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世界裡我們總能見到一些令人震撼的事情,而出現得最多最能以人類肉眼可見的就是動物的遷徙。面對這種長距離往返於不同棲居地的行為,我們總會感嘆於其遷徙的速度之快,遷徙的距離之長,遷徙的時間之久。但還有一些是我們少有見聞的徵途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下面這兩種動物的長徵行。
讓我們從最南邊開始說起,皇帝企鵝是一種體型龐大位於南極的企鵝,人們早期在亞南極島嶼上發現了他們,因為體型龐大所以取名為KING,中文稱其為王企鵝,但後來發現原來他們並不是最大的企鵝類,便改了稱呼叫他們為帝企鵝,這也就是帝企鵝的由來。
帝企鵝是一種非常耐寒的生物,可以在南極這種極寒地帶生存下去,那這時候可能就有人想問了『既然是極耐寒的,那為什麼還要遷徙呢?』,那是因為帝企鵝需要繁殖,成年企鵝是已經適應嚴寒地帶的生活,但是要生出小企鵝並且孵化長大這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帝企鵝就變得每年不斷的往返遷徙,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
帝企鵝因為比其他的動物更耐寒,所以與一些種群的遷徙距離相比,帝企鵝的遷徙之旅是比較短的,但也是因為為了更加抗嚴寒帝企鵝往往是聚群而居,在群體遷徙的過程中為了保暖步調行走緩慢,儘管遷徙之旅相較為短,但所行走的時間卻不見得比較短。帝企鵝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體型龐大卻不乏呆萌,然而在這種極少數生命能夠生存下去的環境裡他們自然存活至今,目前卻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群體數量開始降低。所以我們還是要更加的珍愛大自然,加強環境保護。
說完南極,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同樣寒冷的北極,看看在這裡又能遇到什麼不同尋常難能可貴的生物?在北極因受大西洋暖流和海平面的影響,北極相較南極來說氣溫沒有那麼冷,所以北極的生物也相教來說比較多。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北極一種特別的生物,它善於飛翔,是一種通體羽毛有灰有白的小鳥——北極燕鷗。
那為什麼要說這種鳥兒特別呢?他既不是體型最龐大又不是體型極嬌小,在北極圈兒裡生物種類雜多,通體羽毛有灰有白的小鳥也是並非只有一二。是因為它真的很善於飛翔,而這在遷徙的過程中就可以完整的體現出來。北極燕鷗這種海鳥,體長大概有零點三四米,個頭不算矮小但也不算雄偉,但它身體輕盈,它們可以飛過極長極長的距離,可堪稱世界之最。
你不能想像這種海鳥,它們的棲息地分別是在北極和南極,它們每年都的在這個在這個漫長的距離中來回往返,感受著南極的夏季和北極的冬季,年復一年,相當於每年環球旅行一趟的距離,如此的不可思議。不知道是在環境的鍛鍊下如此還是天生頑強,北極燕鷗的壽命相較於一般鳥類來說也是較長的,常見鳥類的壽命一般是五到十年,而北極燕鷗一般可活三十幾年之久。但早年間因為人類的捕殺,所以數量急劇下降,後被列入瀕危動物才有所緩解。儘管世界生物種類繁多,但維持生態平衡珍愛生物是人人有責的。
從南極到北極,不論是從南極帝企鵝還是北極燕鷗,都可以讓我們看到生物對生命延續的追求嚮往。他們聚群而居、繁衍後代,一次一次的遷徙,不論距離多長遠,旅途多艱辛,為了生命不斷的延續,他們都不畏前路的步步前行。這都是值得我們敬畏的,敬畏生命、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