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芮小丹放棄上流社會選擇主流社會,丁元英評價活得奢侈

2020-12-21 天道狼眼

今天有位讀者朋友評論說芮小丹因為見過大世面,古城這種小地方的男人難以引起她的興趣,有一定的道理。今天咱們就從小丹見過大世面說起,芮小丹在德國長大,為了報考戲劇學院而回到國內上學,其母親已經加入了德國國籍,按理說小丹入德國國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小丹放棄了,回到國內當了警察,這讓周圍人不能理解,德國居留身份意味著很多東西,高收入、高福利,不愁生老病死,自由出入歐美國家,在國人面前有身份、有面子,過去甚至還有華僑商店的待遇,因此芮小丹的生活在周圍人眼裡是一種病態。

這其中的原因的只有在國外呆過的人才能明白,丁元英指出來了

丁元英說:「但是,你得到的,是人家德國人能夠給一個中國人的東西,包括你在中國人面前的優越感。總有些東西是人家不能給你的,比如你永遠是邊緣人,你融入不了別人的主流社會。你不用表白,也不用提醒,人家錯待不了你。警察是主流社會的標誌,你在德國做不到,在中國就能做到,這是國籍和血統給你的權利,這就是祖國。」

對於丁元英的回答,芮小丹高興地和丁元英握起了手來,志同道合。丁元英看芮小丹是活得不簡單,他曾經為一紙永久居留身份在柏林熬了10年,工作,納稅,買房子,而小丹說放棄就放棄,這是奢侈。

在外國拿著永久居留證,不說別的,你就看居住在咱們中國的老外,拿著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你會不會把他當中國人,也許你說會,因為咱們中華民族是個包容的國家,但是人走在路上,臉上並沒有寫著你的國籍,簡單看來膚色種族就是你的國籍。說到這,咱來談一部郭富城主演的電影名叫《浮城大亨》,故事發生在90年代,郭富城演的角色叫布華泉,是一個英國水手qj了一名中國婦女所生的孩子,所以他從小就被同齡孩子嘲笑,人家叫他黃毛,羊雜,而他工作後直屬領導叫他半生熟,在東印度公司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裡咱只講兩個場景,布華泉已經在東印度公司站穩了腳,是二把手,踏入了上流社會,在公司的聚會上,原二把手鬧事,辱罵布華泉永遠融入不了他們的圈子,因為他的種族和膚色擺在那裡;第二個場景就是機場登機,兩個通道,英國籍和非英國籍,那時的香港隸屬英國,布華泉拿著護照走入了英國籍通道卻被攔住了,工作人員不承認,只承認香港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而已。布華泉在港旗下仰望著,他融入不了英國的上層社會,在香港的主流社會中他的樣子又與別人不同,他內心渴望別人的認同。

