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觀光旅遊市場仍然是基礎市場——《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發布

2021-02-14 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9年9月21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上海長三角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田園•新生活•新江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太倉論壇」在太倉市舉行。會議上,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9本研究報告。基於長時間跟蹤與深度調研,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8年國內旅遊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徵、產業特徵、旅遊客流空間特徵、節假日市場特徵。

報告指出,國民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觀光旅遊市場仍然是基礎市場。

具體來看,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國內旅遊收入5.1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從2011年以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旅遊接待規模年均保持在13.7%;左右的增長,旅遊收入則保持在年均20.7%左右的增長。

從國民需求變化來看,文化休閒需求日漸凸顯。文化休閒遊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遊休閒。2019年春節期間傳統民俗和民間文化最受歡迎。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遊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遊客達到34.8%。端午特色文化活動引爆景區客流量。從主題來看,文化類景區增幅明顯,整體同比增長40%;博物館同比增長35%,文化遺產同比增長了45%。十一旅遊市場,文化參與度廣。國慶期間,超過90%的遊客參加了文化活動,超過40%的遊客參加了2項文化體驗活動,前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遊客達到40%以上,37.8%的遊客花在文化體驗的停留時間為2至5天。

從區域旅遊發展趨勢來看,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差距,無論是在累計潛在出遊力還是在旅遊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方面均呈現出明顯的收斂趨勢,區域均衡化格局逐漸顯現。2018年,客源地潛在出遊力在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比例大約為6.2:2.5:1.3,相比較長期處於「7:2:1」的三級階梯狀分布格局,繼續呈現收斂趨勢。中西部的產業化速度高於東部地區。2018年中、西部地區旅遊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45.63%和26.63%,超過東部地區的14.57%;旅遊人次的增長率分別為38.55%和21.04%,超過東部地區的11.10%。中西部地區旅遊發展的後發效應與比較優勢逐漸凸顯。2018年區域旅遊流空間格局總體穩定,區域間旅遊流主要以東部三大經濟區之間旅遊流為主,區域內部旅遊流主要以長三角內部流動強度最高,省級尺度則以北京流向天津的旅遊流相對最強。

國內旅遊市場方面,呈現出兩大特徵--休閒度假穩定發展、觀光旅遊仍然是基礎市場。具體體現在,一是,觀光遊覽仍然是國內居民的主要出遊動機之一。2017年,我國國內城鎮居民的旅遊動機觀光遊覽排在第二位(佔29.4%),休閒度假排在第三為(24.8%);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遊以觀光遊覽為目的者佔32.9%,以休閒度假為目的者佔25.0%。2017年,我國國內農村居民的旅遊動機觀光遊覽排在第二位(佔22.8%),休閒度假排在第四(14.5%);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遊以觀光遊覽為目的者佔12.2%,以休閒度假為目的者佔6.0%。綜合判斷,觀光遊覽市場仍是國民旅遊市場的基礎市場,休閒度假的穩定發展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二是,休閒度假人均花費增長較快。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休閒度假費用均有所提高。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休閒度假人均花費1024.7元,觀光遊覽人均花費1240.2元。農村居民的數據分別為749.2元、918.4元。2017年人均度假花費增長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為35.22%和28.33%、人均觀光花費增長率分別為13.96%和3.65%。

國內旅遊消費方面,2017年國內旅遊消費則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約1368.3元,農村居民人均旅遊花費約814.6元。城鎮遊客更願意在住宿上花錢、農村遊客更願意在餐飲和購物上花錢。城鎮遊客交通費佔比最高為36.30%,其次餐飲費、住宿費、購物費分別佔到22.90%、17.50%、12.70%;農村遊客交通費佔比最高為34.90%,其次是餐飲、購物、住宿分別佔到25.20%、14.80%、12.60%;

假日旅遊市場方面,2018年我國國內旅遊在節假日期間仍有較快的發展,其中市場規模及旅遊收入均保持這8%左右的增長率。七大節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總量16.8億人次,旅遊收入共13585.4億元,僅春節、國慶、清明三大節日,旅遊收入就達到11161.8億元。

2019年國內旅遊業發展趨勢依然向好,文旅融合孕育旅遊發展新動能。2019年,文旅融合經濟效應開始釋放的第一年,各地文化建設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路徑逐漸清晰。文旅融合將給優質旅遊產品供給提供新動能。居民增收助推旅遊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2019年更大規模、更大力度的全面減稅以及適度擴大赤字率等積極的政策有望落地。新一輪個稅改革將起徵點調高、三檔稅率級距擴大,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和房租以及贍養老人等六項支出的專項附加扣除,助推居民增收,同時增長居民消費的熱情。市場規模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長。據預測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60.6億人次, 同比增長9.5%;國內旅遊收入達5.6萬億元,同比增長10%。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作為中國旅遊研究院「1+8+X」年度報告書系之一,堅持將前瞻性的政策導向、紮實的市場調研、嚴謹的數據分析、深入的熱點透視相結合,是目前研究中國國內旅遊市場方面最為權威、信息量最為豐富的年度性研究報告,長期以來受到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現場發布PPT

