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網店第一村」裡 三名溫州人講述「創業夢」

2020-12-18 溫州新聞網

11月19日,李克強總理到青巖劉村的一家網店考察,泰順姑娘張曉燕(右)用手機拍下了這張照片。張曉燕是這家網店的客服,她說,當時她很興奮,光顧著拍照,忘了和總理合影,現在追悔莫及。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4時,泰順姑娘張曉燕的生活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談價、接單、錄入,依然是她作為網店客服一天的主要內容。

  而在距此46個小時前,「一名大人物突然光臨小店讓我激動了一整夜」。儘管此前並未獲悉這名「大人物」是誰,但在電視新聞裡早已熟記在心的那張臉龐,讓她在見面的剎那脫口而出:「李總理好!」

  11月19日下午6時不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義烏「網店第一村」青巖劉村考察電商經濟。這座原拆原建的小村莊裡,近十年來吸引了2000多家網店和15000多名從業人員入駐,其中溫州人佔了相當部分。

  在這裡,他們有著各自的夢想:有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客服,但擁有自己當老闆的樸實夢想;有的是幹了10年實業,如今肩負轉型「觸電」的沉重夢想;有的是二次創業日收萬元,企盼回鄉大幹一場的輝煌夢想。

  總理的到來,讓他們的夢想更加照進現實。

  張曉燕

  女,22歲泰順人網店客服

  夢想有一天能開一家網店

  位居義烏南郊的青巖劉村,原是該市江東街道的一個舊村,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江東街道南苑社區居委會的毛姓書記介紹,2005年舊城改造時,村裡拆建了200多幢5層樓房,分給村民。這裡與義烏貨運市場僅一路之隔,距小商品市場也不遠,很多做網店生意的人便租了村民的房子。

  「登記在冊的網店有2000多家,就我所知,很大一部分是溫州人在經營,但沒具體統計。」毛書記介紹,之前有很多溫州人在義烏做實體生意,電商興起後,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至少有15萬名溫商在義烏創業。

  青巖劉村沿義烏塘溪東路而建,乍一看,一排排軍綠色的農民房並不起眼。當天,李克強總理坐車,便是沿這條路拐進村子,一下子點燃了村裡的熱鬧氣氛。

  說是村子,其實更像一個大型社區,分A、B、C等不同區域。李克強第一站來到B區27幢的義烏福發電子商務商行,這是一家專門在網上做旅行收納包的網店。

  泰順姑娘張曉燕和董豔芳,當時正在埋頭敲打鍵盤,「老闆說,有大人物要來店裡看看,我沒想到是誰,單子又多,便只顧自己了。」張曉燕回憶,當天下午快到6時,店門口突然鬧騰起來,沒一會兒,進來一群人。

  「走在前頭的,我在電視裡不知道見過多少回,一眼就認出來了。」張曉燕說,她一邊急著起身,一邊不禁喊了聲:「李總理好!」

  一身黑色夾克、一副方框眼鏡,幹練隨和,一直微笑,這是張曉燕初見李總理的印象。張曉燕和董豔芳是幾個月前剛來這裡工作,按張曉燕的說法,她們是來「鍛鍊鍛鍊,學點東西以後自己開網店」。

  儘管沒敢跟總理開口說出自己內心的小算盤,但李總理卻鼓勵她有機會自己創業,並不失幽默地問網店老闆童志達:「介意不介意她們搶你的飯碗?」

  童志達是建德人,來這裡開網店已有四年。他說過去三年的銷售額依次是200萬元、300萬元、700萬元,「今年預計能突破1000萬。」據他了解,這裡的網店老闆不太喜歡招溫州人當客服,「他們都說溫州人太精明,都是來學藝的,學會了就自己開店。」不過童志達倒不介意,他說網絡經濟是塊大蛋糕,「一兩個人是吃不完的」。

  今年22歲的張曉燕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做客服對她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她稱自己的哥哥在義烏做淘寶商城的代運營,所以她也想學學這方面的經驗,「我跟哥哥住一起,租房,每天上午8點多起床,買個飯糰,邊走邊啃到店裡,做到晚上6點多收工。」

