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垻:醫養融合發展 打通健康養老最後一公裡

2020-12-19 騰訊大渝網

  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在鴻禧養老院為老人進行健康體檢

  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醫護人員在春節期間為老人操辦團年宴

  沙坪垻區現有戶籍人口81.92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7.79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總數的22%,老年人基數大、比例高、增速快、高齡多,養老問題日益突出,老年人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疊加的趨勢愈加顯著。

  如今,沙坪垻區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託、以機構養老為支撐的健康養老格局,推進了醫養有機融合,確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養老服務。

  沙坪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健全醫養結合「1+X」模式 實現群眾健康「1+N」效應

  高位統籌推進 健全醫養結合新機制

  沙坪垻區建立「1+x」醫養結合聯合體服務機制,實行醫養結合融合發展,依託轄區內三甲醫院和二級醫院,帶動一級醫院和一定規模數量公立民營養老機構的協同服務,實現「醫養無縫對接」、急救與休養無縫對接。

  強化政策引領。先後出臺了《沙坪垻區鼓勵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實施辦法》等文件,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明確養老產業規劃布局和發展方向,突出養老產業規模效應,依託歌樂山國際慢城打造「養老服務聚集帶」。

  組織領導有力。成立區醫養結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職責和工作任務。定期召開醫養結合工作研討會;制定《沙坪垻區開展醫養結合試點方案》《沙坪垻區醫養結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並按計劃組織實施。

  經費投入保障。優化養老機構投資環境,將區級每年福彩公益金的50%以上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政府出資引進民營企業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開展居家養老線上線下服務。

  隊伍培訓到位。針對託老科、老年病房、養老院醫務人員和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團隊等人群,經常性開展養老服務技能和老年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知識培訓,定期邀請專家開展教學查房、座診和講座,提升人員理論和技術水平。

  信息建設優先。全區加快醫養結合服務信息化建設,探索「網際網路+」醫養結合模式,依託國家基本公衛服務和社區養老信息平臺,逐步探索智能化居家養老模式。

  敬老政策落地。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均為老年人提供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取藥、優先住院等服務,為特殊老年人(危重病、失能、無監護人)開設了專用窗口或快速通道,並提供全方位的導醫服務。

  精準對症施策 實現健康養老全覆蓋

  全區堅持試點先行、示範帶動,順應「9073」模式的養老格局,保障基本,積極推動服務到家庭、到社區,區內「醫助養」 「養辦醫」「醫養聯協動」「社會辦醫養」「網際網路+健康養老」等模式多點開花。

  以居家養老為主覆蓋絕大多數老年人群。自2011年起,在全市率先開展了社區衛生家庭醫生籤約式服務,以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推進重點老年人群居家養老。

  以社區養老為輔覆蓋基本健康老年人群。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全區100個社區養老站和農村幸福院共建共管,成立專業團隊,開展健康體檢、康復療養等綜合醫養服務。

  以機構養老為補充全方位服務特殊老年人群。在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醫養結合部,支持2家職工、民營醫院設置康復養老院和養護中心,實行「醫、護、養」一體化管理,讓老人養老舒心看病省心。

  以醫養聯動為目標服務養老院病人。28家醫療衛生機構與72家養老院籤訂醫療服務協議,醫療機構在養老機構設立「健康養老服務工作室」,定期開展巡診義診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為老年人提供系統、規範的健康服務。

  目前,全區範圍內湧現出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醫養結合模式:井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公衛+託老」的綜合醫養特色;雙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理和人文關懷」特色模式;西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期照護」模式;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醫助養」特色模式;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攜手鴻禧養老院、百康年養老院的「合作共建」模式;渝碚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共擔共享」的「家」文化模式;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攜手沙坪垻福利院、新橋老年中心「家醫工作室」模式……

  繪就發展藍圖 健康養老業態煥發生機

  全區「1+x」醫養結合聯合體服務機制正在形成,逐漸受到了以醫養結合為載體的「1+n」效應,形成了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百花齊放」的醫養結合新格局,滿足了不通層次的養老需求,為老年朋友締造了更多的健康福祉,深受社會好評。

