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至上海港貨櫃海鐵聯運:
我市開始出現排隊現象
「我們每個月有60多個貨櫃通過海鐵聯運發往上海洋山港,每晚11點鐘發車,早晨6點抵達,不僅運輸時間縮短了,而且每個貨櫃的運費比公路便宜800元左右。」常州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趙宏良日前告訴記者。
自從去年「常州-上海港」海鐵聯運班開通以來,目前我市像賽拉弗光伏公司一樣,通過貨櫃海鐵聯運班列,把貨物發往上海港的企業累計已達80多家。今年1-10月,「常州-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發運量達21342標箱,是去年全年發運量的1.78倍,預計到今年年底將突破25000標箱。
常州綜合港務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二中介紹,以前常州企業的貨物進出上海港,走公路運輸的話,一輛貨櫃卡車從工廠發貨到進入港口24小時只能完成一次作業,一個標準貨櫃的運費要2200元左右。去年,常州綜合港務區為搶抓國家「多式聯運」「公轉鐵」等政策機遇,積極對接上港集團,充分利用鐵路運輸優勢,構建了常州至上海港的物流新通道,「現在走海鐵聯運的貨物,貨櫃只要從工廠拉到常州火車站。」而且海鐵聯運班列的運行,不僅爭取了上港集團的補貼資金,我市也進行配套補貼,所以走海鐵聯運的每個標箱比走公路節約運輸成本800元左右。今年以來,已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1067.1萬元。
據了解,常州-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2019年年初試運營,當年4月份進入正式運營階段。這個海鐵聯運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宇常通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由常高新集團旗下港務公司和中集蘇航合資成立。運行初期每周一至兩列,現在東貨場已經實現了天天班,奔牛站每周也有發往上海港的1個班列。等燕進石化站轉型完成後,還會擴大班列開行規模。
馬二中說:「常州至上海港的貨櫃海鐵聯運項目,以便捷、經濟、節能的模式助力常州企業更好對接上海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現在聯運班列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太陽能電池組件、柴油機、割草機、注射器、電纜、電腦桌、拖拉機配件、滌綸絲、智能傳感設備、牛仔布、家居產品、地板、醫藥產品、汽車配件、交通軌道配件等常州地區的外貿主流產品都走海鐵聯運,已經開始出現排隊現象。」
下一步,常州綜合港務區還將重點打造海鐵聯運示範基地,努力把常州打造成上海港集團的內陸貨櫃清關點,進一步搭建多式聯運及物聯網平臺,配套實施「水陸空鐵+綜合保稅」,通過創新物流鏈,集聚更多上下遊企業來常協同發展。
蔣錚 徐峰 周瑾亮
來源:常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