  儘管這份工作不清閒,工資不高,但小姑娘的創業夢想正在紮根。「李總理的話鼓勵了我,我那天晚上給爸媽和親戚打了10多個電話,告訴他們這個喜訊。」

  楊乃炬

  男,蒼南人

  開辦公用品店10年

  今年進軍淘寶開網店

  夢想從實體店老闆

  徹底轉型成電商

  來自蒼南龍港的楊乃炬和妻子胡娉娉,在B區13幢經營辦公用品生意。他的父母、兩個孩子一同來到這裡,一晃已是10來年。

  李克強到達的當晚,楊乃炬一家三代人都趕到現場。「到處是人頭,大家都想親眼目睹總理的樣子。」楊乃炬回憶,聽說李總理這次是為考察電商而來,便有一陣莫名的激動,因為他希望能和總理聊聊自己的「觸電」經歷,但「人實在太多,沒逮著機會」。

  「我做的是辦公用品,比如工作牌這些東西,都是蒼南老家那邊生產的,發貨到這裡銷售。」楊乃炬稱,近10年來,他一直安心做實業,「雖然身處網店第一村,也聽說過淘寶啊、天貓啊這些玩意,但網上的東西真真假假,我不敢貿然去試。」

  隨著網絡經濟的日益興起,楊乃炬和家人都發現一個鐵錚錚的事實:店裡生意一直不見起色。他們尋思很久,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直到去年,他發現一些代理商從他這裡頻繁拿貨,「我的生意沒好轉,他們做代理的,反倒超過我們了,這個很奇怪。」四下一打聽,原來一些代理商開了網店,把他店裡的商品拿到網上去賣,賺取利潤差。

  這一發現動搖了楊乃炬近10年來堅持的「做實業」思維,和平時喜歡網上購物的妻子胡娉娉合計多次後,他們決定:「咱們自己開網店吧,這樣賣出去的商品,能賺更多。」

  今年開始,楊乃炬正式進軍淘寶,註冊了好幾個帳號,全由妻子胡娉娉來打理。

  「現在網上的生意還不算特別好,可能是我們沒經驗,慢慢來,我夢想能從實體店徹底轉型成電商。」楊乃炬認為,總理來考察「網店第一村」,「說明國家對這事足夠重視,前景必定不錯。」

  從實體店到網店,對楊乃炬來說是個艱難的轉型,而他知道,目前唯一能做的,是憧憬和堅守。

  林天意

  男,29歲

  蒼南人

  開網店四五年

  銷售小商品近千種

  夢想有朝一日

  回老家大幹一場

  今年29歲的林天意,同樣來自蒼南,在B區13幢二樓經營網店,向全國各地供應1000多種小商品。而在四五年前,他還是杭州櫻花衛廚的一名小職工。「溫州人都有想當老闆的夢想,所以就出來闖闖了。」他這樣說。

  如今,林天意的網店每天營業額近萬元。他的電腦旁堆了10來種不同的快遞單子,「全國各地的線路,細到一些鄉鎮,哪些快遞不能到達,我都了如指掌。」他說,做電商產業,最吸引人的還是優越的物流配送。青巖劉村這個市場,馬路對面是義烏貨運市場,線路遍布全國各地,附近聚集了幾乎全國的快遞網點,「我想寄哪家快遞,一個電話,幾分鐘就有人上門收件。」

  半年前,林天意還拉了表哥林宣樹一起幹。林宣樹原在老家從事印刷品生意,35歲的他,今年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林宣樹說,他也企盼李克強總理那天能來他的店裡看看,「但總理的行程應該安排得很緊湊,挺遺憾的。但總理此行讓我覺得心裡更有底氣,以前都說網上開店是不務正業,如今總理都關注這個了,說明這行業是得到認可的。」

  對於目前的狀態,林天意並不滿足。他打開電腦屏幕,網頁收藏夾裡的一家「百盛網貨」電子商城,是他目前的一個近距離夢想。「我在淘寶上做,畢竟還是打工的。而這個網站雖然做的也是小商品,但是屬於他們自己開發運營的,我希望將來也能辦一個這樣的網商平臺。」林天意說。

  記者從市商務局(網絡經濟局)獲悉,溫州市網絡經濟服務中心已在謀劃組建中,以健全和完善全市網絡經濟工作機制,加強網絡經濟工作機構建設和人員配備。未來,溫州有望打造「一心兩翼四極多節點」的網絡經濟總體空間架構,推動溫州網絡經濟發展。