沒有像丁元英和芮小丹在國外呆過的人很難理解主流社會這個詞對於一個普通公民究竟意味著什麼,普通公民活在主流社會,他們不缺祖國,缺的只是鈔票。

相關焦點

  • 《天道》芮小丹為什麼會愛上丁元英?她都拿不住丁元英,飛蛾撲火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王廟村的扶貧神話,和格律詩音響破冰之戰,有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丁元英拒絕了芮小丹,原因是丁元英覺得自己不配,不配擁有愛情,一個油膩大師對於一個「少女」最負責任的態度,年齡差距太大,會耽誤芮小丹的青春。芮小丹很清楚丁元英是一個離婚男人的身份,以及肖亞文眼中魔鬼,不是人,是一扇窗子,以及韓楚風眼中元英是不執著出人頭地的人,而且是一個明白人,喜歡一個人呆著。
  • 《遙遠的救世主》: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別人的人生
    ——《天道》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人可以完全理解別人的人生,所以當別人輕易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時,並不明智,自然也不是公道,其實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帶著偏見去耍別人生活的流氓而已。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芮小丹曾在一件事情上就一直不被人理解,但是在她不被理解的背後,卻有著高於世俗常人的奢侈。
  • 天道:丁元英為什麼執意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這當中藏著用心良苦
    看過《天道》的朋友,肯定知道在劇情中丁元英多次提出希望芮小丹去耶路撒冷,甚至當芮小丹提出不想繞道去耶路撒冷,丁元英還執著的買了機票要與芮小丹在耶路撒冷見面。很多人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只是把這段故事當作丁元英與芮小丹的浪漫愛情故事,卻不知道為什麼丁元英會多次提出要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這樣做對整個電視劇後來的劇情走向似乎沒有什麼關聯性。其實,丁元英執意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這件事間接的預示了芮小丹命運的結局。
  • 《天道》:丁元英自嘲是後山人,為何讓芮小丹和3文化人感到羞愧
    這首詩是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在一場「鴻門宴」上所作的。這頓飯的起因是芮小丹相中了丁元英的音響,自己也想要買一套,於是詢問丁元英價錢,丁元英並沒有多想,隨口說幾萬塊錢。就是這麼隨口一說可讓芮小丹走了不少彎路,實際上這套音響要40多萬,芮小丹感覺丁元英是在故意捉弄自己,甚至有點看不起自己;並且丁元英是好朋友肖亞文託付給自己照顧的,自己又沒有照顧好人家,人家都窮到要賣掉自己心愛的唱片生活了,都不曾向自己開口,一時之間芮小丹滿肚子火氣,所以才想要請丁元英吃頓飯羞辱他一番。
  • 《天道》:丁元英為何執意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原來也是用心良苦
    ——《天道》-01-丁元英最初提出要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是兩個人在一起吃火鍋時,丁元英問芮小丹:去過國外哪些地方,芮小丹聊了自己的幾次出國經歷,這個時候丁元英便給芮小丹一個「建議」,希望她探親返回的時候,拐個彎到耶路撒冷看看。
  • 神劇《天道》中丁元英如何讓芮小丹20年的愛頃瀉而出?值得深思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與芮小丹的戀情,可以說肖亞文是算是當了一個間接的媒婆。肖亞文知道芮小丹可能會被丁元英身上的特殊魅力所吸引,肖亞文自己也被深深地吸引著。只是她知道丁元英這樣的人不適合與自己這種境界的人在一起。
  •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他跟「代佛說話」的智玄大師和盤託出自己的文化屬性論、扶貧計劃和目的以及對各種主流宗教的看法,這次參訪是重頭戲。關於救主文化和丁的文化屬性論,智玄論道:「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產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 天道中的「極品混混」丁元英的天道論
    已經看了三遍,我還是會問,什麼是天道?是啊,天道是什麼?什麼是天道?其實,道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大,老子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我們迷惑了兩千年,現在想一兩句說清,那是不可能的,我也自認為達不到這個高度。按劇中的說法,我理解為人的文化屬性與客觀規律的碰撞。
  • 《天道》丁元英所思所悟就是天道,為什麼傳道方式如此獨特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為人處事」的技巧和方法論,丁元英所悟天道和芮小丹所悟天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明白箇中道理和辦法,未必全部能夠按照道的方式衍道,不是道不一樣,而是看的人,時機、角度,以及道本身也在變化。
  • 《天道》:丁元英是神是魔?實際上都不是,他只是活得太真實
    《天道》裡通過肖亞文之口說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由此可見丁元英這個人在普通人眼裡有多麼另類、特殊和「格格不入」。這一點在丁元英跟自己的親人、愛人以及身邊很多人的互動中都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但是丁元英的這種「格格不入」又和普通人對世事的格格不入有所不同,因為肖亞文還說了,他每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講道理,包容到讓你自己覺得低俗自卑。所以,丁元英的「格格不入」是一種看透世事人情之後的所主動選擇和故意為之的「格格不入」,而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無法融入的被動的格格不入。
