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台州人開啟曬曬曬模式
大雪節氣過後,醃曬範圍擴大
從魚鯗到各類海貨
從紫菜到垂面豆面……
今年你家曬了嗎?
圖/倪誠
圖/葛敏
天氣晴朗的日子,各種曬曬曬
曬出了「大戶人家」的幸福感
曬成了頗具台州山海特色的風景線
攝影師們的鏡頭也被吸引了!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
台州這些秋冬「曬」風景!
台州山海物產豐饒,「一灣海產鮮千年」,對於海鮮的製作和食用很是講究。台州漁民們會將不易保存的海鮮曬成鯗:海鮮清理乾淨後,在陽光下暴曬,慢慢失去水分,變得乾脆鹹香,既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還保留著海鮮最原始的味道。魚鯗搭配各種葷素食材炒制或放進湯麵中,味道極佳,深受大家喜歡。
大陳島素有「東海明珠」之稱,由上、下大陳等29個島礁組成,包括甲午巖、浪通門、墾荒紀念碑、烏沙頭等景點。
秋冬季的大陳島,自碼頭至漁村,家家戶戶幾乎都在曬著海鮮,長長的鰻魚、島上盛產的黃魚……透過陽光,橙紅剔透,訴說著海島的豐收和大海的味道。
地址:台州市椒江區大陳島(免費)
航班購票方式:點擊「大美大陳」微信公眾號菜單欄「微服務」即可查看航班併購票,支持線上支付;也可攜帶身份證前往海上客運中心窗口購票,可提前一天購買。諮詢電話:0576-88220606
雞山島橫亙於玉環東面海洋,島民們用巖石壘砌起百餘座石屋,層層疊疊,臨海而立,覆蓋著大半個島嶼,遠望猶如「海上布達拉宮」。
雞山島臨近披山漁場,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島民歷來以海洋捕撈為業,魚蝦多經幹曬或醃製銷往外埠,海鮮之「鮮」美名在外。秋冬季北風強勁時,島上家家戶戶曬起魚鯗,鯗味飄溢,種類繁多,帶魚、鯧魚、黃魚、鰻魚、魷魚、水潺、海蝦,曬成靚麗風景。
地址:台州市玉環市雞山島
可至棧臺碼頭坐船至雞山島,航程20分鐘。
溫嶺石塘,素有「畫中鎮」之稱,曙光首照地,東海好望角,擁有「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築群,被譽為「東方巴黎聖母院」。這裡有千年曙光園、濱海綠道、360°觀景臺、七彩童話小箬村,各個大小沙灘等眾多打卡點。
圖/新浪微博@晴天ynifqp
秋去冬來,這裡的漁港漁村每家每戶曬著海鮮,帶魚鯗、鰻魚鯗、黃魚鯗、水潺……港口堆積的漁網拉伸光影,濃濃的海邊漁家氣息撲面而來。剖幾條鰻魚晾曬在陽臺上,一條條長長的魚乾排開,這場景好比北方人串辣椒,灌臘腸風乾一般,在這個季節綻放出它最絢爛的色彩。
蛇蟠島,台州第一大島,是三門灣文化的「海之窗」「石之窗」「圍墾之窗」,這裡千洞各異,洞中有洞,橫豎旁出,猶如迷宮,素有「千洞島」的美稱,擁有海盜村、野人洞、三門圍墾紀念館、滑泥公園、黃泥洞村、獅子嶺觀景平臺等景點。
蛇蟠島上有一片萬畝海鮮養殖海塘,盛產海鮮。萬物皆可曬的季節,蛇蟠島上的漁民自然也就「曬」起海鮮來了。魚鯗、水潺、蝦乾等海鮮經由陽光晾曬風乾,濃縮著東海的味道,走在島上,處處風景,處處風味。
📍曬墨魚
📍曬螠蟶
📍曬蝦幹
秋冬季是紫菜的收穫季節,養殖戶從一排排紫菜養殖架「收割」來的紫菜,要經過陽光晾曬才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
曬紫菜也是大場面,日光下,一個個紫菜圓餅吸收著陽光,閃耀著光澤,空氣中更是飄著濃鬱的紫菜香,扯下一小塊嚼一嚼,大海的鮮甜在口中瀰漫。
臨海的河頭鎮,有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大石垂面。大石垂面對氣溫要求嚴苛,製作垂面要選擇溫度較低的日子,按照傳統的做法,只有每年的秋季到次年的暮春這半年裡能製作垂面。這個時節來河頭鎮,能看到千絲萬縷的曬垂面場景。
石塘索麵,在溫嶺幾乎家喻戶曉,是一種純人工、經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麵食,細如絲線,長約3至4米,二絞面還不到1斤。石塘人傳承弘揚閩南飲食文化,索麵是漁家待客的最高禮遇,是高貴、幸福、長壽的象徵。
豆面是三門人用優質紅薯澱粉為原料,傳統工藝手工製作的面,一般在秋冬季節做面,風乾的豆面容易儲存。做一次豆面需經過澱粉、揉粉、碾粉等四五道工序。
在三門海遊、沙柳、亭旁一帶,當地人依然沿用最傳統的手工做法製作最傳統的垂面,堅守地道美味。做地道的手工垂面要經歷和面、盤面、上面、抻面、出面、開面、曬面、收面等多個工序,每一個工序都是考量製作者的經驗。
除了海鮮魚鯗、紫菜、各種面
台州也曬臘肉臘腸,風味俱佳
秋冬季,台州已經「曬」成風景
今年你家曬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