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6月9日電(記者 林波)斯洛伐克的土豆煎餅、塞爾維亞的煙燻香腸、寧波湯圓、縉雲燒餅、杭州東坡肉……當中東歐美食與中國美食同場競技,舌尖共鳴由此產生。6月9日,作為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惟一的人文交流活動——「舌尖上的相遇—中東歐美食與『詩畫浙江·百縣千碗』人文交流活動」在浙江寧波老外灘開幕。
圖為舌尖美食展示。 林波 攝
將土豆麵團揉搓成小條狀,煮熟後放入水中冷卻……第一次來中國的斯洛伐克廚師Marian Psak驚嘆於中國美食的豐富和美味。這次參展,他帶來了斯洛伐克版本的「餃子」,「這與中國餃子完全不同,沒有餡料,是斯洛伐克的家常美食,由土豆製作而成,可以蘸黃油和甜醬。」
圖為烹飪現場。 林波 攝
杭幫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浙江菜的重要流派。在杭州美食展區,記者注意到現場擺放著東坡肉、西湖醋魚、燒素鵝等杭州名菜。
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秘書長葉馳告訴記者,除了杭州名菜外,此次還帶來了千島湖魚頭等新研發的菜品,「這不僅是一次展覽,更是與中東歐探討舌尖技藝的平臺。」
圖為活動現場。 林波 攝
「中國有句話叫做『一見如故』,這句話可以用在寧波。」作為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主賓國之一,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部長維爾吉尼尤斯·辛克維丘斯已是第三次來到寧波。在他看來,寧波是中東歐美食進入中國的門戶,「希望通過活動的舉辦,加深寧波的橋梁紐帶作用,讓更多的人了解中東歐美食,了解中東歐。」
據悉,「舌尖上的中東歐」活動已連續兩年在老外灘舉辦,通過講好美食故事,有效增進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圖為美食展示。 林波 攝
目前,老外灘已與中東歐11個國家建立了官方聯繫,先後落戶了匈牙利貿易署寧波代表處、拉脫維亞投資促進署寧波代表處、愛爾蘭米斯郡商會寧波代表處、立陶宛企業署寧波代表處和中國—中東歐農促會聯絡處、中國(寧波)中東歐青年創業創新中心等機構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