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塞倫蓋提(Mara-Serengeti)生態系統是東非最為廣袤的自然生態圈,這片遼闊的大草原點綴著高山、森林、湖泊、河流和沼澤,還有狀如電影《獅子王》中「榮耀石」般的島丘殘石。多樣性的地貌和豐富參差的植被成為超過70種哺乳動物和500種鳥類的絕佳的繁衍棲息地。
肯亞和坦尚尼亞之間平直的國境線把這片大地切成兩個部分:位於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和位於坦尚尼亞境內的塞倫蓋提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
大自然似乎不太滿意這種人為僭越的分割,派遣數百萬的有蹄類動物,年復一年地用數不清的蹄印踐踏著人類文明劃下的阻隔線。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早於人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期。亙古以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頭有蹄類動物以順時針的方向從塞倫蓋提出發,向北進入馬賽馬拉,追逐水草不斷遷徙,最後再南下返回塞倫蓋提。它們行進在烈日和塵土中,穿越灌木叢林,跨過河流沼澤;一邊躲避天敵的圍捕和獵殺,一邊孕育新的生命。如同一顆強勁跳動的心臟為馬拉-塞倫蓋提生態圈不斷泵入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讓大草原始終生機勃勃、朝氣盎然。進一步研究表明,大遷徙還保護了其他珍稀的大型哺乳動物,比如獅群會減少對長頸鹿的捕殺,瀕危的長頸鹿種群的生存機率得以提高。彼得·渥雷本在暢銷書《大自然的社交網絡》中寫道:「在大自然中,不僅每一個齒輪與其他的齒輪相互嚙合, 所有的一切都與其他要素相互交織成一張大網」。大遷徙就是生死嚙合的巨大齒輪,年復一年地驅動著東非大地萬獸萬物的新陳代謝,為大自然的完美平衡提供永不衰竭的動力。人文地理攝影師,環球攝影旅行家。新華社籤約攝影師、佳能官方贊助攝影師、富士全球籤約攝影師,德國FLM品牌形象大使,人民郵電出版社優秀作者,攝影圖書累計銷量超過20萬冊。
新書《鏡頭的背後——王永輝風光攝影實戰解析》是作者沉澱5年的全新力作,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幫助攝影愛好者培養攝影師的眼力,提升作品感染力!
(本文原刊載於《攝影世界》2020 年 11 月刊)
圖/王永輝
文/鄒迎
視頻/王永輝
責任編輯:孟冉
掃描二維碼購買2021年攝影世界超級會員大禮包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