相關焦點

  • 國民文化休閒需求凸顯 觀光旅遊仍是基礎市場
    中國網9月23日訊 2019年9月21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上海長三角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田園•新生活•新江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太倉論壇」在太倉市舉行。會議上,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9》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新發展格局下的國民休閒」——2019—2020《休閒綠皮書》發布暨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會上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綠皮書」)。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指出——2019~2020年,旅遊休閒發展呈現五點特徵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
  • 《中國出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在京發布 入境旅遊市場持續...
    2018年6月27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提供媒體支持的《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發布會暨「一帶一路」旅遊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蔣依依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 《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休閒度假、消費等比重提升
    會上,中國遊研究院區域所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8本研究報告。基於長時間跟蹤與深度調研,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7年國內旅遊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徵、產業特徵、旅遊客流空間特徵、節假日市場特徵,並就2018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
  • 《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
    12月19日,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與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完成的《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辦。課題組成員發布報告成果 張銳 攝  課題組從世界、區域、行業等不同視角,對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進行全面梳理和審視。在突出《報告》系列研究特色的同時,凸顯研究的時效性與科學性。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2020年全年旅遊經濟呈「W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4.26 億人次,同比負增長43%;國內旅遊收入2.76萬億元,同比負增長52% 。攜程《2019國民旅遊消費報告》指出,旅遊消費人群開始向更為遼闊的三四線城市擴散。其中,泰安、張家界、義烏等城市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19年人均消費同比增長50%以上。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 新冠疫情與國內旅遊:衝擊與信心
    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在線發布
    中國網9月14日訊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恢復增長態勢
    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年終盤點2018年文化產業發展十大關鍵詞 2019年01月09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文康 字號
  • 2019上半年國內旅遊市場景氣調查報告
    而在供給端,整體市場發展正處於轉折點,休閒度假類供給尚需時日發展成熟,旅遊供給增長相對有限,因此需求增幅在短期內預期不會有過大。展望未來,國內旅遊發展還存在著諸多機遇。隨著全域旅遊概念的推廣和實施,旅遊資源的供給將不再局限於傳統觀光景點,城市美食、文化體驗、藝術休閒、體育旅遊等均可以發展成為旅遊吸引物,這將從廣度及深度上充分提升旅遊產品供給,有助於刺激旅遊需求質與量的雙向增長。
  • 2018旅遊景區轉型升級:觀光旅遊休閒度假並重
    中國網1月11日訊 1月8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2018旅遊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旅遊產業》(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旅遊產業較為景氣,產業創新更加活躍。純玩無購物、高端酒店、專屬導遊、精緻小團、定製遊成為2018年國內遊關鍵詞。
  • 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正式出爐
    根據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發布的《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中報告》,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經濟在基準情形下預計增長1.2%左右,在樂觀情形下預計增長2.0%左右。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2020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1.6%左右,樂觀情形下預計增長2.2%左右,但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大幅回升至7.9%左右。
  • 《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中國旅遊綜合貢獻世界第二
    31省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空間分布圖人民網武漢12月19日電 (周雯)12月19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研究團隊歷時一年編寫的《2019年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報告》從全球與國內聯動、社會經濟文化融合的大視角,對年度中國旅遊業發展績效和重點、熱點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與評價,並對我國省域旅遊競爭力和重點城市旅遊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 走出疫情的旅遊景區《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20)》在常州發布
    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戰冬梅博士發布了《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報告以「景區是生活的溫暖,更是向上的力量」為核心觀點展開,就景區走出疫情,走向振興,面向小康時代的未來發展進行了闡述。
  • 2018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立足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發展的總體與結構狀況,系統分析了全球範圍的入境旅遊發展格局與趨勢特徵,重點關注了中國主要客源國的客源產出狀況,科學梳理了中國入境旅遊的流向與路徑,總結提煉出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需求狀況與市場評價,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入境旅遊的發展趨勢做出權威解讀
  • 馬蜂窩&中國旅遊研究院:2019年全球自由行報告
    近日,馬蜂窩旅遊網和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成立的「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極致之旅:全球自由行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雙方旅遊大數據為基礎,深入剖析2019年中國旅遊消費市場的發展與年輕遊客的新消費特徵,報告也對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展望。
  • 消費升級下的新旅遊經濟,馬蜂窩發布2019全球自由行報告
    近日,馬蜂窩旅遊網和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成立的「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極致之旅:全球自由行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雙方旅遊大數據為基礎,深入剖析2019年中國旅遊消費市場的發展與年輕遊客的新消費特徵,報告也對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