  沙坪垻區衛計委表示,到2020年底,布局完成全區養老服務業信息化建設升級改造,實現養老機構與醫療服務機構互聯互通,老年人口信息與衛生信息有機結合,形成醫養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業產業化、規範化和持續化發展,確保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80%以上,所有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70%以上的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努力打造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醫養結合服務圈,建立以養老服務企業和組織為主體、信息化為紐帶,覆蓋城鄉、高效便捷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便捷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完善市場發展機制,形成設施完善、服務優良、配套齊全的養老服務產業體系。

  井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公衛+託老」 綜合醫養助老人安康

  今年80歲的張成碧住在井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養結合部,老人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但平時走起路來步伐穩健、面帶笑容,絲毫看不出老人有什麼不適。

  張成碧老人家裡有4個子女,平時都比較忙。「剛開始他們說送我到這裡來,我堅決不同意,有兒有女的為什麼要我來衛生院養老。」開始時張成碧表示非常不理解,「住久了發現,這跟我想像的養老院不一樣。護理人員經常半夜來給我們蓋被子,我們出門遛彎,千叮嚀萬囑咐注意安全。」

  在這裡,老人們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溫暖,護理人員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沙坪垻區井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政府主辦,集「基本醫院、公共衛生、託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單位,獲得了政府和社會的認同和關注,榮獲國家級敬老文明號、重慶好人等榮譽28項。

  自醫養結合開展以來,中心志願者活動組建了2個愛心基地掛牌一個愛心驛站,開展的「醫路相隨,青春助老」項目,已有志願者107人,利用向社區和居家老人發放志願服務卡(券),公示服務公約、服務承諾和服務時間等方式,針對60歲以上老人定時按需提供針對性、個性化志願活動和幫助,滿足老人「精神、物質、健康」三個層次的需求,已累計幫助老年人3267人,形成了「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服務」的特色,轄區群眾得到了醫養結合的實惠,贏得了老人們的廣泛稱讚。

  雙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心理和人文關懷讓老人不再孤獨

  「劉婆婆,慢慢走出來散散步吧。」

  「我老了,走不動了哦,眼睛也看不清楚了哦。」穿著花衣裳的劉祥榮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步緩慢地走著。滿面紅光的她一點也看不出今年已經101歲高齡了。

  劉祥榮家住沙坪垻區勞動院,2015年9月來到雙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入住的時候患有半邊癱,長期臥床。

  「劉奶奶的子女都過世了,以前都是孫女和孫女婿照顧。」雙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主任曠莉說,由於劉奶奶的孫女、孫女婿平時工作忙,無暇顧及劉奶奶的生活,便把她送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中心醫護人員和護工的悉心照料下,劉奶奶的精神狀態一直很好。

  雙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是沙坪垻區首家開在社區醫院的託老場所。十餘載的努力,形成了注重心理衛生和人文關懷的特色科室。

  託老科不僅在生理上關懷老人,更是在心理疏導上做足了工作,幫助老人解除孤獨感,融入集體。

  西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長期照護」模式讓老人更省心

  西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是一個集醫療、保健、康復為一體,依託於西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湛的醫療技術而成立的全新科室。

  託老科以「長期照護」作為一個新型的護理理念,醫務人員根據老人的自理能力提供不同的護理服務和生活照顧,可實現保健、醫療的無縫連接。以「真誠、親切、優質」的態度服務老人,並全面開展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等為服務對象,竭誠為各種老人服務。

  5月22日是託老科的張禮珍84歲的生日,當天,託老科傳出歡聲笑語,洋溢著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醫務人員為張禮珍老人舉辦一場生日慶祝會。張禮珍老人和工作人員圍在一起,點上生日蠟燭,唱起生日快樂歌,燭光映襯著老人臉上幸福的笑容。