  記者問林天意,有沒有想過回家鄉創業?他說,溫州關於打造網絡經濟產業的舉措,他和搞電商的老鄉都聽說了,「我們平時有在議論,大家都說溫州的電商市場會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好機遇。那時,我肯定回去創業,畢竟,那裡才是我的家。」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嗨購義烏好物狂歡節,抖音助力"網店第一村"青巖劉直播首秀
    義烏是我國著名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物流體系成熟完整,產品齊全,但因疫情影響,原先的模式被打破,銷量下滑,為進一步提升義烏產業帶發展水平,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抖音聯合義烏青巖劉村著手打造抖音直播村,催生傳統市場新模式轉型。青巖劉:中國網店第一村2014年11月,青巖劉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村莊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網店第一村」。
  • 義烏商人劉文高從小村青巖劉出發 譜寫電商的「義商精神」
    這裡沒有繁華的商貿業,但在一排排新式農民房裡,卻隱藏著6000多外來人口在這裡「淘寶」。作為「中國網店第一村」,2014年李克強總理的到訪,讓這座村莊一下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而和傳統貿易不同,屬於電商的「義商精神」在這裡書寫成就。提及青巖劉村的電子商務,村民劉文高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
  • 首期臺灣-義烏電商遊學創業營隊開營
    首期臺灣-義烏電商遊學創業營隊開營 2016年07月08日 09: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8日義烏訊 為增進義臺兩地經貿文化交流,7月6日由臺灣《Or旅讀中國》雜誌社主辦的首期臺灣——義烏電商遊學創業營活動在義烏工商學院開營。
  • 購物車裡的中國:「宇宙剁手中心」浙江義烏和西部「淘寶村」四川郫縣
    在馬路邊的一些店鋪裡,店員和快遞員正在忙著打包裝車。自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訪並稱讚其為「中國網店第一村」後,青巖劉村徹底紅了。 該村接待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自總理來過後,慕名而來的參觀團數不勝數,從政界到商界到媒體,都熱衷於到傳說中的「總理街」走一走。
  • 義烏分水塘村:紅色基因鑄造旅遊名村
    資料圖「這裡就是陳望道先生的柴房,在這間房裡,他曾誤把墨水當成紅糖蘸粽吃……」6月29日上午,在義烏城西街道分水塘陳望道故居,管理員陳華仙正滿懷深情地為前來參觀的省銀監會的同志講述陳望道的故事,「這是上午第三批客人,臨近七一,前來參觀陳望道故居的遊客越來越多
  • 百城故事|義烏:90後孤身闖義烏 白手起家3年開出40家網店
    劃重點:90後小夥帶著10萬元孤身闖義烏創業遭「滑鐵盧」,每天虧錢。 挖第一桶金後,抓準機遇營業額翻10倍賺到第一輛車。 創業3年後開40多家網店,喜提150萬保時捷豪車。他辭去工作,南下義烏創業,如今,公司年銷售額已達5000萬元。
  • 義烏,奮鬥者的「湖畔花園」
    曾是品牌銷售冠軍,回鄉自主創業卻遭遇滑鐵盧,直到轉戰義烏髮展後,才迎來絕地反擊,藍龍印10多年間經歷了人生的「過山車」。2013年,藍龍印懷揣著一絲希望來到義烏,彼時,他在老家漳州開辦的抱枕工廠已虧損百萬元,時刻面臨倒閉關門。而在義烏這座處處充滿商機的城市裡,藍龍印不僅看到了抱枕的市場,也堅信了「愛拼定會贏」。
  • 溫州人在巴黎:「螺絲殼裡做道場」
    不過,對於身處巴黎的溫州人來說,賺錢是第一需要,擺脫經濟困境要遠遠放在其他需求之前,解決其他方面的社會融合問題也往往是為了達到經濟目的。換句話說,溫州人在經濟上如何實現變化、突圍是本書的重點。溫州人憑什麼站穩了腳跟在 1983 年,溫州就創辦了中國的第一個專業市場——永嘉橋頭紐扣市場。
  • 義烏官員這句話,足以讓溫州人傷心五十年
    溫州人低調的那些年,企業、個體戶都在「悶聲發大財」,「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做人做事,上上下下,大家十分務實。 7.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溫州一些企業、一些老鄉忽然高調起來,盲目動用「槓桿」,輕視主業,不顧實力的多元化經營,搞四面出擊。而結果則是GDP下滑,發展步伐放緩。「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 研究生親述創業:開網店三次被騙終賺10萬【圖】
