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的百老匯街街頭,屹立著一座林則徐先生的雕像,只見林則徐先生雙手扣在身後,昂首挺胸,氣宇軒昂。紐約的百老匯街可謂是寸土寸金,為何在這裡,會為林則徐先生立一座雕像呢?
林則徐先生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他主張嚴禁鴉片,被任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而虎門銷煙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對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讓中國人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鴉片的危害。
同時,由於他的行為,國人深入理解了鴉片貿易的本質,喚醒了廣大人民的愛國意識,維護了國家尊嚴。雖說林則徐先生一生致力於與西方鬥爭,但他卻不是「悶頭幹」,林則徐先生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持開放的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
林則徐先生略通英語,葡萄牙語兩種外語,對於西方的報刊和書籍進行了一些翻譯,《海國圖志》林則徐也參與了編制。
我們中國人深知鴉片對國人造成的傷害,現在的我們對毒品深惡痛絕。毒品也對美國造成過嚴重的打擊。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嬉皮士興起,同時在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性解放運動。
這樣所謂的反抗運動中伴隨著的是無數美國青年放縱慾望的衝動。他們反抗,他們需要尋找所謂的自由,然後用反對民族主義和反對戰爭的口號,同時提倡非傳統的宗教文化諸如此類的藉口追求刺激,於是,大量的年輕人吸食毒品。
要知道毒品對身體的殘害是非常恐怖的,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沾染上了這個東西,導致的後果非常嚴重,各種違法犯罪事情越來越多。於是整個美國禁毒的呼聲便越來越強烈。直到1987年,聯合國大會上決定將6月26日作為國際禁毒日。
美國正好需要宣傳這個活動,但是,他們國家卻沒有一位像林則徐先生一般在禁毒歷史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代表人物。在美華人想到了林則徐先生,於是通過各方努力,找到了紐約州政府,美國正好急需一位代表人物,更巧的是,禁毒日與虎門銷煙結束還是同一天。
意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紐約政府批准了在紐約建立林則徐銅像,不出多久,一座氣宇軒昂的林則徐銅像就屹立在了美國紐約百老匯街頭,而林則徐先生所望向的地方正是華埠中心。
這座雕像是西方世界第一尊禁毒先驅的銅像,三年後,林則徐廣場也修建完畢。而這座銅像的修建,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禁菸的歷史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