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年旅遊需求面臨「十大」變化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騰訊文旅與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聯合組織舉辦的「何日更重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線上發布會舉辦,會議中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與去年相比,未來一年(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旅遊會有哪些變化呢?

發現一:人們愈發嚮往旅遊

79%的人對旅遊持正面態度,認可旅遊的價值,對旅遊情感偏好強,而行為傾向性相對較低。

發現二:旅遊消費預期有所增長

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費支出預期增長指數有所降低,但預期收入和消費增加的趨勢依然存在。旅遊消費預期增長指數為191.1,與2018年11月水平接近。預期人均旅遊次數為5.1次,較去年上升月1次。未來一年,人均旅遊消費預算為5746元,比去年增加734元。人均旅遊消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更多去年未出遊的人今年也有旅遊計劃;中低收入群體旅遊消費力提升;旅遊花費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較去年明顯提升。

發現三:時間、預算、風險構成三重顧慮

影響未來一年旅遊計劃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沒有時間,預算不足,擔心出遊有風險,不確定性大、難做規劃,對旅遊缺乏興趣,沒有想去的地方,沒有合適的旅伴,有其它活動安排,找不到性價比合適的旅遊產品,找不到可靠的產品或服務,其它。未來一年,預期能用於旅遊的閒暇時間較2019年略有減少。在11類消費支出品類中,旅遊消費的預期不確定性高,消費彈性大。

發現四:形成新的旅遊消費觀——親近自然、結交朋友

旅遊動機變化:親近自然感受山水仍是首要旅遊動機。總體旅遊動機均值較去年有所提升,其中進行社交結識新友提升最為顯著。

旅遊類型偏好:較去年有所上升的有自然觀光類,佔比66.7%,名勝古蹟類54.9%,民俗風情類45.9%,美食購物類40.8%,健康療養類13.1%,遊學教育類11.6%,體育冒險類11.5%。較去年下降的有:度假休閒類54.9%,城市地標類28.2%,商務休閒類8.1%。

發現五:低收入群體旅遊動機上升明顯

旅遊動機的人群特點:低收入群體在「返璞歸真放飛自我」和「進行社交結識新友」上的動機增長更顯著。低收入群體未來一年預期的人均旅遊次數為3.8次,較去年增長1.6次,提升顯著。

發現六:旅遊復甦循序漸進,國慶節和暑期或將成為出遊高峰

疫情對旅行計劃的影響,28.3%的人取消了原行程,16.7%的人計劃改期,9.1%的人更改了旅遊目的地,10%的人承受了經濟損失,27.5%的人處於觀望狀態,難做決定。疫情後,什麼時間去旅遊?多數人傾向於「國慶」和「暑假」。

發現七:蘊含國內旅遊消費升級的契機

預計旅遊平均逗留時間為4.6天,半數以上旅遊者旅程在2-4天。從長遠看,用戶的出遊時長並不會有太大變化。旅遊消費支出依次為:「住宿」「餐飲」和「交通」。疫情後更看重餐飲衛生,增加餐飲支出的意願提升。未來一年,周邊遊出遊次數最高。如果旅遊消費支出增加,更願意去省外遊。全球疫情對出境旅遊目的地選擇有很大影響。疫情前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泰國、韓國、英國。疫情後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泰國、俄羅斯、日本、瑞士、法國。

發現八:去湖北及對口支援省份遊玩的熱度高漲

疫情前後,全國網民最想去旅遊的省份TOP10變化:北京依然位居第一;湖北之前不在TOP10裡,但疫情後,提升明顯,位居第二。 想去旅遊的景點TOP20變化:神農架、黃鶴樓入榜。

發現九:風險防範心理改變出行方式和服務關注

未來一年,旅遊者選擇目的地時最看重安全衛生。旅遊者對退費政策、應急措施、旅遊保險給予了更多關注。旅遊時,在出行同伴選擇上,戀人和獨自一人比例分別上升了9.4%和6.6%。未來一年,「個人遊」比例上漲16.7%,「家庭遊」比例下降14.0%。定性研究表明,是出於降低老人、孩子出遊風險的考慮。旅遊選擇的交通工具,汽車、大巴明顯減少,火車高鐵、飛機顯著提升。

旅遊者降低風險的措施有諸多。定性研究表明,旅遊者會選擇更高標準的飲食場所,選擇衛生標準更高的星級酒店。「安心酒店」「安心航班」「餐飲服務標杆企業」等概念受到追捧。即使疫情結束,旅遊者的消費決策判斷也會參照這些標準。