    研究生親述創業:開網店三次被騙終賺10萬【圖】 2013-07-25 14:29:25 來源:創業網 不要門面租金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不到義烏你可能根本不懂或不真的懂中國下沉市場義烏,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這裡的淘寶村數量高居全國第一。下高鐵,我們打車直奔北下朱村——「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2019年8月15日,人民網以《5000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白天騎三輪拉貨,晚上開路虎出門》為標題報導過這裡——村子裡隨處可見四層半的小樓,是此地「淘金人」的標配,門口的招牌也都直指「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樣。通常樓的最上面半層用來睡覺,往下三層作為倉庫,地下一層專門用來直播。
  • 義烏「民宿第一村」現雛形
    義烏「民宿第一村」現雛形 2019年04月12日 10:04:42來源:金華新聞網-金華日報    金華日報4月12日訊(記者 王衛英 文 洪兵 攝)「義烏民宿第一村」楊盆村雛形初現,今年6月就能和大家見面了。
  • 提升就業質量,激發創業熱情——義烏網際網路企業群人才招聘會
    新湖南客戶端12月04日訊(通訊員 周丹)冬日暖陽,正是大學生離校實習季,為了給同學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實習就業環境,讓學生在企業有快速提升能力,快速提高待遇的空間,從而提升學生就業的質量,激發網際網路創業的熱情,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於2019年12月3日下午在第一教學樓201舉辦了義烏網際網路企業群人才招聘宣講會
  • 義烏經驗啟示⑦|「義烏版」聯合國是如何煉成的?
    此後,從1平方米大小的攤位到開辦義烏第一家飾品店面,再到創辦新光飾品公司,周曉光一步步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飾品企業的掌舵者,並二度當選為一個下聽民聲、上達民意的全國人大代表。 在回憶自己的創業生涯時,周曉光曾說:「我和新光能有今天的成績,最大的緣分和福分,都來自不是故鄉卻勝似故鄉的義烏這座城市。」
  • 義烏工商學院:同創同學電商「學緣」情意深
    2012年9月央視《新聞調查》欄目播出《大學生 小老闆》是一次對義烏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創業班較為全面的解讀,由此大學生電商創業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在《新絲路起點,義烏創業潮》的系列訪談中,我們再一次走進義烏工商學院,近距離接觸大學生創業群體。
  • 義烏市電子商務專業村增至169個 位居全省第一
    日前,浙江省商務廳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浙江省電商專業村和電商鎮名單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浙江省電商專業村和電商鎮名單,經前期申報,義烏市有13個鎮街、169個村分別獲評電商鎮、電商專業村。據介紹,今年義烏市電商專業村規模進一步擴大,電商專業村數量增長至169個,較去年增加5個,佔全省的8.6%,金華的43.8%,數量繼續位列全省第一。今年1-10月,義烏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464.75億元,同比增長13.39%。內貿零售交易額1489.01億元,同比增長12.99%。截至今年10月底,經工商登記註冊的義烏電商主體累計22.37萬戶。
  • 老中青三代建設者講述塞罕壩精神:林海赤心開啟「二次創業」
    老中青三代建設者講述塞罕壩精神:林海赤心開啟「二次創業」 2020-08-26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版迪士尼」「紅糖第一村」……美麗畫卷在義烏鄉村鋪展開來
    義亭鎮西樓村被稱為「義烏紅糖第一村」,2017年以來,義烏積極開展紅糖加工行業規範改造和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義烏紅糖」加工行業面貌煥然一新,農字號特色品牌逐漸打響。在推行農業「標準地」改革前,樓國三主要是向村民流轉土地,不僅承包年限短,流轉的土地也較分散,機械化操作成本高。「有時在一個村承包20畝土地,需要跟20戶甚至30戶村民籤承租合同,費時又費力。」
  • 浙江義烏有座網紅直播第一村,屋子看著簡陋,停的全是百萬豪車
    而現在平臺上的直播,花樣百出,在每人背後,還湧系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莊。這個地方就位於商品市場,中國最著名的小商品市場,浙江義烏一家個網紅直播村是義烏福田街道上北下朱村,微商第一村的北下朱村,搭著直聲優的風口,成為直播村,全村幾乎人人都直播,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追夢人。
  • 浙江義烏網紅直播第一村,屋子其貌不揚,屋外停的全是百萬豪車
    一時間走上網紅主播之路的人如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有些人就靠主播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不過,網紅直播現象不足為怪,可是一個村絕大多數人都在直播,著實讓人有點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