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需求趨勢報告發布低收入群體旅遊動機增長顯著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29日電 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聯合騰訊文旅與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組織線上發布會,共同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

此次報告通過2000餘萬條文本的大數據輿情分析、15163份有效問卷和多位受邀用戶線上1對1深度訪談,並藉助旅遊心理學和旅遊行為學相關理論整合而成。

武漢,成為疫情後全國網民最想去的旅遊城市

通過輿情大數據分析,調研發現疫情前人們想去旅遊的城市多數為熱門旅遊城市。除熱門旅遊城市外,武漢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懷念,成為最想去的旅遊城市TOP10中第一名;而對於湖北網民,除熱門旅遊城市外,疫情過後還想去湖北省內的熱門景點所在城市旅遊。

例如網友提到:「等疫情結束,我要去漢口逛楚河漢街,去歸元寺,武大的櫻花再去一次,黃鶴樓」,「有個朋友約我出去旅遊。他說想先去黃鶴樓,再去長江大橋,然後東湖再去古德寺」,「神農架一聽名字就讓人想到『神農嘗百草』,「聽說風景不錯,有機會去旅遊啊」。疫情後湖北成為全國網民第二想去的旅遊省,網民希望通過旅遊消費為湖北經濟發展做貢獻。16省份一省包一市的舉措讓湖北網民對這些省份更親近,更願意選擇他們為疫情後出遊的目的地。

低收入群體旅遊動機增長更為顯著

在旅遊動機方面,總體旅遊動機有所提升。調研顯示,受疫情影響,經濟收入較低的群體,整體旅遊動機較去年提升幅度更大。未來一年低收入群體預期的人均旅遊次數為3.8次,較上年增長1.6次。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低收入群體的旅遊動機,這類群體在「返璞歸真放飛自我」和「進行社交結識新友」上的動機增長更顯著。

未來一年人均旅遊消費預算為5746元,比去年增加734元

報告顯示,未來一年(2020Q2-2021Q1)人均旅遊消費預算為5746元,比去年增加了734元。之所以人均旅遊消費增加,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去年未出遊今年制定旅遊計劃的人數增加;二是中低收入群體旅遊消費力提升:三是旅遊花費在3000元以上分段的比例較去年顯著提升。

72.4%的人群今年有旅遊計劃,國慶節和暑期或成出遊高峰。受疫情影響,28.3%的人群取消了原行程,16.7%計劃改期,9.1%更改了旅遊目的地。隨著國內疫情平穩,人們對旅遊關注度穩步提升,9.4%的人群在疫情中制定了新的旅遊計劃。近三成旅遊者預期疫情結束後3-6個月恢復旅遊活動,近三成旅遊者處於觀望狀態。也有21.3%的旅遊者在三個月內重啟旅遊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周邊遊最先復甦,而後是省內遊和省外遊,境外遊相對延後,目前用戶(包括武漢的用戶)普遍認為國內比國外更安全,短期內不會考慮出境遊,部分用戶會在年末或者下一個春節安排出境遊。疫情後人們更傾向於計劃在國慶等時間段出遊,學生群體較傾向於計劃在暑假出遊。

智慧文旅在消費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疫情期間,科技正在強化大眾對旅遊衛生安全的感知與信任。報告提到,超半數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關注與旅遊衛生安全高度相關的「應急救援信息推送」和「客流預警及疏導信息」。「一碼通等數字身份識別服務」被40.9%的受訪者關注,大多受訪者表示認可該項服務並覺得有必要持續推廣。同時,科技有助於降低文旅需求向消費行為的轉化門檻,40.9%的受訪者對「通過線上發放文旅消費補貼優惠券」感興趣。

除此之外,科技正以創新方式升級優化遊客的體驗。52.7%的受訪者認為「客流預警及疏導信息」很有必要,36.9%的人在旅遊過程中關注「線上文旅信息推送」。疫情期間有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使用過「景區在線直播」和「網絡虛擬景區」功能。科技使得部分文旅產品在疫情期間克服時空限制服務遊客,或將成為疫後一大發展熱點。

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宋瑞研究員談到,新冠肺炎疫情是近代以來全球旅遊業面臨的最大衝擊,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各級政府部門出臺了諸多扶持旅遊企業的政策,對於行業紓困、穩定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要有序引導旅遊市場的恢復,就需要對旅遊者的心理、預期和行為進行準確把握。此次調查發現,疫後旅遊既有積極的支撐性因素,也面臨著一些制約。例如,疫情激發了人們的旅遊熱情,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旅遊動機增長更為顯著;旅遊消費預算和計劃旅遊次數仍有所增加;人們旅遊時更關注衛生、安全、風險防範等因素;旅遊消費預期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等等。對於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而言,需要在準確洞察遊客需求變化的基礎上,從政策、產品、設施、服務、營銷等方面做出積極引導和及時適應,從而推動旅遊消費循序漸進的復甦。

