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海鐵聯運實現「快循環」

2020-12-21 大眾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常 青

  近日,記者從山東港口獲悉,山東港口前三季度總共完成海鐵聯運貨櫃154.9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7.2%,超過去年全年總數,繼續在全國港口保持領先地位,為「大循環」「雙循環」提速提供了更強物流助力。
  在今年港航業務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艱難形勢下,山東港口何以在海鐵聯運方面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背靠一體化改革發展,
打造整體優勢

  去年8月6日,山東港口正式掛牌成立,山東沿海四大港口集團—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握指成拳,一體化改革發展多點突破,成績顯著。在眾多亮點中,海鐵聯運的發展可謂最為突出明顯。
  據介紹,山東港口按照「集團化運作、一體化經營、協同化發展」的思路,積極構建「優勢互補、錯位協同、融合發展」的港口發展新格局。2019年,山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2億噸,同比增長10.9%;完成貨櫃295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7%,其中海鐵聯運貨櫃突破130萬標準箱。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低迷,諸多港口出現業績下滑。但山東港口積極作為,主動應變,搶抓東南亞航線、跨太平洋航線市場需求,重點攜手馬士基、達飛、海豐新開東南亞航線,打造冷鏈生活資料精品快航;攜手中遠海運新開美西航線,充分滿足山東口岸跨太平洋航線艙位需求。今年1—9月,山東港口共計新增貨櫃航線30多條,有效推動了外貿箱量快速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山東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7183萬噸,同比增長7.96%;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296.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5%,實現了逆勢雙增長。其中,青島港貨櫃發展數據格外耀眼,1—9月份完成貨櫃吞吐量168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增幅在全國沿海前五大港口中排名第一位;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4.8%,在當前特殊時期,青島港外貿增幅位居沿海八大樞紐港第一位。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的貨櫃吞吐量也都實現了較大增長,這充分顯示了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給各港口集團帶來的增長「紅利」,也為山東港口海鐵聯運提供了有力的後盾。
  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多式聯運部部長李明生告訴記者,「一體化改革發展,讓山東港口的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穩步提升,海鐵聯運獲得了新的發展助力和空間,有了更強貨源支撐和動力。」
加速建陸港、開班列,
積極融入「雙循環」

  在「大循環」「雙循環」的格局中,港口應該如何定位和發揮作用,贏得新的發展機遇,這是擺在中國港口面前的新課題。
  對此,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中國鐵路物流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肖星表示,「國內大循環是國內技術、生產、商貿、物流、金融的高效流轉和協同的經濟大循環。大循環、雙循環離不開物流大通道,多式聯運是最高效的物流通道。」
  處於「一帶一路」陸海十字交匯點的山東港口,正是把發展海鐵聯運作為積極融入「大循環」「雙循環」的實現路徑。據悉,山東港口積極發揮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優勢,以旗下板塊公司——山東港口物流集團為依託,聯合船公司、鐵路、海關等,通過開班列、建陸港、拓資源等舉措,打通「雙循環」的陸海聯動大通道,真正把港口搬到內地企業的「家門口」,讓內陸與大海不再有距離,實現「快循環」。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港口新開通海鐵聯運班列4條,海鐵聯運線路總數達到68條;新建內陸港3個,內陸港總數達到18個。
  隨著海港與鐵路連接得越來越緊密,一條「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南亞、歐洲」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形成,將推動國內外要素高效聯通,促進區域產業布局重塑。
依託「公轉鐵」「散改集」
增量提效

  9月23日,「凱航1」輪運載的玉米「散改集」貨物抵達山東港口威海港,標誌著威海港玉米「散改集」業務實現常態化運行,打破威海糧食客戶長期存在的「到廠抽檢」瓶頸,解決原有運輸方式的繁瑣,優化散糧物流模式、引導新交貨方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據介紹,大力推進「散改集」業務,是山東港口積極響應、落實國家運輸結構調整大勢的實際行動,也是港口自身創新、搞活服務模式,為客戶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具體破題。
  除了做好玉米「散改集」,山東港口還通過開展紙漿轉水「散改集」,拓展了廣東、福建流向的紙漿內貿貨櫃海運業務;通過「整車公轉海入箱」項目,為內貿整車發運提供了新的物流解決方案,解決了轎運車運力、司機匱乏的問題;通過砂石滾裝裝船、電煤「公轉鐵」、銅精礦鐵路貨櫃運輸等新模式,為各產業鏈提供高效物流服務,大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公轉鐵」「散改集」,給港口帶來了新的貨源增長點,也給客戶節省了成本,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讓更多的客戶選擇海鐵聯運運輸貨物。
  近日,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開通了泰山內陸港—山東港口青島港「長榮專列」,為肥城精製鹽廠有限公司代理70標準箱的食用鹽。該公司外貿經理王玉順說:「山東港口為我們進行『散改集』業務操作,減少了搬倒和入庫等中間環節貨損,作業效率大幅提升,運輸時間縮短了20%,讓我們的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4%,效果非常明顯。」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山東港口將積極實施「腹地戰略」,依託港口多式聯運平臺,推動多式聯運及內陸港布局,組建區域性公司,開啟「一核多點」的內陸港發展新模式,為海鐵聯運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相關焦點

