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試點註冊制 助「最優載體」領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杜雨萌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不僅意味著資本市場「存量」領域改革的深度探索,亦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各類高科技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改革意義上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獨立運作、層次清晰、協調互動和交易活躍的多層次市場經濟體系。隨著此次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預計也將起到一定程度的示範引領作用,即未來在中小板和主板層面分階段、分步驟的推進註冊制改革,由此,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區域經濟的能力和效率,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使命升級

瞄向區域創新支持

自2009年成立之時,創業板就被譽為創新之板、成長之板。截至目前,818家的上市企業數量,昭示了創業板在過往10餘年間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型企業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績。如今,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正式落地,「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創業板「升級」後的新使命。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後的創業板定位是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而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也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意味著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後,處於成長期的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將迎來更加便利的直接融資途徑。

「不僅如此,得益於此次創業板改革在出資鏈條——募、投、管、退中進一步暢通『退』的環節,在退出渠道更有保障的前提下,也將刺激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投組織加大力度投資早中期高新技術企業。」李湛如是說。

事實上,如果從更加聚焦的區域角度來看,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還是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戰略定位,「創新驅動」都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內容,當然,這也映射出了包括深圳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將以企業作為「最優載體」,以科技創新的方式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方向。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我國香港、澳門與內地融合發展的地區,顯然適宜於外向型企業入駐投資發展;深圳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其改革的重點是培育創新新動能,是創新型企業植根發展的沃土。整體上看,無論是外向型企業還是創新型企業,都屬於創業板優先鼓勵掛牌上市的企業。所以,隨著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示範區企業提供更為便捷的上市融資渠道,即通過提供資金和正向激勵助上述地區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激發創新活力,進而助推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加快建立。

規則之變

「添薪」創新動能

從此次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內容來看,可以說是資本市場「增量」與「存量」兼具的一次重大改革。

李湛表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深改進程進入實質性提速期。對於承載著科技與傳統企業連結橋梁作用的創業板而言,在註冊制的核心制度安排下,其基本延續了科創板相關安排,即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精簡優化發行條件、增加制度包容性、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

比如在降低發行門檻上,完善了盈利企業上市及未盈利企業上市的標準,取消了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等。同時還進一步明確了相關上市審核全流程以及關鍵節點的時限要求;再比如,在交易制度方面,創業板新股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日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至20%,但相應的,創業板投資的準入門檻亦同步提高;不僅如此,此次創業板改革還通過對「存量」市場的再融資、併購重組及退市制度改革,持續優化創業板的供給結構。

從A股市場生態優化方面來看,張立超認為,此次創業板改革預計會吸引更多公司赴創業板上市,進而擠出場內殼資源的水分,使得企業能更加專注主業和高質量發展,最終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的投資生態和融資效率,為我國經濟的增速換擋與結構調整提供最強勁的資本市場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現階段立於「創新」之上的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先行示範區來說,張立超表示,此次創業板在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等制度上的完善,將顯著激發上述地區企業的創新活力並帶來輻射效應,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並最終實現與國際金融體系的接軌,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進而打造「創新高地」,吸引國內外企業在粵港澳地區融資發展。此外,這也將為5G通信、人工智慧、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焦點