  西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給予了老人一種深情陪伴,讓老人們住在我院能感受像家一樣的氛圍,讓老人展開笑顏敞開心扉盡情享受晚年的美好。

  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以醫助養 讓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

  「米索拉米索,拉索米多來……」在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響起一陣悅耳歌聲。走廊的盡頭,一位白髮老人坐在輪椅上用不太方便的雙手打著拍子唱著歌。

  唱歌的是祖籍上海的陳月英,今年已經94歲高齡。

  「上個月陳婆婆還唱了一首完整的英文歌呢。」 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託老科科長鄒思邑說著,不僅是英文歌,陳婆婆還喜歡京劇、粵劇。

  小龍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沙坪垻區提供託老養老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之一,「以醫助養,醫養結合」是區別於其他普通養老機構的最大特點。託老科配備專業醫護人員照料老人日常健康,中心門診醫師每日查房,及時發現健康問題,上級醫院專家、教授定期查房指導。

  近年來,託老科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希望讓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替家人盡孝心,為老人分憂愁」的服務宗旨一直指引著中心的醫護人員「為天下兒女盡孝」。

  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合作共建 開闢醫養結合綠色通道

  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轄區實際,制定轄區醫養結合服務工作方案,先後與轄區模範村、民主村2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站建立合作共建機制,達成合作共建協議,安排醫務人員定期到社區養老服務站開展家醫籤約、基本公衛及陪護、心理諮詢、健康知識講座等志願者服務活動。

  「跟土灣社區服務中心合作,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優勢,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定期來為老人們巡診,給老人建檔。」鴻禧養老院院長劉耕耘表示,「我們養老院的老人生病了,中心的工作人員會派車來接送。我們的護理人員也能跟著一起去,給我們開了一個綠色通道。」

  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以及養老院老人開展基本公衛、陪護、心理諮詢以及健康知識講座等志願服務。

  同時,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了36個社區家醫巡迴服務點,每季度開展家醫巡診、健康隨訪、入戶訪視等服務。

  渝碚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共建共擔共享 打造醫養結合「家」品牌

  「我們的家庭醫生也是不容易,今年30歲的韋佳瓊就是一名家庭醫生,周末加班,小孩在家沒人照看,她便帶著小孩上門為老人做診療。」渝碚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楊文梅主任說,韋佳瓊是一名軍嫂,丈夫在雲南,是一名武警,家裡有兩個小孩,大的才剛上幼兒園,小的才幾個月。

  沙坪垻區渝碚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了共建、共擔、共享的「家」文化品牌,是重慶市醫防融合試點單位,也是西南眼科聯盟重醫附一院眼科社區醫院巡診點。中心以家醫籤約工作為切入點,通過醫防融合助推居家醫養結合工作。

  通過家醫籤約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全心意醫療服務,讓居家養老居民從心理、生理、社會三個層面保持健康狀態。

  醫防融合改革實現了全科醫生角色定位轉變,醫聯體建設提升了整體服務質量和滿意度,增強了居民獲得感。

  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打造全周期全過程健康管理

  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沙坪垻區首家軍地共建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慶市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新橋醫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基層實訓基地。

  「中心內部採取服務地點和工作方式融合的方式,將公衛項目和臨床全科融合,將原有門診全新打造並投入使用5個家庭醫生工作室,並以家庭醫生命名,強化了團隊家庭醫生身份意識、服務意識和品牌意識,助力全周期全過程的連續健康管理。」 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質管辦主任劉光金介紹。

  中心成立以來,管理慢性病患者5696人,管理轄區四小公共場所91家,家庭醫生籤約率48%。慢性病遠程大數據平臺試運行,對籤約的慢性病患者實行動態血壓血糖遠程監控,方便家庭醫生團隊人員隨時掌握信息。現已有「雲鵲醫」app使用中,方便籤約居民自主進行健康管理。