  • 福州擬新建鐵路 實現海鐵聯運
    福州擬新建鐵路 實現海鐵聯運 2020-12-03 16: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寧波試點「雙層高箱」海鐵聯運創新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寧波市開展雙層貨櫃海鐵聯運創新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原則同意寧波在雙層貨櫃海鐵聯運創新、滬甬通道創新發展、提升交通綜合監管質量、提升末端投遞電動配送車輛管控水平等方面開展試點,力爭在雙層貨櫃全程物流作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 「蓉甬海鐵班列+蓉歐國際班列」海鐵聯運通道開通
    12月13日下午,來自嘉興、台州、溫州等港口的82標準箱進口貨櫃,在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上岸,並在港區內的鐵路北侖港站完成集結後,乘上蓉甬海鐵班列發往成都。屆時,該批貨櫃抵達成都後,將搭乘中歐國際班列(成都蓉歐號)發往波蘭馬拉舍維奇。
  • 【浙江】寧波試點「雙層高箱」海鐵聯運創新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寧波市開展雙層貨櫃海鐵聯運創新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原則同意寧波在雙層貨櫃海鐵聯運創新、滬甬通道創新發展、提升交通綜合監管質量、提升末端投遞電動配送車輛管控水平等方面開展試點,力爭在雙層貨櫃全程物流作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 寧波舟山港「蓉甬海鐵班列+蓉歐國際班列」海鐵聯運通道開通
    12月13日下午,來自嘉興、台州、溫州等港口的82標準箱進口貨櫃,在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上岸,並在港區內的鐵路北侖港站完成集結後,乘上蓉甬海鐵班列發往成都。屆時,該批貨櫃抵達成都後,將搭乘中歐國際班列(成都蓉歐號)發往波蘭馬拉舍維奇。
  • 潢川火車站:海鐵聯運 多方共贏
    求共贏,敢創新,革命老區海鐵聯運助振興!11月13日上午,武漢陽邏港——潢川海鐵聯運首批貨物抵達潢川火車站。信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徵,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潢川縣委書記趙亮,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麻城車務段副段長王健,以及潢川縣縣長蘭恩民、潢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餘華等領導和嘉賓專程到場祝賀。
  • 寧波舟山港今年海鐵聯運業務量超去年全年總量
    據生產快報顯示,截至10月30日18時,寧波舟山港今年海鐵聯運業務量已突破8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3%,超去年全年總量。   在政府部門、口岸單位等支持下,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發揮「硬核」力量,依託世界級樞紐港優勢,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助力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 激發海鐵聯運優勢 穩貿易物流「生命線」
    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的鐵路穿山港站裝卸線上,一個個貨櫃從「湖州—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上卸下,隨即被拉往碼頭等候出海。  「自4月15日鐵路穿山港站正式投用以來,這裡每天都上演忙而有序的場面。」寧波北侖第三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忻建寧介紹,連續3年貨櫃量超1000萬標箱的穿山港區,承接全港近四成的海鐵聯運貨櫃,如今這裡火車直達,實現「一帶」與「一路」無縫對接,對港口進一步優化貨運結構、構築海鐵聯運發展新高地意義重大。  海運承擔了80%的國際貿易運輸,港口則是國際海運的關鍵樞紐。
  • 常州至上海港貨櫃海鐵聯運開始出現排隊現象
    常州至上海港貨櫃海鐵聯運:    我市開始出現排隊現象    「我們每個月有60多個貨櫃通過海鐵聯運發往上海洋山港,每晚11點鐘發車,早晨6點抵達,不僅運輸時間縮短了,而且每個貨櫃的運費比公路便宜800元左右。」常州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趙宏良日前告訴記者。
  • 剛剛,寧波海鐵聯運迎來「高光時刻」
    12月28日上午,在寧波舟山港鐵路穿山港站,一隻身披紅妝的貨櫃從「湖州—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上穩穩卸下
  • 從東南亞到大別山,潢川海鐵聯運大通道布局「公鐵水空」多式聯運...
