖然首印2000冊,但我不僅收到了一筆很豐厚的稿酬,而且收到了五本特製的精裝樣書。隔年在廈門會展中心舉辦的「海峽兩岸書展」,此書就是以精裝本上陣的,我和一撥朋友與此書不期而遇,大家競相與書合影,不亦樂乎!
記得樣書剛到手,恰好趕上我們研究所的一位研究生出嫁,此書新嶄嶄又當成賀禮之一出徵,禮輕義重,愛書的學生後來信告,說這是她收到的最特別也是最值得驕傲的一份賀禮……
奇蹟出現在2008年初春,我們廈門作家代表團訪問金門,接受金門作家協會的宴請,席至一半,有位臺灣作家匆匆從泉州返金,又從碼頭趕到酒宴現場,他說他在大陸得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便介紹了起來,我一聽覺得耳熟,就說那不會是我的《到閩南喝功夫茶》?對方和全場人士都覺得天方夜譚,結果那位老兄下樓,從車後箱取出書來,送到現場,所有的人目瞪口呆,見證了奇蹟!陳元麟的散文《從金門到廈門》提及此事,該文發在《黃河文學》2011年7月號上。
講了關於《到閩南喝功夫茶》的三個故事,而第四個故事是它現在橫臥在福州光明橋的地攤上,從朋友照片上看,那地攤沒有半點潘家園的文化氣息,屬於最初級和粗獷的一類。儘管我不認為書在地攤就是丟人現眼的事情,但也絕對談不上什麼榮光,特別是這第4個故事的淪落與前面3個故事的風景一比對,確實有些灰頭土臉的,但思前想後,其實書的經歷起伏跌宕,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於是釋然,一聲微笑,半聲嘆息……
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