  同時,與區福利院籤署醫養融合健康養老協議,在福利院設置「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養老服務工作站」,進一步深化籤約服務內容,提高上門服務頻次,將福利院人員三基培訓納入一體化管理,指導福利院選聘醫護人員,推進醫養融合走進養老機構,走進小區、家庭和社區。用好用活與新橋醫院、區人民醫院的醫聯體平臺,落實分級診療、實行雙向轉診、提供就診住院綠色通道、強化醫護人員帶教,提高了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

  文/黎名 圖由沙坪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提供

相關焦點

  • 菏澤:破解基層醫養結合難題 打通老年醫養「最後一公裡」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市委全委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和省、市工作要求,學習交流經驗,搶抓機遇、戮力同心推進2021年全市醫養結合創新發展,打造「菏澤路徑」的新亮點,12月17至18日,菏澤市基層醫養結合創新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曹縣召開。期間還組織召開了醫養結合融合創新發展業務研討會。
  • 打通養老服務資源最後一公裡
    「阿姨叔叔們,今天我來考考你們,知道什麼是養老顧問嗎?」南橋鎮為老服務中心每天都熱鬧非凡,這天也不例外。30多位老人圍坐在一起,正在了解一些養老福利政策,而為他們解讀的人,正是這一次榮獲上海市第一屆金牌養老顧問的萬翠青。
  • 慶雲東辛店鎮衛生院入選全國醫養結合典型 山東省共13例
    :在探索中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的發展12.天津市河東區東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醫養防融合」新模式1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衛生健康局:探索農村醫養結合模式,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14.河北省邢臺市衛生健康委:整合多元醫養結合模式,形成精準服務提供體系
  • ...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召開2018年沙坪垻區土灣街道醫養服務工作會
    2018年7月19日下午,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召開「2018年沙坪垻區土灣街道醫養服務工作會」,區衛計委領導班子成員黎軍、區衛計委家發科科長楊曉紅及中心副主任羅興能出席會議並做講話,轄區鴻禧養老院、百康年養老院負責人及中心各職能科室負責人14人參加會議。中心黨支部書記錢春梅主持會議。
  • 2017重慶國際醫養康護產業特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17年3月14日上午9點,「2017重慶國際醫養康護產業特色發展論壇」於長城酒店順利開幕。論壇聚焦醫療、養老、康復、護理等多學科領域融合發展模式,探討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旨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和「健康中國」建設,推動重慶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
  • 自貢:突出資源優勢 積極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
    李世宏在會上就推進全市醫養結合工作提出指導意見。要求認清自貢市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形勢,把握被四川省確定為省級醫養結合試點市的機遇,充分認識醫養結合工作的重要性,全力推進醫養結合各項工作,把醫養結合與推動自貢轉型發展和加快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戰略部署有機結合。
  • 山東省醫養健康智慧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在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專班辦公室、協會、智庫負責同志的共同見證下,山東廣電網絡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繼永與濟南大學、京東物流集團、省立三院、北京國安廣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菏澤醫專附屬醫院、北京瑞華康年健康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藍創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三木眾合科技公司等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啟動平臺上線。
  • 柳州監獄積極探索「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新模式
    廣西新聞網柳州8月12日訊(通訊員 曾瑩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柳州監獄黨委高度重視離退休老同志的身體健康,積極探索實行「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新模式。圖為在「金秋家園」黨建陣地開展相關活動。柳州監獄資料圖完善「金秋家園」黨建陣地。
  • 推進醫養融合 助力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0年5月2日《鹽城新聞》 近年來,我市不斷增加老年健康服務供給,提高老年健康服務水平,逐步建立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 國民健康養老網正式上線 聚焦新時代養老產業發展
