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衛組織的調查研究表明,日本人人均壽命在75歲左右,譽為全球最長壽的國家。很多人感到疑惑,日本人從不喜歡運動,為什麼瘦子那麼多,還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其實答案只有這兩個字。如果你也能做到,那麼你也能擁有苗條的身材和健康的身體。
不愛運動的日本,為何是全球最長壽國家,答案只有這兩個字
影響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僅有這兩個字:會吃。很多網友看到這個觀點就會反駁了,誰在生活中不注重吃啊?比起來中國人更講究烹飪方法和飲食習慣了。小編向告訴各位的是,這裡的「會吃」是關於如何吃的更健康,而不是對所有美食來者不拒。那日本人的就餐習慣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吃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
如果你去過日本旅遊或者在日本生活過,都能發現日本人的餐桌上每頓菜品可以高大二三十種食物。包含的種類豐富多樣,有豆類蔬菜,魚肉,米飯等等。日本人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品類齊全。這也印證了我們中醫的養生理論,餐食的多樣化。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每天必須吃12種類食物才能給人體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每天12種類,每周30種類,如果按照這樣的飲食搭配,能夠給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成分,促進新城代謝,維持身體每日所需能量。
2、吃的量非常少
日本人的餐桌上雖然品種繁多,但每種食物的體量卻是非常少的。蔬菜和肉類都僅有幾片而已。他們的碟子都普遍偏小,對於大飯量的人來說,很難吃得飽,甚至還不夠塞牙縫呢。養生專家表明,人進餐每頓保證七分飽就足夠了,這樣不僅能快速吸收食物裡的養分,而且不會對腸胃產生太大的負擔,是一種特別好的進餐習慣。相比國人,很多人每頓都吃撐得不行,這樣不僅給消化道帶來負擔也不助於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導致食物堆積產生肥胖等現象。一旦人體開始肥胖就不利於長壽了。
3、做飯方法很簡單
國人的烹飪方式可謂是變化多樣,有煎炸烤煮燉等等,一頓飯菜下來做飯的人也累了,還特別容易吃不下。同時為了讓味道更有層次感,國人還喜歡在菜品中加上大量的調味品,吃的又鹹又油。但是在日本,烹飪方式就很簡單,喜歡享受食物本身的原汁原味,有些食物日本人還喜歡生吃,就沾一點醬改變口味,這樣的烹飪方式能夠很好鎖住食物本身的營養成分,也不會讓人體攝入過多的油量和鹽分,保證身體健康避免心血管疾病,更加有利於長壽。
4、不點外賣
日本人基本上都不會點外面,他們會提前一天做好便當帶到學校或者公司裡吃,但在國內,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點外賣,這是極其不利於健康的。外賣食品放了非常多的油和鹽,經常吃不利於健康,還會加快衰老,而且製作環境的衛生情況也是非常擔憂的。
以上這四種飲食習慣是日本人保持長壽的秘訣,這樣的烹飪方式只得我們效仿,不僅能夠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還可以增有效預防各種疾病發生。即使不去做運動,這樣吃人體也不會出現肥胖的情況,所以大家都可以將此類方法運用起來,讓我們一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