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舒展提出,從調研結果看,新冠疫情對旅遊消費觀的改變是全方位的,在旅遊消費暫時阻斷的背後,孕育了提質升級的需求,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旅遊消費的潛在人群下沉到低收入群體更擴展到老年群體,更為全民化的旅遊需求正在產生;二是旅遊消費的目的正向真善美的初心需求回歸,山水、社交、文化、健康成為旅遊的核心追求;三是遊客關注旅行質量超越了簡單的出行,「社會安全秩序」、「衛生健康狀況」成為最多旅遊者看重的因素,旅遊服務質量受到特別關注,特別是應急、退改、保險等方面的服務需求高漲;四是不同群體均在住宿、餐飲、交通層面存在升級需求,更通暢、更健康、更品質的需求將推動消費的升級;五是智慧科技正在重塑遊客的行前、行中和行中消費模式,在強化大眾對衛生安全的感知與信任,降低文旅需求向消費行為的轉化門檻,優化遊客的體驗感。

此外,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陳妍介紹,本次研究的技術難度是如何較準確測量出疫情帶來的影響,為了更加嚴謹地考察,設計和投放了兩份問卷,一份進行不同時間點的單點回憶測量,一份進行變化值的自我報告評估測量,綜合數據進行對比。此外,基於對2000餘萬條網絡公開文本大數據的輿情分,量化分析人們對旅遊話題的談論熱度,從另一個側面理解此特殊時期旅遊在人們心目中的意義。通過多元化的數據採集分析方式,才形成本次調研報告。