    11月13日上午,在多方見證下,武漢陽邏港——潢川海鐵聯運首批貨物抵達潢川火車站。在多方幫助協調下,終於盼來了武漢陽邏港——潢川海鐵聯運貨物班列的開通。  餘華在致辭時坦言,武漢陽邏港——潢川海鐵聯運貨運班列的開通,正是他們深入貫徹落實「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要指示,全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紮實推進省委、省政府「四區一屏障一樞紐」戰略定位,加快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具體舉措
  • 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海鐵聯運主幹線運營提升實施方案
    一、行動目標2020年北部灣港貨櫃年吞吐量力爭實現5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開行實現3000列、力爭4000列,欽州鐵路貨櫃中心站辦理量實現15萬標箱、力爭20萬標箱,海鐵聯運佔比超4%;「公轉鐵」、「散改集」業態入箱比例大幅提升,開通北部灣港連接中西部地區主要城市海鐵聯運班列線路6條以上;拓展遠洋航線3條以上;在東協國家設立貨櫃提還箱點
  • 國內首條雙層貨櫃海鐵聯運班列首發 海鐵聯運駛出浙江新速度
    今年以來,寧波舟山港積極響應國務院《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大力發展貨櫃海鐵聯運業務,已成為我國南方海鐵聯運第一大港。目前已開通12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今年集疏港運量將達到61萬標準箱(TEU),同比增長53%。此次寧波舟山港集團積極配合鐵路方面,合力破解了制約雙層貨櫃運輸的多個業務難題,最終促成寧波舟山港至紹興雙層貨櫃班列成功開行。
  • 「仁川—膠州—憑祥」海鐵聯運貨櫃班列開通
    央廣網青島7月27日消息(記者王茂盛 王偉 通訊員劉偉)「仁川—膠州—憑祥」海鐵聯運貨櫃班列27日從位於山東膠州的中鐵貨櫃青島中心站鳴笛啟航。至此,該中心站開通的國際班列達到5條,一條北達俄蒙、南連東協、東至日韓、西到歐洲,連通四大經濟走廊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在膠州逐步形成。
  • 天津港上半年海鐵聯運交出亮眼成績單
    新華網天津7月16日電(金鑫)從天津港集團獲悉,今年上半年,天津港集團海鐵聯運交出亮眼成績單,1-6月共完成作業量38.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2.4%,創下歷史新高。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長春興隆國際陸港作業現場一派繁忙,一列列滿載貨物的海鐵聯運班列從這裡不斷發往天津港。截至6月底,長春到天津港的海鐵聯運班列自恢復以來已開行了14列,逐漸形成了小編組周雙班常態化運行。
  • 寧波舟山港與「世界超市」海鐵聯運天天班恢復
    新華社杭州2月25日電(記者魏一駿)25日11時許,滿載著太陽能配件的45個貨櫃送入鐵路北侖港站作業股道開始卸車作業,這標誌著「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天天班節後正式恢復。後續,將有更多商品從「世界超市」義烏通過列車抵達寧波舟山港,經海運出口至歐美、東南亞等地。
  • 打破邊界 港口多式聯運多向發力
    具體包括推動海鐵聯運常態化、跨境多式聯運推進等多種突破。海鐵聯運常態化有經可取近年來,海鐵聯運物流服務模式發展迅速,海鐵聯運優勢也已被大多港口及物流企業肯定。在確定的市場環境和貨源條件下,港口發展海鐵聯運模式不僅可規避單一運輸方式在運輸時效、運輸距離和運輸費用等方面的劣勢和限制,而且可以實現水路和鐵路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
  • 【發現最美鐵路】海鐵聯運彰顯鐵路大動脈強勁活力
    欽州港站是廣西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樞紐和陸海運輸有機銜接的重要樞紐車站,也是我國西南各省區市貨物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海鐵聯運智能化水平全國領先。
  • 前三季度超去年全年,山東港口海鐵聯運操作箱量超150萬標準箱
    在今年港航業務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艱難形勢下,山東港口何以在海鐵聯運方面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力量更強:背靠一體化改革發展,打造整體優勢去年8月6日,山東港口正式掛牌成立,山東沿海四大港口集團—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握指成拳,一體化改革發展多點突破,成績顯著。在眾多亮點中,海鐵聯運的發展受益匪淺、可圈可點。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增長迅猛
    ,加強國鐵通道運力保障,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在受疫情影響公路運輸不暢通的情況下,海鐵聯運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快速、安全、不受天氣影響等優勢。」為打通海鐵聯運「最後一公裡」,大幅提高貨櫃海鐵聯運比例,2019年,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