    本次研討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健康醫療大數據家庭健康專委會主辦,康久醫療、醫養網和國民健康養老網聯合承辦,圍繞「健康養老,智匯未來」主題,就「醫養結合」、「文化養老」等行業熱門話題展開充分討論。醫養結合、文化養老成熱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 首屆中國醫療健康及養老產業發展論壇黃山開幕
    《醫養融合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規範》行業標準計劃啟動 趙睿 攝中新網黃山5月27日電 (餘皓)首屆中國醫療健康及養老產業發展論壇日前在安徽黃山開幕,本次論壇以「醫療健康養老融合—助力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50多名專家學者和300
  • 高知老人青睞醫養結合 險資加快布局高端養老社區
    像北京的「燕園」一樣,申園將泰康養老社區創新的「醫養融合」、「文化養老」、「一家社區+一家醫院」等特色服務逐一在上海落地,並以美國CCRC持續照護體系為藍本,為入住的老年居民提供安全、健康、尊嚴的退休生活。申園養老社區規劃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障礙四個基本業態,在此基礎上,配建具備二級資質的老年康復醫院,並計劃在2016年底運營。
  • 【故裡故事】沙坪垻丨新橋:逢山開新路 遇水架新橋
    橋基本建在大山莽林、溪澗深壑之中,老重慶人憑藉著一股不服輸、不怕吃苦的勁兒,用肩挑背扛、石砌土壘,以汗水與血淚凌空架起一座座橋,不僅打通了與外界的阻礙,也讓後世子孫得享便利,更因此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橋文化。重慶有許多以橋命名的地名「新橋」便是其中之一
  • 餘姚實施四大工程 巧解養老難題推進幸福頤養
    前不久,餘姚在梁弄、陸埠、臨山老年人服務中心設立「醫養小屋」,推進老年醫療護理服務和養老服務有機融合。    如何破解老年人的醫養問題?餘姚深入實施「醫養融合」「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保障」和「養老服務創新」四大工程,切實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深度結合,保障老年群體享受幸福頤養。
  • 「醫養結合」輕運營模式撬動旅居養老,奧園健康打造康養差異化競爭...
    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其中指明要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好風憑藉力,11月10日,奧園健康啟動江門新會區康養服務項目,將根據江門優質度假資源與環境,以「健康管理」理念提供特色康養度假產品和服務,傾力打造康養產業化的樣板度假中心。
  • 全市高質量發展觀摩團觀摩山東鳳翔醫養健康科技產業園項目
    全市高質量發展觀摩團觀摩山東鳳翔醫養健康科技產業園項目 2020-07-06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政策篇
    近日,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產業研究中心、中國林促會健康養老專家委員會、惠之孝(北京)國際養老產業研究院、和君集團健康養老事業部聯合新華網養老頻道共同發布中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16)。    (一)透析「十三五」規劃:把握政策全局導向,甄別產業發展機會    2016年是全國及各省市「十三五」規劃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關規劃政策頻發,同時,許多省市的養老產業「十三五」專項規劃文件也陸續出臺。
  • 以醫養結合之手 推開農村養老新大門
    近年來,南岸區積極響應國家對醫養結合工作部署,深度調研全區養老人群,探索醫養結合模式,以基層醫療機構為突破口,進一步優化供給、提升能力、補齊短板,力爭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健康養老服務需求,努力構建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邊醫邊養、綜合治療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全力打造集養老服務與醫療衛生為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摸索出一套南岸特有、切實可行的農村養老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養不了老
  •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實」字為先打造健康中國「升級版」——國務院...
    ,惠及13億人民的健康中國建設正在走出實效為民、實策惠民的關鍵一招。  記者日前隨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醫療養老專題組走訪多地發現,各地方有關部門在推進就醫便捷、「兜底」保障、醫養結合方面邁大步、出實招,改革探索路徑日漸清晰、亮點頻現,扎紮實實的民生獲得感寫在了老百姓的心上。
  • 重慶璧山三擔湖康養小鎮配套醫院正式開工 打通社區醫養康護一體化...
    據悉,此次開工的為醫院一期,總建築面積約2.5萬平米,將按照二級綜合醫院建設標準進行建設,為中鐵任之健康城業主及周邊城鎮居民提供高水平的醫療保障服務,也將徹底打通社區醫養康護一體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重慶市璧山區衛健委、璧山區大路街道、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新橋醫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當天的開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