相關焦點

  • 巨量引擎發布《用戶旅遊全周期行為動機調研報告》,洞見旅遊客群...
    巨量引擎發布《用戶旅遊全周期行為動機調研報告》,洞見旅遊客群內容營銷策略(附下載)
  • 未來一年旅遊需求面臨「十大」變化
    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騰訊文旅與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聯合組織舉辦的「何日更重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線上發布會舉辦,會議中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
  • 報告稱72.4%的人群今年有旅遊計劃 國 慶節和暑期或成出遊高峰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隨著國內疫情放緩和五一假期的臨近,外出和旅行話題被熱議。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聯合騰訊文旅與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組織線上發布會,共同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
  • 巨量引擎發布《用戶旅遊全周期行為動機調研報告》,洞見旅遊客群...
    巨量引擎發布《用戶旅遊全周期行為動機調研報告》,洞見旅遊客群內容營銷策略(附下載)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研究報告出爐 武漢成最熱門城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聯合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共同組織線上發布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報告從旅遊外部條件感知、旅遊者內在旅遊心裡變化、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決策、科技在旅遊市場復甦中的作用四個方面調研,給出政策端和產業端的建議。
  • 噹噹發布2020閱讀趨勢報告 除北京外全國旅遊圖書高增長
    摘要:在近期舉行的噹噹2021出版人盛會上,噹噹發布《噹噹2020閱讀趨勢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旅遊類圖書顧客呈現高增長,但北京除外。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句話叫「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這句話既可以看作是上班族的自嘲,也可以看成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 同程旅遊發布暑期出遊報告:暑期旅遊人均花費顯著增加
    隨著暑假來臨,一年一度的暑期旅遊旺季全面開啟。近日,同程旅遊發布了《2019暑期居民家庭旅遊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基於同程旅遊大數據分析了2019年暑期居民家庭的旅遊消費趨勢。1親子遊、研學旅行是暑期旅遊市場的需求主力《報告》來自同程旅遊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出遊人群中14歲以下未成年人佔比26.6%,顯著超過其他年齡層人群,意味著親子遊及研學旅行是支撐暑期旅遊市場的絕對主力。
  • 同程藝龍發布春節黃金周酒店預訂報告:春節住酒店需求動機多樣化
    根據同程旅遊日前發布的《2020春節黃金周居民旅遊消費趨勢報告》,2020年春節黃金周的出遊人次預計將達到4.5億人次左右。在旺盛的黃金周出遊需求刺激下,熱門目的地的酒店及非標住宿設施迎來接待旺季。同程藝龍近日發布了《2020春節黃金周酒店預訂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基於同程藝龍住宿大數據分析了2020年春節黃金周期間(7天假期加上節前、節後各三天)的酒店預訂趨勢。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8第一季度歐洲遊趨勢報告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和華遠國旅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赴歐洲旅遊趨勢報告(第一季度)》,對2018年第一季度歐洲旅遊的市場規模與增長趨勢、出發省市及目的地國家人氣情況、消費者特徵與偏好等進行綜合研究分析。
  • 冰雪旅遊收入可觀
    原標題:冰雪旅遊收入可觀   2021中國冰雪旅遊發展論壇於近日舉辦,期間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1年是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
  • 《2019國慶黃金周旅遊趨勢報告》在京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記者溫濟聰)9月17日,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途牛旅遊網對外發布《2019國慶黃金周旅遊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綜合中國旅行社協會統計以及途牛截至9月16日國慶團期旅遊產品預訂數據,對2019年國慶黃金周旅遊消費趨勢進行了分析。
  • 攜程發布上半年紅色旅遊報告:紅色旅遊同比增長超2倍
    今年紅色旅遊熱潮不斷升溫。攜程報告顯示,上半年通過攜程預訂紅色景區門票的人數同比增長208%;比較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正增長達35%。攜程旅遊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表示,隨著愛國主義教育呈現大眾化、常態化趨勢,紅色旅遊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尤其是當代年輕群體,參與紅色旅遊的比例逐漸提升。
  • 走出疫情的旅遊景區《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20)》在常州發布
    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戰冬梅博士發布了《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報告以「景區是生活的溫暖,更是向上的力量」為核心觀點展開,就景區走出疫情,走向振興,面向小康時代的未來發展進行了闡述。報告以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測算為依據,分析了旅遊景區市場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
  • 夜間旅遊正當時,馬蜂窩發布夜遊消費趨勢洞察
    夜間旅遊,讓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止於空間的拓展,更能充分發揮時間的張力。以文化旅遊為引領的夜間經濟,成為新的經濟發展格局中彰顯文化活力,構建消費新增長極的突破口。  中國的夜遊群體是怎樣的,夜遊的發展空間在哪裡,文化是如何有力滲透到夜遊體驗中的?
  • 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傳統旅遊模式消減,主題旅遊時代來臨!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重新體驗中國之美:2020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依託國內超級大市場,我國旅遊經濟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常態情境下全面復工復產復業階段。
  • 國民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觀光旅遊市場仍然是基礎市場——《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發布
    2019年9月21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上海長三角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田園•新生活•新江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太倉論壇」在太倉市舉行。會議上,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 挖財、騰訊旅遊聯合發布報告:人均旅遊消費年均增長47%
    不論是親子遊的熱門選項主題樂園,還是遊學族的海外名校體驗,都成為了當下旅遊人群關注的焦點。  而且,一些變化也在悄然發生,全域旅遊、智慧旅遊、廁所革命等名詞不斷刷新著旅遊的定義。那麼,這些變化在我們生活消費數據上,有怎樣的體現?  近日,挖財、騰訊旅遊聯合發布了一份旅遊消費升級報告,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了這種消費變遷。
  •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發布2017年「十一」中秋長假旅遊大數據
    會上,發布了《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鄉村遊大數據報告》、《2017國慶中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國慶中秋長假全國自駕遊(跨市)大數據報告、《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    《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鄉村遊大數據報告》顯示,國慶節參與鄉村旅遊的遊客意願高於春節、五一小長假和周末,經測算,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全國出遊超過10公裡並6小時(不含工作等非旅遊動機)的鄉村旅遊人次約為2.16億人次。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國鄉村旅遊深度體驗趨勢明顯。
  • 新華指數|三季度大同旅遊指數環比增長8.35%
    新華財經北京11月30日電(劉舒揚、李一依)11月30日,《中國大同旅遊發展指數(2020年第三季度運行報告)》在北京發布。指數顯示,三季度大同旅遊發展指數平均值為1112.55點,較二季度均值增長8.35%。
  • 途牛發布《2018中國赴歐盟國家旅遊趨勢報告》:深度遊熱度提升
    當地時間1月19日上午,2018年「中國-歐盟旅遊年」開幕式在義大利威尼斯隆重舉行。在旅遊年框架下,雙方將進一步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持續擴大旅遊交流規模。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8》顯示,2017年歐洲旅遊總收入已達到全球旅遊總收入30%左右。隨著旅遊年品牌效應的顯現,中歐旅遊合作的不斷深化,2018年歐洲旅遊市場或將火爆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