發現十:智慧文旅有助於消費復甦

定量研究顯示:40.9%的受訪者對「文旅消費補貼優惠券線上發放」感興趣,認可這種實實在在的補貼優惠以促進旅遊消費的方式。定性訪談顯示:遊客希望線上發放的文旅消費優惠券在原價基礎上的打折,而不是漲價後的打折,門檻低一些,適用廣一些。有部分旅遊者建議,線上補貼可以採用集卡的方式,如打卡所有旅遊景點有獎勵。

來源:燕趙晚報

相關焦點

  • 文旅行業投融資面臨的「十大困局」
    未來文旅投資又將「落子」何處?原國家旅遊局監督管理司司長、中國旅遊協會文旅投資分會會長彭志凱結合疫情下文旅行業發展實際及相關調研數據,梳理文化旅遊行業投融資現狀與需求情況。旅遊市場的回暖也讓經營投資機構對文旅行業的復甦信心倍增。我們認為未來文旅融資需求將進一步加大,各路資本對文旅行業投資也會大大增強。
  • 疫情後,景區行業可能出現的十大變化
    作為服務於政府與企業的文旅戰略諮詢機構,創意遊對疫後旅遊發展變化開展了一些研究,希望對「如何度過疫情?」和「後疫情時期發展」等問題思考提供一些啟發。疫情後,景區行業可能出現的十大變化:1、轟炸式短視頻營銷誘導憋瘋了的遊客突然起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我們開始在今日頭條上看新聞,爸爸學會在新浪微博上看真相,媽媽學會在京東到家上買菜,孩子每天被各種網課圍繞,全家都會在抖音上找樂子,網絡生活習慣強制養成。
  • 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劉士軍:未來旅遊業的三個不變和五大變化
    儘管面臨疫情的重創,但面向未來,世界旅遊聯盟對全球旅遊業從疫情中恢復,實現可持續發展仍充滿信心。從疫情防控本身來說,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和研究會逐步深入,只要世界各國能夠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能夠消除偏見、團結合作,「新冠」疫情終將會被人類戰勝;從旅遊業的屬性和發展規律來看,我們更有理由充滿信心。
  • 樓市面臨逆轉?需求側改革背景下,地產格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次會議提出,要穩住供給側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需求側改革被首次提出,意味著我國的經濟政策重點將有新的變化。目前來講,我國的內部經濟環境,強生產弱消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02大家要明白一點,今年絕對不是最壞的一年。為什麼?受疫情影響,今年實行的是寬鬆貨幣政策。
  • 旅遊需求趨勢報告發布低收入群體旅遊動機增長顯著
    低收入群體旅遊動機增長更為顯著在旅遊動機方面,總體旅遊動機有所提升。調研顯示,受疫情影響,經濟收入較低的群體,整體旅遊動機較去年提升幅度更大。未來一年低收入群體預期的人均旅遊次數為3.8次,較上年增長1.6次。
  • 土耳其經濟又面臨動蕩的一年
    對於土耳其的經濟管理來說,這是動蕩的一年,貨幣危機和利率波動擾亂了投資者的信心。最近通過通宵的總統令解散中央銀行行長以及土耳其財政部長兼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女son培拉特·阿爾拜拉克(Berat Albayrak)辭職,加劇了人們的不安情緒。現在,投資者希望2021年能夠改善該國的經濟前景。
  • 王昆欣:未來旅遊發展的幾個趨勢
    怎麼看旅遊業或者怎麼看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大概要思考幾個問題:首先,在疫情常態化下有沒有新的旅遊需求?從現實來看,「十一」期間,文化旅遊部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旅遊遊客已恢復到去年同期80%,這就客觀說明需求還是在的。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研究報告出爐 武漢成最熱門城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聯合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共同組織線上發布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報告從旅遊外部條件感知、旅遊者內在旅遊心裡變化、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決策、科技在旅遊市場復甦中的作用四個方面調研,給出政策端和產業端的建議。
  • 未來物聯網設備管理需求的三個主要變化
    物聯網連通性的不斷變化正推動著對設備管理的需求不斷提高。今天我們將研究其中的三個方面:不斷增長的安全需求、LPWA技術的興起以及應用程式實現日益複雜。使設備管理複雜化的第一個趨勢是物聯網設備安全需求的增加。
  • 盤點2020十大旅遊熱點事件,看旅遊產業的「逆境重生」
    2020年對於旅遊產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旅遊產業造成了空前的打擊,目前國內旅遊處於艱難的復甦期,境外遊還是完全停滯狀態,與此同時,危機之下旅遊企業的轉型和創新也為旅遊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近日央視網總結了2020年的十大旅遊事件,讓我們一起回顧下這些熱點事件:1、2月6日,日本「
  • 盤點2020十大旅遊熱點事件,看旅遊產業的「逆境重生」!
    2020年對於旅遊產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旅遊產業造成了空前的打擊,目前國內旅遊處於艱難的復甦期,境外遊還是完全停滯狀態,與此同時,危機之下旅遊企業的轉型和創新也為旅遊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近日央視網總結了2020年的十大旅遊事件,讓我們一起回顧下這些熱點事件:1、2月6日,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數千人被隔離
