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讀者朋友評論說芮小丹因為見過大世面,古城這種小地方的男人難以引起她的興趣,有一定的道理。今天咱們就從小丹見過大世面說起,芮小丹在德國長大,為了報考戲劇學院而回到國內上學,其母親已經加入了德國國籍,按理說小丹入德國國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小丹放棄了,回到國內當了警察,這讓周圍人不能理解,德國居留身份意味著很多東西,高收入、高福利,不愁生老病死,自由出入歐美國家,在國人面前有身份、有面子,過去甚至還有華僑商店的待遇,因此芮小丹的生活在周圍人眼裡是一種病態。
這其中的原因的只有在國外呆過的人才能明白,丁元英指出來了
丁元英說:「但是,你得到的,是人家德國人能夠給一個中國人的東西,包括你在中國人面前的優越感。總有些東西是人家不能給你的,比如你永遠是邊緣人,你融入不了別人的主流社會。你不用表白,也不用提醒,人家錯待不了你。警察是主流社會的標誌,你在德國做不到,在中國就能做到,這是國籍和血統給你的權利,這就是祖國。」
對於丁元英的回答,芮小丹高興地和丁元英握起了手來,志同道合。丁元英看芮小丹是活得不簡單,他曾經為一紙永久居留身份在柏林熬了10年,工作,納稅,買房子,而小丹說放棄就放棄,這是奢侈。
在外國拿著永久居留證,不說別的,你就看居住在咱們中國的老外,拿著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你會不會把他當中國人,也許你說會,因為咱們中華民族是個包容的國家,但是人走在路上,臉上並沒有寫著你的國籍,簡單看來膚色種族就是你的國籍。說到這,咱來談一部郭富城主演的電影名叫《浮城大亨》,故事發生在90年代,郭富城演的角色叫布華泉,是一個英國水手qj了一名中國婦女所生的孩子,所以他從小就被同齡孩子嘲笑,人家叫他黃毛,羊雜,而他工作後直屬領導叫他半生熟,在東印度公司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裡咱只講兩個場景,布華泉已經在東印度公司站穩了腳,是二把手,踏入了上流社會,在公司的聚會上,原二把手鬧事,辱罵布華泉永遠融入不了他們的圈子,因為他的種族和膚色擺在那裡;第二個場景就是機場登機,兩個通道,英國籍和非英國籍,那時的香港隸屬英國,布華泉拿著護照走入了英國籍通道卻被攔住了,工作人員不承認,只承認香港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而已。布華泉在港旗下仰望著,他融入不了英國的上層社會,在香港的主流社會中他的樣子又與別人不同,他內心渴望別人的認同。
沒有像丁元英和芮小丹在國外呆過的人很難理解主流社會這個詞對於一個普通公民究竟意味著什麼,普通公民活在主流社會,他們不缺祖國,缺的只是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