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上海長三角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田園•新生活•新江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太倉論壇」在太倉市舉行。會議上,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9本研究報告。基於長時間跟蹤與深度調研,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8年國內旅遊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徵、產業特徵、旅遊客流空間特徵、節假日市場特徵。
報告指出,國民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觀光旅遊市場仍然是基礎市場。
具體來看,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國內旅遊收入5.1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從2011年以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旅遊接待規模年均保持在13.7%;左右的增長,旅遊收入則保持在年均20.7%左右的增長。
從國民需求變化來看,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文化休閒遊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遊休閒。2019年春節期間傳統民俗和民間文化最受歡迎。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遊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遊客達到34.8%。端午特色文化活動引爆景區客流量。從主題來看,文化類景區增幅明顯,整體同比增長40%;博物館同比增長35%,文化遺產同比增長了45%。十一旅遊市場,文化參與度廣。國慶期間,超過90%的遊客參加了文化活動,超過40%的遊客參加了2項文化體驗活動,前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遊客達到40%以上,37.8%的遊客花在文化體驗的停留時間為2至5天。
從區域旅遊發展趨勢來看,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差距,無論是在累計潛在出遊力還是在旅遊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方面均呈現出明顯的收斂趨勢,區域均衡化格局逐漸顯現。2018年,客源地潛在出遊力在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比例大約為6.2:2.5:1.3,相比較長期處於「7:2:1」的三級階梯狀分布格局,繼續呈現收斂趨勢。中西部的產業化速度高於東部地區。2018年中、西部地區旅遊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45.63%和26.63%,超過東部地區的14.57%;旅遊人次的增長率分別為38.55%和21.04%,超過東部地區的11.10%。中西部地區旅遊發展的後發效應與比較優勢逐漸凸顯。2018年區域旅遊流空間格局總體穩定,區域間旅遊流主要以東部三大經濟區之間旅遊流為主,區域內部旅遊流主要以長三角內部流動強度最高,省級尺度則以北京流向天津的旅遊流相對最強。
國內旅遊市場方面,呈現出兩大特徵--休閒度假穩定發展、觀光旅遊仍然是基礎市場。具體體現在,一是,觀光遊覽仍然是國內居民的主要出遊動機之一。2017年,我國國內城鎮居民的旅遊動機觀光遊覽排在第二位(佔29.4%),休閒度假排在第三為(24.8%);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遊以觀光遊覽為目的者佔32.9%,以休閒度假為目的者佔25.0%。2017年,我國國內農村居民的旅遊動機觀光遊覽排在第二位(佔22.8%),休閒度假排在第四(14.5%);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遊以觀光遊覽為目的者佔12.2%,以休閒度假為目的者佔6.0%。綜合判斷,觀光遊覽市場仍是國民旅遊市場的基礎市場,休閒度假的穩定發展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二是,休閒度假人均花費增長較快。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休閒度假費用均有所提高。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休閒度假人均花費1024.7元,觀光遊覽人均花費1240.2元。農村居民的數據分別為749.2元、918.4元。2017年人均度假花費增長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為35.22%和28.33%、人均觀光花費增長率分別為13.96%和3.65%。
國內旅遊消費方面,2017年國內旅遊消費則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約1368.3元,農村居民人均旅遊花費約814.6元。城鎮遊客更願意在住宿上花錢、農村遊客更願意在餐飲和購物上花錢。城鎮遊客交通費佔比最高為36.30%,其次餐飲費、住宿費、購物費分別佔到22.90%、17.50%、12.70%;農村遊客交通費佔比最高為34.90%,其次是餐飲、購物、住宿分別佔到25.20%、14.80%、12.60%;
假日旅遊市場方面,2018年我國國內旅遊在節假日期間仍有較快的發展,其中市場規模及旅遊收入均保持這8%左右的增長率。七大節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總量16.8億人次,旅遊收入共13585.4億元,僅春節、國慶、清明三大節日,旅遊收入就達到11161.8億元。
2019年國內旅遊業發展趨勢依然向好,文旅融合孕育旅遊發展新動能。2019年,文旅融合經濟效應開始釋放的第一年,各地文化建設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路徑逐漸清晰。文旅融合將給優質旅遊產品供給提供新動能。居民增收助推旅遊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2019年更大規模、更大力度的全面減稅以及適度擴大赤字率等積極的政策有望落地。新一輪個稅改革將起徵點調高、三檔稅率級距擴大,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和房租以及贍養老人等六項支出的專項附加扣除,助推居民增收,同時增長居民消費的熱情。市場規模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長。據預測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60.6億人次, 同比增長9.5%;國內旅遊收入達5.6萬億元,同比增長10%。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作為中國旅遊研究院「1+8+X」年度報告書系之一,堅持將前瞻性的政策導向、紮實的市場調研、嚴謹的數據分析、深入的熱點透視相結合,是目前研究中國國內旅遊市場方面最為權威、信息量最為豐富的年度性研究報告,長期以來受到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現場發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