  • 人工智慧將如何解決社會需求,未來人們的需求是否會變化?
    未來的人工智慧該如何解決人類的社會、族群與未來的問題?人類發展到現在的社會是否已經扭曲?制度是否完善,未來的人類要何去何從?似乎這一切在目前的生活中,需要大家思考的並不多,生活已經用盡了所有能力,哪裡還有力氣去管未來的人甚至社會。
  • 凱撒旅遊陳杰:適應遊客變化,今年國內旅遊市場仍大有可為
    跨省遊恢復近一個月,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旅遊業的春天是否已經來了,立足當下,人們對旅遊市場的下半年乃至未來又有什麼願景和期待?8月8日,在新京報夏季峰會旅遊分論壇上,凱撒同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杰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圖/凱撒同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杰。
  • 凱撒旅遊陳杰:適應遊客變化,今年國內旅遊市場仍大有可為
    跨省遊恢復近一個月,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旅遊業的春天是否已經來了,立足當下,人們對旅遊市場的下半年乃至未來又有什麼願景和期待?8月8日,在新京報夏季峰會旅遊分論壇上,凱撒同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杰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 一年看變化!汶川,亮了
    ,汶川一年的「漂亮答卷」!1汶川「一年看變化」8月27日一早,「一年看變化」首批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活動汶川新聞發布會在汶川縣會議中心召開。眾多目光匯聚下,汶川縣人民政府縣長旺娜圍繞汶川縣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的巨大變化與豐碩成果,以及下一步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向媒體記者進行了介紹。
  • 旅遊行業:信心恢復 需求升級
    今年是張淼做旅遊產品銷售的第10年,這一年旅遊市場的跌宕起伏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旅遊業按下「暫停鍵」,旅行社、旅遊景區、住宿、餐飲等相關市場主體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從最初的焦慮,到復工適應新變化,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
  • 旅遊行業:信心恢復 需求升級
    今年是張淼做旅遊產品銷售的第10年,這一年旅遊市場的跌宕起伏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旅遊業按下「暫停鍵」,旅行社、旅遊景區、住宿、餐飲等相關市場主體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從最初的焦慮,到復工適應新變化,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我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旅遊市場未來會越來越好。」
  • 疫情之中,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在變化
    受疫情影響,包括零售、餐飲、旅遊、娛樂在內的很多產業生態都受到了大範圍的衝擊,2020年第一季度,都起碼有至少50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但疫情下的真實消費需求並非消失,而是換了一種方式被滿足……疫情之下,人們的消費心理與需求悄然改變
  •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 :中國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
    在過去的一年中,防疫常態化,產生的重要變化是觀光旅遊受到局限,而休閒度假則大行其道。認識世界需要觀光,認識自我需要度假。第一,可以看到的是城市休閒和鄉村度假的火爆,成為現象級的消費。城市休閒是大眾性的,鄉村休閒是普遍性的,度假享受是新型消費,房車和營地是未來導向。這也是中國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從拉動消費來說,以短補長,是一種選擇。高頻次,短距離,低單價,大眾化,是一種趨勢。形成市場分工體系,長短結合,高低俱全,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 「一年看變化」首批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活動走進廣安區
    四川新聞網消息(廖小兵 範菊蕾 李勇)9月3日,「一年看變化此次集中採訪報導活動以「一年看變化」新聞發布會為開端,媒體記者們了解了自天府旅遊名縣創建一年來,廣安區深入貫徹全省文旅發展大會、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座談會精神,高舉紅色旅遊發展大旗,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加快實現從單純紅色景區向綜合旅遊目的地轉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