  • 《天道》:丁元英吟「自嘲詩」,為什麼三個「文化人」突然離開?
    所以說不要用淺薄的眼光去衡量一個人,衡量這個複雜的社會,以及整個人生!假如你不能理解這個道理,那就會在人生中鬧出很多笑話,把自己過成了一個小丑,比如《天道》中芮小丹為丁元英,安排了一個飯局,本來是想讓丁元英難堪,但是最後卻發現自己和自己請來的三個「文化人」難堪了。飯還沒有吃,三個人就走了!
  • 《天道》丁元英去五臺山是為了什麼?問道還是求心安?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故事,同時也講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是殘缺的,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是,生命就是這樣,芮小丹因為丁元英的愛而靈魂契合,丁元英因為芮小丹的愛不再孤獨,孤寂,甚至是漂泊。
  • 《天道》:丁元英,不僅孤獨而且常常被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天道》中的丁元英來到古城後,獨自把自己關在簡陋的出租屋內,上上網,喝喝茶,聽聽音樂,這種舒服自在的日子在外人看來是孤獨不合群,融入不到喧囂的社會環境中。可在丁元英的眼裡卻是怡然自得愜意無比,他不想只為自己的心靈和徹悟而活,也不會刻意去奢求可憐的一致去附和對方,他選擇孤獨就是選擇清靜。孤獨在常人看來就是怪人,就是融入不進現代社會的另類人物。可在丁元英的思維中,越是孤獨越是清靜,耐得住寂寞、忍受了孤獨,才會有奇蹟產生。
  • 《天道》丁元英想讓我們覺悟那種「天道思維」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世紀對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面對命運,我們要知道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知天命,我們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個時代的責任,以及我們的使命,最基本的就是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天道想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社會想要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芮小丹和丁元英耶路撒冷的對話很精彩,知道和不可思議不是一回事,一陰一陽謂之道,讓芮小丹成立強勢文化傳播公司,不是為了讓芮小丹安全,而是芮小丹應該做這些事。
  • 《天道》丁元英:精神層次越高的人,往往活得越是簡單
    電視劇《天道》,屬於那種「可以扒拉靈魂」的作品。劇中主角丁元英是一個在「悟道」邊緣的人,也可以說是現實中的高人,精神層面的覺醒在他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精神層次高的人,並不是指一個人有多大權勢,有多少財富,而是在多大程度上開始覺悟人生。
  • 《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論道這一段,為什麼刪掉?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中很多部分刪減,文學作品改編沒有高度還原書籍本身。丁元英籤訂不平等條約,但是沒有接受補償,而是從自己盈利裡面取一點生活費。看著都辛酸。《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論道這一段,為什麼刪掉?影視劇改編,還是比較忠實原著,因為是在電視媒體播放,廣播電視總局在審核程序中,一定會對敏感內容做一部分技術處理,我認為無傷大雅,很難有人較真兒的去對比內容差異。
  • 《天道》:丁元英吟「自嘲詩」,「文化人」為何突然起身離開?
    這就教育我們不要以貌取人,不要通過一個人的外在去了解這個人,要用發展性的眼光去衡量一個人,用發展性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人生乃至這個社會。在電視劇《天道》中,就有一段關於這個道理的介紹:在芮小丹剛認識丁元英的時候,為了讓他出醜故意安排了一場「鴻門宴」,結果沒想到到最後自己卻無地自容了,自己以貌取人釀下的後果只能自己承擔。
  • 《天道》丁元英:真正的愛,不需要解釋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被稱之為「天國之戀」,芮小丹的愛,是明目張胆,是勇敢的愛,而丁元英是含蓄,內斂的愛,看過小說或是原著的人,剛開始都會有疑問,丁元英真的愛芮小丹麼?如果愛,為什麼不阻止她自殺,為什麼連一句「我愛你」都不曾對她說。
  • 《天道》天國的女兒與國外永久居留權
    而芮小丹的定位,她的父親正在導演一部《天國的女兒》,通過她與父親的辯論和交流,芮小丹恰恰是理想天國的完美代表,是天國的女兒,這也與丁元英救世主的身份隱隱匹配。芮小丹是完美的,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靠才華;明明張嘴就可以很有錢,卻放棄了德國永久居留權,放棄了當導演的父親,甘願做一名警察,並且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職責獻出了生命。
  • 一部禁片的影評-《天道》
    電視劇《天道》《天道》豆瓣評分9.1,由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作者豆豆,主人公丁元英是一個諳熟商道的奇才,用他的話來說,他只不過是一個略懂投機之道的混子, 一個將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瘋狂掠財的商業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