  • 創業板註冊制下首批新股即將上市 「雙區」經濟發展火車頭加大馬力
    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業界普遍預計首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上市將在8月成行。市場生態,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而無論是去年2月份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交所為核心的
  • 深交所: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 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準備工作
    下一步深交所將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突出「建制度」主線,以推行註冊制與健全退市機製作為抓手,持續完善各項基礎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出口兩道關;將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全力保障創業板註冊制平穩運行,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準備工作,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工作。
  • 華泰證券:從創業板註冊制看投行新發展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華泰證券核心觀點創業板註冊制出臺,重塑市場及券業生態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核通過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方案,隨後證監會和深交所就創業板改革系列配套制度徵求意見我們認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有望成為存量市場註冊制改革的先行者,將為全面註冊制改革積累經驗,並充分平衡新舊投融資者利益,創業板生態重塑也有望充分激發深層活力。券商是資本市場核心參與者,短期看項目儲備豐富券商有望直接受益,中長期看改革或將驅動券商投行持續推動高階轉型升級。大型券商投行有望憑藉綜合優勢構築核心競爭實力,行業馬太效應或將加劇。
  • 宏觀|註冊制從「試驗田」邁入「深水區」,創業板改革開啟
    本刊記者 高妍蕊自科創板開板、註冊制改革取得開創性成果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再迎重磅改革——創業板註冊制試點登上歷史舞臺。6月12日,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等四部規章出臺。
  • 創業板註冊制新的變化是什麼?產生什麼影響?
    6月12日深夜,深交所官網正式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共計8項主要業務規則及18項配套細則、指引和通知。按照證監會官網披露,自6月15日起,深交所將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以及併購重組的申請。
  • 金融街丨從科創板到創業板 註冊制改革星火燎原
    兩年前的11月5日,試點註冊制改革的號令從黃浦江畔發出,掀開資本市場新的改革華章。經過兩年的探索,註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穩步推進,成果令人矚目:截至2020年12月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00家,一批硬科技企業脫穎而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企業已上市54家,另有超過400家等待臨門一腳。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天:18隻新股表現為何差距巨大?火線分析來了!
    收盤時,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新股漲幅皆超過40%。另外,註冊制下創業板可能出現行業結構優化,優質龍頭公司關注度會提升,普通投資者應該選擇優秀龍頭企業,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鄧宇翔說。鄧宇翔指出,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後續市場的下跌壓力會有所減弱,中期布局時點將至。
  • 創業板註冊制,中國開啟「大創新時代」再走出關鍵一步
    創業板註冊制登場,中國資本市場又迎來一個裡程碑!中央一聲令下,擁有67000億元存量的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4月27日深夜11點,證監會第一時間發布了4部規章制度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創業板拉開了新一輪改革大幕。
  • 創業板註冊制交易規則是什麼?有什麼限制?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當日晚間,證監會就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深交所同時披露創業板註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 粵港澳合作加快大灣區建設步伐
    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以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動各項工作,攜手港澳推動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使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要素流動便利水平提升。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跨境「理財通」等重大改革事項已經落地或啟動實施。
  • 粵港澳大灣區:三方求變達共贏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共28平方公裡,建設成為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閒旅遊基地,發揮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新高地的作用。除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橫琴還專門設計了5平方公裡的粵澳合作產業園。
  • 首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開始申購,創業板史上最高...
    此外,首批創業板註冊制新股於8月4日正式開啟申購,本周將有6隻創業板註冊制公司申購。 首/ 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開始申購 據悉,《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於2020年4月27日出臺。
  • 註冊制進入「千企申報」時代!創業板半年申報524家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A股首次在存量市場推進註冊制改革,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意義重大,有助於引導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加大市場出清力度、釋放殼公司佔用的資源、優化投資標的選擇、引導資金流向優質企業、加快價值投資的腳步、抑制過度投資行為以及實現資源流動的良性循環
  • 創業板註冊制迎IPO第一審 「三創四新」定位凸顯
    7月13日,創業板註冊制迎來IPO「第一審」。根據此前公布的信息,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定於2020年7月13日召開2020年第一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龍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發行人首發申請以及青島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申請。
  • 註冊制下創業板首批新股開始申購
    此外,首批創業板註冊制新股於8月4日正式開啟申購,本周將有6隻創業板註冊制公司申購。 首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開始申購 據悉,《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於2020年4月27日出臺。6月12日,證監會發布了完成徵求意見的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
  • 揭陽蒙泰高新作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首批企業之一在深交所...
    蒙泰高新作為此次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首批18家企業掛牌上市公司的一員,也是2020年繼宏光玻璃後揭陽第二家上市的企業。目前,創立於1993年底的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原揭陽市粵海化纖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國內丙綸長絲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如下。實施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計劃和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劃,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第二節 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加快推進大灣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和前沿學科建設,著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建設培育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
  • 創業板註冊制首秀 「十八羅漢」集體飄紅
    創業板指數漲1.98%,收盤報2684.63點。兩市合計成交不足9000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農業板塊強勢領漲。 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新股上市集體收漲。其中,10隻新股漲幅逾100%,漲幅超400%的有兩隻,其中N康泰尾盤飆漲超2000%。這是否意味著創業板市場上漲行情臨近?投資者又將如何操作呢? 新機制引發創業板啥表現?